周莊心情廚房裡飄著蹄膀肉的鮮香,從周莊帶回來的。輕而易舉的,思緒就被牽回了悠悠的石街小巷,青苔灰牆,小橋流水,當然還有那靜止的春夏秋冬在烏漆的木框裡暗香浮動。
周莊是想了許久卻一直未去的,總以為有很多事是想而未實踐或實現,除了遺憾意外,總有了幾分後來居上的缺憾的美抑或惆悵的情思久久纏繞。日子長了,把想像堆積成畫,或是成了心病,有著幾分牽記的人就比別人多幾分戀戀不舍的塵世情愫。
總喜歡把旅游的開始從跨出家門算起,在車上透著車窗飛逝的圖景伴著耳邊悠悠的歌謠----老狼的《戀戀風塵》,清澈而雲淡風輕,有湛藍的天空,此情此景與歌是互融的,去南北湖時,發現抽穗的小麥還是“意外”,而今,眼前已是近豐收的淺黃夾雜著淡淡的綠,大片的農田已預兆著豐收的跡像,油菜也一如看到她金黃的花是爛漫的預言一般,結起了飽滿的籽粒。
車輪飛奔著向西,心微微奏響水花的聲音,盼著那片無邊的蕩漾著纖雲未染的湛藍,跳著,盼著,歡呼著,終於,那池明鏡映入眼簾。
近處的水花卷著歡悅淌進了心田,目光一直伸向水天相接處,幾只白帆伴著江鷗的歡鳴鼓滿了乘風的翅膀,近處,有漁家的水欄,魚網和悠閑的游著的大白鴨,一圈豌豆花在路邊的樹叢裡開的正艷,深深呼吸,真正魚米之鄉的清新,公路另一邊的一方苜蓿又在黃綠的蔥郁中迷眩了我的眼。
筆直的公路拐過彎,伸入了周莊鎮區,下車行走,納悶這裡分明是新興的小鎮,何來夢裡水鄉,古牆石橋,直到見到那高高的牌樓,“唐風子遺”,才知道進入了夢的地域……
萬三蹄的香味是對周莊的第一印像,那油光紅亮的蹄膀誘的我的鼻子和眼睛先飽餐了一頓,在古樸的石街小巷有這樣一份氤氳繚繞是我始料未及的而又陶醉不已的,本以為這裡應有青苔的清新,綠茶的恬淡,而這樣的芳香給了空氣一份更具生活氣息的添加,同那虛掩的柴門的吱呀和搖櫓的咯吱生形成一幅活生生的民居活畫,如果我是畫家,在清雅的墨彩間,定會點上一筆油光紅亮,從來以為熱愛美食是同樣熱愛生活的表現。
在白牆黑瓦的周莊人家的小巷裡迂回,竟然見到了三毛親臨過的茶室,而今已有三角緞旗名曰:“三毛茶室”上下兩層,雅致整潔,只是茶客已滿,羨慕的望著臨窗而品的悠然之人,想著三毛曾在某個座位上品茗想念著撒哈拉的情人,該是如何一番風情。
小巷的兩邊全是一些民俗風情很濃郁的畫舫,在薄宣的絲面扇上,仕女的酥手搖曳著暗香。映入眼簾兒揮之不去的是“小雪畫廊”裡畫框的簡約線條和那片迷朦。畫廊自有其“雪”之特色,以周莊雪景為主要內容,或是星星點點的雪絮飄然而至,或天地一片銀裝只留暗褐的輪廓和小河,緩緩流淌夢的希冀。長發披肩清麗可人的主人----或許她就叫小雪,一臉恬淡無爭的笑容讓我傾羨,旁邊有廖廖墨客正握筆欲試,墨香,茶香,華麗透出的神韻在一方天地中縈繞,我看得有點痴了。
沿著小橋流水,隨著人群緩緩前行,前方一處店家的門楣處滿掛藍印布匹,那鑲印在深深淺淺的藍暈白花,禁不住讓人觸指輕捻,而純樸敦厚的老農開出的價錢也讓人舒心,而我可以著身的同澤長裙,在這樣一個群落裡反而顯得渺小,微不足道,滿眼,唯有那樸素淡然的碎花布匹在眼前旋轉,還有那憨厚的笑容河源木樁灰黃斑駁的痕跡……
一九九九年五月去周莊的記載留念,回頭看周莊,原來古鎮一定是回憶中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