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國慶,在西安參加完大學同學聚會之後,幾個同學相邀一同前往寧夏游玩。我對寧夏最神往的莫過於西夏王陵和賀蘭山。對西夏王陵的向往是因為神秘的西夏王朝,這個曾經輝煌一時的帝國最後的結局盡是如此悲涼,現在能讓我撫今追昔的,也許只有賀蘭山腳下默默矗立的西夏王陵了。而對賀蘭山的鐘情,完全是因為它的名字,我一直認為,賀蘭山的山名,在中國眾多山脈的名字中算是極其好聽的(不過,我最喜歡的山名還是貴州的梵淨山)。或許是受岳飛《滿江紅》的影響,每次提到賀蘭山,我腦海裡顯現出來的,便是一幅兵戈鐵馬,氣吞萬裡的茫茫戈壁的景像,而且胸中頓時平添一份激昂豪邁的氣概。寧夏的面積不大,而且其北部的旅游景點都集中在省會銀川的周遍地區,因此,如果你有3-4天的時間,已基本能把該去的地方都游覽一遍。當然,這樣的速度你只能是走馬觀花,如果你對她的人文景觀、風土人情特別的感興趣,這麼短短的幾天是無法深入真正的寧夏的。
我的這次寧夏之行一是由於時間的限制,所以只能選擇與她匆匆結緣而無法進行更多的交流,二是由於正值國慶旅游黃金周,這可是全中國所有稱得上是景點的地方都人滿為患的時候,所以我去寧夏之前對此行的期望並不是特別的高。
坐了一夜的火車,我們早上9:30到達銀川。在我們到達的前兩天,寧夏由於受寒流的影響,氣溫驟降,甚至還下起了雨加雪。而從我們到達的那天開始,銀川一掃前兩天陰霾的天氣,太陽也趕來給我們漏了個笑臉,寧夏大地的溫度迅速回升。我慶幸我們的好運氣,但與此同時,那件被我從深圳帶到西安再帶到銀川占據我半個行囊的防風防寒服被宣判將徹底派不上用場,枉費了我的一番氣力。
如果你到寧夏只有三天的時間,而且你對一些主要的景點都想一網打盡的話,那麼我認為我們這幾天的行程還是值得推薦的。但如果讓我重新設計一次自己的行程,我一定會有所取舍而讓自己更從容。
回來後我一直對沒有在西夏王陵裡盡情的漫步而耿耿於懷,如果僅僅到游人如織的六號陵去瞻仰一番那只是觸摸到了西夏王陵的鳳毛麟角,西夏王朝9代君王及大大小小的陪葬墓遍布賀蘭山山腳,氣勢恢弘的墓葬如今只剩下湮沒在無名野草中的斷壁殘垣,那種意境是值得花時間去慢慢體會的。
而最感動我的風景,是黃河岸邊的108塔和隨風飄蕩的河邊蘆葦。可能是我們早到的緣故,塔內沒有其他的游人,顯得特別的寂靜。清涼的風吹拂著108塔頂上那座小小廟堂屋檐下的風鈴,發出叮當叮當清脆悅耳的聲音。而河邊成片的蘆葦林,在陽光的照耀下隨風擺動,蘆葦林旁,偶爾點綴著幾棵柳樹,而蘆葦林中的小路上,幾個當地農民正悠閑自得的緩緩行走,如果能有時間安安靜靜的坐著曬曬太陽,耳邊聽著蘆葦擺動的沙沙聲,該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
還有賀蘭山岩畫也值得誠意推薦,山谷裡非常幽靜,還有潺潺的溪流,我還拍到了藍天下山谷頂一輪白月亮的照片 ,而且導游對岩畫的講解也不錯。聽說順著岩畫所在的賀蘭山口便一直可以通到內蒙古,這很是讓我神往。
附上我們的行程:
第一天:西夏王陵-沙湖-西部影視城
第二天:青銅峽108塔-中衛高廟-沙坡頭-騰格裡沙漠
第三天:賀蘭山岩畫-南關清真寺-寧夏博物館(承天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