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在鄰居的抱怨聲中醒來。一個微涼的秋天,我要一個人去旅行…….踏上了梅隴往嘉善S803次列車已是九點三刻,車上的人很少,幾個大叔大媽和一個百無聊賴的我。城市的住著的那些精英們,他們正在為了更好明天拼搏。城市裡同樣住著一個我,我的裡面住著什麼……火車開的不緊不慢,十點一刻終於到了嘉善。跟著人們一起出站,我搭上了去西塘的巴士。行駛中巴士司機打開了無線電,傳來的卻是上海廣播電台的節目,突然覺得很泄氣,因為害怕自己在遙遠陌生的地方孤獨的醒來,所以選擇了西塘,畢竟擁著水鄉夢,與家的距離又在這麼近那麼遠之間…….而現在。我卻似乎仍在上海某地.....胡思亂想中車慢慢的停了下來。
西塘到了,我沒有買票,沿著小巷徑直走了進去,小巷很深,也很安靜,手輕輕的劃過小巷兩邊班駁的白牆,一條濕濕的石板路似帶我走入了桃花源。此時的我才開始感覺置身外地了。也許是星期五的緣故,古鎮的游客不多。鎮上小販也無心招呼買賣。倒是自顧自的喝茶聊天的多,偶爾吆喝一下路過的游客品嘗自家產的青豆、芡實糕…….
在古鎮西街上東張西望的走著,街邊的一位大嬸問我是否住店,說話間把我引進了慎德堂。又是一條窄的不能再窄的弄堂,弄兩側還堆放著雜物,住著人家。我見此情形,正在懷疑這是否是個好住處,眼前出現一個精致的小院,我為院外和院內的如此的天差地別而驚訝,或許大嬸看出我的驚訝,告訴我因為這裡臨近太湖,為防止太湖飛賊來襲所以把進口造的很不起眼,意在不露富。呵呵,看來西塘總是在不經意間給人驚喜。
慎德堂的大屋是我在電視裡見過的那種高瓦大梁雕梁畫棟的大戶之家的廳堂。廳四壁掛的字畫,廳中央的案幾及上面的古董擺設,廳內的紅木官椅和八仙桌顯出了舊時主人的身份與品位。而如今斯人已去,留著這間老屋讓我們羨慕贊嘆……我跟著主人上樓,選了一間看的見院子的小房間。房間裡除了一張老式小姐窗和一個梳裝鏡和一副紅木椅子再無其他家什,倒也顯得雅致。推開木欞的窗,吱呀作響,我似忽然回到了舊時,憑窗而望,心中無限的感慨……神游太虛中覺得餓了,除了住處,四下亂逛一氣,找到了一家“又一村”。臨河而坐,點了幾個素菜,菜色看上去很美,但味道有點差強人意。
吃過飯下午的時光也是在東游西蕩中過去,踩著靜靜的石板路,走過憂郁的煙雨長廊,跟著感覺走到鎮上的一座老教堂前。老教堂就安安靜靜的住在老鎮的角落裡。教堂的門已經上鎖,牆角的一塊石碑上寫著“此堂建於一九四四年,願耶和華神日夜看護”。教堂裡住著耶和華,有了主的看護,我想它不會太寂寞,城裡住著一個我,我的心裡住著一個人,那個人心裡住著什麼……
我想,古老的教堂一定有很多的記憶,也許這些蒼白的記憶它知道卻沒有說。或許它就這樣被人們漸漸忘記,在地圖上也沒有了它的存在。或許它適合住在回憶裡,與主耶和華同在。
小鎮很小,卻有很多好吃的東西,橘紅糕的冰涼感覺和橘子香味還沒有在口中融化掉,綠色菱角的絲絲甜味和青豆的香味早已混在一起。我邊走邊吃,晃晃悠悠的傍晚已近了。買了張游船的票,待到天色漸暗,河案的兩邊點上了大紅的燈籠,我靜靜的坐在船上,聽著岸邊戲台上的戲,似懂非懂又似夢似幻,我仿佛逆流而上在歷史的長河裡,回到了很舊遠的年代,與世隔絕……
夜晚的古宅特別黑,特別冷,我捂緊被子,在惶惶忽忽中睡去,一夜無夢……清晨,在窗外的鳥鳴聲中醒過來。走出院子,來到街上。人們早已開始了一天的活動,河邊的人家升起了煤爐裡冒著陣陣青煙,
混著早晨濕冷的空氣,我仿佛聞到了古鎮的活躍氣息。
朝陽中的古鎮有它自己的活力,仿佛完全不同於夜色中顯現的古老悠遠。它的安詳和活力加上不息生命力區別與城市的擁擠和情感的疏離。是否EVERY BODY WANNA ESCAPE FROM THEIR OWN BODY?如果是那樣,我想西塘是適合愛逃離的人們。它不是一座色彩繽紛的花園,但這裡的的恬靜生活能讓人忘卻了眼中曾有的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