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陽朔的休閑7日“雲中的神呵,霧中的仙,神姿仙態桂林的山!情一樣深呵,夢一樣美,如情似夢漓江的水!”自從讀了賀敬之這首信天游格式的《桂林山水歌》,我就無時不夢想置身於那樣如畫的山水中,品位做神仙的感覺。
回顧7天行程,因為沒有跟團,也無時間限制,每日都興之所至,行之所往,每日都悠哉樂哉,無憂無慮。既是游記,也無固定格式,就一天天說去吧,也給各位驢友一些幫助,寫成攻略一般。
第一天,凌晨5點多,火車到了,我們摸著黑,走在這陌生的城市中,還未擺脫朦朧的睡意,兩人各吃一晚桂林米粉,買了地圖,找了家火車站附近的招待所,60元/間的標准間,就倒頭睡去,也沒睡太著,記掛著是來玩的,9點多起來了。覺得城市不大,因為我們走了一會,就走了地圖上的一截,於是我們憑著感覺走到了像鼻山,那可是桂林的像征啊。許多導游來拉我們去做他們的船,說像山公園門票貴,沒必要進去,做船照個像就好,我們想還是進去看看吧,就買了25元一張的門票,進去登上了山頂,果然沒什麼,下來後在沙灘邊照了個像鼻子。接下來我們坐私人的竹筏游覽了伏波山和疊彩山,價格比門票便宜許多,像也是照得很好的。下船後,我們步行游覽木龍湖,杉湖,榕湖,桂湖等,直至筋疲力盡,搭車回到住處。火車站離市中心不遠,步行幾分鐘就可到市中心,可是住宿的價格卻便宜許多,50,60元一間的住所很容易找到,空調、電視,有熱水洗澡,不過這都是淡季的價格哦。晚餐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個快餐店吃的,每人10元,有一葷一素,米飯和湯,吃得很不錯,感覺也干淨,那家店名字好像是叫香米屋,對旅行的人是很實惠的,大街上,很容易找到。
第二天,按昨日從船家口中問到的信息,早上7點在火車站對面的停車場坐去磨盤山碼頭的中巴,每人4元,因為沒有公汽到,每天好像也只有這一班車去,所以不要誤點,否則就只有打的了,大概50到70元吧,有銀子的不怕。9點坐上漓江的游船,船票每人210元,上了船服務員就要我們點中午要吃的菜,買了船票他們送一份中餐,簡單,夠吃,但我們還是奢侈了一把,點了個清蒸石斑魚,50元,明知被宰了,但覺得出來玩就是享受的哦,船行漓江,吃著美味的特產魚,也有點神仙的意思了。水程68公裡,大概走了5個多小時,一路都是美景,人說百裡漓江,百裡畫廊,一點不假,相機隨便哢嚓,盡收的是美景,遠山、近水、沙灘、竹林、蘆葦、漁船、水波,間或看到漁村,岩洞,真是“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這樣如畫的風景一直到陽朔,雖說楊堤到興坪是漓江的精華,可對我們這樣從大城市來的人,這樣的水,這樣的山,哪裡都讓我們贊嘆,敬仰。“呵!此山此水入胸懷,此時此身何處來?”下午2點多,到了陽朔,一個充滿民族特色、悠閑、舒適的山城,沿著濱江路走到盡頭,我們住在蓮峰一號旅店,看了好幾個房間,有50、70、100元的,一番挑選,我們住了70的那間,有陽台。這家旅店是個家庭旅館,安靜,干淨,主人也很好,每天泡功夫茶給我們喝,她的電腦可以免費上網,最好的是它就在西街口,方便去西街逛,又可以在陽台上看到漓江、遠山和沙灘,旁邊就是蓮峰,每次出門,這座山就是我走回來的標志。以後雖說看到過更加便宜的住所,我們還是在這家住了5天。他們說來陽朔一般都是坐車來,然後從陽朔去興坪坐船游到楊堤最精華的一段,因為大船實在很貴,不過如何銀子夠的話,我覺得大船也不錯。那天下午,我們洗澡,睡覺,一直到晚飯時才起來。陽朔吃飯不貴,街上的排擋,西街上的咖啡屋,酒吧,飯店,都不是很貴。西街是一條不太長的步行街,有許多民俗小店,中式絲綢衣裳、蠟染織布,小攤幾乎薈萃了所有最中國民族特色的東西,所以它也是“國際”的。西街是陽朔的精華,這裡被稱作“小聯合國”,“洋人街”,網上說這裡外國人比中國人多,也並無多大誇張,許多洋人還在這裡開了店。我們多數時候都是在西街上吃的,覺得比較干淨,這裡的吧一律原木裝修,他們把木或竹的桌椅板凳擺到街上,鋪著蠟染的藍白桌布,一派悠閑和與世無爭的感覺,晚上最為熱鬧,喜歡泡吧的人可以盡興而歸。陽朔到處是導游,看見外地人就一路跟著你,問要不要去那裡玩,建議千萬不要找導游,十有八九會被他們賺取中間的費用,你如果不趕時間,可以多問問,找朋友聊,線路慢慢就知道了。這天晚飯後我們逛了街,熟悉縣城的地理,晚上和老板娘聊天,然後睡了一個好覺。
第三天,是玩得最爽的一天,我們坐竹筏漂流了號稱“小漓江”的遇龍河,從遇龍橋到工農橋,一條筏子120元,在竹筏上飄了6個多小時。中午吃的農家飯,新鮮,但稍貴,也許可以講講價的。整整一天置身於如畫的山水中,看山和竹林的倒影 ,岸上的牛,水中的鴨子和魚,都是遇人不驚的,也許是淡季,游人不多,很安靜,一派田園風光,真想在船上睡上一覺,又舍不得錯過那沿岸的風光。遇龍河是漓江的支流,據說有個書生趕考至此,被河擋住了去路,後來有條龍來被他過了河,他得中之後,做了官,來此修了遇龍橋作紀念。這些是劃竹筏的船工告訴我們的,一路上,他們劃得十分辛苦,但還是很熱情的如導游般給我們介紹沿途的風景,典故。他們的價格很公道,人也厚道,我說回去要介紹朋友來,他便留了手機(姓朱,手機13077632079),說不管住在陽朔的哪家旅店,只要告訴名字,他可以去接。下午3點多,上岸後,我們騎自行車游覽了大榕樹和月亮山兩個景點,這兩個地方照照像就可以了,月亮山可以在幾個不同的角度照,遠處,近處,可以照到滿月,大半的彎月,小半的彎月等不同形狀,好玩的很,地方嘛,騎車慢慢找。上山要買票,我沒上去,上面也沒什麼,不過有老外到這裡攀岩,我們體力沒那麼好,反正也是出來休息的。自行車是陽朔租的,5元一天,很便宜吧,我們就靠這個交通工具滿處跑,竹筏可以載車的。這一天感覺很充實,也有點累了,晚上吃完很早就睡了。
第四天,睡了個大大的懶覺,大概10點多才起來,去瘦子米粉店吃桂林米粉,一連5天,我都是在那家店吃的米粉,因為價格最便宜,味道也不錯,本地人都是在那裡吃的。吃完後去逛西街,走來走去的異國面孔,但這一切的背景卻都置放在中國民俗和青石板路上,真是在那裡都看不到的,我估計麗江的老外也沒這裡多。我本來只准備在陽朔住上2日然後去龍勝的,無奈太喜歡這裡的悠閑和舒適了,於是中途改變計劃,把旅行剩下的日子都分配給這裡了。幾天來我們遍嘗這裡各式各樣的特色菜,如啤酒魚、田螺釀、山水豆腐、荷包豆燉排骨等,小吃有葉子耙、烤漓江魚、荔浦芋頭、板栗,水果有柿子、楊桃、獼猴桃、沙田柚子等,對於貪吃的人來說,真是怎一個爽字了得,唯一的遺憾是肚子容量實在有限。這一天幾乎沒有什麼計劃,又有點不甘就這樣呆著,於是我們乘車去了福利鎮,網上介紹那裡是個充滿田園風光的漁村,說一定要去看看。陽朔到周圍的交通很方便,停車場有小巴去,幾分鐘一趟車,我們順利的到了那裡。去後發現也不知去那裡玩,於是想著應該往水邊走,去到漓江邊,也沒發現什麼,到處看了看,似乎是個古鎮,不好玩,最後我們原路返回了,不知是真的不過如此呢,還是我們沒有找對地方,我琢磨也許應該走水路去。反正我是不會再來了。
第五天,睡個懶覺,直到日上三杆。我們的數碼相機卡照完了,於是去刻光盤,有一張卡居然讀不出來,只有第一張可以顯示,後面的都看不見,我當時簡直覺得要暈死了,我在桂林和漓江的照片可全在裡面啊,可是誰教我買的sony的水貨記憶棒呢,沒辦法,於是只刻了另外一張卡,這張我留下了,看回去是否還有希望。順便告訴大家,回家後,我用一個叫recover my photos的軟件把所有照片都修復了,可是在陽朔的那幾天,我卻一直為此事耿耿於懷,想來真是劃不來,這是後話了。那天下午我們去了龍門水岩,這是個尚未完全開發的岩洞,必須坐船從水路進去,裡面沒有等,很大,來回全程要4、5個小時,帶應急燈,頭盔,我覺得自己就像是礦工一樣,呵呵,真有點探險的味道,裡面也有鐘乳石,石筍等,很漂亮,都是原貌,和燈光照耀的岩洞又是一番風格。
第六天,還是老樣子,上午睡覺,這天下了點小雨,正是睡覺的好日子。本來我們的原計劃是去徒步漓江的,驢友的經典之作喲,只好作罷。不過路線是一樣的,只是走路改了坐船,下午乘車去興坪,在那裡坐私人的機動船到楊堤,然後返回,看到了雨中的漓江,還補拍了一些當時認為丟失的照片。這一段路上有20元人民幣的背景,九馬畫山,烏龜爬山、浪石風光等有名的景致,我們也看到了雨中漓江的另一番風韻。沿途有兩個俄羅斯的老外和我們同船,簡單的英語和他們聊了一下。老外很有意思,他們都是單獨前往,常常騎自行車到處跑,讓人感覺身體特棒,去那裡都不帶導游,不買什麼紀念品,就是到處找好玩的地方,聽當地人說,龍門水岩還是兩個美國人發現的。這和我們這裡跟團旅游的“不用游,只要到”大大不同哦。
第七天,晚上的火車,白天沒有計劃,上午到我們住宿地對面的沙灘上去玩,隨意溜達。中午乘車返桂林,去了蘆笛岩,覺得門票貴,沒有進去,路上看到了有名的桃花江,沒有漓江的水清澈。在洞外,有小孩賣蘆葦草做的蘆笛,很好玩,一塊錢10個,便宜吧,我就買了一把。然後到像鼻山外想補拍個照片,結果都被攔住了,也看不清楚。再然後在市中心拍了日月雙塔,據說是世界上最高的銅塔。晚上,又去了第一天的那個香米屋吃快餐,飽餐之後上了火車。
2004年11月9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