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游有一本書名字叫做《麗江的柔軟時光》,我很驚訝作者極具想像力的創意,居然可以用“柔軟”一詞來形容時光,那種悠悠然的感覺讓我心動不已,於是麗江就成為我夢中向往的地方。很喜歡“柔軟”一詞,所以我將這次的麗江自助游稱之為柔軟女人的麗江行。(有東施效顰之嫌吧)
在經歷了猶豫、徘徊、無數次的上網、不斷的咨詢以及反反復復的討論之後,10月19日,我盼望已久的麗江自助游終於出行了。預計行程七日,團友2人,女,自助游經驗:無。
由於是第一次籌劃自助游,心裡不免有些緊張,出發前的夜晚,展轉反側,一夜無眠,一早起來,聽先生說夜裡也睡不踏實,心中覺得好氣又好笑,我們怎麼這樣沉不住氣呀,太嫩了吧,又不是三歲小兒,也不是第一次出門,咋就緊張成這樣呢。
第一日:游大研古城、木府,宿麗江古城。
10月19日中午11點,飛機按預計時間到達麗江機場,剛剛降落,坐我們後排的一個小青年突然叫了起來“我流鼻血了”大伙兒都吃了一驚,還真有人高原反應了呢,我暈!
坐機場的大巴車進麗江,車票每人10元,車上碰到來自深圳的自助游客3人(兩女一男),來自東莞的自助游客1人(男),不禁聊了起來,最後相約結伴同游。我很佩服東莞游客小汪的勇氣,他不怕孤獨一人就跑出來旅游,也很欣賞深圳游客的隨性,他們根本沒有籌劃游玩的行程,只是高興,說出發就出發了。
汽車站到了,還沒等我們下車,車門口已經被一大堆婦女堵住了,她們手裡拿著一堆聯系住宿和包車的名片,我這才明白網上所說的,來麗江旅游根本無需事先聯系住宿和游玩行程。
女司機把我們拉到她家客棧(車費一人一元),客棧名叫得景樓,坐在院子裡就能看麗江全景,景色很美,房子全是木結構的,環境優雅,我一下子就喜歡上它了。因為是旅游淡季,住宿費不貴,二樓標間100元,單間60元(不帶衛生間的),一樓的更便宜。
從得景樓客棧步行到古城中心---四方街只需3分鐘,中午我們就去大石橋下吃麗江小吃,麗江粑粑、黃豆面、雞豆涼粉、吹肝、米灌腸等,除了黃豆面一般以外,其他小吃都還不錯。
午飯後,我們在麗江古城裡閑逛,不知不覺逛到木府,聽旁人說“北有故宮,南有木府”,於是我們就買票進去參觀,門票一人30元,木府其實就是以前納西族頭領(土司)的房子,登高後可觀麗江古城全景,沒有特別心動的感覺。但記住了導游的介紹的兩個內容,一是納西族干活的都是女子,男人都可以游手好閑吃軟飯;二是江澤民來到木府照的幾張相片,進木府前的一臉嚴肅與進府後的笑逐顏開成鮮明對比,據木府導游介紹,我們江總書記的相片中極少有這樣開懷大笑的。
傍晚,倚坐在古城小河邊的餐廳吃飯,吃著納西烤魚,喝著野生菌燉鴨湯,望著小河裡執著地向上游而又一次次被河水衝下來的魚兒,還有偶爾順流漂下來的一盞盞燭燈,心中有感動有感慨。
晚飯後繼續在古城閑逛,無意中來到酒吧一條街,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有民族特色的酒吧,沿古城的小河一路行來,不斷聽到有人在對山歌,男男女女,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在這裡,似乎每個人都忘記了羞澀,忘記了膽怯,即便是五音不全的人也可以放開嗓子大吼一把,反正沒有人認識你,也沒有人會計較你制造了噪音。
聯系好第二天往梅裡雪山的車子後,上床休息。(司機姓王,30歲左右,說好四日游梅裡雪山和香格裡拉,一天包車費用400元)。
第二日:游長江第一彎、虎跳峽,宿奔子欄。
天剛朦朦亮,我們就醒來了,畢竟出門在外,無法睡的十分安穩,在客棧用早餐,吃過橋米線與麗江粑粑。8:00整出發。
游長江第一彎與虎跳峽,很失望。回來後聽別的司機講,游虎跳峽要從中虎跳一路玩下去,有天梯等美景,險峻好玩,可惜我們王司機貪近路,帶我們去的是上虎跳,屬旅行社帶客人去的一般線路。“沒有了解清楚虎跳峽的情況,這回交學費了吧”同行的小朱這樣笑我。
中午在虎跳峽大橋邊的小餐廳吃飯,餐廳邊有人在賣小錐栗和核桃,據說是野生的,嘗一下味道還不錯,就買了一些在路上吃。
夜宿奔子欄藏鄉園旅社(標間80元)。
第三日:游金沙江大峽谷、白茫雪山、梅裡雪山、明永冰川,宿明永村。
早7:00起床用餐,喝酥油茶和稀飯,有饅頭、包子,但都不好吃,勉強吃一些就出發了。
9:00左右到達金沙江大峽谷河曲,太陽剛升起來不久,陽光照耀在巍然屹立的大山上,一片輝煌,山下的峽谷連綿不絕,河道彎彎曲曲地向遠處延伸,這是第一個讓我有心動感覺的景色。
在王司機的催促下,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觀景台,“後面的美景還多著呢,有你們激動的。”王司機說。
果然,一路上美景不斷,有郁郁蔥蔥的針葉林;有一毛不拔的干熱河谷,有滿山遍野金黃的雲杉林,有類似石林的溶岩地貌,最後,我們終於看到雪山了,一路繞雪山前行。王司機笑稱,我們一天當中就經歷了春、夏、秋、冬。
路上最讓人難忘的是白茫雪山的美景,遠處的雪山綿延不絕,山腰上飄著絲絲潔白的雲朵(王司機稱它為哈達雲),山下一片金黃的雲杉林,真是人間仙境。以往在風景畫上看到的美麗景色就這樣突然地展現在我們眼前,讓人難以置信,後來我稱它為麗江游的第一美景。
一路行來,雪山越來越近,看看停停,停停看看,王司機很健談,跟我們講了許多志願者和希望學校老師的故事,在這邊遠貧窮的地方,有許多志願者不計報酬地為教育工作服務,他們給鄉村的孩子們帶去知識與希望,同時為了彌補教育經費不足問題,他們只能經營一些客棧類的服務項目,這就是網上為什麼經常介紹宿某某老師家的緣故,其中,有一個志願者的故事我們也曾經在報紙上看過報道,說的是北京的志願者馬燁自願到雲南邊遠地區從事教書工作,一年多來不領工資,不回北京,他從心底裡熱愛這裡的學生和這片土地,但他在一次車禍中意外犧牲了,學生們哭送老師的相片曾經讓我感動的很,沒想到我竟然來到了這個志願者獻身的村莊----明永村。王司機還說,與志願者馬燁一同遭遇車禍死亡的還有一個尼姑,神奇的是,這個尼姑仿佛可以預知死亡,在車禍前要求停車,換了一身干淨的衣服,而同車的旅游局局長則離奇地從翻入江中的汽車裡爬出來,游過瀾滄江,從死神手中揀回了一條性命。
梅裡雪山的門票63元,可游明永冰川景區與雨塴村、神瀑景區,因為時間不足,我們只能選擇游玩一處,最後我們選擇玩冰川景區,據說雨塴村、神瀑景區更漂亮,但一聽說要騎馬5個小時上山,然後再步行下山,小朱就嚇得不行了。關於神瀑,還有一個說法,據說,心腸壞的人去看神瀑是怎麼也看不到的,我開玩笑地說:“那我們去了,一定又要上演一幕“皇帝的新衣”了”。
在扎西家住下後,我們就騎馬上山觀明永冰川(騎馬費用85元/人),一路行走在林間小道,耳邊是潺潺的流水聲和清脆的馬鈴聲,,眼前是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林間小樹有綠有黃有紅,姹紫嫣紅,抬頭望去,梅裡雪山近在眼前,雪山和冰川撲面而來,仿佛隨手可及,此情此景,我不禁想放聲高歌一曲。
我騎的馬兒叫魯西,特別頑皮,放著平地不走,它就喜歡行走在懸崖邊,有好幾次我都被嚇得尖叫起來,要麼它就行走在很靠樹林的邊上,仿佛故意要讓樹枝親吻我的臉,我小心翼翼地提防著它,但頭還是撞到了樹杆,魯西得意地甩起了尾巴,我又氣又愛。騎馬上冰川的路我稱之為麗江游的第二美景。
梅裡雪山是藏民心目中的神山,第一主峰卡爾格博峰(雲南第一高峰)海拔6740米,是一座至今無人能登頂的處女峰,明永冰川就位於它的山腰上,爬到接近冰川的位置,滿山冰雪迎面撲來,一瀉千裡,讓人吃驚,回來後看我們在冰川邊照的相片,也頗有這種感覺。遺憾的是,明永冰川並不像我們想像中那樣潔白無暇,由於石灰塵的作用,它給人的感覺像是灰色的岩石堆,在岩石中間隱隱約約透出翡翠綠的亮色,我們就冰川還是岩石問題爭論了半天,最後王司機說,如果你們不相信是冰川,可以下去觸摸一下,體會那種冰冷的感覺。抬頭望雪山上的積雪,與冰川連成一片,我終於相信那是冰川了。
晚上宿扎西家(標間80元),約好第二天看日出。
第四日:明永村看日出、游飛來寺、迎賓台、伊拉草原(納帕海)、松贊林寺,宿香格裡拉。
早7:00起來觀日出,雪山上雲霧繚繞,王司機說今天不一定看的到雪山日出,我們不免有些失望,可沒想到,5分鐘後,雲霧在剎那間突然散去,我們一下子就看到了卡瓦格博峰頂,正詫異間,小朱大喊“雪山頂紅了,紅了。”原來太陽剛升起來了,陽光照射在雪山頂峰,雪峰頂一片金光,輝煌極了,這就是大家所說的“金頂”呀,我終於親眼見到它了。大約2分鐘後,太陽光漸強,金頂消失了,雪山在強光的照耀下白的耀眼,雲霧也重新籠罩了雪山,於是我們心滿意足地回家用餐。雪山日出我稱之為麗江游的第三美景。
扎西家煮的土雞野生菌煲特別好吃,有機會一定要嘗嘗,同行的深圳客買了不少藏藥,有藏紅花、野紅參、雪蚧等。我與小朱什麼都沒買,誰叫我們窮呢!哈哈!
梅裡雪山屬德欽界,游覽了冰川後我們啟程回香格裡拉(原名中甸縣),回程路上,我埋怨梅裡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名字太難記了,小朱說“要記住它又有何難,胳膊峰嘛”說完還風趣地抬起了胳膊,大家在笑聲中永遠記住了這座處女峰。
在飛來寺看梅裡雪山的感覺與在明永村看雪山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明永村看雪山是近距離,只能看梅裡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峰,而在飛來寺看梅裡雪山是遠距離,一大片的雪山高高低低,綿延不絕,山腰上哈達雲繚繞,又是一大美景。我看梅裡雪山的太子峰特別有感覺,它猶如一張母親慈祥的臉,愛意綿綿地俯視著懷抱中的女兒。也許是我心中對女兒無盡的思念才讓我有這樣的感覺吧。網上都介紹宿飛來寺看梅裡雪山日出,我想,那肯定是另有一番滋味的。
在迎賓台看梅裡雪山與藏族白塔,感覺與在飛來寺看梅裡雪山一樣。
路上經過升平鎮(取自歌舞升平的意思),王司機讓我們回頭看小鎮,“像不像一個美女在跳舞呢?”我們回頭一看,果然,在山腰上看小鎮,還真像是一幅古裝仕女舞蹈圖呢!名副其實的升平鎮啊。
伊拉草原即納帕海景區,騎馬在草原上一路小跑,每個人的屁股都被顛的好疼,明永冰川騎馬後我就愛上了騎馬,強烈要求讓馬兒跑起來,可惜馬夫太小心,快到終點了,才在馬屁股上猛抽一鞭,馬兒大步飛跑起來,太舒服了,但僅僅跑了三兩步就到達終點停下來了,真是不過癮。(伊拉草原門票10元,騎馬費用30元。)
據說,伊拉草原要5月份來才漂亮,那時滿山遍野的山花都盛開了,香氣撲鼻,“待到山花爛漫時,我們再來圓騎馬飛馳的夢吧”我對自己說。
松贊林寺離香格裡拉縣很近,碰到一個導游叫“卓瑪”,很漂亮,也很溫柔,後來在藏民家做家訪時還見到了許多漂亮的藏族女孩,她們徹底改變了我以往對藏族人的印像,原本我心目中的藏人都是又黑又難看的。松贊林寺有許多陪游客照相的小孩子,照一張相片1元,我見到一個小女孩,才剛剛1歲,流著鼻涕,凍紅了雙頰,望著她歡天喜地忙著收錢的媽媽,我心中很是憤怒,恨不得打她兩巴掌,想想我的女兒,我們每個周末都帶她到戶外去玩,人與人的命運怎麼就差別這麼大呀。
松贊林寺內有一張相片值得一看,據說是一對夫妻來梅裡雪山旅游時,無意中拍到的神奇景觀,在梅裡雪山上方,一盞神燈在雄雄燃燒,神燈周圍還籠罩著一輪白色的光圈。經專家論證,該相片不是偽造的。保全在寺內的相片是那對夫妻免費贈送的。
晚上去藏民家做家訪,門票60/人,酥油茶與青棵酒隨你喝,我忍不住喝了一口青棵酒,又甜又辣,很嗆。我們去家訪的藏家是一個大家庭,男主人叫干巴,自稱有1個阿爸、3個阿媽和15個兄弟姐妹,出來表演的每一個兄弟姐妹都英俊漂亮,歌唱的好,舞蹈也跳的不錯,把整個晚會的氣氛搞的熱烈異常,東莞客小汪興致高昂,衝上台去表演穿藏族服裝,勝利後還“娶”了藏家十五妹為妻,約定明年此時前來迎親,一個晚上大家又唱又跳又喊,玩的不亦樂乎。(吃烤乳豬400元/只,羊肉50/盤)
夜宿香格裡拉縣(標間100元)。
第五日:游屬都湖、拉什海,宿麗江古城。
香格裡拉海拔3000多米,夜晚氣溫很低,一夜都覺得冷,睡不踏實,早晨起來一看,汽車上都落滿了白霜,用過早餐後上路,不久就來到了屬都湖景區,一路上冬意綿綿,路邊的樹木都被白霜罩住,好一個銀裝素裹的世界呀,素淨、高雅、迷人,讓人動心。屬都湖是高原草甸湖泊,湖水湛藍湛藍的,水中一處處草甸金黃金黃的,像一座座迷人的山包,藍天、白雲、湖泊、草甸、犛牛、駿馬,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我將之稱為麗江游的第四美景。
在屬都湖我們玩的很瘋,穿上藏族姑娘的服裝,騎上藏民的犛牛,犛牛的主人,一個老藏民在犛牛邊載歌載舞,我很久以來沒有玩得這樣開心,我臉上的笑意是從內心流淌出來的,“亞受” “亞受” “亞亞受”(藏語好呀好呀太好了的意思)我忍不住歡呼起來。(屬都湖門票15元/人,租藏民服裝10元/人,騎犛牛3元/人。)
此外,還要說明一點,香格裡拉縣城的道路極差,坑坑窪窪,整個城市也破爛不堪,與其“香格裡拉”的美名極不相襯,大家要有心理准備。
拉什海主要是玩跑馬,兼坐船賞湖泊。據說跑馬的感覺相當棒,可惜我沒膽量去嘗試一下。
下午5:30回到麗江,找到網上推薦的宜賓肥腸粉店,吃著名的肥腸粉與拌面,又麻又辣,我們只吃了兩口就落荒而逃。又找了一家小吃店,還吃麗江粑粑與吹肝等,添飽肚子後繼續逛古城。(用餐時順便認識了兩位香港游客,約好第二天一同包車游玉龍雪山,包車費用90元/日。)
夜宿得景樓。
第六日:游玉龍雪山犛牛坪、冰川公圓(大索道)、白水河,宿麗江古城。
早8:30出發,進入玉龍雪山景區(門票80元/人,古城維護費40/人),然後騎馬上犛牛坪(騎馬費用70元/人),草坪雖大,但景色一般,馬夫說:“要5月份來才漂亮呢,那時滿山遍野的山花都盛開了,五顏六色,可值的看了”。
從犛牛坪下來,我們在白水河用午餐,白水河非常漂亮,在這裡隱隱約約可以找到九寨溝的影子,湖水依著雪山,清澈見底,藍的讓人心動,在此我們謀殺了許多膠卷。
下午坐大索道上玉龍雪山游冰川公園(索道費用160元/人),玉龍雪山的冰川是潔白透亮的,很壯觀,也許是海拔太高;也許是旅途太累;我們已經激動不起來了,在海拔4680米的扇子峰上,我給我家先生發了一條短信:“為我自豪吧,我已經登上海拔4680米的玉龍雪山了”
游玉龍雪山是我們麗江行費用最高的一天了,人均費用450元,心疼!小朱大喊。
晚上在小巴黎酒吧用餐,吃西餐,喝雲南的風花雪月啤酒,感覺還不錯,價錢也公道。
宿麗江古城的每一個夜晚,我們都逛街逛到11點多,有古城特色的物品數不勝數:披肩、木雕、羊皮畫、牛角制品、蠟染布、藏品、還有琳琅滿目的小飾品和小掛件,如果你有時間慢慢掏,絕對能掏到讓你興奮的好東西。雖然我們時間有限,但每天都買了不少的小飾品與小掛件,一路叮叮噹噹地回客棧了。
第七日:返程
美美地睡個懶覺,10:00出發去機場,打道回府。
流水賬記到後面越來越沒有激情,速度也明顯放慢下來,有同事笑稱“玩一星期,寫一星期”,大吃一驚,好累喲!我累故我游,我累故我歇,就此擱筆,僅供玩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