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進 祖 山奇木怪石伴崖邊,
峭壁懸峰奪青天,
澗水飛流花落去,
峽光十裡驚畫欄。
我曾多次游祖山,每一次都有新的領悟,每一次也都留下了新的遺憾,總想有一天穿越神秘的峽谷,飽嘗祖山大自然的情趣,體驗“三千六百跳”的驚險。閑暇時,同伴們總是議論這條神秘峽谷,問過好多游過祖山的人,都說不清這條路。最近翻閱了許多有關《走進祖山》的報紙,才初步了解到這條峽谷是藝術長廊,是萬尺畫卷,有著豐富旅游開發資源和古老的文化內涵。在6月中旬的雙休日我結伴7人重上祖山,決心實現穿越“三千六百跳”大峽谷的多年宿願。因為家居山海關,乘25路汽車到市裡,只能轉乘上午10點開往祖山的班車,下午1點多才趕到祖山北龍潭景區,當天只有半天時間,只能在近處游覽。下午,在去黑尖頂的路上,我看到了祖山花王——天女木蘭。相傳它是由一位天宮笙歌仙女將瑤池木蘭偷偷地移植到這裡。它生長在山崖的亂石縫中,遠遠望去,花朵無幾,粗心人很難見到木蘭花的容顏,它果然是碧玉般的潔白,出水芙蓉般的亮麗,面帶少女般的羞澀,靦腆的低著頭藏於葉下。紫紅色的花蕊,點綴著芳心,好似少女的一點唇紅,俏麗動人。她雖然沒有牡丹般的華貴,但卻有天宮中仙女般的嬌姿,她高雅大方,婷婷玉立在山谷中,飄出陣陣清香。勤奮的青龍人把攀登祖山最高峰黑尖頂的路鋪上了石階,遠遠望去,好似一條通向天宮的雲梯。盛開的紫色丁香、綿帶,還有好多不知芳名的花卉爭艷奪芳,猶如一片花的海洋簇擁著一條長長的雲梯,通向天宮。據說這1424個石階鋪成的攀山路,寓意著黑尖頂的海拔高度。同伴們拾階而上,一口氣登上了祖山最高峰。
站在頂峰上,環覽群山,壯志凌雲,極目遠眺,感慨萬分。“望長城內外逶迤茫茫”,看大千世界盡收眼底,真是令人心曠神怡,遐想翩翩。
傍晚在祖山賓館明亮寬敞的餐廳裡,品嘗了這裡特有的野菜餐。蕨菜豆干、爆炒山蔥、山菜蘸醬、刺楸炒肉等野珍,像翡翠般的青綠,像山泉般的清爽,它的滑潤和清香使你仿佛走進了茂密的林中,深深的山谷裡,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一縷銀白色的月光映到了窗上,一輪姣月已經偷偷地爬上了山頭。近處的奇峰怪石在月光下變成了剪影,更加迷人沉靜。遠處的山林和峽谷一片朦朧,游人們在這一片迷茫和朦朧中浮現出奇妙的遐想,這奇妙的遐想又逐漸的消失在這迷茫茫的蒙朧中。
臨時搭起的舞台前,集聚了數百名觀賞節目的客人,一曲快節奏的“迪斯科”音樂,驚飛了林間深處的小鳥,觀眾們沸騰了,峽谷深處的精靈們跳躍了,祖山的每個峽谷都震蕩著這美好的音符。游人們忘卻了一天跋山涉水的勞累和疲憊,為演員們的精彩演技報以陣陣掌聲。
次日凌晨天剛亮,同伴們為了實現穿越畫廊谷的宿願,已不能安睡了,打好行裝直奔祖山賓館下面的石階路。這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峽谷,一路下坡逐漸降低著海拔高度,同伴們貪婪地呼吸著帶有花草芳香的空氣,靜聽著小鳥清脆的晨曲。一條彎彎曲曲的林間幽徑把我們引向了“十裡畫廊”,帶入了茫茫的林海,走進了怪石的洞中,來到了陡峭的崖下,鑽進了郁綠的叢中。溪邊剛剛綻開的花蕾,傾吐著淡淡的幽香,一片片白色的小花掩擋著行進的山路,挺立的樺樹像冰雕雪刻的傑作,峭壁石崖下的潺潺流水,好似玉液瓊漿,我們猶如在詩情畫意中夢游,好似走入了太虛幻境,步入了藝術長廊。山峰越來越高,谷底越來越深,蔽開茂密的枝葉四下看去,谷底似乎開闊了很多。逆著陽光遠遠望去,東面出現了一條又深又長的大峽谷,按照方向判斷,這條峽谷應當是通往葦子峪林場的“三千六百跳”大峽谷。我們下路轉向了東面的大峽谷。上午10點鐘的太陽把這條峽谷照得通亮,蒼松綠蔭在陽光的照耀下,嫩綠發亮,青翠欲滴。刀砍斧劈似的崖壁夾峙著亂石錯落、荊棘橫生的谷底,左側的山峰高聳入雲,恰似高飛的雄鷹翱翔在藍天的雲間,右面的山崖栩栩動人,像是一匹強壯的駱駝負重行進在浩翰無垠的大漠中。谷底裡,澗水飛湍,山泉淙淙,怪石爭竅,古木參天。山頂上橫臥的巨石好像隨時都有滑落的可能,同伴們中斷了說笑,心裡不由的生了幾分冷清。突然,一陣山老鴰的“哇哇”叫聲,驚醒了短暫的沉思,打破了瞬間的寧靜。懸崖絕壁的雄渾氣勢,奇木怪石的倔強性格,折服了每個同伴的心。山雀鳴叫,林濤高歌,溪水急流彙成美妙動聽的交響樂洗禮著每個同伴的靈魂。鬼斧天工的神奇力量,大自然花廊畫谷般的誘人藝術把我們引向了峽谷的深處。
這條峽谷沒有路,全憑自己的探索和判斷,谷底走不通,只好在峽谷的兩側尋覓通徑,幾乎有一半的路是在左盤右旋的跳躍中行進,每一次驚險的跳躍和成功的登攀,給同伴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在途中時常出現巨石擋道中斷去路,落差數米難以逾越的溝壑,為征途增添了回味無窮的情趣。有一塊石屋般的巨石擋住去路,同伴們四下探路都沒有通道可走,仔細分辯後,發現在巨石底部的小溪旁,有一個卸下背包方能爬過去的出口,同伴們風趣地喊道:“三千六百跳”還得加“一爬”!引起了開心的笑聲。“噗咚”一聲,一個同伴在滑石上跌入小溪水中,引起了一片笑聲。崖邊的泉水清澈見底,猶如水晶般的純淨,夏日陽光把峽谷裡的巨石曬的滾燙,但崖壁下遮日的陰處似金秋之夜般的涼爽。
在谷底跳躍行進四個多小時後,崖邊出現了一墩墩多年的枯葦,裡面還夾雜著新滋生出來的幼苗。這一信息告訴我們,可能是接近了葦子峪林場。這裡河谷開闊了,山低了,距離河谷也遠了,水斷流了,但河谷裡依然是一望無際的巨石,在同伴們厭倦了這頑石戲人的山路時,驚喜地發現河谷左側的林旁,有擺放碎石的痕跡,同伴們在河谷上面尋找著山路,終於發現了一條被荒草、腐葉掩蓋著的林間小路,我們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繼續前行,這裡離葦子峪林場有多遠?這條山路通向哪裡?突然在林間的山坡上傳出了山羊“咩咩”的叫聲,看到了羊群,傾刻間同伴們心中的懸念和疑慮消失得無影無蹤。在談笑聲中看到了葦子峪林場的住房,順著寬寬的山路向車廠走去。
坐在返程的汽車上,眼前浮現出峽谷裡長長的山水畫卷,仿佛還在重復著一次次驚險的跳躍。
祖山的秀麗姿色,不知迷醉了多少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祖山的神秘奇異,不知吸引了多少尋幽探古的游人。她像一位飽經蒼桑的老人,講述著歷史長河中數不清的神話故事;她是一條天然的藝術長廊,舒展著江山多嬌的歷史畫卷;她像一位慈祥的母親,喚醒你那顆孩子般的童心,依偎在她的懷中,會使你想到很久很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