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八桂——煙雨桂林

作者: 肥狼

導讀晚上19:20的航班,飛了一個多小時後卻備降在長沙黃花機場,原因是桂林白天一直在下暴雨,晚上起霧了。茫然的等了半個小時後,航空公司通知安排住宿,郁悶。第二天上午終於到達桂林,幸好只是陰天,但每一處都是濕濕的,大雨過後的痕跡。“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三次來桂林了,才有機會欣賞桂林的山水。 疊彩山,因為喜歡它的名字,所以成為我的首選。入得公園 ...

晚上19:20的航班,飛了一個多小時後卻備降在長沙黃花機場,原因是桂林白天一直在下暴雨,晚上起霧了。茫然的等了半個小時後,航空公司通知安排住宿,郁悶。第二天上午終於到達桂林,幸好只是陰天,但每一處都是濕濕的,大雨過後的痕跡。“桂林山水甲天下”,第三次來桂林了,才有機會欣賞桂林的山水。

疊彩山,因為喜歡它的名字,所以成為我的首選。入得公園大門,是一座蝴蝶昆蟲博物館,各種昆蟲的標本十分的精致。曲曲折折的水上回廊富有江南水鄉的韻致,屋檐上滴下的雨滴小心翼翼的投入水池之中,為這清晨的寧靜增添了些許靈動。沿著登山古道上行,不一會就到了半山腰的風洞。洞口有很多摩崖石刻,最有名的是陳毅元帥提寫的“願做桂林人,不願做神仙”。這裡是幾條登山道的彙集處,游人聚集,也讓我有機會蹭了把導游,講解印像最深的是刻在洞內石壁上的一幅畫,清朝時期的作品,畫的是竹子和蘭草,在導游的指點下細看,發現畫中的蘭草沒有根,寓意大清江山根基不穩,粗壯的竹杆在風中硬生生折斷,寓意大清王朝外強中干。穿過風洞,繼續上行,登山道變的很陡,費些氣力才登上山巔。這裡視野十分開闊,整個桂林城盡收眼底,西面是巍巍群山環繞,北面山腳下是模仿“清明上河圖”的古建築,東面是悠悠漓江水,南面是桂林主城區。因為下雨的緣故,漓江的水有些渾濁,泛著黃色,江邊依次矗立著伏波山、像鼻山,江對面的是七星公園,再遠一些可以看到穿山、塔山的身影,還有城區中的獨秀峰,只是這幾座山均不及疊彩山高,因此此刻也讓人產生一覽眾山小的感覺。這山這水有如一幅水墨畫,而煙雨桂林城則已完全浸潤在這畫意之中。

七星公園,位於漓江東岸,過了解放橋便是公園的花橋大門。下車時,雨突然大了起來,於是急匆匆的進門走上花橋休息。這是一座廊橋,許多老外也在橋上避雨,都是夫妻倆牽著一個黑頭發黑眼睛的中國小孩子,十分的疼愛。這場景在首都機場見過幾次,這些被認養的小孩子曾經遭遇過不幸,現在似乎又擁有一份美好的前景,很難說他們是否幸運,只祝願他們今後幸福平安。橋下水流湍急,應該是漓江的支流吧,岸邊山崖上居然還刻有碩大的標語:毛澤東思想萬歲。一路向北,有一座棲霞禪寺,完全是大唐風格,香火倒也頗盛。寺旁不遠,登山幾步就是著名的七星岩的入口碧虛閣。在桂林地區,所說的“岩”就是洞。七星岩號稱中國歷史上最早開發的游覽溶洞,據說早在1300多年前的隋唐時代就已成為游覽勝地,孫中山在1921年、鄧小平在1985年都曾來游覽過。入七星岩參觀一定是要有導游的,好像是每50分鐘導游帶一批游客進洞。此時雨下的更大了,游客稀少,最終陸續只來了十多人。七星岩的洞口大廳堪稱宏偉,正上方一處白色鐘乳石像極了躍出水面的鯉魚,對照手中的介紹,原來這處景觀就喚作鯉魚躍龍門。導游依次打開洞中的彩燈,細心的講解,在劉三姐歌台前,還清唱了幾句廣西風情的山歌。其實洞中很多景觀都是在導游的描述和引導以及燈光作用下才顯得生動,不然的話,只是貌不驚人的石頭而已,比如獅子回頭看駱駝、倒掛蝙蝠等。恕兄弟眼拙,那所謂的月宮白兔實在是辨認不出,個人認為最美最壯觀的景觀還是江山多嬌,如是移步到洞中的九寨溝一般。洞中兩處造型較美且有流水的景觀都被圈了起來,拍照要收錢,打開燈光幾秒鐘居然也要收錢,鄙視。出得洞來才發現外面冷風颼颼,洞中果然是冬暖夏涼的福地。轉過山腳不遠處是駱駝峰,真的是型似神似,微微昂起的頭部仿佛是在這久盼而來的漓雨之中歡快的嘶鳴。克林頓曾站在駱駝峰前發表過環保演講,現在已立石為記。如今我的桌面就是這一幅鮮花環繞下的煙雨中的駱駝峰。因為時間關系沒有去游覽桂海碑林,後來看到該處的照片,深感遺憾。一路行至月牙樓,特地來品嘗這裡的月牙素面,量大澆頭足,味道嘛一般般。也許是因為旁邊有兩桌外賓的緣故,服務員對我這個冒雨趕來只為吃五塊錢一碗素面的國內散客十分的冷漠,讓人很不舒服,心裡不由暗暗罵了兩句,阿Q了一回。


精選遊記: 桂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