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9月20日星期五晴平壤——丹東早上起來,又是一個艷陽天,朝鮮的雨季是在七、八月份,現在的天氣是最好的,大約在14—28度之間,感覺挺舒適。吃過早餐後,我們就出發了,由於上午11點(平壤時間)我們要乘火車,因此只參觀三個景點。第一個是座落在平壤市郊的萬景台金日成故居,萬景台之所以叫萬景台,據說在這裡的小山頂上可看到一萬個景色,因此而得名。來到這裡,果然景色秀麗,十分宜人,金日成故居建在半坡上,是由三座平房組成的院落,從院子的大小來看,比毛主席故居要小一些,但從裡面的陳設來看,又遠遠超過毛主席家裡的物品,以我之見,絕對應屬“富農”之列。同毛澤東一樣,金日成為了革命事業,16歲就走上了革命道路,一家人也犧牲得差不多了。在金日成故居外面的草坪上,有許多人在參加義務勞動——拔掉草坪上的野草,他們都是自願參加的,不拿一分錢的報酬。當我們准備離開時,他們紛紛向我們揮手告別,看來平壤人對我們還是比較友善的。
今天的朝鮮,仍然是公有制社會,無論工廠、農村、商店、學校都是國家的,唯一的私有制就是農民自留地裡種的蔬菜在“自由市場”可以出售,這和我國早年是一樣的,其它一切均是公家的。農村叫“集體合作社”,相當於我們的“人民公社”,農民參加集體勞動,也是掙“公分”。在平壤,無論你到哪裡,坐車都只需要一角朝幣,大約相當於我們半分錢左右。無論你的職業是什麼,只要在你的職業前面被冠以了“人民”二字,那就證明你在你的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們的“人民教師”、“人民科學家”、“人民導游”等等,就是我們的“高級教師”、“高級科學家”、“高級導游”,“人民”實際上成了一種職稱,每個人都會因為是“人民××”而引以為榮,同時在住房條件等待遇上也會高於一般市民。
我們向金導打聽朝鮮普通百姓的收入情況如何,她總是避而不談,只說還不錯,平壤家家都有彩電。她說朝鮮從1995年起遭受了幾年的自然災害,前幾年老百姓的生活很苦,但現在的形勢是“一片大好,而且越來越好”。但我們從丹東的導游口中得知,像金成美這種干涉外工作的導游,月工資收入也就2000元朝幣,約相當於我們100多元人民幣,可想而知普通市民的收入有多少了,而且,這還是在他們國家現在已經實行了“經濟調整”之後的收入情況,聽說在“經濟調整”之前,她們也就150朝幣左右,相當於人民幣8—9元錢左右。在朝鮮,普通百姓的家裡是沒有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等電器的,更不要說手機、電腦等現代信息科技產品,有的家庭有電話,但只能是打市內的,不能打長途。朝鮮的物質用品相當匱乏,我們在朝鮮這幾天裡的飲食中沒有一滴油水,幾乎吃不到豬肉。菜的品種少得出奇,大概就是數量有限的一點牛肉,每人一條小小的烤魚,還有幾塊豆腐,一碟泡蘿蔔,一碟叫不出名字的青菜,一碗像是酸菜湯一樣的湯,就這樣。米飯的顏色呈黃黑色,聞起來有點霉味,一看就知道起碼是五年以上的陳米,餐餐如此,這還是賓館裡召待我們這些外賓的水平,平常百姓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被稱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在朝鮮,他們把他們的社會主義叫做“朝鮮式的社會主義”,我們問金導,朝鮮人民對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持什麼樣的態度,金導沒有正面回答,只說改革開放是好的,但應該把那些壞的東西擯棄掉,由此可見,朝鮮人民對我們的改革開放並不是持十分贊同的態度,而對於他們自己政策上的變革,他們也不承認是“改革開放”,而說成是所謂的“經濟調整”,真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參觀了萬景台金日成故居,我們又來到萬壽台參觀“偉大領袖金日成”銅像,這座銅像是我見過的偉人銅像中最大最高的,有多少米高,我也記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我從來沒見過國內有這麼高大、雄偉的毛主席銅像!我們獻過花後,被要求站著整齊的隊形向金日成鞠躬,就像我們文革時期對毛主席一樣。朝鮮人有些過於渲染他們的的個人崇拜,難道毛澤東不比金日成偉大?怎麼就不見有朝鮮人向毛澤東鞠躬?想到此,心裡不由閃過一絲不快。聽金導說,曾經有一名外國記者在此參觀,看見有一個朝鮮小女孩正在金日成銅像腳下打掃衛生,於是就問她金日成的銅像有多重,小女孩是這樣回答的:“偉大領袖金日成主席是我們全朝鮮人民心髒的主體!”由此可以想像金日成在群眾中的威望之高。
接下來我們參觀了像征朝鮮的“千裡馬銅像”,以及“金日成廣場”、“主體思想塔”等景觀,總之都修建得十分壯觀。由於時間關系。我們不得不匆匆結束參觀,登上了回國的列車,金導把我們送上列車,然後一一同大家告別。我發現回來的列車比去時的列車好了許多,有點像我們的軟臥車箱,只不過沒有臥鋪,而且每個包箱要坐8個人,顯得擁擠了點,但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我想之所以這樣安排,或許是想給我們留下一個好一點的印像罷。站台上一隊背著木制步槍的“工農赤衛隊”隊員列著整齊的隊伍在巡邏,看上去就像戰爭隨時都會發生似的,這也算是朝鮮的一大特色。
列車徐徐開動了,我們被列車工作人員告知:沿途不准攝影、攝像。此時,我仿佛有些明白了——精彩的雜技表演、雄偉的凱旋門、還有地鐵、少年宮……向我們這些“老外”和世人所展示的,都是“朝鮮式的社會主義”最好、最優越的一面,而那些不能讓我們知道的東西,就絕不會讓我們看到,因為社會主義的朝鮮是不允許有“陰暗面”存在的,無論它是否客觀地存在著!
別了,平壤。別了,神秘而又不神秘的朝鮮……
後記:
就在我回國的第二天,從廣州日報上獲悉,朝鮮已經通過立法,准備將他們國家的新義州地區改為特別行政區,獨立行使行政、立法、司法權,實行中國模式的改革開放,其法律制度50年不變。實際上就有點像我們的香港、澳門那樣,實行一國兩制。看來朝鮮的政策也在開始松動了!或許不久的將來,朝鮮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純正”社會主義國家也將從地球上“消失”,這一切對於生活在今天這種公有制制度下的朝鮮人民來說,不知是福兮?禍乎?!以上是我這次在朝鮮的一些所見、所聞、所想,我將它以散記的形式整理出來,與您們共同感受一下,由於水平有限,其中不當、不詳之處,還請大家諒解!
2002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