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異鄉的中秋爐霍-道孚-八美-丹巴
有了昨天的慘痛教訓,我們四個中間出現了意見分歧,到底是不停地趕往一個個海市蜃樓,還是干脆慢慢欣賞路上的風景。
來來和我傾向於後者,楠楠和老公則認為出來一趟不容易,能走盡量走。
當然,這都是相對而言,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可能走遠,因為明天第二拔人馬就到了,我們必須和他們在丹巴彙合。
可是,我們不甘心啊!從出發到現在,還什麼都沒看到呢!白白四個人享受兩輛越野車。
帶著這種想法,我們任憑一個個希望的肥皂泡冉冉升起而不做任何阻攔。
也許,今天可以順路看看附近的景點?
埡拉雪山就是在這個時候適時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從八美到丹巴的路上,我們遠遠看到了埡拉雪山的身影,能去看看埡拉也成啊!
網上對它的描述是,“雅拉神山山頂終年積雪,是康巴地區的一座著名神山,從西面看雅拉如同燃燒的大火,在北方看如同嫻熟的八美女子……”
通往埡拉有一個叉路,路口有藏民拉生意,帶人去看埡拉。
我們被他們說的十分心動。
心動不如行動,說走就走。
不過,這次我們保留了一點理智,為了確保行程可行,特地問了在這裡開旅店的老板娘。
不問還好,一問又給我們來了個透心涼。
還是老問題,時間不夠。想看埡拉必須先在山下住一晚,明天在山下轉,而我們,沒這個時間。
到現在我已無話可說。天不遂人願,一點兒轍沒有。
再度郁悶的回到車上繼續趕路,我陷入深深的絕望中。
隨司機開吧,愛哪哪,愛誰誰。
正當我昏昏欲睡的當兒,司機小蘇突然大叫,“捍馬!捍馬!!”
“是嗎?是嗎?”我一下子來了精神。
可不是嘛,真是一輛捍馬,雖然是民用版的,但能形容它的只有一個字,牛!
“撞它,撞它!”我開始起哄,劣根性暴露無遺。
“哎,你先搞搞清楚誰是雞蛋,誰是石頭!”
我吐吐舌頭,沒話了。
其實,如果你稍稍留心的話,就會發現從八美到丹巴這段路其實非常美。正是人們所說的風景在路上。
車子沿著湍急的河水一路上行,路兩旁是高高的楊樹,樹葉已微微泛黃。
可惜(我恨可惜這個詞!),天色已晚,既不能停車也不能照相,只能一味的趕路。
寫到這兒,我開始懷疑我們這次到底干什麼來了。
大約八點鐘左右的光景到了丹巴,沒什麼好說的,還是揀最好的住,這次是古堡大酒店的豪標,150一間。
一進大堂,一股濃濃的酒氣鑽進鼻孔,樓上人聲鼎沸,一打聽才知道,酒店的員工正一起吃中秋飯呢!
探頭一望,大廳裡人頭攢動,觥籌交錯,吃的好不熱鬧。
看到人家那麼高興,我們也決定放縱一下。
“老板,有青稞扎(咂?)酒嗎?”老公問。
“我在西藏時喝過,甜甜的,只有2度?”
“有!”
“拿一壺上來。”
不一會兒,丹巴mm捧來一大壺酒和四只碗。
為了避免出錯,我們選來來作品酒師嘗嘗這酒是不是老公所說的扎酒。
咕嘟一聲一杯酒下肚,來來舔舔嘴唇。
“對嗎?”我們好奇的問。
“好像是,但不敢肯定。”
“那就再來一杯。”
咕嘟一聲又一杯下肚。
“好像度數有點高。”來來還是不能最後確定。
mm又適時給他滿上一杯。
這個品酒師顯然不合格,老公只好自己抿了一小口。
“不對,這酒度數高多了。”老公肯定的說。
“老板,你這酒多少度啊?”楠楠好奇的問。
“30多度吧!”
不知來來是真的不勝酒力,還是被老板的話說暈了,反正他的臉很快變成一塊紅布。
看著杯子裡滿滿的酒,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仰脖子,第三杯酒也痛快的灌下去。三碗不過崗啊!
等老板給我們送來真正的青稞咂酒,我們一嘗,真的很好喝!糯糯的,裡面還有青稞粒,很濃很香。
(強烈建議大家以後有機會嘗嘗。)
推杯換盞間,一壺酒很快就報銷了,又是第二壺……
喝的正酣,老板走過來宣布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特意安排酒店裡的mm為我們獻唱。好哇!
我們熱烈鼓掌表示歡迎。
丹巴mm的噪子非常高亢,完全不同於現在有些歌手的無病呻吟,一曲唱罷又是一曲。一個丹巴小伙子也來湊熱鬧,還是那種載歌載舞型的。
場上氣氛達到高潮,我們的巴掌都拍疼了。
席間,老板還錦上添花的免費送了我們兩個菜。
民風淳樸啊!
微醺中,我們渡過了一個特殊的中秋之夜。
順便說一句,雖然昨天明月當空,可今天卻一片陰霾,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
上海的朋友發來短信說,據說今年的中秋是八年以來月亮最圓最亮的一次。
……
中秋節沒看到月亮怎麼了?我們不在乎!
你盡可以在我們的傷口上灑鹽,就是浸在鹽水裡又怎麼樣?我們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