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峰上賞煙雨

作者: 犚子

導讀還是念大學的時候,周末舍友一致覺得去香爐峰爬山,一來是最近那裡在修繕不要錢,而且又是個漂亮異常的地方。從市區坐2路車到山腳下,發現有一座山頭上滿是墓碑,造得挺氣派的哦,不過也讓我毛骨悚然。還未至山口,就有很多轎夫圍過來問我們要不要坐轎子,到山頂只要30元。我們相視而笑,繼續朝前,山腳口在建佛廟,規模不小。這個應該就是現在稱之為爐峰禪寺 ...

還是念大學的時候,周末舍友一致覺得去香爐峰爬山,一來是最近那裡在修繕不要錢,而且又是個漂亮異常的地方。從市區坐2路車到山腳下,發現有一座山頭上滿是墓碑,造得挺氣派的哦,不過也讓我毛骨悚然。還未至山口,就有很多轎夫圍過來問我們要不要坐轎子,到山頂只要30元。我們相視而笑,繼續朝前,山腳口在建佛廟,規模不小。這個應該就是現在稱之為爐峰禪寺的吧。

先讓我介紹一下香爐峰吧。香爐峰為會稽山諸峰之一,位於紹興城東南約6公裡處。海拔354米。每逢雲雨天氣,山頂雨霧迷朦,煙靄繚繞,有“爐峰煙雨”之稱,為越中12勝景之一。山脊有半月岩、一片石、雲門石、飛來石等廳峰異石。相傳宋代即於此供奉觀音像,時稱南天竺。1990年由華僑出資,於峰巔建爐峰禪寺,有觀音寶殿、配殿、僧寮及客堂等。

由於香爐峰上香客甚多,一路上熱鬧非常。我們應該是從峰北螺獅旋啟程的,在山脊上,可以看到摩崖石,上面密密麻麻地刻滿了字,還有近現代題刻,在右邊是“思遠塔”,有七層高。站在塔下的平台上,可以遠眺四處山巒和八方秀水。再順著山脊而上,還有幾處險地。像“瘦牛背”,這一條極狹窄的岩石道,兩邊是深谷,再往前,雲門石和靜觀石當道如山,兩巨石間的間隙僅70-80釐米,要側身才能通過。來到香爐峰頂,峰四周景色十分壯觀,東側有巨石如鼠,石旁是大老鼠塔;往南看,山巒起伏,層層疊疊,山峰在雲霧中忽隱忽現;往北看,綠色的田野如片片綠葉飄浮在水面上。

在南鎮殿裡,可以吃齋飯,價格還是蠻便宜的,也有很多拾階1508級,經青翠亭等數亭,可達峰頂。

從香爐峰還有一條很長很長地路過去可以到達大禹陵地雕像那裡,大約一直走了1個小時吧,還好路都是鋪過的,沿著山邊的道兒,右側是山底,遠看可以隱約看見田地和農莊。大禹的雕像特別大,也特別威武。旁邊還有一條山林滑道,只可惜當時還是個學生,沒有那麼多錢來支付。想要下山的時候遇見了困難,因為如果要走大禹陵裡過,需要補票的,所以又只好走回頭路,從百鳥樂園旁邊繞下來,百鳥樂園的鳥特別多。可是誰又希望在一個蒙著網的天空下飛翔呢。

當年的情形忘記一大半了,憑借著模糊的印像和參考一些資料,寫下這麼多。當年的朋友而今都已各奔東西,僅以此紀念當年的舍友們。


精選遊記: 紹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