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江南聊天寫下這個題目,不自覺地笑了。
靈感來自朋友的一句話:“與西湖聊天的感覺的確不一樣!”如此說來,我應該和江南聊天5日了。
從西湖到西塘,江南怡靜,可緩緩行矣。
但我的心是妒忌的,如此的江南,如此景致,而我卻注定只是一個過客。屬於我的卻只有5天的風景,5天的隨心所欲,行雲流水。至多只是慢慢回味的記憶。
西湖•茶
如果有那一個杭州的人想起某天在大街上看到一個背著大背包的人穿街而過,不知他是否覺得好笑?我卻顧不了那麼多,只想早點找到要落腳的地方——杭州青年旅館。因為匆忙,把打印出來的地圖資料全留在公司,在杭州時毫無方向感,所以只好一路問人,冤枉路自然是走了不少,幸虧在中午之前來到了西湖邊。從湖濱路的一頭向南走,西湖蒙蒙的天,如流的人,人,到處是人。真是有點失望。當然也可能是季節的緣故,西湖不如傳說中那麼美。
不管罷,繼續沿湖邊走。走著走著,肚子呱呱地叫,趕快找點東西吃。西湖邊的茶館,咖啡館沒有錢進去,無意中發現一條小巷有許多小吃,向前一問,價格也不便宜啊,最後只在一家“西安面館”叫了5元的牛肉面。在西湖邊吃西安的面,此種滋味,呵呵,恐怕只有我自己才清楚了。
青年旅館終於找到了,隱沒在一片咖啡館中,不起眼的牌字如同是街邊士多店的店牌,竟然走過頭了也沒發現。不知店主是刻意還是無意。也不用多想了,50元一個床位。始料不及的是,在這裡,我竟享受到在杭州在西湖最愜意的時光。倘若日後有人問起西湖最值得回憶的是什麼,我一定毫不遲疑地說:“是一家青年旅館”。不是西湖邊的美女,不是蘇堤,不是堤岸楊柳嫩綠,而是在西湖邊的一個旅館,晚上可以透過屋頂的玻璃數星星;是在這家旅館的露天的樓台上,一杯龍井,皎潔的月光,隱隱約約的楊柳,還有那無拘無束的閑聊,雪山,西藏,活佛,信仰,道教,人生,愛情,等等。還有不算太差的香煙。
同室的是一個應該走過很多地方的藝術青年,33歲,姓石。剛從南潯過來,也是到江南看看。滔滔不絕地說他在雪山中九死一生的經歷,說他要到珠峰看看,說他和西藏活佛的一段因緣,說他在廣東呆了近十年,還是走了,去了很多地方,卻還帶著中山的身份證,說他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家到底在那,說他一聽我說話就知道是廣東過來的……我聽了,也搞不清楚到底是羨慕他,還是有其他什麼。只是隱隱地感覺到一種流浪的逍遙與寂寞,一種尋找的孤獨與堅持。
萍水相逢,朋友,干杯罷,以茶!
聊了大概兩個鐘,突然想到西湖還是要走走看的,現在都下午3、4點了,西湖的人少了吧?於是告別那位石兄,在旅館租了一輛自行車去轉西湖了。西湖的人是少了,但也沒有看到夕陽西照之類的景色,雷峰塔依然屹立,游人如織,不知魯迅先生看到又有何感想?西湖的風還是蠻舒服的,柔柔的,尤其是在蘇堤。蘇堤的一頭看到了岳王廟,有一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有機會再進去景仰英雄了。無意中還發現了蘇小小的墳墓,立在橋的一頭,卻已成了路人駐足休息的地方,還看到兩個大腹便便的男人分別立在墓頭照相。
圍著西湖踩自行車三個多小時,又回到了旅館。感到很累,那位石兄邀我到二樓露天的樓台上喝茶,開始了前面提到的胡扯,茶經、信仰,老子,境界、原則,女人,遠行的種種。盡是虛無飄渺的事。茶一杯一杯的嘗,煙一根一根地抽,月亮由頭上方隱到垂柳後。
我說不清一個人出來旅行是否就是尋找這樣的一種感覺,希望在別樣的他方,遇到別樣的人,別樣的事,別樣的景,期待從中可以得到某種自以為是的啟示,想像佛教徒一樣的頓悟!然後似乎很有生命的充實感。
無論矯情與否,我想有一點是肯定的:這至少是個人的一種完滿。
只記得那天喝了很多茶,抽了不少煙,說了不少話,也聽到了許多奇妙的經歷——在西湖邊。
紹 興•魯迅
紹興離開魯迅,想必不是今天的紹興了。魯迅路,魯迅路口,魯家酒店……連鹹亨酒店的茴香豆都因而出名,惹的眾多的人都到那去做一回孔乙己。
在火車站下車,坐公交車到魯迅路口下,向前幾步轉左,便看到鹹亨酒店的牌子,向著酒店方向直走,就是魯迅故居的步行街。鹹亨酒店前有許多黃包車拉客,也有一些旅游團的在那照相或吃飯。而孔乙己的塑像就立在酒店門口,已經被人摸得油光。
魯迅的故居,已經成了一條步行街,街兩旁是紹興特有的黑白色店鋪,擺滿了各種紹興特產,還有一間魯鎮酒店。由於去的時候不是假日,所以人不是很多,稀稀落落,連店家都不是很熱情。但即使這樣,我卻無論如何都沒有感受到原先頭腦中的那份意像,看來刻意追求的卻往往變的索然無味。信街而行,到了魯迅的故居。因為要門票,所以沒有進去。夕陽斜斜地照著故居的門口,一個人在猜想:少年的魯迅在院子裡望四角的天空時,是否想到自己日後走出門口,沿著小街走出的卻又是如何一條沉郁激烈一個世界?是否料想到與潤土的快樂時光到後來卻已成一段唏噓不已回憶?
魯迅故居旁還有一個魯迅祖居,心下覺得疑惑,到那天晚上在一個小攤吃羊肉串時有個本地人告訴我魯迅祖居是後來新建的,原本是不存在的,才恍然大悟。突然覺得人們的想像力真的很強。
百草園是沒有看到,或許那裡的野草已經被人踩光了,蟋蟀自然也不見蹤影,跟不用說在那罩小鳥了。
至於三味書屋,那時不能不去的。離魯迅的故居不遠,走路幾分鐘就到了。普普通通,因為魯迅而名揚天下。站在三味書屋的門口,一時間竟沒有了思緒。坐在欄杆上看門前一條水渠靜靜流淌著。
三味書屋就在步行街的另一頭,抬頭一望,突然發現一個招牌:“沈園---直行100米”。想不到沈圓與魯迅故居竟如此的近。陸游的愛情悲劇,千百年來引無數人感慨唏噓。心念那:“錯、錯、錯”“難、難、難”。心中默然,某條神經如同被人拉扯,隱隱做痛,一瞬間如雷擊倒。卻又豈是錯錯錯可以言明?不堪凝望,不堪回首,匆匆離去。
黃昏中,涼意漸濃。
離開紹興,又在魯迅路口上車,回望街口,鹹亨酒店的廣告牌依然醒目。紹興的很多景點都沒有去,如秋謹故居,周恩來故居,大禹陵。以後有機會再來瞻仰了。
烏鎮•大霧
從紹興坐車到桐鄉,再從桐鄉轉車到烏鎮,大約用時三個小時。
烏鎮的老街很小,其實用一個多小時就可以走完了。我是在下午五點半後才進去的,因為這時才不用收門票,但那裡天黑的早,進去時,已經萬家燈火了。游人大多都回去了,裡面基本都是本地人了。也好,一個人靜靜地走,靜靜地看。
烏鎮不喧嘩,裡面的店鋪也早早關門了,河兩岸的木屋透出一縷縷的燈光,偶爾聽到一家人的說話聲,還有就是一兩聲的狗叫聲。看來江南小鎮都是安靜的。沿著河道邊的石板路慢慢地溜達,倒是一種享受啊。
走得有點累了,便在橋頭坐下,點一根煙,看河面倒影的燈光,一晃一晃地動,腦子裡也不用想什麼。
不知不覺兩三個小時過去了,感到有點冷了,好像天氣預報說冷空氣下來了。好,先回去了。回到了投宿的私人旅館,老板娘還沒睡。就一搭一搭的閑聊,老板娘建議我早上去看看,她說太陽剛升起的時候,老街真的很美很美,而且還沒有收門票。那好,明天就辛苦點吧。
第二天,6點半就起來了,打算去看日出,誰料那天霧很大,對面的人都看不清楚,別說看日出了。與我一起同樣早起的人,也是一臉的失望。沒辦法啦,或許霧中的烏鎮另有一番味道呢。街道還是很安靜,鋪子還沒開門,只有一些老人在漫步。還是溜達,似乎有看不夠的風景。但後來明白,烏鎮是其實沒有什麼風景,但看什麼呢?也說不清,老街,老人,古老的木屋,還有窄窄的河道,好像藏著難以表述的情素。況且一部《似水年華》,也引到一些浪漫的人紛湧而至,也算是矯情的一種了。給我印像最深,還是烏鎮的靜,大霧,還有好吃的姑嫂餅。
離開烏鎮時,在車站偶遇一位姑娘,也是一個人出來,從廣州來。相約在西塘再見。
西塘,你又是什麼樣子?
西塘•夜色•酒•沉醉
西塘最美,西塘最難忘,西塘最沉醉。
回來之後,想起最多的是西塘。想起在做那裡醉眼朦朧,看對岸屋檐下一串串燈籠,將河水映紅。想起在靠河的二樓陽台上和偶遇的同伴把酒談歡,窗口下的燈籠在風中要搖晃,呀呀作響。
每每想起,卻似做夢一樣,恍惚不已……
……初到西塘,順著兩邊掛滿燈籠的路直走,路的盡頭有一個超市。看到一條窄窄的弄堂,走進去,就是古鎮了。照例的少人,都幾乎是一些本地居民在閑聊,照例的古樸,房子多市是明清就有的。與其他古鎮有點不同的是,這裡的老房子很多還住著本地人。本地居民對像我這樣的外客司空見慣,大人小孩都各忙各的,聊天的聊天,趕路的趕路,絲毫都沒有被擾亂。這樣更好,可以更真切的感受古鎮。
古街的兩旁房子掛著江南特有的黃旗,“客棧”,“河上人家”,“酒”……當真是江南風味了。沿著這樣的老街漫無目的地走,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座橋上。殊不料從那起,開始愛上西塘。之前的老街,和其他的古鎮區別不大,都很幽靜,但在這裡卻發現了一個別樣韻味的西塘,立在橋上,看到一個美麗的西塘,猶如藏在閨中的清新秀麗的少女,可愛而恬靜地出現在你面前。手裡拿著相機,卻已忘記了照相了。是啊,那裡的景致又怎能拍出來呢?
正在發呆中,突然被一陣笑聲打斷,原來是一群學生經過,發出陣陣驚呼。橋的一頭是一個酒家:錢塘人家。古香古色,如果在其靠河的桌子上,黃酒一杯,與河共斟,實在是人間一大美妙的事!回來後一查才知道,原來這錢塘人家早已是名揚天下了。
信河而行,白牆墨頂,舟影波光,楊柳依依,在薄霧的暈染下恰如一幅淡彩的宣紙畫
路上不斷見到有寫生的,幾乎清一色的國畫,看來真只有黑白淡濃的國畫才真正表達出西塘的韻味了。
後來在一家河邊的私人旅館住下,50元一晚。老板好像不大情願,喋喋不休地說:“你住我這,是西塘最好的,又是二樓,這裡看風景最好,才開了幾天啊,要是在周末沒有100我是不會讓的……”。我表示不相信,老板就拿出一副畫,指著其中一個房子:“你看,這就是我的房子了,這副畫是我放大了一張郵票的……”。不過那裡的確是不錯,在二樓的陽台,幾乎將整個西塘都收到眼裡了。惹的遲一天來的偶遇的女孩哇的一聲:“好正哦……”。
帶著竊喜的心情繼續在西塘游蕩,黃昏已近,夕陽斜照,炊煙裊裊升起,西塘已蒙蒙。又遇上了那群學生,依然吱吱喳喳,好像討論到那裡吃飯。自己也覺得肚子餓了,隨便找個飯店吃點東西吧。於是走進了一家飯店,老板很熱情,裡面還有一個姑娘在吃。胡亂點了兩個菜,老板問要不要酒,也好,來一杯。還挺不錯,有點像家鄉裡的甜酒。但老板說那可是8年的雕王。也不管是多少年了,酒飽飯足後,走回住宿的地方,想不到旅館老板問我是不是在“響堂”裡吃飯?我說是。他馬上就來勁了:“你真會挑地方,那裡很有名的,老板還是我的朋友哩……”。“哦,是嗎?”“是,你知道嗎?那個老板還送你三杯酒呢!”。啊!?
具體錢我可沒算過呢。好像是挺便宜的。難道……
入夜,西塘更美!以前在網上看別人的介紹說,西塘的夜色是最美的,真是一點不假!望去,兩岸的燈籠亮起,燈火閃耀,紅紅的在水裡幻成了片片錦緞,酒香飄溢,整座水鄉古鎮似詩如畫,人處其間,恍然桃源瓊瑤,不知是人在畫中游,還是畫在心中。如此美景,怎能沒酒?於是又到“響堂”討酒喝。老板斟了滿滿一杯,就坐在河邊,一個人慢慢的喝,享受這美的令人迷醉的夜晚。夜游的烏蓬船輕搖而過,船上的笑聲輕輕傳來,不知道他們是否看到岸邊的人正在看著他們呢?酒下肚,酒意漸起,月亮竟適時地升起,柔柔地照著古鎮,也柔柔地照在我身上,迷惑中,覺得身在夢景了。
更妙,酒,老板又是送我的了。呵呵,此景,此酒,此人,此夢,能不醉人麼?
一夜無夢,清晨起來,西塘似乎也剛睡醒。船公已在河上吆喝地打招呼了。河邊刷馬桶的聲音也傳入耳邊。
餉午,那個女孩發信息過來說已經到了。介紹她到自己住的旅館,然後各自游玩,
又逍遙了一天。
夜,到響堂點飯菜,送到住所,二樓向河的陽台。臨河而飲,酒,自是老板送的,況且還有MM相伴,把酒相談,旅途的種種,暢言無阻。美景美酒美人,自然又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