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抵達麗江上午八點多的班機,載著我們對雲南麗江的向往,飛入雲霄。二個半小時後到達了昆明。二十分鐘後,同一班機又再次起飛,四十分鐘後到達了麗江機場。機場很小,但卻陽光明媚。因為預先訂了客棧,老板就開著自家的出租車來接了我們。30公裡的路程,我們穿過了新城區,發現繁華的很,與舊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聽老板講,這兒的土司姓木,所以沒有城牆,否則木氏就會被“困”其中了。以前這兒只有二個姓氏,貴族姓“木”,其他人只能姓“和”,意思是木姓帶上鬥笠,背上背囊,風餐露宿,終身為奴。可是現在,是姓和的普遍比姓木的有錢了。也算是翻身做主了,只有這古城的青石板見證這五百年前的歷史了。所有的車輛只能停在城外,顯示出古城點滴的保護措施。踏上石板路,耳邊聽著從雪山上流下的泉水聲聲,我們來到了“依古客棧”, 就在納系古樂演奏場的邊上。“依古”:納西語意為:“睡覺”。今年八月才改建的客棧還算干淨。白色的床單和被套,顯出另人放心的整潔。我們要了走廊到底的房間,不過價格在淡季可不算便宜:80元/天。有獨立的洗手間,小小的。聽說有二十四小時的熱水,可是事實證明,洗澡前還是先關照一下值班的,否則水源會跟不上。我的建議是可以住樓下的房間,50-60元/天。小一點,但是洗澡應該不會受到影響。放好了行李,和老板預定了前四天的行程和用車。二人包車,捷達,不便宜。但是LG說算了,兩個人,能安全點就行了。可是現在想想,這樣也失去了結交新朋友的樂趣了。從客棧出來,我們走到了萬古樓,登高望遠,景色盡收眼底。不用買票入內,在外面的平台上也能看的究竟。拾級而下,看到一座納西小院,納西小吃的木質招牌,讓我們很想入內補頓午茶。嘗了烤魚和一些蔬菜,味道不錯,小院破破的牆壁上還掛了些畫和裝飾品。男主人在做根雕,看我們點了吃的,麻利的在十幾分鐘內做了三個菜,香香的味道,懶懶的午後陽光,充滿了整個小院。晚上我們選了大石橋附近的九七食府,可是卻味同嚼蠟。靠著河邊的有利的地形,來自四川的老板把生意搞的紅紅火火的,可是卻讓我感覺到城市中生意火暴的餐廳翻台的速度。味道和速度終究不能成正比,價格卻趕上了城市的節奏。
小貼士:古城的小吃可以嘗嘗,正餐可以選擇新城區。不要被古城的環境框住。
第二天:玉龍雪山
我們決定不乘索道上玉龍雪山。因為我曾經碰到過索道停在半空中的事件,所以心中怕怕,和LG從玉水寨的馬場出發,騎馬上山。走的路線和索道的不同,可是要走全程,要用六個多小時,不過免去了排隊乘索道的麻煩。我們選了全程的,從後山下來。票價按到達高度的不同,分為三檔。 全程的應該是450/人,因為是淡季,所以可以談談, 350/人。因為第一次騎馬,我挑了匹小馬。原來這兒的馬都是短腿的,可是上下坡一點都不含糊,屬於吃苦耐勞型。LG騎的那匹,一路上吃吃喝喝,還隨地大小便,不怎麼樣。一路上我們看到了高原湖,高原植被,太漂亮了。馬夫還幫我們撿了松果,好大個,裡面的松子可以馬上吃,他們說炒過的會上火,生吃的不會。我們試了試。味道挺好的,可以接受。但覺的好像和松鼠在搶口糧。終於到了海拔五千多米的高原了。馬夫說,翻過斜坡就可以看到千畝草坪,可是路很陡,希望我們能自己走一段,可是沒想到,我只走了五分鐘就有了高原反應了,心跳加速,沒力氣。他們拿我沒辦法,只能折磨我的小馬駒了。上了馬,就沒有了那種反應了。 真的,翻過斜坡就看到了美景。一簇簇的小灌木叢連接起來,占了整個山坡。我想如果春天來的時候肯定還要漂亮,會是整片綠地。地上長著柳絮狀的白色植物,馬夫說,那是雪茶,只有五千米以上的高原才會有。我們在那兒下馬休息,馬夫幫我們采了一口袋雪茶。我倒在灌木叢上,仰望藍天,真的是萬裡無雲的美景盡收眼底。看著看著,我被太陽曬的暖暖的睡著了。等醒過來,太陽被雲遮住了臉,我是被冷醒的。也該下山了。下山的路好陡,對於首次騎馬的人來講,難度好大,一定要將身體往後坐,腳往前登,才不會失去平衡,馬兒也會比較省力。後山上有個杜鵑林,好大,可惜這個季節看不到花了,可也能體會到它盛開時的盛景。下午四點半我們終於回到了出發地。屁股也快被顛爛了,馬夫好厲害,走了六個多小時,仍然體力旺盛。佩服佩服!
小貼士:背山處陰冷,注意保暖:帶上手套(在那裡買,五元,紗質勞防用品); 護耳; 在麗江買塊披肩,可以蓋在膝蓋上。上山後你絕對不會後悔。 山上沒有吃的,只有烤土豆和烤犛牛肉,(挺貴的,不好吃)。建議多帶些零食:巧克力,牛肉干,豬肉脯之類的,還有水。
回到古城,洗完熱水澡,和客棧老板一起出門去新城吃黑山羊驢肉火鍋,很便宜,20元/斤。我還要了新鮮的薄荷葉,味道沁人心肺,而且降火。我本來擔心吃完火鍋,第二天會發出痘痘來,可是卻平安無事。不知道是不是薄荷葉的功效。地點在汽車總站對面,路名忘了,可是我想可以找的到。味道阿姆阿姆!因為吃的好飽,四斤肉,四個蔬菜,一瓶酒。一百多元。所以回到古城,就出去逛街。發現晚上的古城熱鬧的很,絕對不亞於任何一個城市的步行街。
第三天:瀘沽湖
八點出發,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傳說中的女兒國---瀘沽湖。二百七十多公裡的盤山公路讓我們用了六個小時才到。一路上真好碰到有個村子在趕集。熱熱鬧鬧的,品種繁多。我覺得這個地方完全可以不用貨幣流通,直接物物交換。我們也湊湊熱鬧,買了幾個他們自家種的小桔子,帶著剛采摘的清甜。中午飯是在一個叫三疊泉的地方解決的,那是個類似“農家樂”的地方,院子很大,靠著山。但價格可不便宜,土雞 30元/斤。二斤七兩多一只。上來一大盆湯,放了中草藥墩的,可是欠火候,很硬。下午三點到了落水村,放眼看去滿目風景。湖邊的豬槽船排成對,零星的牽馬人,清一色的女人,身著摩梭族長裙,最切題的風景。乘船25元/人,要等8個人才開船,乘著等待的時間,可以按動你的快門了。上的船上,可以向船家買面包喂海鷗。看著碧綠如玉的湖面上,海鷗繞著船只飛舞的樣子,讓你把所有的凡塵俗事都拋卻腦後。快到對岸的時候,發現每個船上都有一個年輕的小伙子,俊朗的臉孔透著靦腆。岸上有座寺廟,沒什麼意思,但是登高處,卻可將整個湖泊盡收眼底,謀殺了我不少菲林。因為第一天騎了六個多小時的馬,所以游完了船,就去了摩梭風情園投宿。好大的院子,有四個獨立的木樓,但卻沒有接待處,車停下,就會有個人跑上來,給你訂好的房間的鑰匙。放好了行李, 還好LG再去確認了價格,開價二百多,但是麗江的客棧老板告訴我們是一百元左右。所以討價還價了幾個回合才以一百元成交。
小貼士:聽說有司機住宿的房間是20元/天,包車的朋友可以預先和司機談好,包車的價格是否包括住宿費用。
摩梭風情園的房間可真不錯,比麗江的還好,我們的房間在二樓,推窗見湖,晚上聽的到浪花拍打岸堤的聲音。黃昏時的瀘沽湖更漂亮,山巒在夕陽下有著層層的變化,我們沿著岸堤一路逛著,找了家小酒吧歇歇腳,和老板聊聊天。他家的露台對著湖,因院內有棵大樹,取名古書吧。太陽下山了,溫度一下子下降了許多,我們就移座到了裡面。決定留在那兒吃晚飯。小小的空間燃著火盆,溫暖的很,要了些家常小菜,看著電視,聊著天,就像到了朋友家裡一樣,老板的餐具都很干淨,吃飯前還用開水幫我們燙了燙碗。老板夫婦是從湖北來的,因為喜歡這兒就留下來了。聽說二個月後還會擴大門面。希望他們生意興隆。因為聊天太投入,晚了二十分鐘,錯過了篝火晚會的前半段,但是這時候進去卻大門敞開,不收門票了。只見人身鼎沸,還有個摩梭小伙那著相機串來串去。原來高科技的商業用途已被他們發揮的很好,拍照,存儲,打印,封塑,很快的一張七寸的即景照片就到你的手裡了。十元/張。回去客棧的途中還有人會拉你去吃烤小魚,因為太冷,我們沒有去,想是另一番熱鬧的景致。
第四天:麗水金沙
因為晚上定了“麗水金沙”的票子,所以上午十一點出發回去了。一路上沒有怎麼耽擱,在昨天趕集的那個村子停下吃午飯,卻不見了昨天熱鬧的場景。只有那滿山的黃色蕎麥花還熱情的綻放著。
小貼士:在沿途的小飯店吃午飯,可以點些蔬菜類,或和肉類的小炒。最好不要點他們所謂的“江魚”。有些店家會和你搞公斤和市斤的區別,80元/斤的價格不管是公斤還是市斤都不算便宜的。這魚看上去像花鰱,怎麼都不會輕的。所以我們沒有點。小心被斬!
安全回到城裡,就去紅太陽廣場對面的劇院看“麗水金沙”的表演,真的很不錯。買了前排的票子120/張。買的時候覺的挺貴的,可是看完了就覺得挺值的。你絕對想不到這麼個小城市可以上演如此專業的歌舞表演,專業的舞台設計和道具,敬業的演員,讓我眼花繚亂,目不暇接。覺得應該比納西古樂更容易讓人理解。
第五天:虎跳峽,香格裡拉
今天大早就出發了,先去虎跳峽,再去香格裡拉。因為進入了冬季,所以香格裡拉會很冷,聽人說也不會有綠色的美麗大草原了。所以決定還是當天往返。中午時分到了虎跳峽,加上保險費用38元/人。到景點來回要走5.2公裡。到了裡面也不覺得壯觀到那裡去,但還是拍了些照片。在去中甸(香格裡拉)的公路上,在一家叫“江平”的飯店吃的午飯。老板是個熱情的納西漢子,雖然只消費了五十元,但卻受到了貴賓的招待。他們家泡的藥酒好大兩瓶,我還討教了配方。烤著火盆,和老板聊天,聞著炒菜的香味,覺得生活有時候就可以這麼簡單。聽他說虎跳峽這地方原來窮的很,山民們戲說這山陡陰冷是:“猴子淌眼淚,解手先定樁。”最近幾年開發了旅游,才有了轉變。
呼吁:從虎跳峽到中甸(香格裡拉)的路上有一股清澈的小山泉環繞著我們,讓我們沿途少了幾分疲憊,可是卻在一個分節點處變成了紅色泥漿水。仔細一看,不知是從上游的哪個村莊有類似的磚瓦廠的地方流出的髒水,破壞了這大自然的饋贈。真想做做志願者,和當地政府交涉一下。因為沒有什麼特別的標志,所以也不知道那個村子的名字。如果有人留意到了,別忘了告訴所有的人,讓我們先在網上呼吁一下。
下午三點終於到了香格裡拉。發現這裡也是個規劃很好的小鎮,一家連著一家的賓館和飯店讓你知道這兒是個大旅游區。因為是淡季,街上的旅客不多,但卻可以看到身著民族服裝的彝族和藏族。在進城的路上,會看到好幾座白塔,四面都有佛像。讓我們感覺到了虔誠。我們看到了大草原,雖然已經不再是綠色的,但是仍然廣闊無邊。我們來到了松贊林寺,因為還沒去過西藏,所以它的壯觀,足以讓我們肅然起敬。門口的藏族少女會主動上前來和你合影,雖然是要給錢的(2元/位),但卻同時說了一連串的祝福的話,讓你覺得很開心。當我們爬上高高的階梯,喘著粗氣回頭望,香格裡拉的的全景一覽無疑。藏傳佛教的神秘讓我們敬仰和向往。當我們來到松贊林寺的定樓平台的時候,天空飄下了白雪,如此景像,讓寺廟更為聖潔。大約八點我們回到了古城,約了客棧老板夫婦,司機夫婦一起去吃羅非魚火鍋。在七星一路,離開古城步行十分鐘的地方,千萬別走錯了,七星二路和它平行,聽說是紅燈區。這家店鋪是白族開的連鎖店,生意很火,都是當地人來吃的比較多。羅非魚:7元/斤。半斤一條。湯底是用好幾種藥材老火煨的,鮮的很。還有蕎麥做的耙耙,純純的香甜,沒有任何的添加劑,味道不一般。
第六天:拉市海看侯鳥
從今天起我們開始徹底的休養放松了。今天先去離開古城十多公裡處的束河古鎮。聽說麗江古城的居民是從那兒搬遷過來的。因為麗江太繁華了,所以在束河可以找到以前的麗江。可是那兒從二個月前開始要收門票了,30元/人。我們因為還要去拉市海,所以先簡單逛了一個小時,真的漂亮,我想麗江以前就應該是這樣的。門票是可以一天通行的,所以決定去完拉市海再回來逛。
小貼士:和當地的司機商量下,束河古鎮可以從後山進,不用門票。
去拉市海的那條路的兩旁,種滿了冬季的白楊樹,枝葉在中間連接成了圓拱形。只有看過了這個季節的白楊樹,你才會理解哪種顏色是“金色”?那樹葉層層疊疊,變幻出很多漸變的顏色,交彙在一起,告訴你大自然才是調色高手。到了拉市海濕地公園,我們沒有先買門票,先去了沿湖的騎馬場看了看。沿湖的風景已經讓人神往,讓我毫不吝嗇的不斷地按下了快門。可是卻沒有看到侯鳥。騎馬場的人員說可以劃船進去看,50元/人。我們想以40元/人成交,卻沒談成。所以我們決定還是去公園裡面看看。公園的門票是30元/人。坐船看鳥再加40元/人。公園的景點,我們沒什麼興趣,所以和門口漂亮的彝族姑娘商量下來,直接坐船看鳥,可以不買門票,只收40元/人的坐船看鳥的錢。接待我們的是個高高的藏族小伙子,雖然漢語說的不好,可還是熱情的告訴我們哪些是灰鷺,那些叫個不停的鳥是從西伯裡亞來的。事實上,只有在他的指點下我們才可以看出隱藏在岸邊蘆葦中的鳥兒。看完了鳥兒,他還帶我們上了淺灘,在他的指引下,拍出了絕佳角度的照片。上的岸上,我們借了他養的魚鷹拍照,他也沒有收錢。還護送我們到車旁。真的很幸運由他做向導,才不枉此行。
二點我們才發現光顧著玩,今天的午飯還沒吃呢,正巧司機說離這兒不遠的黃沙鎮有很多不錯的“農家樂”。看來今天我們的運氣挺不錯的。十來分鐘,我們就到了一家叫“清心苑”的農家。說是農家,但卻是座雅致的宅子,前院鋪滿了鵝卵石,還有假山和盆景裝點。後院有種植蘭花的專業暖棚。庭院深深,安寧閑靜。牆上陳列著政府領導前來參觀蘭花的照片。可想主人也是個名人了。我們在院內的長廊處落座,不一會兒就有了五六個菜,喝著他家自泡的蟲草酒,聞著淡淡的蘭花香。天空中飄落的雨滴也在及時的應景。此時才了解“快活似神仙”的意境。結帳,80元。回到新城的民主路(古城步行五六分鐘),我們下車去了百信超市,買了些土特產和飲料,發現這兒的價格要比古城的更平一些。
第七天.束河古鎮
今天睡懶覺,中午時分再去了束河古鎮,因為昨天下雨,下午沒去成,今天和司機說好了,從後山進,不用買票。束河的泉水比麗江的更清澈,古老的青石板衝刷的干干淨淨。店家也安逸的很,不似麗江的那種急功進利。小小城鎮,到處可見住戶在河邊洗刷,剛采摘的胡羅蔔和菜心,透著水珠,也沾上了這古鎮的氣息。選了一家叫“布農小院”的小店歇交。漂亮的窗欞,推窗即景。好大的四合院,打掃的很干淨。深紅色的桌子,淺米色的藤椅,讓我們在那兒手捧香茗,消磨了整個下午。很喜歡主人選的背景音樂,在歌者法文的歌聲中透出現代對懷舊的衝擊。因為太喜歡那兒的陽光和安逸,中午飯也在那兒吃的,四菜一湯,55元,味道挺像海派川菜的。
回到麗江古城,還來的及去木府,正好有導游講解,參觀了廳台樓閣,體味當年的王者風範。從木府出來,我們終於走到了古城的另一邊,從七一街和忠義街進入,就可以看到古城洗盡繁華的另一面。學生下課的場景,裁縫的辛苦勞作,皮革匠的傾力打造,讓我們體會到了古城的真實生活。
第八天,中午十二點我們從麗江的機場起飛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