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三塔

作者: yhongy

導讀中國的古塔到處都有,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在一起的卻為數極少。大理三塔就是以次而聞名中外。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濱,原是崇聖寺的一部分,現寺已無存,塔卻 依然屹立如故。一九二五年大理地區發生大地震,城內外房屋幾乎全部倒塌, 但距大理城只有1華裡的三塔,卻安然無恙。 大塔又名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磚塔,共有16層,造型 ...

中國的古塔到處都有,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在一起的卻為數極少。大理三塔就是以次而聞名中外。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濱,原是崇聖寺的一部分,現寺已無存,塔卻

依然屹立如故。一九二五年大理地區發生大地震,城內外房屋幾乎全部倒塌,

但距大理城只有1華裡的三塔,卻安然無恙。

大塔又名千尋塔,高69.13米,是座方形密檐式的磚塔,共有16層,造型與西安

小雁塔相似,為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樓梯,可以

供人攀登。塔頂四角各有一只銅鑄的金鵬鳥,傳說用以鎮壓洱海中的水妖水怪。

自塔頂向東眺望,洱海勝景盡入眼底。現在樓梯已壞,游人已不能登上塔頂了。

塔前照壁上鑲有大理石鐫刻“永鎮山川”四字,字體蒼勁有力。

分立在大塔兩側的南、北兩小塔,均高42米,是一對八角形的磚塔,都是10級。三塔渾然一體,氣勢雄偉,具有古樸的民族風格。

關於三塔的修建年代,說法頗多,一般公認千尋塔建於唐代南詔國時期(公元823-859年)。前幾年在修塔時,取塔內的木料進行碳性放射年代測定,建塔的年代又遠於唐代,但就其修建三塔

的經濟基礎和技術條件看,只有在南詔晚期的開成年間方有可能。

南、北二塔是在大塔修好後增修的,大約建於宋徽宗時(公元1101-1125年)。

在古代建這麼高的塔,是一件很艱巨的工程,一般是在塔旁堆土,以便運送建築材料,塔身建高一層,土堆也上升一層,斜坡

則相應延長。當近70米高的16層塔建成時,土堆的斜坡已延伸到10裡外的大理銀橋村,古代稱為“塔橋村”。

由於三塔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75年在維修三塔時,把千尋塔外表的貼磚拆去,又在塔身的隱蔽部位加了鋼箍,對裂縫灌了水泥漿,使

古塔得到加固,又修復了塔剎,使它恢復了明代以前的原貌。在維

修中,在千尋塔的塔剎基座中發現了兩批文物,有寫經、經卷、各

種佛像和工藝品等。其中有重1135克的純金觀音像。這是迄今所發現南詔、大理國時期文物最豐富的一次。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