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出遠門了,雖然行程一再縮短,但到底是在路上了。火車轟鳴,安然睡去。
中午到的桂林,急急忙忙買了去三江的汽車票,三兩口吃下了第一碗桂林米粉,在開車前一刻火速趕上班車,開始了連續5個多小時的顛簸和堵車。
當暮色降臨,汽車才緩緩駛進縣城的車站。看來只能包車進程陽了。
車很多,但價錢高得離譜。
終於有位車主願意接受我們的開價,只不過要另外載人,於是小小的車廂一下子熱鬧起來。
一車的女生只有stone和司機除外,真是艷福不淺啊!
寂靜的程陽永濟橋在夜色中仍是那麼的醒目,只在遠處近處散落著點點朦朧的燈光。
入住鼓樓民族旅館,由於淡季游客稀少,到的時候只有我們倆,十點多才又來了兩老外和兩陪同。
一夜酣睡,無夢。
清晨,橋下的小河中有一老人下河摸魚,齊腰深的河水中身手矯捷。
吱呀不息的水車伴著潺潺的流水仿佛訴說歲月的年輪。
背著長槍短炮橫行在田埂上,稻田在陽光下呈現金色光澤,有薄霧升騰遠處,山寨未醒,我心已醉。
龍勝的大寨梯田真的跟我們很沒緣分,一再錯過。
從三江到龍勝,一路瓢潑大雨,近處一片白茫茫,更不要說遠處了,於是痛下決心直奔桂林。
當晚入住陽朔西街馬可波羅,淡季也只有花園房和套房了。先住了一晚花園房,然後搬到三樓臨街的標房,一直住到回家。還是喜歡臨街的標房,覺得性價比不錯,雖然比較喧囂,特別是入夜後。
早餐在沒有飯店解決後,買了份陽朔地圖,謝絕了無數導游的盛邀,騎著‘馬兒’上路了。
沿著去桂林的公路騎騎停停,曬曬太陽吹吹風,很爽!
到白沙鎮買可樂問路,隨著去金寶的車左轉,有熱情的當地人招攬竹排生意,婉拒。
遇龍橋和金龍橋有一岔口,左邊為去遇龍橋的路,右邊是去金龍橋的。
一直騎到金龍橋,天開始下雨。
邊躲雨邊觀賞遇龍河兩岸風光,雨時下時停,我們則在樹蔭下進進出出忙得不亦樂乎。
終於盼到雨完全停了,風過,日出。
富裡橋真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看到它的時候只能用驚艷來形容,那一輪滿月淳樸自然,雖然進去和出來的路顛簸得厲害,讓騎車的我們吃足苦頭,但就一個字‘值’。
古老的樹守著古老的橋,日月更替,四季輪回,無語。
在遇龍橋碰到一男一女兩老外,想讓他們給拍張合影,於是用英語交流,人家回的竟然是順溜的中文,怪不得沒請導游,高人!
其實沒見著富裡橋,遇龍橋也不錯,但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它的美是沒見過的人無法體會的。
漓江徒步,先坐陽朔到楊堤的直達班車,然後沿著漓江岸堤慢慢溜達,沿途擺三次渡,到興坪坐車回陽朔。時間足夠,費用低廉。
在葡萄鎮到楊堤的路口我們的班車被人攔下,只見來人手握一粗大毛竹罵罵咧咧,矛頭直指司機。一個讓下去一個讓上來,雖然很多方言聽不懂但大致意思是搶生意超車之類。車停在路當中,眼看著走不了了,竟然換了個司機,他們歸他們吵我們走我們的路,還真沒遇到過。
說實話,我覺得漓江的山水除了興坪的,其它不怎麼樣。也許是上游暴雨,中下游發大水,不僅水質渾濁還漂浮著大片的水葫蘆,又有大型游船從早到晚川流不息,高音喇叭放送著一遍又一遍的介紹,再美的山水也被毀了。
但興坪的漓江有著別樣風情,天邊火紅的夕陽襯著輪廓鮮明的山鱗光閃閃的水還有搖曳的鳳尾竹,美不勝收,這才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
一日自行車,一日徒步,再一日就是悠閑地坐著竹排順流而下。
先坐車到金龍橋,沿著遇龍河走田埂到遇龍橋,找到事先約好的筏工坐竹排一直漂流到工農橋。我們坐的是第三個下水的竹排,前兩個早已緲無蹤影。青山疊翠,綠水無痕,雲霧繚繞,靜到只有竹排滑過心底的聲音在水面響起。
中午在舊縣吃的午飯,親點了老母雞湯,那個鮮啊至今垂涎欲滴。趁著母雞還在鍋裡翻滾,坐在黎氏祠堂前,邊曬太陽邊聊天。看得出飯店老板和stone一樣都是性情中人,看你順眼多說幾句,否則一概不予理睬。難得這兩個湊在一起倒挺投機,你一句我一句,相談甚歡,時光就在指間不經意流走。
再下水的時候,遠山的水墨畫散了,只剩明晃晃的陽光映在水面。過了風車山莊,竹筏漸漸多了起來,熱鬧非凡。
這次出去唯一的敗筆就是跟團的一日游。定之前猶豫了很久,最後還是上了賊船。
破車、隨意修改的行程還有凶狠的司機,破碎了我美好的梯田夢,大寨再次與我們擦肩而過。
陽朔的夜是迷離的,燈紅酒綠喧囂地仿佛游離於夢的邊緣,只在夜深後天明前才有短暫的靜默。倚著陽台看人來人往,窺視者與被窺者不經意間互換著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