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是要去吃苦了,在我打算去海螺溝的時候;朋友以為,我們頭腦不清醒了,在知道我們要冬天去海螺溝的時候。物質和心理准備都做得很足,只因一年當中那難得的幾天假期無奈剛好撞上在冬天,可怎樣准備,都沒有料到,海螺溝,在最嚴寒的季節,在最深的大山密林裡,在我們所有艱苦旅程開始之前,預備給我們的,卻是那樣豐盛華美的見面禮。天未亮就從成都出發,橫越川西高原,從豪華大巴到木板凳的小貨車尾輾轉幾次不同的交通工具,於接近傍晚到達海螺溝二號營地。雪山還未來得及展現它那冰封萬年的傲然冷峻,高山還未來得及展現它那於世隔絕的艱苦路徑,海螺溝,這個冬天游人罕至的地方,竟先用溫柔將我們環抱起來。在那一夜,它讓我忘了我的旅途是冒著寒冷而來,讓我忘了我們是為著克服艱苦而來,更讓我忘了我要為了什麼而去,我想,在那一刻,我幾乎忘了一切。
憑借互聯網絡,憑借旅游雜志的幫助,我知道,我們都知道,海螺溝有冰川,有原始森林,有並不好走的山路,也有溫泉……而實際上,旅途當中去泡溫泉,甚至為了泡溫泉而去旅途,我有過很多次的經歷;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次的溫泉洗浴,滌蕩出的是那樣不同的萬般風情。我們一行四人,住進二號營地新建的原木小閣樓,簡樸而干淨,溪流的水聲在門外聲聲傳來,提醒我們所在的地方是深山溝裡。經鐵索橋到山谷的對面,便是溫泉。真感謝開發者獨到的眼光,沒有在打造了溫泉池之後又畫蛇添足地蓋上一個個屋頂來隔絕周遭這原始神秘的一切。溫泉全在露天,由山上呈梯級一層層下來,大大小小十幾個溫度不同的池子,泉眼處是高達92度的高溫,年年歲歲,不管季節如何變化,不管是逾百人集體團隊的到來還是無一人拜訪的日夜,在那個由籬笆圈起來已經被鈣化成黃白色的泉眼,永遠汩汩冒出大地最柔情的饋贈,不曾停歇。一星期前下的大雪還未消融,掛在樹枝,鋪在屋頂,積在路上。我們換了游泳衣首先奔進離更衣室最近的42度池,嚴寒的冬季,那種突然湧來的溫暖,不只是皮膚的感受,整個身心在氤氳的水汽中釋放而至微醉,池深至頸部,可游泳,浸泡了不知多久,覺得自己像被煮著,站起,從容不迫地光著腳從雪地上走到低一些的40度池,剛好適合自己的溫度。我驚異這永恆的熱和季節的凍怎麼可以如此融洽地相處在這裡,互不妥協又互相襯托,讓各自的美得到升華,而穿著泳衣在雪地裡照相於我們又是一件非常新鮮的事情。
泉池呈碧綠色,池壁四周用松木做成一層層台椅,也被鈣化得有點滑,你可以根據自己想要的高度調整坐姿。服務員送來開水,泡在池裡,靠在岸邊,我們喝著飲料,吃著快食面,融在這渺渺蒸騰的白霧之中,身處在海拔2660米的高度上,感覺真就似神仙。
沒有人提出要走,路留著明天去趕,在這裡,我們放下行囊,卸下所有包袱,思維也顯得多余,只將自己交給海螺溝這天然瓊汁玉液。四周沒有任何其他游人,遠處時斷時續傳來藏族姑娘們的歌聲和笑聲,風在緩緩吹著,大森林裡黑漆漆,於這黑夜當中,我緩緩地一個池一個池地泡下去。沒法讓自己相信這是在荒野的大山谷裡,這是一個只應天上才有的地方。霧氣裊裊上升,化解不開地迷漫在樹林裡,一切顯得寂靜而神秘。半躺在溫暖的水中,看繁星綴滿的漆黑天空下,褪去了樹葉的樹枝舞出各自優雅的形狀。我越來越不知道此時何時,此處何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