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 0三 part 7
8.21
朝辭西寧城,昨夜密雨,害我一夜斷續醒來都以為有人在窗外洗衣裳。
大巴一路向同仁行駛,窗口撲來是到青海後前所未見的濕潤空氣。路上的景色也配合著,顏色由土黃變做油亮的綠色。
7:30開車,我實在太困,貓在副駕駛座位上迷瞪了一會兒。睜眼時發現已身處高山峻嶺之間。曾經滄海難為水,自從經歷了雲南四川的山路,已然視此處轉彎、山崖為無物。但老司機身手謹慎,逢急轉必減速鳴笛,全不似滇川的司機開起車來野性難馴。
車走了2個小時,忽然見到一條綠色河帶悄然出現山谷中,水流平靜顏色喜人。
這是哪條河?翻看地圖,西寧往同仁的路上,惟有 黃河 一路相隨...
黃河?!大吃一驚的答案,直到路邊閃出“尖扎黃河大橋工程”字樣,我才確信這條玉帶竟是黃河...
在全無預料的時候,它降臨眼前,熱血沸騰的感覺,那一刻。
此時的黃河,清純,寧靜,淺綠色的河水歡快地避開或撞上河心礁石,濺出雪白水花,它可知前行將變做泥漿水?每滴水,可有選擇命運的權利?
中午到達同仁,同仁的吾屯被稱做藏畫之鄉,唐卡是大大地有名。而另一處黃教大寺隆務寺也在縣城裡。
先到隆務寺逛了一圈。門口冷冷清清,售票處的玻璃窗口關著。我慢悠悠繞著寺廟轉圈,西側有寬寬大道直接通到寺廟高處,我就漫步進去。直到逛到頂層大殿,迎面出來一個喇嘛,帶著兩個旅行者,探詢之下,也是來工程勘測,順便游覽的。其中一個男子問我:“你買票了嗎?”我說:“門口沒人賣票啊。”原來這個喇嘛就是門口賣票的,只是來了2個游客,他帶著到處參觀。我於是也加入了被導游的隊伍,在寺廟裡來來回回轉了一圈,邊走邊聊,他像其他喇嘛一樣,臉是紅黑的,笑容熱切稍帶羞澀,只是青海口音的漢語我常常聽不懂。
我們在寺廟門口揮手再見,他仍舊熱切的笑臉告別我。我心裡很慚愧——剛才一路上我都在想:如果他叫我買門票,我該怎麼說呢?
吾屯就在同仁縣城向北3公裡,我在城外公路邊搭小面的,一塊錢就到了。看來也昨天這裡也像西寧一樣下過雨,村裡的路有點泥濘。一同下車的村婦帶我穿過曲曲拐拐的小路,正是收稻子的時節,家家都在麥場上忙著,並不像旅行手冊上描述的抬眼就看見戶戶在畫唐卡。熱貢藝術館據說也搬到縣城去了。
村婦帶我去她兄弟家裡看了看唐卡,想賣我一副,只可惜我是只看不買的主顧,就告辭了出來。村婦說:如果你想看,可以去寺裡看,那裡的喇嘛也畫唐卡。
我溜達出來,正碰上一個十幾歲的小喇嘛在麥場上玩,過去搭訕,他很靦腆,答應帶我去看唐卡。
於是我就來到了吾屯下寺。吾屯有上吾屯和下吾屯兩個村子,分別有吾屯上寺和吾屯下寺兩個寺。
在這裡我結識了畫師,買了一副他畫的唐卡。他邀我春節時候可以來吾屯看曬佛。
傍晚我們一起回縣城。剛巧朋友打來電話,問我在哪裡,我答:“正在跟喇嘛吃飯。”
晚飯是砂鍋,我要羊肉的,他們要豬肉的。
在這位畫師的相冊裡,我看到了一張非常可愛的喇嘛群相。是他們在拉薩布達拉宮前的合影,生動有趣,每個人的姿態表情都各不相同。實在喜歡,就討了過來。
(我不打算公開發布)
-----------------
西行漫記 0三 part 8
8.22
又是清早坐車,不是我要趕時間,而是同仁往夏河的班車一天只有早晨6點一班。
別過同仁,車慢慢前行,爬山,不斷躍上新的水平線,蜿蜒山路間,回望來路的景致,車子已經在它們之上數百米了.
接著來的,是大片平緩的草原被圍繞在大山之間,牧民的帳篷,炊煙,牛與羊.
半路停車,大家下來方便.我環顧四周草地,一籌莫展.經鄰座指點,爬上附近小山頭,在山頭背面,面對另一面開闊的大草地,居高臨下一望無際大行方便,事後拍遠處群山留念. (像孫悟空麼?)
怕車子不等我,趕緊翻山回來,卻發現全車的人都閑散在周遭草地上,或坐或臥,十分悠閑,好像我們不是在趕路,而是周末來公園綠地休憩.
居然一停就是半個小時才又重新上路. 再往前,遇到幾個兵在路邊草原上試放小飛機,全車人都湧到窗口去看,司機也放慢速度予配合,忽然有人大喊一聲”停車”,而司機真的乖乖停車,由得那位好奇的先生跑下去看個究竟...
回來,再上路,真是有趣的路程。
下午到夏河,住在卓瑪旅舍,這是夏河最多自助游客的住處。我和一個澳洲女孩,一個法國男孩住在一個6人間裡。晚上我們一邊看電視一邊用英文聊天,加上澳洲女孩的中文,竟然也聊得不亦樂乎。說實話我真的很佩服這些鬼佬背包客,他們很多人中文都不會說,就能跑到中國來,去最偏僻的鄉鎮旅行,多勇敢,多能干!去年曾走過的虎跳峽,就是鬼佬率先走出來的徒步路線,一路的路標都是沿途旅館用英文標的。我向兩個鬼佬表達我的敬佩之心,他倆卻不約而同地拿出一本書—— 一本厚若辭典的中國旅行手冊,紅黑兩色的封面,厚得像大磚頭——告訴我他們是靠著這本書游歷中國的。我一看見英文原版書就頭大,一時間不記得看清楚是哪裡來的紅寶書。不過我想,如果給我一本中文的 非洲旅行手冊,我能不能一個人獨自去非洲旅行呢?
能嗎?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