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山鎮到石人山售票大門大約十來公裡。終於大概弄清山名之間的關系及名字來歷。
河南西部綿延八百裡的伏牛山脈據說是守天門的神牛因事被貶下天庭變成的,這屬於神話。
其東段叫堯山。據說是堯帝裔孫為孔甲(夏朝一帝王)養龍,因死一只雌龍,怕受懲罰,便跑到這裡,化名劉累,隱藏了起來。因懷念其祖堯帝而在此處堯祠供奉,其誠心感天動地,慢慢變成了山頂上一巨大石柱。後人將此山稱為堯山,將有石人的山峰叫做石人山。
這也是劉姓的起源。
門票每人58元,老婆與售票員好一通商量,只買了一張票,加上停車費及保險,共花了80元。
只能用一檔,沿著坑窪不平的石塊路面向上跑了四公裡,到銀河度假村前,被告知,前面坡陡,積雪未化,不能行車。
只有下車。開始爬山,已是十點半鐘了。
一批賓館、度假村,雖是草木枯黃,也能看出,景色非常不錯。
離開最後一個賓館,登山台階開始陡峭起來。前幾天的那場雪飄灑積累,好多地方已看不出台階,兩側有很陡,只好用登山拐杖試探著慢慢走,鞋裡開始進雪了。
本來從這裡到山頂有好幾條索道,還有號稱天下奇怪的八百米花崗岩滑道。但因為下雪天冷,已全部關閉,工作人員也都一個也不見了。
一路上巨大的各種像形石柱不斷出現,比如蛙跳峰、像鼻峰、牛背峰等等,惟妙惟肖。爬過一段積雪深厚的階梯,從兩塊巨大岩石中間的縫隙側身穿過,面前豁然開朗,“北天門”,又是一番風光。
爬了大約兩個小時,見一個大木板上寫著“澤恩禪寺”,前面是一個橫約四、五十米、高約三、四米,進深五、六米的巨大山洞,洞口用花崗岩石條堵住,裡面是三尊粗糙的佛像。
一個年約二十、身著深紫色僧袍的小和尚見我們進洞,快步從外面走進來,坐在佛前“功德箱”的旁邊。骨碌碌的眼珠子不時地閃出賊光,脖子下一條刀口,頭上有幾個傷疤,皮笑肉不笑地回答著我們的問話。這是我們整個登山過程遇到的唯一一個人。
如此深山,冰封雪裹,空曠寂寥,感覺不太舒服,趕緊離開。
一座巨大的,幾近垂直的石壁出現在前面。插進石壁的幾百級鐵板棧道成“之”字形地指向空中。旁邊有牌子“心髒病,高血壓患者請不要攀登。”我們上去了。
有一處積雪深達腰部,左邊懸崖,右邊石壁,我們只有爬過去,渾身都是雪。
聚景台“,是我們所能到達的最高處,距頂峰還有1500米,上面的石人我們早已望見,但可望而不可及。已是下午兩點,爬了整整三個半小時,望著前面黑黝黝的山谷,飄滿了積雪的石階,想想回程,我們打消了繼續向上的念頭。
一步一滑地走下來,用了兩個小時。
二OO二年被批准的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今天只有我們二人近來。售票處只售出了一張票。
當有幾個當地人向我們翹大拇指時,我們有自知自明“東北二傻“。
距此二十五公裡上湯村,找了一個溫泉旅社,燙一個免費溫泉,洗去一天的疲勞。
溫泉浴對外票價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