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的水鄉:烏鎮

作者: 冰點與沸點

導讀點擊此處查看其它圖片 點擊此處查看其它圖片 點擊此處查看其它圖片 點擊此處查看其它圖片 烏鎮之前並非籍籍無名,這裡是茅盾的故居,在《林家鋪子》中它栩栩如生。然而,烏鎮開始真正聲名遠揚,是因為一部電視劇《似水年華》。愛情若即若離,多角關系糾纏不清,惟一不曾泛過一點波瀾的是烏鎮裡寂靜無聲的小橋流水,古老與現代,永遠可以有一條情感紅線把它串起來。 茅� ...

點擊此處查看其它圖片

點擊此處查看其它圖片

點擊此處查看其它圖片

點擊此處查看其它圖片

烏鎮之前並非籍籍無名,這裡是茅盾的故居,在《林家鋪子》中它栩栩如生。然而,烏鎮開始真正聲名遠揚,是因為一部電視劇《似水年華》。愛情若即若離,多角關系糾纏不清,惟一不曾泛過一點波瀾的是烏鎮裡寂靜無聲的小橋流水,古老與現代,永遠可以有一條情感紅線把它串起來。

茅盾在散文《大地山河》裡寫烏鎮:“……人家的後門外就是河,站在後門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飄然而過……”在2004年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在烏鎮看到這樣的江南水鄉的一幕,而且,完全不帶一絲商業色彩,自然而純樸。

烏鎮之夜——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我們到達烏鎮的時候已經是星期天晚上,潮水般的游客已經離去,小鎮上顯得安靜而井然有序。越往小鎮深處走,夜色中街道兩旁的建築越發地古色古香起來。

○處於淡季的星期天,房租也最終講到了一百二十塊錢兩間房,房間外面有個大陽台,正對著街道。那晚剛好有星星,我們在陽台上喝喝啤酒,聊聊天,烏鎮,突然變得這麼觸手可及地親切了。

○原路返回的時候,賣臭豆腐的老人家也已經收檔回家了,最後一絲亮光也被帶走了。眼睛習慣了黑暗,比來時顯得駕輕就熟了。河對岸還有一家小酒館正在營業,窗外掛著紅紅的燈籠,有幾聲笑聲傳來,突然想起那兩句詩,正合了這烏鎮的夜: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水鄉院落夜沉沉。烏鎮位於桐鄉與嘉興、湖州和江蘇省吳江市兩省四市的交會處,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我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

我們到達烏鎮的時候已經是星期天晚上,潮水般的游客已經離去,小鎮上顯得安靜而井然有序。越往小鎮深處走,夜色中街道兩旁的建築越發地古色古香起來。一路上私人經營的小旅館不少,最終挑了一處臨街的住下。房子還算干淨,而且由於正處於旅游淡季的星期天的晚上,房租也最終講到了一百二十塊錢兩間房,房間外面有個大陽台,正對著街道。那晚剛好有星星,我們在陽台上喝喝啤酒,聊聊天,烏鎮,突然變得這麼觸手可及地親切了。

在昏黃的路燈下,烏鎮的牆壁散發著迷人的光澤,一切都顯得那麼神秘而誘人,好似一幅天然渾成的油畫。

晚些去烏鎮上的東大街景區,那裡是烏鎮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也是連續劇《似水年華》拍攝的地方。

進到景區裡面,門票都省下了。裡面幾乎沒有什麼燈光,只有前面一段路有些許微弱的路燈,沿著河邊往裡走,夜色越來越黑,烏鎮的街道都是沿河建造,臨河的一邊稱作“下岸”,這裡有很多凌空於水面的房屋,而街道的另一邊則稱為“上岸”。我們摸黑在水閣上穿行,前路雖然有點黑暗不可測,卻並未感到恐懼,也許因為這裡是烏鎮吧。

前方出現燈光,還有隱約的歡聲笑語。再往前去,原來是水邊一個賣臭豆腐的小攤檔,圍坐著幾個像是游客的食客,說著聽不懂的軟軟儂語。我們也坐了下來,要了一碟。說實在話,手藝一般,甚至沒有廣州我家樓下的小攤做得好吃。賣臭豆腐的老人家很有性格,獨沽一味地只賣臭豆腐,甚至連水都沒有一杯,服務態度倒是還不錯。

旁邊的游人吃完了,先行離去,老人家將他們吃過的盤子拿到水中,用力撥了幾下水就拿了上來,放到干淨的那堆碟子中。我與攝影記者面面相覷,繼而釋然,因為這裡是烏鎮,我們原諒了這樣的行為。

前面是一片無邊的黑暗,我們還是決定打道回府,明天再來。原路返回的時候,賣臭豆腐的老人家也已經收檔回家了,最後一絲亮光也被帶走了。眼睛習慣了黑暗,比來時顯得駕輕就熟了。河對岸還有一家小酒館正在營業,窗外掛著紅紅的燈籠,有幾聲笑聲傳來,突然想起那兩句詩,正合了這烏鎮的夜:歌管樓台聲細細,秋千院落夜沉沉。

烏鎮之晨——陽光的影子細遠悠長

周一清晨的烏鎮,由於少了許多拿著相機的游人,這個古樸的江南小鎮正以它往日緩慢而悠閑的生活方式展現在我們面前。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更容易融入到這個水上小鎮的生活中去,四下裡一片安靜,連自己走在石板路上的腳步聲,都清清楚楚。

中央的那條河,叫車溪塘,又名車溪河,但人們更常用的名稱卻是市河。車溪河裡蕩漾的是大運河的碧波,從北柵的分水墩迤邐流到南柵的浮瀾橋,那清澄的碧水少說也有七八裡地。洋洋灑灑,像一條玉帶逶迤在兩岸的綠樹叢中,典型的江南水鄉的特色,令不少初到烏鎮的游客每每為之發出艷羨的驚呼。

昨晚走過的水邊小路在陽光下泛著微微的金光,褪卻了夜晚的蕭索與幽暗,與整個小鎮共同顯現出一種向上的活力。岸邊的民居則“人家盡枕河”,居室的一半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支撐在河床中,上架橫梁,擱上木板,那模樣有一點像傣家的吊腳樓,只不過這“吊腳樓”生根在水上,波光相映,別有一番情趣。水閣三面有窗,窗旁有門,門外有石階,石階一直向下延伸到水下。支撐水閣的石柱可以系船停舟,水閣下的河埠可以臨河打水,也可以洗衣洗菜。

烏鎮的橋很多,舊時的烏鎮,據說有120座橋,稱得上百步一橋。現在大概只剩下40多座了。在現存的古橋中,浮瀾橋是“年事”最高的,“橋裡橋”則是風姿最靚的。我們尋覓了許久,終於見到這裡出名的“姐妹橋”,即通濟橋和仁濟橋,它們地處鎮郊結合部,一邊是民居櫛比,一邊是翠田綠樹,風光優美,這兩座橋最為奇特的地方是,兩橋直角相連,互為犄角,交相輝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論站在哪一座橋邊,均可以欣賞到“橋裡有橋”、“橋裡套橋”的奇特景觀。據說每當月明星稀的清夜,粼粼的波光中倒映著沉浸在二個橋孔中的一輪明月,幾分迷離,幾分清雅。當地人把兩橋比作“姐妹橋”。

跨過一座座小橋,再轉一個彎,就進入傳統民居區,這裡多的是清代遺留下來的民居建築,老街用青石板鋪路,兩邊的店鋪和住家的門面牆都是用一條條木板拼成。有的保留相當完好,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十分精湛雅致狹長,有時候,看得凝神了,竟從民居裡出其不意地走出當地居民來,善意地微笑著。東柵街裡一家家的小作坊,各色手工藝品擺在鋪子門口的矮桌子上,有草編、竹刻,最可愛的是用藍印花布做成的小魚、布鞋。在織布的作坊裡,可以看到棉花是怎麼被古老的紡車和織機紡成線織成布的,那些藍花的布,在染房裡高高晾起,總讓人不期然想起電影中的畫面。在酒鋪中,還可以了解釀酒的傳統工藝。

街上的人漸漸多起來了,有賣雲吞湯面的早餐店殷勤地招呼著,確實肚子也餓了,於是坐在河邊的小涼亭上,早餐店的老板熱情地把幾碗雲吞面送到了亭子裡。在江南水鄉的河邊吃著雲吞面的感覺委實不錯,而且一碗面才四塊錢。

追憶茅盾、烏鎮、子夜、林家鋪子

1896年,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著名文學家茅盾誕生在烏鎮,其故居本身就是一幢很有特色的古民居,這個故居有600多平方米,為日式建築,據說是茅盾用《子夜》的稿酬建造的。因此,茅盾故居還是要去看一看的。

林家鋪子在茅盾的筆下聚集了人生百態,到了烏鎮,不看看林家鋪子似乎是一種遺憾。現在的林家鋪子成了個類似百貨店的商店,東西也不見得是精品,所以我們也只是看了一看就離開了。雖然與想像中有點差距,不過還是可以為這個行程畫上個句號了。

美味隨行也嘗一嘗姑嫂餅

烏鎮姑嫂餅是桐鄉烏鎮的傳統名點。據《烏青鎮志》記載,姑嫂餅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民間傳說它是因姑嫂兩人鬥氣而成,故名。姑嫂餅的形狀酷似棋子餅,比棋子餅略大。所有配料跟糖相仿,也是面粉、白糖、芝麻、豬油等,但其味比酥糖果可口,具有油而不膩、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帶鹹的特點。在河邊上就有一家專賣姑嫂餅的店,而且可以現場看到姑嫂餅的制作過程。站櫃台的是兩位年輕漂亮的女孩子,穿著藍布衣,清清秀秀,店內做姑嫂餅的則是一位中年女人,做餅的動作嫻熟而優美,對著我們的鏡頭居然還有一絲羞澀,純樸躍然臉上。

買了一盒姑嫂餅嘗一嘗,入口即化,甜絲絲的,不過以廣東人的味覺而言,會覺得甜了一點點,膩了一點點,因此淺嘗即可。

這裡的特色還有杭白菊,又稱甘菊,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壓、降脂、強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濕熱黃疸、胃痛食少、水腫尿少等症。杭白菊既可作藥材又可供飲用,還可作庭院觀賞,主要作飲料。以杭白菊加工精制的產品用以泡茶,其色、香、味、形堪稱“四絕”,有清心解渴、消暑除煩,潤喉生津之功效,能與西湖“龍井”媲美。

出行提醒

交通

到烏鎮可經滬杭高速公路、320國道、318公路到桐鄉,再從桐鄉到烏鎮。桐鄉自早上7:00-17:00每隔15分鐘就有一班中巴車到烏鎮。游客也可以從杭州、上海、湖州、嘉興等周圍的大中城市直接乘車前往,交通十分便利。烏鎮鎮內主要以人力三輪車、出租車為主,景區內交通主要有手搖游船。游船價格:每船限坐8人,50元/50分鐘。

門票

烏鎮實行景點門票一票制,聯票45元,包括彙源當鋪、訪廬閣、皮影戲、翰林第、修真觀、古戲台、茅盾故居、余榴梁錢幣館、木雕館、藍印花布染坊、公生糟坊、烏鎮民俗風情館、江南百床館、傳統作坊區、香山堂、拳船表演,逢源雙橋(通濟橋、仁濟橋)等17處旅游景點。也可以不買門票,選擇在小鎮內閑逛。

我在烏鎮還認識了個朋友,是住在他家的,就在鎮裡.晚上可以在小河旁橋上喝著米酒,吃著狗肉,追憶著似水年華!

他姓付,付兄.電話:13750735629!有時間去那可以聯系,他是很好客的,記得去的話代我問好哦,我是小李,呵呵!


精選遊記: 烏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