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游記(花山迷窟-南屏-宏村-翡翠谷-九龍瀑-黃山)

作者: 主動脈

導讀今年5月還在科大代培時的行程了,最近才全部整理出來。早就想去黃山玩了,可是一直下不了決心,上周二在科大的bbs上看到一篇黃山三日游的廣告,覺得行程不錯,性價比也蠻高的,有點想報這個團了。晚上躺在床上想,如果跟團去還要等到下個周,還不如周末自己去,可以多玩幾個地方,還比較自由,剛好星期五也沒課。於是星期三就開始在網上找資料,看游記,制定了 ...

今年5月還在科大代培時的行程了,最近才全部整理出來。早就想去黃山玩了,可是一直下不了決心,上周二在科大的bbs上看到一篇黃山三日游的廣告,覺得行程不錯,性價比也蠻高的,有點想報這個團了。晚上躺在床上想,如果跟團去還要等到下個周,還不如周末自己去,可以多玩幾個地方,還比較自由,剛好星期五也沒課。於是星期三就開始在網上找資料,看游記,制定了一個初步的行程,洋洋灑灑的一對游記,看的我心潮澎湃,實在等不及了,明天就去,於是取了卡裡面僅剩的700塊錢,買了一堆吃的東西,打電話跟同學又借了一張128m的SD卡,收拾了一下,准備第二天上路了。

星期四早上有一節課是不能逃的,那個老師幾乎堂堂課做作業,沒辦法,還得去上,寫完作業,趁著課間從東區溜回了西區,吃了午飯,重新檢查了一遍東西,就背著個大包出發了。

因為之前根據我的行程,預算大約是600左右,為了防止一些不可預知的事出現,錢還是省著點花的好,於是放棄打的,坐公車去了火車站,嘿嘿,省了十多塊錢呢。在火車站買了從蚌埠到廈門的2025次,14:24在合肥出發,晚上21:04到黃山,車是那種最破的綠皮車,票價才28塊錢,空調車要48。剛上車的時候人還挺多的,還好有座。下午4:30左右過了蕪湖長江大橋,人在蕪湖也下了一半多,我自己坐在一個三人長椅上,再後來就是一人六個座了,哈哈,好爽,還躺在上面睡了一會。火車過了長江之後,路兩邊就時不時的會有竹林出現了,竹子是我最喜歡的植物,看著翠綠茂密的竹林,窗外還不時的傳來植物清爽的氣息,所以這一路上過的也還算愜意。在車上吃了一包自己帶的餅干,又在一個站台買了一盒兩塊錢的盒飯,菜是一般,但是米飯還不錯,至少比科大的“石子”飯強多了。後來,天黑了,翻著《我的心遺留在愛琴海》看了一陣子,不知不覺間火車就到黃山站了。黃山車站也下了不少人,下車回身一看,火車基本上空掉了。

剛一出站,就有一大堆招攬住宿的人圍了上來,挑了一個看起來比較面善的阿姨,問了住宿的條件和情況。她說,是單人間,有電視,可以洗熱水澡,30塊錢,於是決定跟她去看看房間。原來車站左邊一條小巷裡面全是小旅館,即使到的再晚住宿應該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看了房間,條件還行,就是有點小,於是就交了房錢住了下來。由於這個地方大多是上下火車的旅客在住,所以晚上有些吵,大家以後如果去玩的話,睡眠不好就不要選擇這裡了。我是因為下車比較晚,再加上這裡離汽車站很近,所以也就沒有去黃山市(也就是屯溪)裡面找住宿,其實屯溪的旅館業非常發達,大至星級酒店,小至街頭旅館都很多,在非旅游旺季,咱們一般住的普通的帶電視、熱水的房間一個人30左右就能搞定。洗了個熱水澡,看了一會電視,11點多就躺下了,不過其間被吵起來一次,很不爽。哦,對了,房間沒有空調,如果夏天去的話,要選擇好。

星期四的花銷:

公車¥1

火車票¥28

盒飯¥2

住宿¥30

共計¥61

花山迷窟

星期五早上8點左右起床,在旅館裡面匆匆吃了些早餐派,裝了兩瓶子水,就出發了。

今天上午的目的地是位於屯溪東北郊的花山迷窟,這是一個人工鑽鑿的石窟群,據說裡面有不少至今懸而未決的千古之謎,因為江澤民曾經去游覽參觀過,所以名聲大噪,“花山迷窟”這個名字應該也是老江起的。

屯溪汽車站離火車站很近,向東走不到5分鐘就到了。在車站坐了途徑迷窟的小面包,2塊錢,不長時間就到了迷窟。花山迷窟打著世界第九大奇跡的牌子,口氣不小,票價相對來說也不便宜,要50塊,還好,學生票半價25。花山迷窟的大門距離景區還有一段距離,中間是一片草甸,不遠處是一片青山,想必就是花山了,山下是清澈的新安江,我去的時候比較早,游客還少,空氣很清新,環境也很怡神,心情還是挺舒暢的。

要進入景區,首先要經過橫跨在新安江上的索拉吊橋,橋有130米長,站在橋中往下看,是清澈的新安江水,還有竹筏漂流而過。花山迷窟的門票有三聯,過橋檢一次,進入景區後有兩個主要石窟還要分別檢一次,所以如果大家去的話一定要保管好門票,否則最主要的兩個石窟就參觀不成了,那樣石窟也就白去了。

過橋之後有左右兩條岔路,後來才知道,常規的走法應該是從左邊的岔路開始,可我卻錯誤的選擇了右邊的路,不但坡陡路急,而且直接導致我後來走了一段暴長的冤枉路。雖然右邊的路比較難走,但是景色比較自然,沒有太多的人工建築。在山路上,看見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非常瀟灑。

很快就到了景區的最主要的石窟——35號石窟,在洞外走的是大汗淋淋,一進石窟,涼氣陣陣襲來,像空調一樣涼快,可是空氣卻清新舒服很多,有種自然的味道。說實話,石窟裡面沒有什麼吸引人的景色,如果個人去看,很有可能看不出什麼東西,最後會以大失望收場。我在去之前簡略的看了一下網上的資料,對石窟的情況有了一知半解,可是進去後,面對昏暗燈光中一片空兀的石洞,仍然是不知從何看起,於是決定先在裡面轉一下,一會蹭旅游團的導游講解。洞裡時不時會有蝙蝠從頭頂飛過,洞頂會滴下石壁上聚集的水珠,還滴到相機上不少,洞內有不少石橋、石房。石窟不是很大,一會就轉了一遍,剛好這時有個旅行團進來參觀,於是就開始尾隨偷聽。

說到石窟的謎,導游首先提到的是石窟的用途。在花山發現了30多個大小石窟,對於石窟的用途,人們猜測可能是地下皇陵,而且因為古徽州風水好,所以自古就有“葬在徽州”的說法,但是中國皇帝大多位居北方,而且石窟石質不是很好,不是皇陵的最佳選擇;還有一種說法是存放米鹽的地方,但是石窟內又太潮;至於挖山采石的說法,更是不攻自破,山內采石是山上采石所要付出財力的十倍左右,而且石窟內有很多石欄、石柱,這些都是采石所不需要的。石窟內有很多石柱,據導游說每個石柱都可以承受2000-5000噸的重量,石窟的頂部是很多是傾斜的光滑石壁,這是用來將山頂的滲水彙集到石窟內的水池用的。至於石窟內石料的去處,現在也是不得而知,據說如果將這些石料制成寬X,長Y(忘了是多少了,^_^)的石板路,可以一直從景區鋪到杭州,這些石材到底哪裡去了,曾經有人假設石板被運到北京用於造十三陵了,可是專家研究顯示這兩種石材屬於不同的世紀,所以這些石材的下落仍然是個謎。還有一些謎,比如說為何石窟中的水與新安江的水位相差2米;17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完成這麼大的工程的等等,這些謎現在還都沒有解開。

參觀完35號石窟之後,我決定去景區最深處的24號石窟看看,事實決定,這是個大大的錯誤,一路上沒有碰到一個人,暴長的一段山路,太陽一直在頭頂烤著。喝了幾次水,拿毛巾擦了好幾次汗之後,終於到了24號石窟,這是個水窟,不能進去,在窟外照了幾張相之後就開始往回返了。又走了一段長路,參觀了幾個位置比較集中的石窟,大同小異,沒有什麼突出之處。途中在草叢中發現了一個小山洞,從外面看很深的樣子,自己一個人沒敢進去。在另外一個驗票的石窟還看了一些化石,其中印像比較深的是一個恐龍腳印的化石,因為我左看右看,實在是沒有看出那塊石頭哪裡像恐龍腳印了,在這個石窟內享受了一會涼氣之後,就開始下山返城了。

出了景區,在路邊攔了一輛回屯溪的小面包,花山之旅就此結束了。

總的來說,如果25元學生票的話,花山迷窟湊合還值得一看,若是50全票就不值了。不管怎樣,去之前,一定要在網上查些資料,否則去了之後只會感覺一頭霧水。

回來後再查花山迷窟發現,石窟位於北緯30°附近——被成為“神秘線”的一條緯線,因為世界上的好多神秘莫測、鬼斧神工的千古奇觀正好都處於這條神秘線附近,比如埃及的金字塔及獅身人面像、百慕大三角、諾亞方舟、死海、撒哈拉大沙漠、神農架等,在它們身上聚集了許多令人無法破解的神秘謎團。

費用:來回車費¥4.5

花山門票¥25

屯溪老街&去南屏

從花山迷窟出來之後,花兩塊五搭過路小面包直接到了屯溪老街。下車的地方剛好是家德利超市,所以進去補充了些食品和水。

從超市繼續往前走,映入眼簾的是街道兩旁鱗次櫛比的服裝專賣店——班尼路、森馬……,以為走錯了地方,還好遠處的“老街”石門告訴我老街就在前面了。

我是快到中午的時候到的老街的,街上人不是很多,也會看見三三兩兩的游客在裝飾的古色古香的店裡面淘東西。老街的建築還是比較好的保存了以前的風貌,雕刻講究的門窗,白色的馬頭牆,朱閣重檐,如果不是眼前晃來晃去的遮陽布和招牌,還真有些“清明上河圖”的感覺。老街上賣的東西比較有地域特色,主要是筆墨紙硯、字畫、黃山名茶等,另外還有不少刻章的門面。“徽墨”、“歙硯”的原產地就是這裡,“宣紙”的原產地離徽州也不遠,在這裡買文房四寶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只要會辨別好壞就好。有些店鋪裡面擺的風景畫也很不錯,不過看來都是價格不扉的樣子,也就只能站在門口匆匆的看上幾眼。整個屯溪老街給我印像最深的是各家店鋪的金字招牌,都是黑底金字卻又各有特點,每一塊都很有感召力,看了好的招牌就有要到店裡看看的衝動。

老街不是特別的長,再加上人比較少,所以半個小時左右就逛了一遍。聽當地人說,老街在晚上才熱鬧,想想在華燈朱閣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梭,必是另一番滋味了。

中午在老街邊上一個快餐廳吃了一份“板栗燒雞鐵板飯”,味道挺不錯的,坐在餐廳裡面休息了一會,開始盤算下午的行程了。

坐公車去汽車站,才發現黃山市真的很小,站牌上面看似很遠的多個站點,沒幾分鐘就過了。到了汽車站,有一輛開往黟縣的中巴剛好要發車,趕忙衝了上去,找個座位坐了下來。路上經過一個縣城叫做“休寧”,看見一個大大的路牌,上面標著“黟縣36km,湯口46km,婺源111km”,原來這裡離婺源已經不遠了,“去婺源,去中國最美的鄉村”,腦子裡面崩出一個念頭,可心裡盤算著手裡的幾個錢,忽然就覺得沒了底。過了休寧,路邊的景色慢慢好了起來,還看到了齊雲山和西遞的景區宣傳大招牌,心情激動ing,車子到達黟縣車站了,看了看表,14:15,車子走了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左右。

出了車站,有好多拉客的農用三輪車,上前問去南屏多少錢,答曰十元,當即扭頭就走,那個司機在後面吆喝八塊八塊,可我在網上看過游記,別人可都是花兩塊就搞定了,又一想區區 4.5km的路,走去又如何,於是頭也不回的大步朝通往南屏的岔路走去。事實證明,我作了一個及其錯誤的決定,路上車很少,走路的人基本上就沒有看見,路兩邊全是莊稼地,偶爾會經過幾個小村莊。太陽就在頭頂上直直的曬,我晃晃悠悠的走,最可惡的是其間還碰見一只惡狗。那個時候路上沒有一輛車,沒有一個人,兩邊全是莊稼地,連樹都沒有一棵,突然間就從地裡鑽出一只狗,朝著我呲牙咧嘴,大有來個餓虎撲食,將我撲倒在地之勢,我趕忙把相機舉過頭頂,裝作要丟過去,這廝果然害怕了,往後退了幾步,正在我洋洋得意之際,這只惡狗開始狂吠,這也罷了,可四下野地裡隨之傳來暴多狗叫聲,完了,敢情我是被野狗軍團給包圍了。想一會如果上來十只八只的凶狗那可怎麼辦,此時不逃更待何時,趕緊把雙手都舉過頭頂,作凶神惡煞裝,和那個惡狗轉了個八卦換了個位置,哈哈,可以往前走了,趕緊大步往前邁,不敢跑,還要不時的回頭擺一下投擲的pose,那只惡狗就一直在後面狂吠,我心裡就撲通直跳,生怕它援軍一到,我就……,走了一段,好像聽不見狗叫了,轉過身來,那惡狗正坐在路中間悠閑的曬著太陽,鄙夷的眼神好像在說“小樣兒,看嚇的”,sigh,真是丟人啊。後面的一段路我走的是提心吊膽,生怕再從哪裡冒出一直狗來,就這樣又走了半個小時左右,終於看見一個三岔路口,路口有個牌子寫著“距離南屏1km”,雖然任務還是很艱巨,但路邊已經有好多人在地裡干活了,心裡一下子就放松了好多。走了不遠,碰到一個好心的過路司機,免費把我送到了村口,在農用三輪“突突”的叫聲裡,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我終於到達有“中國影視村”之稱的南屏村了。

費用:超市補充¥11

午飯¥8

公車¥1

到黟縣中巴¥8

南屏&去宏村

南屏是中國有名的影視村,有很多電影在這裡取過外景,比較有名的有《臥虎藏龍》和《菊豆》,不過後面一部我沒有看過,想必在參觀的時候少了不少聯想。

南屏的門票是31,學生票15,不過比較奇怪的是,優惠價格沒有門票,只給一張題為“安徽省黟縣文化體育業發票”的發票。黟縣的這些古村落的門票都是包括導游費用的,能看出來,導游是經過正規培訓的,講解服務很到位。我的導游看樣子是個25歲左右的jj(maybe mm),她首先給我介紹了一下南屏的概況,然後在參觀過程中就每個景點都作了詳細的講解。

南屏村原來不叫南屏的,後來因為村子靠著南屏山才改的名字。南屏村裡世居三族,最大的一族是葉氏。進入村子後第一個景點是葉氏支祠,這是葉家族內議事一個祠堂,但不是最主要的一個,從“支”字裡面可見一二,但是現在它卻是最有名的一個了,因為《臥虎藏龍》很多鏡頭是在這裡拍的,像押鏢出發前的場景以及余秀蓮和玉嬌龍打鬥的一段。祠堂內部供著葉氏祖先的牌位,還掛著“文魁”的牌匾,應該是說葉家有人中過文魁。然後去了葉家的主祠堂,可是門牌已經換成“老楊家染坊”了,這是拍《菊豆》的時候留下的,祠堂裡面也保留了很多拍《菊豆》時的道具,印像比較深的是進門左側擺著一具棺材,導游jj特別強調這是個道具,是用三合板做成的,現在放在這裡,出門見“棺材”,升官發財。主祠堂裡面的牌匾比較多,保存的也挺好,有寫著“經魁”、“會元”的牌匾,是說葉家有人中過這些名頭,兩邊各有一塊四字牌匾,是贊頌女性守貞節的,一塊送給未婚少女,一塊送給已婚人婦。祠堂裡面兩側各有一個不起眼的小門,左邊的那個大有來頭,據說,以前族內的人做了錯事就會從左邊小門進到祠堂中間,若是相對較小的錯,就打三十大板,然後從左門出去,若是犯了大錯誤,則要在祠堂裡面被砍掉雙腳,挖去雙眼,然後從左門被趕出,左進左出,取的是“逐出族門”之意。之後導游jj領著我參觀了一些民居,最後去參觀的是南屏村以前一位富商的故居,在路上,看到了一條很有特點的小巷,巷內每過一段平路就要上幾個台階,然後又是一段平路,如此循環,導游說這叫做步步高升巷,不錯的名字,決定回來的時候走一走。富商的故居很漂亮,裡面的門窗全是木刻的精品,梅、蘭、竹、菊……,故居有一個很有特色的廚房,在這一個廚房裡面有四個不同時期的爐灶,從明清到民國一直到現在,各具特點。出門的時候,導游讓我特別注意了老宅的三道門,這三道門的中軸不在一條直線上,這樣外人從外面就看不見家裡面的財產,有財不外露之意,另外,這樣的設計還使得路變成彎曲的,好像是說人生之路是曲折的,不能一直順利的意思。

至此,導游的介紹就結束了,她說整個村子就是一個小小的迷宮,可以自己走走看,村裡有很多人家的古宅也是可以進去參觀的,只要跟主人打聲招呼就行了。最後她告訴我一個出村的小秘訣,很多岔路口會有“泰山石敢當”的石刻,只要背對著石刻,左側一般就是出村的方向,當然也不是每一個都靈的。告別了導游,我從步步高升巷開始了迷宮之行,剛走過這條巷子,就看見一個“泰山石敢當”的石刻,比劃了一下,感覺方向明顯不對,還得相信自己,決定朝反方向走,後來直到走出村子,我就只發現一塊這樣的石刻,而且方向還是錯的^_^。過了步步高升巷,我就開始在村子裡面瞎轉,遇見岔口就憑直覺選擇一個方向,轉了不多一會就轉出村子了,其間也看見一些敞門的民居,不過都沒有進去參觀。皖南的村落小路很多,現在在南屏,就可以說“條條小道通南屏”了,所以,在村裡面隨便轉上一段時間就會不知不覺的走出村子了,只是出村的位置有所差別而已,我是從一個小學邊上出村的,從粉牆黛瓦的老房子裡面傳出孩子稚嫩的讀書聲,別有一番滋味。

其實,南屏的古民居還是很有特點的,因為馬上就要說到宏村了,所以先略過不說。南屏還有一種很獨特的東西——三眼井,這些井上面都有一塊石磨形狀的大石,上面有三個小圓窟窿,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孩子失足掉進井裡,另外,村裡人還借此來祝福村裡的讀書人能夠連中三元,登科及第。

來到村口,看見導游jj,道別間得知回黟縣要到三岔路口才有車,走、走,走到了路口,沒有車,這回我是堅決不會走到黟縣了,沒辦法,只好繼續等。過了大約十分鐘,來了一輛過路的小貨車,招手攔下,也不管司機會要多少錢了,先上車再說,還好,這個司機不算太黑,只要四塊錢,滿足之余也忘了講價,給了錢就看窗外自己剛剛走過的路了,風吹在身上很舒服,沒有看見那只惡狗,不覺間車就到黟縣了。

在黟縣車站門口找了一輛小車,司機說去宏村十塊錢,當時我大概犯糊塗了,也可能是被11km的距離給嚇怕了,沒有講價直接上了車。後來我才知道,選擇這種車讓我吃了不小的虧,一些建議下次再說。先說這個司機在路上一個勁的向我推薦一些景點,並且建議我晚上住在村裡,還說他可以幫我聯系,雖然我就是這麼打算的,可是有了先前九華山旅游的經驗,我很堅決的讓他直接去宏村,至於住宿,就一直含糊其詞,說看情況再定。

“宏村”,路牌告訴我到了。終於看見了,一個向往已久的、真實的宏村,走了一天的腿、浮躁了一天的心,一下子就在這裡松弛平靜了下來……

其實,皖南古村落有很多種不同的選擇。西遞、宏村是世界文化遺產,是必定要看的,二者擇其一,我選擇了商業氣氛不是很濃的宏村;其它有一些不是非常出名的村落,有南屏、九都屏山、關麓等等,這些村落各具特點,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一兩個參觀一下還是不錯的。另外,如果時間和¥允許,塔川看秋色、木坑看竹海都是游玩的不錯選擇。

費用:南屏門票 ¥15

車費¥14

宏村

西遞、宏村都是世界文化遺產。西遞被稱為“中國明清民居博物館”;宏村是一個牛形古村落,它以古民居和獨特的人工水系而著稱於世。本來想要兩個村子都去的,可是網上說西遞的商業味太濃,而且這些名聲在外的村落,白天的時候游客眾多,完全體會不出村落裡歷史沉積的韻味,而且這次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所以最終選擇了宏村。

剛一下車,就被宏村閑適的氣息所深深吸引了,夕陽殘照下的南湖波光粼粼,粉牆黛瓦的古宅錯落的分布在湖後,隨眼望去就很舒心。

宏村的門票是55塊,學生票半價28,仍然是一張文化發票。門票三日內有效,在這三天內,憑票可以隨意的出入宏村,憑票還可以請一次導游,我到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所以沒有直接請導游,售票員說第二天早上來也可以的。買票的時候,有一個招攬住宿的阿姨,看樣子很面善,所以就跟她去看了住處。這家旅館叫做湖沁樓,就在南湖的邊上,環境很不錯,旅館裡面非常干淨,我自己住了一個雙人標間,40元,雖然是這幾天來住的最貴的一次,但是環境和條件是最好的,住的很舒服。

安置好之後,我自己到村子裡面閑逛了一下。從橫穿南湖的石橋上走過,坐在綠柳成蔭的湖邊看半個宏村、半面青山,輕風扶過,使勁的伸了伸懶腰,很久沒有這麼愜意的享受過自然了。在石凳上坐了一小會,看著眼前三三兩兩悠閑漫步的游人,終於經不住宏村裡面的誘惑,依依不舍的站起身來。順著村左側的一條小路慢慢踱進了村子,路左是一條河,河水清澈見底,可能因為不在豐水期,水流雖然很急,但是河道不寬,水量不是很大,脫了鞋子,坐在河中間的大石頭上泡了一會腳,河水冰涼,走了一天的悶熱一下子煙消雲散了。村子內部的古民居基本上沒有經過後天的修葺,完好的保存著明清時期的風貌,乍一眼望去,只有黑白兩種基調,說它是中國水墨畫毫不為過。村子裡面有很多寫生的學生,在半月湖岸邊尤其多,半月湖基本上在宏村的中心,景色怡人,坐在某家的門檻上看著在湖邊洗衣、淘米的村民,誰家的孩子嘻笑跑過,宛若置身世外了。

宏村的村邊上有個農貿市場,瓜果蔬菜配備的還是比較齊全的。在村子的中心靠西北的地方有個紀念品市場,我去的時候好多攤子已經收了,剩下的一些很多是在做“竹子生意”的,竹制茶葉桶、竹制筆筒、竹刻裝飾品……,大多數竹刻都是當場現刻的。我覺的這些紀念品很有地方特色,而且也不算太貴,所以就買了一些,准備第二天寄回家去。

拎著一袋紀念品,又在村裡毫無方向的瞎轉了一會,就到了村口湖沁樓了。進去放下東西,給DC換了電池,尋思著出來找個地方吃些東西。剛好夕陽落山,趕緊抓拍了幾張,第一次如此仔細的看太陽下山,速度比預想中要快了許多,眨眼間,先前紅彤彤的火球就變作抹抹余暉了。

宏村外面的馬路兩邊已經形成了不小的商業帶,飯店、旅館、書報亭、網吧應有盡有。我只有一個人,嫌麻煩就沒有進飯店,隨便在路邊的小攤上叫了一份米線,量還可以,有幾個丸子和半個雞翅,味道真不錯,尤其是裡面的丸子,讓我回味至今。天色漸漸暗了下來,慢慢在夜色裡又晃進了村子,小逛一會,買了個油炸的東西吃了,味道挺不錯,順著水流的方向不知不覺就回到了住處。

舒舒服服的洗了個噪,看了一會電視,關了燈,聽窗外潺潺的流水,這一覺睡的真舒服。

本來想早早起床看看清晨的宏村的,所以把手機定在了6:20,可是我實在是太懶了,磨磨蹭蹭一直到7:20才走出湖沁樓。這個時候村裡人不是很多,大多是寫生的學生,朝昨天相反的方向走了一會,然後就回到半月湖邊坐了下來,什麼也不想,清閑的享受了一次早晨。8:00手機響了,郵局開門了,趕忙跑過去把昨天買的紀念品寄回了家。之後就想拿票去找導游講解一番,走到村口一看,旅游團已經快把村口的那條小道堵住了,免了免了,於是隨便找了一個團跟在了後面。宏村的水利系統是很出名的,所謂家家通水渠,因為宏村是個牛形的村莊,所以這些水渠就被稱作牛腸,而先前多次提到的半月湖就是牛胃了。跟著導游將宏村完完整整的轉了一圈,還真有一些地方自己沒有走過,在導游的帶領下還參觀了幾個古宅,有幾家小院的別致設計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只是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形容那種欣喜的感覺。

大約九點半的樣子,隨著人流不情願的走出了村子,取了行李,就要走了,宏村。

在村子外面的商業區有一個小車站,有很多小貨車,都是開往黟縣的。問了一下,到宏村只要2元,為昨天的遭遇大呼上當。

要去皖南古村落,一般都是以黟縣為出發點的。要去南屏和關麓,就在汽車站裡面坐那種小貨車,兩塊錢就可以搞定,一般不要坐車站外面的三輪和出租,太貴了;如果去宏村的話,要沿著公路往前走一小會,過了橋在左手邊有很多往返於宏村和黟縣的小貨車,也只要兩塊錢。選車的時候最好選那種駕駛室裡面已經有兩三個人的車,加上你就可以出發,而且這樣司機一般不會漫天要價。最後給大家一個建議,如果去宏村的話,一定要傍晚去,在那裡住一晚,一早一晚好好的轉一下。我在上午跟團逛的時候,嘈嘈雜雜,全部是人,完全體會不到前一天傍晚和當天早晨漫步宏村時的休閑感覺,無怪乎很多跟團去的人回來抱怨說宏村根本不值得一去。另外,像網上說的一樣,宏村逃票很容易,但是我覺得這樣很不值,在村子裡面提心吊膽的轉,和來宏村本身的目的剛好是相悖的,所以,如果不是心理素質超強,還是買票吧,至少我覺得這28塊花的很值。

費用:宏村門票¥28

住宿¥40

車費¥2

餐飲¥4

紀念品¥30

郵寄¥12

翡翠谷

到了黟縣之後,去湯口的班車已經開走了,下一班要等到下午,於是決定取道休寧轉車。黟縣去屯溪的車很多,不到20分鐘就一班,6塊錢到了休寧。過了縣城,在一個三岔路口下了車,在那裡等去湯口的班車。在大太陽底下等了將近半個小時,才坐上去太平的中巴,這當兒,過去了n輛去祁門的中巴,差點就沉不住氣奔牯牛降去了。

在車上臨時改變主意,決定直接去翡翠谷,玩完之後再回湯口安排住宿。10塊錢,司機直接把我送到翡翠谷的售票處。學生票21塊,又省了一筆開銷。進景點之前突然覺得有點餓,四處尋覓沒有發現我能負擔的起的小飯店,沒辦法,只好翻出一包餅干和幾個早餐派充飢了事。

檢票點的門口有一塊石頭,上面刻著《陋室銘》裡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翡翠谷的水很漂亮,綠色的,景區內每走一段路就會有水潭候在路邊,碧綠的潭水,有小瀑布或溪流將它們串連起來,像一串碧綠的珍珠。其中有幾個潭非常漂亮,《臥虎藏龍》中水上打鬥和潭中撈劍就是在這裡拍的(ft,又是臥虎藏龍)。翡翠谷裡面有很多潭子是可以下去的,可以在裡面衝了一下腳,休息一會。翡翠谷又叫情人谷,裡面的很多景點都是以愛情命名的,比如說戀亭、相思亭、情人橋、鵲橋等等,這些地方我大多都去過了,不知道愛情什麼時候才能來^_^?翡翠谷所有景點中,名氣最大的恐怕要算是愛字石了,可讓我看來,這個漆紅的“愛”字,實在是沒有什麼特點,可是多數游人還是會擁著人流往上擠,以期待留下一幅XX(or XX和YY)坐愛圖。在愛字石的旁邊有一塊指示牌,上面寫著“修路,游人止步”,四下裡張望了一下,沒有發現管理人員,於是就大搖大擺的走了上去,上面有幾個瀑布,由於沒有潭底植物的映射,水看起來恢復了本身的顏色。

下山的時候在一個岔路選擇了景色較少的下山路,路兩邊是成片的竹林,曲徑通幽,下山道上只我一人,走起路來也輕盈了不少。

因為先前去過九寨溝,所以翡翠谷的水沒有給我帶來太多的驚喜。不過,總的來說,雖然比之九寨溝稍有遜色,翡翠谷仍然不失為一個看水的好去處。另外,翡翠谷的路還是比較好走的,坡也不陡,不需要太大的運動量。

費用:車票¥16

翡翠谷門票¥21

九龍瀑

出了翡翠谷,下一站是九龍瀑。搭了一輛過路面包車,司機人不錯,把我送到九龍瀑只要了一塊錢。在車上和司機聊天,他說九龍瀑共有兩個門,其中一個比較難爬,但是爬上去首先看到的就是瀑布全景,而且不用走回頭路;另一個爬起來比較輕松,但是這種爬法很容易放棄觀看瀑布全景的機會,而且要走回頭路。想來是對自己的體力很有信心,於是不假思索的選擇了難爬的線路。

門票半價16元。我選的這個線路不是常規線路,所以在前半段程,漫山遍野就只有我一個游客,這一段路比較難爬,有幾個坡還是比較陡的。疾走中,一個商販叫住了我,說爬這麼快很容易累,勸我坐下來休息一下,剛好有些累,於是坐下來和他聊了一會天,他還給我介紹了一下爬黃山的經典路線,最後勸我買一份地圖作為向導,被我婉拒了。繼續上路,正當我爬的大汗淋淋的時候,一個水池出現了,趕忙拿出毛巾,洗了一把臉,擦了一下。之後爬爬停停,約莫半個小時爬到終於爬到景區最高點了。

細長的瀑布掛在遠處的山上,“遙看瀑布掛前川”,征服了一段艱難之後看到瀑布全景,心情果然很興奮。隔著山澗對著對面的瀑布“哢嚓”了幾張照片,走了幾步,來到一個小亭子,上書“觀瀑亭”,這裡一般就是常規線路的終點了。又走了一段山路,不是很陡,瀑布已經就在身邊了。九龍瀑的景色比較單一,一條細長的瀑布,由於不是豐水期,所以氣勢也不像資料介紹的一般恢宏。

在瀑布中段的一個小潭,坐下來,衝了衝腳,休息了一會。再往山下走,九龍瀑的景色就有些像翡翠谷了,偶爾也會看見幾個水色碧綠的潭子,有幾個小孩在裡面釣魚、玩水。快要出景區的時候,驚奇的發現幾個三十左右的男人,穿著三角(不是泳褲)在一個潭子裡面游泳,ft至極。

出了九龍瀑,在路邊等了一會,不見有中巴經過,於是決定自己先往前走,碰見車在上去。誰知,這一走就一直走到了湯口。路的直線距離不是很長,抬頭就可以看見一會的行程,可是要走過去就要花大功夫的,可惡的盤山公路。快到頂的時候,看到頭頂左側公路轉了n個大彎,而終點就在頭頂上,只是太陡了,要有70多度吧,還好有很多竹子,於是一狠心,就連拉帶蹬的借著竹子爬了上去,回過身來看看腳下的陡坡,還真有些後怕。

因為在黃山腳下,所以湯口開發的非常完善,來了這裡,你不用為任何事擔心。我在橋邊找了一家旅舍,雙人標間,30塊錢,感覺挺劃算的。湯口有很多大型超市,價格也很合理,在橋下的商業區就有上海華聯和蘇果,我去超市裡面買了一些水、鹵蛋、派什麼的,以為第二天的爬山做准備。回了旅舍,要了一個土豆炒肉絲,吃了一大晚米飯,洗了個澡就早早睡下了。

個人感覺九龍瀑比較一般,或許豐水期去感覺會好些。黃山腳下還有猴谷、皇帝源、石門峽、鳳凰源等景區,具體選擇哪一個就看個人喜好了。如果你選擇了九龍瀑,並且有足夠的體力的話,還是建議你走那條非常規路線。

費用:車費¥1

九龍瀑門票¥16

住宿¥30

晚飯¥9

食品補充¥24

黃山(1)

早上六點多被老板叫醒,匆匆收拾了一下,背著碩大的背包出了旅館。

本以為街上會有很多到雲谷寺的中巴,事實卻是中巴基本上都被當地的旅行社包掉了,基本上沒有留給散客什麼空位。有個開桑塔納的司機過來招攬生意,說專車把我送到雲谷寺登山處20塊,我笑稱沒有這麼多錢,預算不夠,出乎我意料的是,這個司機竟然幫我攔了一輛過路的小面包,10塊把我送到了雲谷寺。黃山有兩個登山處——雲谷寺和慈光閣,從湯口坐車到這兩個地方都是10塊。

7:20左右到了雲谷寺登山處,售票點前面已經是人山人海,基本上都是參團的游客,劣質的旅游帽加循環利用的登山杖。雲谷寺只有兩個售票點,買票的人很多,排了二十多分鐘才買到票,最主要的是一些導游很沒有素質,直接跑到窗口插隊買票,而且在眾人的叱喝下面不改色,依然我行我素,看來都已是修成正果了。

7:40正式開始登山,一想到馬上就可以欣賞到“登黃山而天下無山,觀止矣”的黃山美景,心裡不免有些激動。從雲谷寺到白鵝嶺一段山路景色無甚特別,在眾人的指點下,極度擴散的發揮了自己的想像能力,終於看到了似是而非的雙貓捕鼠、天狗望月、仙人指路等景觀。在鄧小平登山休息處休息了片刻,洗了一把臉,繼續艱難爬行,終於在9:30爬到了白鵝嶺。這一段山路景色一般,爬行一般要兩個小時左右,如果預算允許的話還是建議乘索道。

在白鵝嶺小坐了一會,欣賞了一下四周的景色,開始像東海行進。黃山有十大名松,這次去基本上都看到了,首先看到了是黑虎松,傳說因為有個和尚曾經看見一只黑虎橫臥松上而得名。又往前走,看到了連理松,一棵松樹從中下部分出兩干,左高右低,如一男一女,傳說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化身。“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很多情侶在連理松的護欄上鎖上了同心鎖。繼續前行不久就到了始信峰,始信峰的峰頂仍然在封山。古人在觀看了始信峰的景色之後始信黃山之美景,始信附近的風景果然非常非同凡響,險峰林立,樹木蒼翠,只是我去的那天沒有碰上雲海,沒能欣賞到雲霧縹緲中的亦真亦幻。在這裡看到了童子拜觀音等景觀,然後欣賞了探海松等名松,不覺間就到了小夢幻景區。小夢幻景區在黃山景區的最東端了,坐在崖邊的大石上,看腳下深澗無底、遠處諸峰秀拔挺立,心情怎一個暢快了得。來這裡的游客比較少,左顧右盼,沒能發現可以幫忙照相的人,所以決定來張自拍,可憐我的相機差點因此摔下懸崖,還好被一棵松樹擋住,只是外表已經被磕碰的坑坑窪窪了。

欣賞完了東海的美景之後,開始向北海進軍了。北海看到的很多景觀在東海都可以看到,只是角度不同而已。換了個角度看了童子拜觀音,仔細看去,仙人下棋、丞相觀棋、樵夫獻寶等連在一起的景觀惟妙惟肖。看了支了木架的妙筆生花,在曙光亭閉眼暢想了一下壯麗的日出,清涼台有很多摩崖石刻,可惜我對它不太感興趣。猴子觀海非常形像,毫無牽強附會之意。又爬了一段比較陡的山路,終於到達了獅子峰,獅子峰的景色同在曙光亭和清涼台看到的基本相同,如果不是想到此一游,這部分體力就可以省下了。

下了獅子峰,剛好經過北海賓館,本來計劃在山上住一晚,所以特別留意了一下能夠負擔的起的上下鋪,成片的上下鋪間留下空隙僅容兩個人站下,而且要一百好幾十,再一想晚上鼾聲四起的壯觀場面,趕緊溜之大吉。計劃不如變化快,最終決定放棄看日出,當天就下山。

繼續西行,經過了丹霞峰,本來計劃傍晚上來看夕陽晚霞的,現在只好作罷。將近12點的時候到了排雲亭,前面就是夢幻景區——西海大峽谷了,西海大峽谷有黃山最美的景色,不來夢幻等於沒到黃山,可是西海大峽谷的路太險,而且上下坡度非常大,所以旅游團是肯定不會選擇這條路線了,而散客當中一般也只有青壯年才會選擇走這條路線。來之前,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去夢幻,既然來了,就要看到它的精華。在排雲亭稍作休整,吃了些東西補充了一下能量,又欣賞了一下仙人晾鞋、武松打虎等景觀,於12:05正式的踏上了穿越西海大峽谷的行程。

黃山(2)

剛進入夢幻景區,碰見一對小夫妻,我們結伴同行。走了不遠一段,碰見一個巡山的保安,我們向他打聽了一下西海大峽谷的情況。保安說西海大峽谷全長3640m,谷頂和谷底的海拔落差大約是340m,整個峽谷呈U字型,一般逛下來大約需要5-6個小時,而且裡面的道路很險,坡度又大,建議我們重新考慮自己的行程。我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所以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繼續前行,那對小夫妻在我的鼓動下也決定繼續,可憐那個GG還有恐高症,說不定兩人正在某個地方數落我哪。那個小保安是個好人,見我們執意要走,就跟在我們後面給我們指導。走了約莫半個小時,碰見一個岔路,問小保安應該走哪條路,回答說兩條路在下面會重新彙合,其中一條比較艱險,但是景色更美,我選擇了這條路線,而小夫妻則選擇了相對輕松的另一條路線。可能是因為我選的路線比較困難,所以小保安跟著我走完了這段岔路,在路口彙合處,他和我道別,在那裡等那一對小夫妻了。之後我爬爬停停,不停的喝水,不停的擦汗,可憐我帶的總量約 2.8L的水在走過西海大峽谷一半的時候就已經全部變成汗水蒸發掉了。

對於西海大峽谷,第一感覺就是險,大多數的道路是一面峭壁一面懸崖,而且路面一般很窄;而某些坡度之陡,必須手腳並用才能征服它們。無限美景在險峰,西海大峽谷的景色給人驚艷的感覺,可惜我照相技術有限,拍下的照片都不能反應出夢幻景區的秀美和險峻,只好照搬告示牌上面的詞句:西海大峽谷集“偉奇險幽”於一體,奇松林立,怪石遍布,石峰簇擁,谷底幽深,雲霧繚繞(可惜沒有見到),溪水叮咚。

由於已經決定當天下山,所以我幾乎是采用了急行軍般的方式穿越了西海大峽谷,下午2:35到了北海,全程剛好用了兩個半小時。自從和小保安道別後,在路上,我只碰見兩男一女三個人,當我氣喘吁吁的爬到北海的山路上看著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時,心裡竟然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如果大家對自己的體力和膽量有足夠的信心,那麼你一定要到西海大峽谷看看。

之後走過了百步雲梯,大概的量了一下,遠不止一百步,還有一線天,坡很陡,也挺險的。本來計劃要去爬蓮花峰的,可是西海已經把我的體力榨取的一分不剩了,只好遠遠的望著它發了一番感慨。著名的光明頂、天都峰(還在封山),也只好選擇放棄了。在看過鰲魚馱金龜、龜兔賽跑、孔雀戲蓮花、豬八戒照鏡子這些景觀之後,我決定要下山了。在玉屏樓看到了著名的迎客松,而此時對於我來說,它就變成了送客松。由於體力嚴重透支,這段3.5km的下山路在我看來比上山還痛苦。口干舌燥,在山上買了一根冰棒加三根黃瓜,花了八塊錢。晃晃悠悠中,終於在下午五點多鐘到了慈光閣出口。被一個小販強賣了兩個石頭的東東,至今還不知道有什麼來頭。十塊錢,逃命一般的回到昨天的住處。

在旅館裡面休息了一會,感到又餓又渴,跑到超市買了一堆雞翅、雞腿和三瓶水,瞬間進肚,感覺還是不太充實,又跑到集貿市場買了幾個蘋果。

晚上通過老板訂了第二天早晨回合肥的汽車票,洗澡,睡覺,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車到合肥,中間只有在出旅館和上車一段是清醒的。

總的來說,我這次去黃山還是有不少遺憾的,不但雲海、日出沒有見到,而且蓮花、光明頂也都沒有上去,不過這樣也好,給了我再去黃山的動力。大家以後如果去黃山,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體力合理安排行程,像我這次有些托大,不免留下不少遺憾。另外,上山一定要在背的動的情況下盡量的多帶水,多帶些鹹的食品,比如說鹵蛋、鹵雞腿什麼的,因為大量出汗使得體內非常缺鹽,甜的東西盡量少帶,上去以後會比較沒有胃口,當然為了補充體力,巧克力還是必備的。

費用:湯口景區往返車費 ¥20

門票¥66

住宿¥30

食品¥40

紀念品¥10

回合肥車票¥68

時間:2004.5.20——2004.5.24

花費:¥675左右


精選遊記: 黃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