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十月份趁到合肥出差開會之機,拐了個彎到黃山轉了一圈,回來之後,有了一些雜七雜八的感受,現在就擠出來與各位兄弟姐妹分享。
出發之前,在網上也看過一些關於黃山的游記攻略,但很多信息不完整,有的不符實際,尤其是對於像我這樣有半只驢體能的人來說,絕大多數的有誤導之嫌,對於真正的驢友,問題就更大了。為使更多的人(驢友在這裡被優先考慮)能選擇比較合適的旅游路線,現將自身體會總結如下,供各位兄弟姐妹參考。
游黃山,鄙人覺得最應該被強烈推薦的地方就是西海大峽谷了,而這恰恰是被許多游記攻略所摒棄的精華線路,實在可惜!當然,其它的地方也有不少漂亮的,但個人覺得西海大峽谷的美景至少占去黃山的一半,或許,這只有等你去了之後才不會覺得鄙人在吹牛。
廢話還是少說為妙,再碼下去有人可要說俺的裹腳布臭到家了,呵呵……
現在進入正題吧。
前言(黃山的簡單介紹)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地處皖南歙縣、黟縣和休寧縣的邊境。面積約1200平方公裡,其中精粹風景區約154平方公裡,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遣產名錄,這在中國,好像僅泰山、武夷山享受了同等待遇。在那裡,有奇峰幾十座,其中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海拔都在1800米以上,拔地摩天,氣勢磅礡。
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瀑布,雁蕩之巧石,峨嵋之秀麗,黃山無不兼而有之。那個生於明代現今驢友的先輩徐霞客兩游黃山,發出了這樣的贊嘆:“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下了那句現在婦孺皆知的口頭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這使得從沒到過黃山的我垂涎欲滴,今年多次計劃要去,卻一直因為臨時各種推脫不掉的事情而沒能成行。這次去合肥出差,終於逮住了機會,把來回的路費給省了。門票、住宿費外加吃喝、購物費,僅三百大洋而已,真是花錢又少,玩得又盡興。
一個字:爽!兩個字:超值!
黃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不松,無松不奇,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著稱於世。沒上黃山的人向往黃山,上了黃山的人更留戀黃山。它會使你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在我碰到的去過黃山的人中,很少有人不贊嘆黃山的美景。
黃山四季景色各異,晨昏暮雨,瞬息萬變。日出、晚霞、雲彩、佛光和霧淞等時令景觀各得其趣,真可謂人間仙境。如果你能一年四季去,領略不同的風光,實在是一種莫大的享受。在山上住宿時碰到一超級旅游愛好者,吹噓其自九一年起,十三年中曾十一次上黃山。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他都曾經歷,並把黃山所有的景點全部走遍,包括許多完全沒有人走的地方,讓人不得不感嘆黃山的魅力所在!
在海拔超過一千五百米的高山上,一般都可見到雲海,但是黃山的雲海卻更具特色,這可以從很多攝影家的照片中看出來。特別是奇峰怪石和眾多松樹隱現雲海之中,就更增加了美感,那樣的照片看得多了,竟不自覺地讓人產生審美疲勞。據說,黃山一年之中有雲霧的天氣達兩百多天,雲裡來霧裡去,變化莫測。時而是風平浪靜、無聲無息的大片汪洋,時而是波濤洶湧、白浪排空的壯觀場面。黃山的地名也因此而叫西海、北海、天海等等,不一而足。不過,此行黃山的天氣基本是晴天,雲海遠遠地躲開了,只待下次有機會再去了。
關於黃山的介紹就到此為止,再寫下去都有做廣告之嫌了,疑我從中拿回扣,不知漁利幾何。
合肥出發,到達太平
十月二十二日下午,合肥開完會,坐上會務組組織的黃山旅游包車,在路上欣賞了四個多小時的秋收美景之後,晚上七點到達了黃山的太平。
用過晚餐,到超市瘋狂大采購:五瓶八寶粥、整只大燒雞、兩大袋火腿腸、兩瓶礦泉水外加三小袋榨菜和適量巧克力,將那三十八升本已鼓鼓的小包塞得更是海海漫漫。
以前看攻略,早就聽說山上的東西價格奇貴無比,碗面都得十五塊大洋!似我等貧下中農,只好也當一回背夫了——除住宿外,不在山上花一個子兒。
放好東西,用手將包掂了掂,我的媽耶!有三十斤開外啊!上山可真得累死俺啦!
到達黃山
十月二十三日
早上六點一刻起床,推開窗,外面是霧蒙蒙的一片,能見度不到五十米。這樣的天氣,大霧早把山給鎖了,要是一天都這樣,可真糟糕。我開始在心裡默默祈禱:老天爺,您就發發慈悲,賞個笑臉吧,好不容易來黃山一回,板著臉對待遠方來的客人可就不好了嘛。
七點用過早餐,跟旅游車走了一段路就被當地導游放下路邊,和大部隊告別,由我自己一人獨自步行上黃山(會務組組織的旅游基本都是些五六十歲的老教授,坐纜車上下山的一天游,對於我來說沒有哪怕是一丁點的吸引力)。
本來,大部隊是從北山坐纜車上山的,我也想從北山步行上,但導游堅決不肯帶我去。說北山一天之中沒幾個爬山的人,怕我一人不安全,加上車上的一幫老教授“助紂為虐”,也說要我小心,不要冒險。無奈,只得聽從導游的安排,從太平坐車到湯口,然後從前山上。
事實上,情況不像導游說得那麼糟糕。前面提到的那位游黃山十一次的仁兄就是從北山上來的,不也平安無事。據他說黃山的治安還是很好,不用擔心什麼攔路搶劫之類的,許多次在偏僻的路上都只有他一個人走,也沒碰上任何壞人。我在走西海大峽谷的時候,有這種體會。
走冤枉路,到達慈光閣
從太平坐車到湯口,八點半就到了黃山南大門,此時大霧已經完全散去,太陽公公笑呵呵地歡迎我的到來。下了車,本以為路很近,便沒看地圖,背起包,徑直往上闖。跟著一路上呼嘯而過的旅游車,沿著山道彎來拐去,行了好長一段路,慈光閣的影子都沒有看到,看看前面和後面,再沒有其它步行的人,我開始在心裡納悶:怎麼沒到慈光閣呢?看看黃山,不就近在眼前麼,怎麼走起來竟是那樣的遙遠?
以七八公裡的時速暴走了近半個小時,終於聽到有高音喇叭在大聲地喧鬧,以為是到慈光閣了,走近了看,原來不是,那只是一條通往雲谷寺的路。此時的我才想起來看地圖,打開看了一下,哎喲!我的老祖宗,真是冤枉啊!離慈光閣還遠著呢!只走了一半左右的路。
繼續向前還是坐車?
你說都到這個份上了,哪有不將葛朗台做到底的理由?
幸虧一路漫山的紅黃美景盡收眼底,竹影搖曳,體味不盡,才沒有覺得孤獨。
到達慈光閣,開始爬山
一直往上走,終於在十點一刻趕到了慈光閣,此時的我已是大汗淋漓,氣喘吁吁。花一個多小時走了那麼遠的上山路,差不多可以從慈光閣爬到玉屏樓了。不過,力氣終究沒有白費,節省了十兩銀子。
在收買路錢處,從口袋裡摸出一百三十塊大洋,打通了關節;保險就免了,相信自己一向來命大福大,在黃山就沒必要額外浪費了。在慈光閣裡花十多分鐘慢慢走了一圈,參觀了一下關於黃山的大體介紹,也算是一種休息吧。
開始爬山,到達玉屏樓
十點半,體力幾乎完全恢復,正式開始爬山。山下有不少賣手杖的向我兜售,兩元一根,我當然沒有買的理由,爬山本就是來自虐,買手杖豈不是自降難度。
從前山上的人還真不少,同時也已經有不少人開始下山了。由於在路上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比計劃中的時間少了差不多兩個小時,所以擔心時間不夠,一路也基本沒有停下來休息,只是不停地邁步往上衝。
天氣雖然不熱,汗還是慢慢地冒了出來,衣服很快就濕透了,背上的包感覺也越來越沉,直壓得我有些喘不過氣來。
一路上行,從容亭過去了,立馬橋也被甩到了身後,不斷趕超上山的人群和挑山工,四十分鐘後到達了半山寺。
提到挑山工,這裡不得不多羅嗦幾句。挑夫們個個皮膚黝黑,青筋暴出,尤其是小腿肚發達異常,有的甚至給沉甸甸的貨物壓駝了背。蔬菜、豬肉、豆腐、飲料、生活用品、煤氣等等等等,他們什麼都挑。一路上可以看到許多,他們挑的東西,輕的也有一百斤,重的有一百五六十斤。問了一下,價格只有區區三角五分每斤。雖說職業不分貴賤,但看到此場景,誰又會相信人沒有貴賤之分呢?!
看著他們一步步往上挪移的沉重背影,不自覺地會想:為什麼不用纜車運貨?
通過計算、比較,發現用人力確實比用纜車要便宜得多,人力不值錢啊!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挑夫們或許還十分慶幸有份這樣的工作,若真有一天改用纜車運貨,他們又依靠什麼來生活呢?每每想到這點,總免不了又感慨一番。
繼續登山
在半山寺把背上沉甸甸的包卸下來休息了幾分鐘,喝了幾口水後繼續往上行。此時看到有一條路往天都峰方向延伸,只可惜天都峰現在被關閉了,明年春天才會被重新開放,否則登天都峰可刺激了!據說那裡是登黃山最險的地方,以後一定得去征服她。
從半山寺出發,不停地向上高歌猛進,雖然感覺到了舉步的艱難,但想想到了上面就能夠近距離地擁抱黃山的美景,自然是來了動力,一切的艱難都被趕出了思維的空間,只知道不停地向上走,再向上走。經過小心坡,再往上行,很快就聽到了嘈雜的人聲,原來玉屏樓到了,看了一下表,十二點整,真讓自己都有些不敢相信。
這麼快就上來了?!
按照網上的攻略,從前山爬上來一般得兩個半到三個半小時呀!而我居然在一個半小時就上來了。事實上,速度也確實快,上山的時候,只有我超過別人,沒有人超過我的。哈哈!沒想到前段時間經常出去,體能增加了這麼多。
玉屏樓
玉屏樓,又稱文殊院。古語有雲:“不到文殊院,沒見黃山面”,可見其地位之重。
玉屏樓最有名的當然要數那棵迎客松了,只見她頂冠平鋪,滿身蔥綠,青翠欲滴。樹干約三米處橫生一長枝,似向過往游人招手致意,雍容大度,姿態優美。是黃山的標志性景觀,黃山松的傑出代表,可以稱是華夏第一松,人民大會堂的的巨型鐵畫就是根據她的原型制作。然而,因為她的名氣實在太大,拍照的人也奇多無比,我在那等了好幾分鐘才勉強拍下了一張。
玉屏樓高居雲巔,登頂遠眺,猶如置身天庭,一覽無限風光。天都峰可很清楚地看到其險峻之處,絕非蓮花峰可比,百丈雲梯幾乎直上直下,尤其是鯽魚背的另一邊,越看越覺得其險,坡度應該有七八十度。蓮花峰也一覽無余,群峰秀色盡收眼底。
明代驢友徐霞客游後,嘆為“觀止”。他在游記中寫道:“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峰,兩峰秀色,俱可手攬。四顧奇峰錯列,岩壁縱橫,真黃山絕勝處。”
另外,玉屏樓也有大量的石刻,有“江山如此多嬌、一覽眾山小、刻削千仞”等,琳琅滿目,為書法和石刻藝術精萃。但人也暴多,令我在那連拍一張照片的欲望都沒有。
爬蓮花峰
在玉屏樓實在呆不下去,於是奮力地擠出那是非之地,開始向黃山的最高峰蓮花峰發起衝擊。
蓮花峰,海拔1864米 ,位於黃山中部、站在玉屏樓向前望去,猶如一朵含苞初放的蓮花,峻峭高聳,仰天怒放。
一路上的風景不錯,很快就到了險峻之處,向上的坡度有至少有七十度,有的人這時候已經顧不得面子了,手腳並用地向上爬了!爬到窮目處,鑽過一洞,峰回路轉,又是一險峻坡度再等著去征服。愈往上行,坡度愈陡,邊上的扶手高度不到一米,而扶手之外就是萬丈深淵,真是有點嚇人,有恐高症的人可千萬不能爬。我到達那裡的時候,有幾個MM戰戰兢兢地不敢往上爬了,扶著欄杆的手也在不停地顫抖,把我們下面人向上的路都給堵了。為給她們壯膽,我即興扯開嗓門來了幾句清唱: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呀頭……所有的人群一下子爆笑出聲來,MM們也分散了注意力,繃緊的神經得到了放松,很快就爬到了峰頂。
蓮花峰的峰頂其實是一塊很小的地方,大概也就二三十平方米左右。可就是這麼一小塊地方竟然擠滿了上百號人。我沒有見到那塊標著“蓮花絕頂”和“1864米海拔高度”的石碑,滿眼望去全都是“猴子”,在那裡搔手弄姿地擺各種Pose,為自己的付出提供一份證明,下面還有無數的猴子爭先恐後地向峰頂爬。
天!這哪是蓮花峰,分明是“猴來瘋”,真怕這麼多人把小小的一塊地方擠塌了。
除險之外,蓮花峰頂還有一奇觀,就是絕頂四周鐵索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鎖。它是年輕的情侶或夫婦攜手相上的連心鎖,以示永結同心。不過,有人倒在那傷感:這鎖還依舊,夫婦已分飛。從他眼中可以看到極其悲凄無奈的表情。
黃山連心鎖不僅在高峰絕頂處,而且幾乎所有的護欄鐵鏈上都隨處可見,不僅有兩鎖相扣、共鎖於鏈的同心鎖,還有大小不一、相互連結的全家福鎖和家人專為孩子系的長命鎖。那都是旅游公司為賺錢而抓住游客的心理開發的,一把鎖二三十元不等,真是個財滾滾的好項目。
下蓮花峰,養胃
從後面下蓮花峰,與前面相比就輕松多了。很快就到了龜蛇二石處,又引得許多人群在那拍照,尤其是老年人更多,或許都在那祈求長命百歲吧?不一會兒就下了百步雲梯,據說拍電影《小花》中劉曉慶抬擔架的地方,那裡有一處觀景台,可以看到一些所謂的景點:老僧入定(也叫豬八戒寫情書)、老鼠偷油、鰲魚吃螺螄等。對於這些似像非像的石頭我沒有太大興趣,略略地將它們收錄進了相機中。下午一點半,肚子已經開始造反了,為安撫她,便沒再往前走,選了一空曠處,打開背包,取了兩瓶八寶粥和幾根火腿腸,將就著一包榨菜把中飯給享用了。雖不是什麼美味,但吃起來就是比平時的感覺好。她也蠻聽話,經過這次造反之後再沒有革命了,一直到晚上七點才讓她重新享受現在想起來都香的美味佳肴。
走桃花道,上鰲魚峰
從百步雲梯下了之後,下一個目標就是鰲魚峰了。有兩條路可上:左邊的是升官發財道,右邊的是一線天的桃花道。路上聽到好幾個導游在全游客解說其來由:相傳洪興幫老大朱元璋和東英社老大陳友諒為爭奪廟街的地盤火並,朱老大被人追著砍逃到這裡,並躲過一劫,最終重振旗鼓,廢了東英社,接管了他們的堂口,最終成了大明的開國皇帝,升官發財道由此得名。桃花道則是因其上面有一碩大繡球而得名。
我選擇了桃花道。道理不言自明。哈哈哈!人們都說,成功男人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女人在默默地支持著。我沒有成功或許跟這有莫大關系?
當然,更多的人選擇了升官發財道,推測他們的邏輯應該是:既然升官發財了,還怕不走桃花運?!
走上一線天,抬頭望那“繡球”,真乃渾然天成,被兩邊的崖壁托著,就是不拋下來,讓走這條道的人空歡喜一場。呵呵……
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是繡球真拋下來,有哪位好漢敢接招?
天色漸漸地陰了下來,上到鰲魚峰看風景已經勉為其難了,遠處的蓮花峰雖能看見,但也僅是一個影子而已,更別說更遠的天都峰了,想要拍照真是難上加難。
從鰲魚峰下來,很快就到了海心亭,看到那裡有一個標致,往西海大峽谷。哇!從這裡往西走就是夢幻景區?在我沒有思想准備的情況下她就來了!看看時間,下午兩點一刻,時間或許來不及,不過倒想先走走看,不行再退回來。
這條路真安靜,與開始走的路完全不同,除我之外一個人也看不到。行不到五分鐘,碰到兩男兩女從下面上來,問了一下,他們說從排雲亭走西海大峽谷花了五個小時才到這,累壞了,腳都在發顫,令我的心一下子涼了。五個小時,天黑了還在峽谷中啊!再說住處也沒有著落,現在的緊要任務是先找個地方住下來。當機立斷,很自覺地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朝光明頂方向走去。西海大峽谷,還是明天再走吧,可別把小命丟在裡面了。
光明頂
光明頂離海心亭很近,僅零點五公裡,所以很快就上到了山頂。
光明頂海拔1840米,為黃山第二高峰。其頂部高曠而平坦,日光照射時間長,故名光明頂,是黃山看日出、觀雲海的最佳地點之一。站在光明頂視野開闊,天都、蓮花、玉屏、鰲魚諸峰盡收眼底,還可以統觀東、南、西、北海和天海,故民諺說,不到光明頂,不見黃山景。
然而,鼎沸的人聲讓我覺得像是進了菜市場!人爆多無比,根本不想停留,只想離得越遠越好。邊走邊想,明天這裡看日出的人還會多得多,山頂的這麼大塊平地或許都是被人給磨出來的吧?
黃山的鎮山之寶
再往下,很快就看到了黃山的鎮山之寶——飛來石。
飛來石高12米、長7.5米、寬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長12至15米,寬8至10米。兩大岩石之間的接觸面很小,似從天外飛來,故名飛來石。
多年以來,已不知幾回在照片中領略了她的亮麗身影。當然,第一次見她仍記得清清楚楚,那時剛剛十來歲,就在電視劇《紅樓夢》的片頭看到了她。相傳飛來石是女媧補天所剩兩石之一,一可以摸官運,二可以摸財運,三可以摸福運,四可以摸桃花運,五摸沒有運,六摸會懷孕,神奇靈驗的很。人人都想上去摸摸以期給自己帶來好運,我當然也沒能例外,這就造成了那裡的交通擁堵。
到了上面,你根本不需要動,自然而然會有人推著你往前走。一路上我用辯證的思維想雙手摸算是一下還是兩下這個無中生有的問題,為了保險起見,決定用單手摸。被人簇擁著推到石頭邊,高舉右手,用力地拍打了她四下,提醒她別忘了我們的約定。本來,還想仔細端詳一下她的廬山真面目,沒想到被洶湧的人流給擠了開去,不一會,就被擠到了下面。不過,也心安理得了。
關於飛來石,鄙人收集到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宋代有個叫單福的石匠,一生給人家造了不少橋,心想也在自己家鄉門口的江上建造一座,但嘆息沒有幫手。他膝下只有一女叫小姣,長得聰明美麗。她知道父親的心思.便要求參加幫助干。但那深山采石,百裡運石的苦和累,小女子怎麼受得了,所以單福就是不答應。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單福沒奈何,才含淚點頭。他還把三個徒弟找來幫忙,不久就干起來了。由於開山運石的苦和累實在難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後悄悄地溜了。單福和女兒、三徒弟為修橋鐵了心,繼續風裡雨裡苦干著。但好幾年過去了,運到江邊的石頭只有一小堆.這樣累死苦死,橋也建不起來。小姣一咬牙,請人寫了“捐身修橋”四個大字,插了個草標,坐到江邊石堆旁。一連三天,來看的人無數,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這天,忽然來了個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標.問小姣願不願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說:“什麼時候把大山裡開采的石頭全運到江邊,就什麼時候跟你走。”這瘸子原來是八仙中的鐵拐李。他擠出人群,騰雲駕霧,很快來到百裡外的大山,從背上拿下扇子,對著單福和三徒弟開出的石頭就扇。石頭竟都飛了起來,又紛紛都落在江邊。單福和三徒弟也被從山上扇到了造橋工地。鐵拐李還怕不夠,又對身下立著的一塊巨石扇了三扇子,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飛到了江邊。只見底下盡是人,未敢讓巨石落下。又聽單福大聲說:“石頭夠了。”他便駕起雲頭,飄游起來,游到黃山,見黃山風景秀麗,便將石頭落下。從此,這飛來石就給黃山增添了絕妙的一景。
或許,摸桃花運和這個美麗的傳說冥冥之中有某種必然的聯系吧?
離開飛來石,往下走幾步,回頭看,有一平台處覺得取景不錯,於是從包裡掏出三角架,留下了在黃山上唯一的自拍照。我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發發慈悲,賜予鄙人桃花運吧……
知行亭
離開飛來石,走了不遠,看見前方有一小亭,走近一看,上面寫著行知亭。亭前有一石碑,上刻: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
哈哈!鄙人一向把行動當作第一要求,沒想到在這裡都被陶大家尊為老子,真是不敢當不敢當啊!
排雲亭
從知行亭繼續往下走,很快就到了排雲亭。
看到一排雲樓賓館,走進去看了一下,想找個晚上的安身立命之所,一看價格,標准間一千三百八,我的老奶奶!這簡直是拿著大刀砍咱窮苦老百姓嘛!問也不敢問,跌跌撞撞地從裡面逃了出來。
排雲亭位於飛來石以北,是西海觀賞黃山巧石最理想的地方,有巧石陳列館之稱。站在排雲亭放眼望去,但見箭林般的峰巒,重重迭迭。然天氣不佳,看到的西海群峰都是霧蒙蒙的一片。
在西海招待所找到住宿
在排雲亭轉了一圈,沒看到那再有住人的地方,便折了回來。在西海招待所,看到那有許多大通鋪。噢!謝天謝地,兄弟,你讓我真是難找啊!問了一下價格,十二人的大通鋪(上下床)一百塊一床,今天不還價,老板娘回答得很堅決,一副愛住不住的架勢。想想排雲樓,這裡還算公道,於是就定下了一七尺之榻。
把包裡大半多的東西清理出來,肩上的重量一卸去,一種特舒心的暢快感在心底蔓延開來,感覺就是從地獄直接升上了天堂,背了大半天重包,把脊梁骨都壓癟了!松了松筋骨,看看時間:四點二十分。還早,於是便慢悠悠地向清涼台和獅子峰行去。
清涼台的摩崖石刻
走過長長的一段上山路,很快就到達了清涼台。清涼台是北海的風景窗,台側岩壁上,鐫有“清涼世界”、“勝妙殊絕”、“氣像萬千”等摩崖石刻,集書法、工藝於一體,讓人回味無窮。
猴子望太平
在清涼台上,最值得看的景點就是猴子觀海了,該景點又稱猴子望太平。
猴子為何要望太平呢?這裡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原太平縣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戶叫趙德隆的書香人家。女兒名叫掌珠,生得聰明靚麗。離仙源村不遠的黃山北海深處一個洞裡,有個靈猴,在山中修煉了三千六百年,會三十六變,有孫悟空的一半法力。一天,靈猴見到掌珠生得俊俏,頓生愛慕之心。於是就變成一個白面書生,自稱是黃山寨主孫廣文的公子孫俊武,傍晚時分來到趙家門前,以天色已晚為由,要求借宿一夜。趙家老夫婦見他長得俊秀,衣著華貴,斯文有禮,便信以為真,高興地留他住宿,並設宴招待。酒飲三杯後,孫公子便向老夫婦陳述對掌珠的愛慕之情,央求納己為婿,發誓侍奉二老頤養天年。老夫婦一聽這甜言蜜語,心中非常喜悅。經與女兒商量,掌珠對才貌雙全的孫公子也早八分歡喜。次日一早,老夫婦回了孫公子的話。孫公子聽了歡喜若狂,差點露了原形。靈猴回洞,思念掌珠心切,急忙把大小猴子都變成了人,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去仙源趙家迎親。掌珠被抬到洞府,只見陳設富麗,賓客滿座。夜深宴席散,孫公子被賓客們擁人洞房。一覺醒來,掌珠發現孫公子長了一身絨毛,大吃一驚。原來,孫公子酒醉,現出了猴子原形。掌珠非常惱恨,乘靈猴爛醉熟睡之機,向外逃走,直奔家中。靈猴酒醒後,知道自己露出了原形,驚逃了掌珠,便喝令眾猴出洞尋找,追到山下芙蓉嶺,也不見新娘的影子。靈猴自從失去了掌珠,朝思暮想,但又沒有妙法可想,只得每天攀上洞後的懸岩,坐在石上,朝著東北方向的太平縣仙源村呆呆地望著。年深月久,便變成了黃山如今這一石景。
哈哈!這樣的故事編得絕妙吧?讓人信以為真呢。
北海諸峰
從清涼台往上,很快就可以到獅子峰,在獅子峰上,可以飽覽北海諸峰的美妙豐姿,當然,在清涼台上也能夠觀看,效果差不多。始信峰、白鵝峰、仙人峰、上升峰等都近在眼前,高高低低,錯落有致。峰體之間,有嶺、矼相連。白鵝嶺連接貢陽山和白鵝峰,隔開了東海和北海;平天矼長達千米,為黃山前後海之分界線;石筍矼從始信峰側向仙人峰延伸,石筍平空拔起,猶如雨後春筍,顯示出山之靈性,讓人叫絕。
晚餐飽食
在獅子峰上呆了半個小時,把北海諸峰逐個逐個地來回看了N多遍,天色將晚,山風漸起,穿一件襯衣有了一絲涼意,於是開始下山,向住所走去。回到西海住所的時候,看到有一群戶外運動俱樂部的人在那裡安營扎寨,令我好是羨慕。要是自己也有帳篷,一百元的住宿費也可省了,在山上就一個子兒也不用花了,呵呵…..
晚餐為一整只燒雞外加八寶粥一瓶、半袋火腿腸和一包榨菜。兩個字已可概述:香、飽,撐得我簡直想說不要。雖花的錢也有二十塊,但比室友吃二十五元的快餐好不知多少倍,把同室的好幾位饞得流哈喇子。
用完餐,盛了一盆山水“泡腳”,冰涼冰涼的,但還是泡得很舒服。泡好腳後,自行按摩,使走了一天路的腿腳好好地放松了一下,為明天更艱苦的行程做准備。
大通鋪的住宿是不提供洗澡的,雖然出了一天的汗,也只能窩著。不過,床鋪看起來還算干淨,但為保險,還是換了身衣服穿著睡了。開水是限量供應的,兩人一瓶,真是摳門啊!不過,這對於我來說已經足夠,將兩個空瓶都灌滿了還有少許剩余。
西海大通鋪邊上有一超市,我沒有進去看,不過據老板娘說東西相對來說便宜些,比山下就只貴一倍多一點了,如果你上山不想當背夫,在那裡買東西或許是個好選擇。
室友來自天南地北,都不認識,相互之間話不多,於是大家八點就熄燈睡了。
十月二十四日
觀日出
晚上一直睡得不是很好,總是被此起彼伏的鼾聲所困擾,不過,黎明終究會到來的,熬熬也就過去了。
四點半,迷糊之中聽到窗外有高音喇叭在叫喊了,原來是有些旅游團已經開始准備出發看日出了。反正也睡不好,干脆起來,漱洗完畢,背上包,悄悄地出了門,取出小手電筒,開始向光明頂進發。
在黃山,看日出有兩個地方最佳,一是光明頂,一是清涼台。西海離清涼台最近,但我沒有選擇那裡,原因有二:一是清涼台特小,空間有限,要是被人占了可就難以看到好的日出景觀了;二是光明頂離海心亭近,看完日出再走西海大峽谷路特別近。
一陣喧囂過後,旅游團的人已經行得遠了,四周恢復它原有的寧靜。外面的天漆黑一片,抬頭望天空,哇!滿天的繁星都在眨眼哩!在上海還從來沒有看到過這么透亮的星空。
昨天下午上清涼峰時已經探明了去光明頂的路,雖然是凌晨,但走起來還是駕輕就熟。一路往上,走一段就要超過一些停在台階上休息的人群。氣溫倒不似想像中的冷,十來分鐘之後,外套就穿不住了,脫掉才覺得舒服。就這樣一直不停地行進,半個小時後,天色漸漸地變亮了,不用手電也能微微辨認出台階,抬頭望東方,天邊已經有了一抹淡淡的紅暈。轉向西邊,可以看到一些手電的微光時隱時現,連接成了一條時明時暗的火龍往光明頂的方向延伸,偶爾也能聽到人們高喊的聲音。
五點一刻,到達光明頂,發現那裡人已經暴多,想要找個好的看日出的位置不容易,而大量的人群還在往上湧,於是臨時改變主意,決定到鰲魚峰看日出。事實證明,這個選擇不是太好,但也不算太差。雖然沒有看到日出緩緩升起的景像,但也拍到了幾張還能勉強交差的照片。
到達鰲魚峰時,天已經變得比較明亮了,東方的紅暈是越來越深了。
鰲魚峰看日出的人很少,不過風特別大。有些先到的人都龜縮在背風的地方,等著太陽從東方升起。更有趣的是不少人竟然穿著一次性雨披來擋風,也算是為雨披開發了一種新用途。
六點十三分,從光明頂上傳來了一陣陣歡呼聲,估計太陽已經開始冒出了頭。據昨天在光明頂的電子屏幕預報,今天的日出時間是六點十四分。然而,我們這邊卻由於被山峰擋著,看不出天空有多大變化,不少人開始後悔選擇到鰲魚峰來了。不過,為表示心中的不滿,抑或是想從中獲取一點心理平衡,我們這邊的人群也跟著“歡呼”起來。六點十六分,在鰲魚峰上估計已經看不到日出了,許多人開始下撤,我也跟著往下走。走了沒多遠,才看到太陽從東方的半山腰緩緩升起,趕緊用相機記錄了下來。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小紅點露了臉,然後向上升起,沒到兩分鐘就刺得人睜不開眼了,變化實在是快。不一會兒,光明頂就完全沐浴在晨暉中了。
夢幻景區——西海大峽谷
六點三十五分,下到海心亭,給自己減負,把早餐享用了,只留下夠中餐用的食品。五分鐘之後,開始向西海大峽谷進軍,正式踏進了夢幻景區。
夢幻景區位於西海群峰中,東起海心亭,西至排雲亭。你可以從海心亭一路下行,至步仙橋後右轉入隧洞,經過許多人工修築的棧道和幾個隧洞之後,下行至西海谷底(事實上,這裡的谷底僅在半山腰,不是真正的谷底),然後再沿著棧道上行,一路經過多處垂直近七八十度的棧道,上行至排雲亭,全長約六公裡,下山道約占三分之二,上山道約占三分之一。當然,從排雲亭下也是一樣,不過,路就要更難走些,因為上山道比下山道長了一倍。
夢幻景區群峰薈萃、怪石如林,莽莽蒼蒼、深不見底,氣勢宏大,橫看成林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又稱“魔幻世界”。
景區內非常安靜,只有我一個人走在這條道上,能聽到鞋子和台階親密接觸的清脆聲音,感覺非常之愜意。進入景區不到十分鐘,突然間一個轉彎處,就看到了層層迭迭的山峰和深不見底的溝壑,把我一下子就鎮得愣在那裡。往下俯看,真夠把人嚇一跳,頭都有些暈乎乎的,深不可測。打個不雅的比喻:在那裡撒泡尿,撒完了,尿都還沒到谷底呢!夢幻景區,果然名不虛傳,怪不得不少的網上攻略極力推薦。
看到那樣的美景,突然之間就有了“河東獅吼”的衝動,於是扯開嗓門哇拉哇拉大叫了一通,那真是令常人聽來毛骨悚然的嚎叫,但我聽來卻是余音繚繞,不絕於耳,非常有趣。過了一會兒,對面山頭也傳來了同樣而持久的“虎嘯”,真乃絕配。
登黃山,爬夢幻,不游夢幻無限遺憾
山道漸漸變得難行起來,大部分的棧道都是緊貼崖壁而修建,坡度在不斷地加大,有幾段則是人工依附岩壁懸空搭出來的,十分的驚險。如果一步踩空,媽呀,小命休也!更令人不解的是,下行的棧道突然之間又會往上行,然後再折而向下,如是反復多次,弄得我都有些糊塗了。好在向前的路只有一條,沒有岔道,否則真讓人懷疑是否走錯了路。
峽谷內風景極佳,清幽奇秀、美輪美奐的景觀讓人都有些不忍心將腳步前移。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黃山所有的景致,在這裡都能看到,宛如整個黃山的縮影。奇峰怪石林立,險峻與刺激並存。仰視摩天的群峰,瞬間就會讓人體會到自身的渺小;漫山谷的紅黃枝葉就在眼前,觸手可及,讓人體味到與大自然是如此的親近。看到了那么多的美景,忍不住要為夢幻景區免費寫一條廣告詞:“登黃山,爬夢幻,不游夢幻無限遺憾!”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現在還好嗎?
幾乎不停地走了一個小時(拍照片的時間當然除外),突然之間就見到了那塊被驢友稱之為“距排雲亭1.6Km”的指示牌,山路也開始向上,哈哈!到谷底了,心中不由竊喜。以這樣的速度,三個來小時應該可以把全程走完吧?
休息一下先,反正時間還早著呢。
屁股還沒把石頭捂熱,遠遠地看到一人從排雲亭方向的棧道走來,走近一看。哈哈!有緣,原來是昨晚睡在我上鋪的兄弟!
他也看到了我,很自然地打了招呼。一路行來,一個多小時了,他是我在峽谷內看到的第一人,他和我一樣,我是他看到的第一人,不過,他下來的時間短,從排雲亭下到谷底只花了四十分鐘。
聊了一會兒,他在那裡取了些溪水,我由於瓶中裝的兩瓶水都還沒喝,所以沒下去。由於是秋天,長時間沒有下雨,泉水都幾乎干涸了,只有小小的一股,似孩童尿尿般大小。之後,我們各自繼續走自己的路。不過,這回我們兩個人都是要走向上的路了,他上行去海心亭,我上行去排雲亭。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好些天沒聯系了,現在過得還好嗎?
西海大峽谷棧道
再往上行,又碰到了兩對昨晚住在一起的室友。呵呵!有意思,昨晚住一屋的人,絕大部分都來爬西海大峽谷了。再上行幾分鐘,看到三個如學生模樣的小MM也在走西海大峽谷,問她們說怕不怕,她們說不怕,這麼好的風景,再險也要走的,令我肅然起敬。
愈往上行,坡度就變得越陡,在一段台階最陡處,估計坡度有八十度吧,外邊就是萬丈深淵,我看到有人用“五肢”在“蹭”台階了。為什麼說是“五肢”呢?因為他除了四肢外,還使用了屁股。估計是有恐高症,不敢用手扶護欄往下走,只好沿著絕壁的最裡面一步步地“蹭”下來。看著他這樣走,令我有些擔心,要是從上面滾下來,那還了得!非把我也給帶下懸崖,所幸,這樣的意外沒有發生。我對他說“老兄,你還是回頭吧,這樣的路前面還有許多呢!”但他沒有理會,說看到這麼漂亮的風景,再險也要蹭下去。由此看來西海大峽谷的魅力還真不小。但願他好運!
上行中,有個兩個地方有岔道,需要選擇上行的路,走一段後都將彙合在一起。我兩次都是選擇右邊的路上的,感覺比較驚險,左邊的路沒走過,估計也不會輕松吧?
群峰秀色
再上行十多分鐘,轉了個彎,突然之間就聽到排雲亭鼎沸的人聲了。看看表,總共花費兩小時二十分,哈哈!要提前完成任務嘍!本來自己預計是花四個小時走完全程的,現在看來,三個小時都不需要了。
在一平台處休息了幾分鐘,隨手把眼前的美景都收錄相機中。
西海大峽谷的群峰都顯得比較秀美,與前山的天都峰、蓮花峰相比,少了些峭拔和雄偉,更像是個婀娜多姿的美麗女子。不過,你可別小看了這婀娜女子,她可是被大刀闊斧斫出來的。遠遠地看,群峰似用巨型石塊壘積而得,成破碎狀的峰林,看似有搖搖欲墜之感,其實卻壁立千仞,穩如泰山。石筍峰、石床峰、松林峰,還有無數不知名的山峰,圍成一個巨大無比的空間,給人一種縱深的感覺,既氣勢恢宏,又秀麗奇特。無論你身處何地,只要稍微一轉身,景色也隨著發生變換,如果移步,那就更是步移景換,如入畫圖之中,令人贊嘆不已。當然,如果有導游,更可以領略那些諸如:仙人曬靴、仙人曬鞋、二老談心、仙女繡花、金龜爬山、仙人踩高蹺、武松打虎等等等等似像非像的奇峰怪石了。
照片拍夠了,繼續上行。走不多遠,看到一隊驢友背包族從排雲亭下西海大峽谷,從他們幾句簡短的言語交談中判斷來自上海。一問,果然不錯,是上海山魂戶外的驢友,於是順理成章地去那裡“拜山”。
十分鐘後,穿過一線天,很快就到了排雲亭,整個西海大峽谷就完全走通了。
走完西海大峽谷,我並沒有覺得累,本想再重新以相反的方向慢慢再走一遍,但想想自己沒有預訂回上海的票,需要提前下山,只得作罷。下次去一定好好地安排時間,正反各走一次,應該會領略到不同的風景。
隨 想
西海大峽谷除了景致絕美以外,最大的特點便是安靜清幽。它不像飛來石、光明頂、玉屏峰等處那樣喧鬧,置身其中你可以細細觀賞,慢慢品味,沒有人會打擾你的思緒。如果能觀賞雲霞滿天的傍晚或碰上波濤詭湧、虛無縹緲的壯觀雲海,那一定是神仙般的絕妙享受吧?不過,那樣的天氣可不是隨便就能遇上的。
在這裡,我想最應該感謝的就是西海大峽谷的建設者們,他們於懸崖絕壁無人跡處,開拓出一條條蜿蜒曲折的蹊徑,依山就勢,逢山鑿洞,遇溝搭橋,那是多麼的不容易,是他們的辛勤勞動才使我們能夠欣賞到那些美妙的風景。
向所有的黃山建設者們致敬!
西海大峽谷友情攻略
現在游玩西海大峽谷,路線的標識已經很明確,從海心亭到排雲亭,一條路通貫全程,根本不用擔心迷路的問題。只要你覺得自己體力可以,而且沒有恐高症的話,那麼,背起你的行囊,上路吧!
一般的人走完全程大約需三個半到五小時,如果是驢友,那時間可以大大縮短,鄙人只有驢的一半體能,走完全程大約花了兩小時四十分鐘,想來還算是比較快的吧。
迷人的秋色
游完西海大峽谷,經過排雲樓,穿過西海賓館,很快就到了北海景區。一路秋色迷人,隨手就錄了幾張。
北海景區
北海景區位於黃山中部,坐落在光明頂、貢陽山、白鵝嶺和始信峰之間。北海景區以峰為體,以松為骨。彙集了峰、石、矼、塢、台等奇景,天工奇妙布局,琉璃色彩變幻,構成一幅幅偉、奇、幻、險的天然畫卷;名松甚多,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麒麟松、大王松、團結松、豎琴松、扇子松等古今名松,都長北海,株株盤結挺拔,又奇又秀,是黃山的標志。古有“黃山之雄甲宇內,幽秀靈齊聚後海”之說。
黃山松
寫了這麼久了,終於要細細地介紹一下黃山松了。
黃山松是由黃山獨特地貌、氣候而形成的中國松樹的一種變體。黃山松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米處。
黃山松的千姿百態和黃山的自然環境有著很大關系。黃山松的種子能夠被風送到花崗岩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鑽勁,在那裡發芽、生根、成長。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岩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後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岩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葉等植物腐爛後,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岩縫中存活、成長。
由於地勢崎嶇不平,懸崖峭壁縱橫堆迭,黃山松無法垂直生長,只能彎彎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長。然而,正是這種曲線讓人覺得她更美,樹木常常這樣,直則無姿,黃山上的松樹便體現了這一點。由於要抗暴風御冰霜,黃山松的針葉短粗,冠平如削,色綠深沉,樹干和樹枝也極堅韌,極富彈性。黃山松不有一大特點:許多松樹只在一邊長出樹枝,這是為了更好地吸收陽光,轉化能量。
黃山松姿態堅韌傲然,美麗奇特,但生長的環境十分艱苦,因而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干長幾倍、幾十倍,由於根部很深,黃山松能堅強地立於岩石之上,雖歷風霜雨霜卻依然永葆青春。當然,也有的最終因為養分不足而夭折的。
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
始信峰號稱彙集了黃山十大名松中的六棵,有“不到始信峰、不見黃山松”之美譽。我跟著導游團蹭解說,導游們的胡吹本領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光是黑虎松名字的由來就聽到兩個不同的版本:有說這棵松長得像個“虎”字,有說某人夜間行至此把這棵松看錯成老虎,並由此得名,也不知該信誰的好。再向上是連理松,其實就是一根主干長成了兩個小的枝干,可一導游硬要把它和唐明皇、楊貴妃攀上親,說是他倆翹辮子後的化身,還說黃山就是從“皇上”諧音而來,真佩服他的胡吹瞎侃能力。接下來的龍爪松、探海松等等各有各的特色,但在導游的胡說八道之下顯得黯然失色,游興大減,真後悔當初蹭解說來著。
沒有游黃山之前,以為三清山的黃山松非常不錯,看了正版的黃山松之後,三清山的黃山松只能排小字輩了。
下 山
十點三刻,把北海景區基本走了個遍,到達白鵝嶺,開始下山。
走在下山的路上,一挑山工突然從背後竄出,挑著賓館裡換洗的床單,估計至少也有八九十斤重,以極快的速度下台階。只見他一步一台階,落腳的頻率極快,很快就超出我很遠。看他走得那麼快,我突然之間有了和他比試腳力的想法,於是三四個台階並作兩步走,也以極快的速度跟了上去。差不多跟了半個小時,超過了一批又一批下山的游客,沒被他落下。然而,在途中我只是稍微停下來拍了幾張照片,再以同樣的速度追趕時,他卻早已沒了蹤影,一個小時後,我下到雲谷寺,再也沒見到他了。此時我的腿已經變得有些僵硬,彎了不能直,直了不能彎,簡直要抽筋了,真是太佩服挑山工的腳力了!挑著那么重的擔子也能走得如此之快,實在非我等普通人所能及也。
黃山游線路友情攻略
游黃山,目前可以選擇的主要有四條線路。
1. 從溫泉經慈光閣上玉屏樓(約6.0Km),走蓮花峰、天海到北海的南路(修建有玉屏索道,謂之前山)。
2. 從焦村經釣橋庵到步仙橋(約11.0Km),經天海至北海的西路。
3. 從苦竹溪經雲谷寺至白鵝嶺(約7.5Km)、北海的東路(修建有雲谷索道,謂之後山)。
4. 從芙蓉嶺經松谷庵、十八道彎登山(約10.0Km)到北海的北路(修建有太平索道,謂之北山)。
東西南北四條磴道都至北海,北海有游覽小道與各景點相連,形成網絡,成為人流彙集的景區。
露營地點鄙人路上經過時看到兩個地方比較合適,一是西海賓館的籃球場,一是北海賓館的藍球場。尤其是北海賓館的籃球場,面積很大,至少可以搭好幾十頂帳篷。如果你不露營,住宿最好先預定,提供一個預定住宿和黃山旅游介紹的網站: http://www.hs168.com,相信對各位有所幫助。
南路(前山)上線路友情攻略
如果你沒有去過黃山,那么購買一張大的“黃山導游圖”是必需的,建議走前山上,後山下,這樣的線路可以玩到所有的精華景點,而且比較艱險,ZN指數★★★。天都峰沒開放之前,兩日游的線路如下(驢友線路,對體能要求較高,普通人最好上下坐纜車):
D1:湯口乘車至慈光閣(最好九點以前趕到)——步行上山至玉屏樓——登蓮花峰——下蓮花峰——百步雲梯——一線天或鰲魚洞——鰲魚峰——海心亭——飛來石——排雲亭——丹霞峰觀日落——西海賓館或北海賓館附近住宿
D2:在光明頂(人太多)或鰲魚峰觀日出——海心亭——步仙橋——下谷底(西海大峽谷)——上排雲亭——繞西海賓館至北海景區——清涼台和獅子峰——上始信峰的觀音峰(小夢幻)——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等——白鵝嶺步行下山——雲谷寺——乘車回湯口
東路(後山)上線路友情攻略:
D1:湯口乘車至雲谷寺(最好九點以前趕到)——步行上山至白鵝嶺——上始信峰的觀音峰(小夢幻)——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等——清涼台和獅子峰——經西海賓館——排雲亭——下谷底(西海大峽谷)——步仙橋——海心亭——飛來石——排雲亭——丹霞峰觀日落——西海賓館或北海賓館附近住宿
D2:在光明頂(人太多)觀日出——鰲魚峰——百步雲梯——登蓮花峰——下蓮花峰——玉屏樓(迎客松)——步行下山到達慈光閣——乘車回湯口
北路(北山)上線路友情攻略:
D1:太平乘車至松谷庵(最好九點以前趕到)——步行上山至獅子林——清涼台和獅子峰——上始信峰的觀音峰(小夢幻)——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等——經北海、西海賓館——排雲亭——下谷底(西海大峽谷)——步仙橋——海心亭——光明頂觀日落——西海賓館或北海賓館附近住宿
D2:在光明頂(人太多)或鰲魚峰觀日出——海心亭——飛來石——海心亭——鰲魚峰——百步雲梯——登蓮花峰——下蓮花峰——玉屏樓(迎客松)——步行下山到達慈光閣——乘車回湯口
西路上線路友情攻略:
D1:乘車至釣橋庵(最好九點以前趕到)——步行上山至步仙橋——下谷底(西海大峽谷)——排雲亭——飛來石——光明頂觀日落——西海賓館或北海賓館附近住宿
D2:在清涼台(地方太小)或獅子峰觀日出——上始信峰的觀音峰(小夢幻)——黑虎松、龍爪松、連理松等——繞北海賓館——光明頂——海心亭——鰲魚峰——百步雲梯——登蓮花峰——下蓮花峰——玉屏樓——步行下山到達慈光閣——乘車回湯口
各景點之間的距離大致如下:慈光閣——玉屏樓,約6Km;玉屏樓——蓮花峰,約1.0Km;蓮花峰上下,約1.5Km;蓮花峰——百步雲梯,約0.5Km;百步雲梯——鰲魚峰,約1.0Km;鰲魚峰——海心亭,約0.5Km;海心亭——步仙橋,約2.5Km;步仙橋——排雲亭(西海大峽谷),約3.5Km;排雲亭——西海賓館,約1.5Km;海心亭——飛來石,約1.0Km;飛來石——排雲樓賓館,約0.5Km;西海賓館——北海賓館,約1.0Km;海心亭——光明頂,約0.5Km;光明頂——北海賓館,約1.5Km;北海賓館——獅子峰,約0.5Km;北海賓館——始信峰,約1.0Km;始信峰——白鵝嶺,約1.0Km;白鵝嶺——雲谷寺,約6.5Km。
游玩屯溪老街
下山之後,坐上黃山旅游公司固定線路的大巴,在湯口下車,然後轉坐到屯溪的車,一路很順利,下午近兩點到達屯溪。在火車站幸運地買到了一張臥鋪票(估計是退票,皺巴巴的),在車站附近開了間二十元的鐘點房(一直到晚上十點半上火車為止),衝完涼,休息了半個小時,向老板娘問明了路線,然後步行去逛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坐落在黃山市的中心地段,相傳三國時為東吳大將賀弈屯兵地,故名屯溪。老街距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據說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時代建築風格的步行商業街。
現在的老街很熱鬧,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到了黃山,只要有時間,大多數都會去老街逛逛的。
步入老街,如果單看建築,宛如走在了宋明時代的街道上。街道狹窄幽深,路面是清一色的褐紅色麻石板;街道兩旁鱗次櫛比的店鋪有茶樓、飯館、書坊、墨荘、古董店等等,錯落有致,古意盎然,均為磚木結構,粉牆黛瓦;窗欞門楣有磚雕木刻,技藝精湛;屋與屋之間高高的馬頭牆構成了徽派建築的群體美;徽墨、歙硯、徽雕、徽派國畫、碑帖、金石等等隨處可見,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老街上展現著它耀眼的光彩。不過,鄙人銀子有限,只能看看養養眼了。
回上海
逛完老街,隨便到其它街上逛了逛,順便在超市裡買了些黃山特產。晚上十點三十八分,登上N520次快速空調車,在車上好好地睡了一覺後,於次日早上九點四十分到達上海火車站。
十一點踏進公司大門,開始了兩點一線的正常生活。
黃山之行到此結束。
黃山游乘車友情攻略:
從上海出發去黃山,有三種直達交通方式:汽車、火車、飛機。
汽車:
每天6:30分上海(站)至黃山市(屯溪)大客,全程約需9小時;每天15:20分上海(長興站)至黃山市(屯溪)豪華大宇車,全程約需7小時。
火車:
N519次 上海/黃山
上海22:02——蘇州23:03——無錫23:35——常州0:09——鎮江1:13——南京2:05——馬鞍山3:30——蕪湖4:13——宣城5:14——寧國5:54——績溪7:46——歙縣8:26——黃山8:50
2183次 上海/黃山/鷹潭
上海站13:44始發——蘇州14:42——1無錫15:4——常州16:09——鎮江17:22——南京18:24——馬鞍山19:49——蕪湖20:38——黃山01:28
黃山返程
N520次 快速空調車
黃山22:38始發——歙縣23:06——績溪23:39——宣城1:44——蕪湖2:47——馬鞍山3:34——南京南4:40——南京5:24——鎮江6:07——常州7:09——無錫7:42——蘇州8:15——上海9:38
2184次 鷹潭/黃山/上海
鷹潭15:58始發——景德鎮18:46——黃山22:11——蕪湖03:06——馬鞍山04:03——南京06:17——鎮江07:22——常州08:43——無錫09:26——蘇州10:17——昆山10:47——上海11:36
飛機:對於我等經濟貧困者,可望而不可及,略過。
結語
臭臭的裹腳布終有裹完的時候!
要殺青了,感覺到了一絲疲憊。
這些天一直寫游記,幾乎天天熬夜,同仁們都說我瘦了,自我感覺確是。
現在擠到這裡,可以松了一口氣,哈哈!又可以好好地睡大覺了。
如果這篇游記攻略能對你的黃山之行帶去一些幫助,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全文完)
攜程網站不能上傳圖片,遺憾!
如果你對於本人的游記感興趣,可以復制下面的鏈接看完整的游記和圖片:
http://www1.turenclub.com/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8&ID=4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