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陝西之第四回

作者: 加點米

導讀引子我看見,湛藍的天,淡稀的浮雲,閑情逸致。車往前行,山移路轉,九曲十八彎。行至山頂,望遠方,群山青黛,如波濤般,此起彼伏。 ================================================== 清早5點半,我隨著中巴離開了仍在睡意中的延安。售票員說到靖邊需要4個小時,實際證明這段路途花了5個小時。所以我結合這兩天在陝北的中巴經歷,給大家提一個參考,陝北實際的行車時間是 ...

引子我看見,湛藍的天,淡稀的浮雲,閑情逸致。車往前行,山移路轉,九曲十八彎。行至山頂,望遠方,群山青黛,如波濤般,此起彼伏。

==================================================

清早5點半,我隨著中巴離開了仍在睡意中的延安。售票員說到靖邊需要4個小時,實際證明這段路途花了5個小時。所以我結合這兩天在陝北的中巴經歷,給大家提一個參考,陝北實際的行車時間是別人告訴你的時間上再加一個小時。

延安到靖邊的山路不好走,建議有輕微暈車者和恐高者都最好不要走這條路線。沿路正在架設延靖高速的基梁,前排的老大爺嘴角含著旱煙,看著窗外自言自語道,這是延安到靖邊的公路吧,修好了可好走多了。我想他的話語反映了廣大陝北山區人民對交通改善的渴求。

到了靖邊,說到白城則的中巴要到下午一點半才開,於是攔下一輛出租。

“師傅,統萬城去嗎?”

“就是白城子那個吧。我去過一次,那次是土路不好走,不過聽說現在鋪上柏油路了。(後來知道他很巧的姓白)”

“恩。”我敷衍著,其實關心的是價格問題。

“走要80塊。”

“來回?”

“這不行,光去麼。來回的,哎呀,就給個100吧。”

我有點驚訝他自己把來回的價給降了這麼多,統萬城遺址在靖邊以北的毛烏素沙漠裡59公裡處。單程車行1個小時。我能夠接受這個價錢,於是給他遞上根香煙。

“哎呀,我跟你說啊,你專門到靖邊就是為了看統萬城啊。那你可能要失望了,其實麼啥看頭。”

吐完煙雲,他像個導游似的把統萬城的基本情況給我作了個普及,還有一些我不知道是不是真實的故事。什麼統萬城造完後,赫連勃勃並沒有在那裡住上多長時間,因為他都是在外帶兵作戰;什麼統萬城牆運用多種特殊的材料混合,還加上鳥類的毛發唾液甚至戰俘的鮮血加強牢度;什麼他知道一個北京人在前兩年從老鄉手裡用4000元買了一件古董,然後再轉手賣了十萬,而買家再轉手又賣了個四十萬。搞得我後來走路都是眼睛看著地面,好像遍地是寶似的。

再談談毛烏素吧,說實話,我覺得荒漠而不是沙漠更能貼切的形容這個中國第五大沙漠。白師傅說這是這兩年種上的不少沙柳、檸條來固沙的功效。他還說現在冬天沒有風,過了年一直到6月,都會刮風,大的時候,這路就給沒了,車就不能開了。

毛烏素其實是途徑的一個叫做海則灘鎮下的一個村的名字,蒙語中是“不好的水”的意思。但別低估了這裡的地下財富。據說靖邊這裡的毛烏素被戲稱做“中國的科威特”,油氣含量豐富可見一斑,長慶油田就在這裡(白師傅還說幾年前他也出前下過一次鑽,可惜不走運,沒出來油。)。還有還有,最讓我驚訝的是我在白城則村發現了河流(後查到叫紅柳河)和稻田,當地的村民邀請我明年夏天再來,說到時候這裡綠油油的,可漂亮了。可稻田的隔壁就是沙漠啊,你說厲害不厲害。塞北小江南看來並非浪得虛名啊。

好啦,說說統萬城吧,這座1600年前由匈奴大夏王赫連勃勃命令修建的,方圓十數平方公裡的國都。(引:東晉義熙九年(413),匈奴首領赫連勃勃來到這裡,一時被這美麗的景色所迷住了,贊嘆到:“美哉斯阜,臨光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未見若斯之美,於是,任命叱干阿利為將作匠,征發嶺北夷夏10萬,修築都城(即今紅墩間鄉白城於)。十四年(418)竣工,定名統萬城。)大夏後為鮮卑拓拔氏所滅,但統萬城卻歷經數個朝代後終於北宋時代廢棄。現在能看到的,是一些當時藏物的地窖,千蒼百孔的角樓,還有風沙侵蝕後殘立的白色高牆,但人在在高處,環顧四下,從遺址中仍能一覓這座都城昔日的浮華和威嚴。

該走了,白師傅笑著問我:“失望不?”

我說:“怎麼會呢?”

回到靖邊,趕高速中巴到了榆林。走的是建在毛烏素沙漠中的榆靖高速,強烈建議大家將來路過那裡一定要到這條高速上走一走。不光因為它是中國唯一一條沙漠中的高速公路,更因為如果你翻開地圖,你會發現它的路線和古長城的路線是多麼的吻合。沿途一個接一個的烽火台遺址,依稀可判的城牆殘垣都能進入你的眼簾。長城迷們千萬不能錯過了。

========================================================

信息:統萬城遺址門票10元。不是一個旅游景點,都沒有像樣的售票廳,只有一個老伯伯守著門。靖邊到白城則有中巴,8元,下午1點半有一趟。趕不上就只能打車了。白師傅電話:13509123201


精選遊記: 榆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