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拉薩其實不該說初到“拉薩”,因為貢嘎機場在山南,離拉薩市區長達一百公裡—考慮到西藏的城市規模,這可不是一個小距離。
清晨從成都出發的時候有些感冒,背著兩個大背包、一個攝影包和一個睡袋坐上出租車的時候真有一絲擔心,不知傳說中的高原反應會是什麼感覺。
機場與航班一切如常,不像有些人所說得滿是背包一族。機艙裡有些燥熱,鼻孔竟然漸漸通了。從舷窗望下去,很快就見不到成都平原,滿眼都是莽莽的大山。其他地方的山或秀、或奇、或險,但凡高些的多有棱角,沒有棱角的大多只能稱作丘陵。而舷窗下的山不同,高而且雄渾,無邊無際,沒有懸崖峭壁,就在不知不覺中聳立起來,讓人頓生敬意。漸漸的連植被也不見了,山是一片灰色,天是純淨的藍色,只有朵朵白雲的點綴才讓這風光不至於乏味。白雲在山頂、山腰和山谷投下片片陰影,這是在很多照片裡見到的高原特有的景色,也是在以後的若干天裡要讓我們百看不厭的景色。
看見雪山了……機艙裡還是平靜如初,沒有其他朋友經歷過的歡呼與雀躍,或許對前往西藏的人來說,雪山真的算不得什麼希奇。只是積雪反射著陽光,讓人越發感到燥熱,不知這是不是西藏給人的感覺。
這的確是西藏給人的感覺。正當我欣賞著一片蒼涼雄偉的河谷的時候,飛機已經降落在貢嘎機場了。一下飛機就感受到日光城的熱情—向著太陽的左半邊臉很快就有熱辣辣的感覺了。高原反應還沒有到來,但我牢記前輩的囑咐,很小心的把背包背上,避免用力過大。因為要“注意休息”,而且還餓著肚子,就很奢侈的叫了一部出租,向拉薩奔去。
路面很好(好像是廢話,但和後來的旅程比起來,這一點還是值得慶幸和強調的),司機開得很快。路邊的樹木、房舍、田地和農人飛速地退去。與預想的相反,十月初的拉薩竟然沒有多少秋的氣息,大部分樹還是綠的。只在拉薩河中間的河灘上有一叢金黃,讓人不舍。一路的景色沒有什麼震撼的感覺,房舍的風格和藏民的裝束自然與其他地方不同,但總覺得這裡的農村和內地其他地方的農村沒有根本的區別。我甚至想起從屯溪到黃山所經過的村莊,似乎也是類似。
司機很好,從四川來的,在西藏開出租已經三年了。說起高原反應,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說“多喝水就行了”。我們的話題從自治區領導直到他開桑塔納上納木錯的經歷,他很健談,也很樸實,從四川農村出來的,也不容易。
談興正濃的時候,路邊的建築逐漸現代化起來,司機告訴我拉薩的郊區到了。車是從城西的新區進來,所以除了藍天白雲和遠處的群山外,也看不出這裡和內地的其他小城市有什麼不同。一路聊著行著,一轉彎,布達拉宮竟然就在眼前……我心裡忽然有一點點地失望,我對布達拉宮神往已久,曾經想過專門飛到拉薩來,只看一眼布達拉宮就再飛回去。沒想到這座宮殿的亮相竟然是這麼的不經意。與照片上看到的不同,布達拉宮其實就在馬路邊上,建築從山頂直到路邊,加上牆體的粗糙,在沒有進去之前,的確讓人有些失落。
我們定了扎西達吉的房間。因為步行街和修路的原因,出租車進不去。司機於是把我放在北京東路,叫來一部三輪—蹬車的是一位五十歲上下的男子。司機仔細地向他囑咐了我要去的地方,還和他一起幫我把行李轉到三輪車上,這才離開。年長的三輪車夫將我送到大昭寺廣場。因為修路進不去扎西達吉,他又張羅著打聽扎西達吉的方位,想從旅館找個人幫我拿行李。看來背包族自有優勢。我謝過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我自信還能背包—徑自去找。
行李放下之後時間還早,也還沒有高原反應的跡像。我是不甘心就在房裡傻睡的。於是信步到大昭寺廣場吃午飯。昨天晚上和今天早晨都是面包充飢,現在決定好好吃一頓。在廣場角上的一家新疆餐館坐下,點了一份羊肉和一分青菜,自顧自吃起來。大概一看就是剛來的吧,而且是一個人,餐館的伙計一直就看著我,但不說話。雖然我真的很餓,也還是吃不了這麼多飯和菜,於是就剩下了。結賬的時候老板娘來了,很不安的問是不是味道不好。我笑笑說味道很好,只是我食量有限,卻又想吃點好的。一邊心裡又有些不安,剩下飯菜在上海是很平常的事,在這裡卻讓人如此不安……從此一路再不隨便浪費(何況事實證明後來想吃上一頓正經飯菜也不是那麼容易)。
回到扎西達吉,和網上約好的同伴聯系上了,一致認為修路實在不便,於是改投著名的“吉日”。
下午的時候,高原反應終於來了。其時我剛剛從布達拉宮廣場拍照回來,開始感覺有些頭疼,知道是高原反應,於是老老實實地回房躺下。似乎睡了很久,醒來看表,才剛過去十分鐘不到。頭越來越痛,是從裡頭疼到外頭的那種。睡覺是不可能了,看看也到了四點多種,想起哪裡說過對付高原反應的最好做法不是睡覺,而是散步,於是起來,慢慢向大昭寺光過去。
在大昭寺廣場見到一家尼泊爾餐館,與“尼泊爾風味”的餐館不同,這真是尼泊爾人開的,營業員也說不得中國話。信步走到二樓坐下,看了看菜單,尋找著被稱為治愈高原反應的靈丹妙藥的酥油茶。招來服務員,指著標價8元的酥油茶,誰知她竟然反復搖頭。我以為她不賣,或者沒有賣的了,想要問幾句,卻又發現語言不通。這時見到服務員的手指向一個熱水瓶,比比劃劃的……我終於明白了:8元錢的酥油茶足足有一熱水瓶那麼多!於是要了半瓶,坐在二樓欄杆邊上的桌子旁,一邊看著大昭寺廣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一邊平生第一次喝起了酥油茶。酥油茶的味道並不像人們傳說的那麼難喝,但美味自然也談不上的。可喜的是一杯杯酥油茶下肚,身體漸漸暖了起來,而頭也漸漸的不疼了。酥油茶果然是奇效,不知不覺把班熱水瓶的茶喝得所剩無幾,高原反應也終於無影無蹤。
入夜,到“吉日”的門房詢問布達拉宮是否亮燈,接待阿姨說是的。於是一路散步到布達拉宮廣場拍夜景。北京東路繁華依舊,絲毫沒有入夜休息的意思。拉薩就和內地的任何小城一樣,在一天天的喧鬧中迅速的發展著自己,只有布達拉宮,在夜色中巍然屹立,讓我第一次感到她震撼心靈的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