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游神州(八)南陽諸葛廬**

作者: 賽馬50

導讀十一月二十九日。早起,離開上湯,大概在中湯這個地方拐向通往南召的一條縣級路。稍窄,但路面非常好,車又少。爬坡到魯山縣與南召縣分水嶺的地方,路邊有一個石碑,說這裡是楚長城遺址。楚長城建於公元前五百來年,是中國最早的長城,綿延幾萬米,後來被秦始皇毀了,現在上面還有遺址。不看了。 從這裡直到南召約二十來公裡正在修路,很難走。 從南召到南陽 ...

十一月二十九日。早起,離開上湯,大概在中湯這個地方拐向通往南召的一條縣級路。稍窄,但路面非常好,車又少。爬坡到魯山縣與南召縣分水嶺的地方,路邊有一個石碑,說這裡是楚長城遺址。楚長城建於公元前五百來年,是中國最早的長城,綿延幾萬米,後來被秦始皇毀了,現在上面還有遺址。不看了。

從這裡直到南召約二十來公裡正在修路,很難走。

從南召到南陽路面非常好,可惜的是還差二十來公裡到南陽,大約是在張衡墓的那個地方開始,大霧彌漫,好多地方能見度只有二、三十米。所有的汽車都開打大燈和緊急信號燈,小心翼翼地前行。

一路上,加工肉色大理石的工場特別多。

最早聽說南陽是小時候的一個字謎“一點一橫長,一撇到南陽”,謎底“廣”。後來看小說《三國演義》,說諸葛亮“躬耕於南陽之廟”,再背過《陋室銘》,中間有“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

我這人一進城就迷糊,加上霧氣騰騰的天,看不出東南西北,打聽了好幾個人,終於找到了城邊上的臥龍崗“武侯寺”。

門票每人三十元。

祠內所游覽的地方並不很多。幾進殿堂,演繹著三國故事,有草廬、有君臣對話的地方,有諸葛亮打過水的水井等,當然都是後造的。聽導游小姐講,這裡基本是明清建築,所有的塑像都是近些年造的,從前的都在文革中被毀掉了。

南宋抗金英雄岳飛曾有一次領兵經過這裡,因遇雨在祠裡暫駐。見祠內許多稱頌諸葛亮的碑文,大受感動,正逢祠內主持送來筆墨求字,就順便寫下諸葛亮的前後《出師表》。英雄意氣,千古相通,這篇墨書遂成鎮祠之寶。明朱元璋見字曰“書如其人”。後於清朝某年刻成石碑,立於祠內,現拓印成冊,到處有賣,為南陽三寶之一。

另二寶是烙畫和獨山玉。

烙畫大概早已是昨日黃花,這藝術形式如同大連的貝雕畫,風光不再了。

不過,獨山玉可能因其材料的日漸稀少、因材布局的藝術手法而愈加珍貴。

本人沒有什麼藝術修養,有時喜歡附庸個風雅。這次出門,打算凡到有什麼特產的地方,買點紀念品回去以做紀念。因此找到南陽市的“玉雕大世界”,幾十家玉雕門市一一看遍,花一百多元錢買了塊印章石。

一直向南,到新野住下,打算明天到襄陽的古隆中看另一個“武侯祠”。聽說兩地為爭諸葛亮出山前這名分,打了一千來年官司,至今沒結果,我去斷斷看。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