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機上第二次俯視麗江古城,想起第一次隨團旅游時的種種遺憾,決心要一次自由悠閑的麗江游。古城依舊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熱熱鬧鬧的商鋪,各有千秋的酒吧,每天都游走在其中,逛逛商鋪,泡泡酒吧,幾天下來,心中竟然有些浮躁。和新認識的麗江朋友小雪聊起自己的感受,她告訴我,在離古城坐車十幾分鐘的地方有個束河古鎮,一定適合我。
第二天,我拉著小雪上路了。走在束河的石板路上感受到一種清新,游人很少三三兩兩,店鋪不多,有趣的是老板們也不吆喝自顧自地做著自己的事,或聊天或看書或發呆。路邊有一條真真清澈見底的小溪,跨過小溪上的石板可以走進溪旁的各色店鋪。更有處處田園風光,心中好一陣歡喜。小雪笑著說往下走還有驚喜,走過有“神魚”的龍潭,一條楊柳垂拂的小徑引我們繼續向前,左邊有一片參天的柏樹林,右邊有口三眼井,前面有道石牆,小雪領著我上了石階,一拐,原來這柏樹林旁山坡上有一家客棧。客棧的老板是小雪的朋友,我們坐在園中的搖椅上聊了起來,客棧有個有趣的名字叫“星期八”,阿杜(老板之一)說星期八的意思是每一天都是假日,很適合束河的悠閑時光。我和阿杜聊著他們在這裡的生活,小雪在廚房幫薛哥(老板之一)做飯。我們一起在客棧的酒吧裡吃了飯,薛哥的菜做得很好吃。我決定搬來這裡住,下午他們幫我找車去古城拉了行李,我在束河的悠閑時光開始了。
“星期八”客棧都是納西風格的木結構房子,一棟新的二層樓房有六個標准間,一棟舊的二層樓房是普通間,院旁有個小院裡有一棟二層小樓,客棧裡最好的房子就在裡面是二套小套間,這是老板們自己住的。這也是束河的一大特點,這裡的老板們首先是自己享受生活,其次是經營生意,所以老板的商賈氣少了很多,更像是朋友。我選擇了二樓的普通間,一條封閉的走廊,到底是洗手間,有玻璃衝涼房,很衛生干淨。我住的是間單人房,現在游人不多,二樓就我一人,我花了普通間的價錢感受標准間的享受,心中好不得意。
每天,九點多起床,洗漱完畢,大家在客棧的露天吧吃早飯,納西的水燜粑粑,大米稀飯,最喜歡澆了辣油的豆腐鹵。早晨清新的空氣,在海棠樹下,聽著小鳥唱歌,享用著美食,想起在上海,每天早晨穿梭在地鐵站,拿袋牛奶,邊衝鋒邊往嘴裡塞面包,我感覺到了天堂。
客棧坐落在山腳下,每天阿杜和薛哥都要爬山,我也會隔天和他們一起爬山,路還算好走,大約要四、五十分鐘(沒有我,他們三十分鐘)就能到黃牛坪,那是個大草甸,據他們說四、五月這裡滿山遍野都是各色野花,現在綠草盈盈,有一些小野花點綴其中,好想在草地上打個滾,撒個野。他們說有計劃在這裡搞個露營地,提供帳篷給游客,據說晚上月光明媚是個看星星的好地方,很適合熱戀中的人來浪漫。下山時會順手摘點野花,客棧的花器總是插滿鮮花。
阿杜在麗江有個網球俱樂部,下午他們有時會去打球,我去了二次,沒想到麗江有這麼好的網球室內場地。阿杜球打得很好,據說在廣州時還參加過業余賽,在高原上打球很累,但很暢快淋漓。又有個球藝高超的陪練,真是過癮。不過阿杜當陪練是要陪練費的,好在我是漂亮MM,嘴巴有夠甜,當然免費了。
平時閑來,在古鎮逛逛,薛哥介紹我認識了很多“村民“,龍門客棧的小斌有二條漂亮的大狗,總是跟隨主人前後,好不威風。東北大姐的餃子很地道,待人也熱情。熊貓小堂的阿姨很有人緣,年輕的“村民”都喜歡她。還有“綠林客棧”的田野,每天他那兒都有音樂party,自娛自樂,趕巧的話能碰上烤全羊,第一次嘗試自己拿著藏刀從燒烤架上割一塊吃一塊,聽著搖滾喝著啤酒,一個字“爽”。
更多的時候,我享受著獨處。下午寧靜的客棧小院,陽光燦爛,或一杯清茶、一本閑書,信手翻來輕松閱讀;或看小鳥在園中樹上嬉戲;或閉目養神感受太陽的溫暖;也或什麼都不想干脆發呆。
後山坡我趴在草地上給各色野花拍特寫,原本不起眼的無名小花在鏡頭裡也婀娜多姿,風情萬種。真是感嘆造物主的神奇,小生命的頑強。原來美無處不在,就看我們能否靜下心來留意身邊的一切。在我的鏡頭裡,一面斑駁的土牆,一扇搖搖欲墜的花格窗,一排褪了漆色卻露出原木花紋的六合門,它們有一種歲月的滄桑美;晨靄下古鎮的青瓦屋頂間有炊煙裊裊生起,暮靄中屋頂上的瓦貓身鑲金邊守護著家園,它們有一種寧靜美;披星戴月的納西婦女背著背簍忙碌在田間地頭,穿行在溪邊巷道,她們的臉因日曬而黝黑,她們的手因勞作而粗糙,但她們身上有一種人性美。在我生活的都市裡到處充斥著“時尚”,但就缺少樸素之美、簡單之美、純淨之美,所以人們的物質是豐富的,內心卻是浮躁的。此刻我身處這遠離塵囂的古鎮,享受著寧靜、悠閑,久居都市麻木的心也變得敏感起來,各種情愫湧上心間,真真有一種精神的滿足。
很快我十天的悠閑時光結束了,不但經歷了精神之旅獲得了心靈的寧靜,還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次的麗江之行將沒有遺憾,但卻有了份牽掛,牽掛束河的山、束河的水、束河的人。人有了牽掛就有了盼望,有了盼望我就一定還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