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記錄---甘南川北行

作者: Vicky_Du

導讀正在工作的某一天,突然覺得很乏味,很枯燥,才想起好久沒有出去玩了,正巧有朋友相約到川北甘南,便欣然應約。一十七天的旅程,留下許多歡樂,許多體驗。當然,還有就是回來後卻發現在同事間已盛傳自己休婚假的謠言,居然還有不少人相信!? 這麼多的經歷,如果不把它記下來似乎有點……那就讓我向你一一道來。留心看吧! 第一集特別篇 一. 牟尼溝的風餐露 ...

正在工作的某一天,突然覺得很乏味,很枯燥,才想起好久沒有出去玩了,正巧有朋友相約到川北甘南,便欣然應約。一十七天的旅程,留下許多歡樂,許多體驗。當然,還有就是回來後卻發現在同事間已盛傳自己休婚假的謠言,居然還有不少人相信!?

這麼多的經歷,如果不把它記下來似乎有點……那就讓我向你一一道來。留心看吧!

第一集特別篇

一. 牟尼溝的風餐露宿——難得的“享受”

牟尼溝,是我們此次行程的第一個目的地,按照原定計劃我們聯系了順江馬隊,一行十個人十匹馬浩浩蕩蕩向二道海進發。

我的坐騎年紀也算輕,大概12歲,但非常有個性。別人在吆喝時,它也跟著瞎起哄,一陣亂跑;在平地上晃晃悠悠走著走著,沒來由地它又突然跑個幾十米,可把我顛簸地夠嗆也嚇的夠嗆。更有趣的是,它會聽英文,我說了句“GO”,它就真的跑了起來,把我給樂的。

到了營地,馬兒當眾撒起尿來,我們頓時傻眼了,這可是晚上睡覺的地方啊!那馬尿也不是鬧著玩的,量多,味濃!就像滔滔黃河水,還是泛濫的那種。

想不到更糟的事在後頭,原本還算晴朗的天居然下起雨來。密密的雨夾著冷冷的風,把我們的興致澆滅了大半。其實,雨中的二道海也別有一番風情,朦朦朧朧,似霧似煙。

我們的晚餐是馬茶、馬鈴薯、面片和卷心菜,但我看到的卻是一碗糊狀物體,粘粘的,稠稠的。不知是太冷還是太餓的緣故,這熱熱的糊糊吃起來也還可以。好不容易解決掉一碗,熱情的馬夫及時伸來一個大勺,叭唧一聲,又是一碗。結果一頓飯下來,滿肚子的面粉和澱粉——撐飽了。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用的筷子是用細樹枝現做的,又干淨又方便。

雨一直在下,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我們圍著火堆在聊天,在唱歌。央求藏民馬夫教我們藏族民歌,可學來學去還是唱了上句忘了下句,咿咿呀呀的只引來哄堂大笑。作為回報,藏民馬夫也要求我們唱歌,誰知我們唱的全都是Byond、譚詠麟等老一輩的歌,看來我們已經是上一代的故事了。跳躍的火光照亮了每個人的臉龐,我忽然覺得這場面好溫暖。

要睡覺了,我們躲進帳篷一看,整整齊齊四個被窩。“嘩!”歡呼一聲鑽進去後才發現不對勁,枕頭是馬鞍,硬邦邦,凹凹凸凸;帳篷兩邊被雨淋透了,一碰全是水,挨不得;帳篷頂有小洞,會滴水;地面是傾斜的,得控制身體避免向下滑。天啊!漫漫長夜如何度過?大家心裡一陣哀嘆。半夜醒來,身體早因長期保持同一姿勢而疼痛難忍,頸部和腰部尤甚,卻欣然發現四周很光,滿心以為天亮了,一看表,剛過12點!何時才能熬到天亮?我想自己從來都沒有這麼盼望過黑夜快點過去,光明快點到來。

睡睡醒醒,醒醒睡睡,每一個轉身,每一個姿勢的改變都異常艱難。終於盼到另一個帳篷有所動靜,我們的馬夫起來了!“我們要起來!”大家在被窩裡喊,“外面冷的很,再睡會吧。”馬夫善意的勸道。可我們實在受不了,真個是腰酸背痛,而且晚上潮氣很重,頭發、被子全是濕的。逃似的衝出帳篷,盡情地伸一個懶腰,大大地呼一口氣,嘩!舒服!

雨早就停了,帳篷外的水珠結成了冰,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亮,像一顆顆的珍珠,散發著誘人的光芒。樹上的葉子有的黃了,有的紅了,有的還是綠的,種種顏色混在一起,煞是好看,昨晚的折騰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三. 索克藏寺借宿——提心吊膽

為了能看到黃河邊上的日出和日落,我們決定在唐克“九曲黃河第一彎”住上一晚。

黃河邊有一帳篷賓館可住宿,但工作人員態度極其惡劣,不肯降價,我們一氣之下決定到不遠處的索克藏寺看看能否借宿一晚。幸運的是,寺裡真的有為游客准備的床位,價格也合理,20元/位。

吃過晚飯後,在阿卡(藏語,和尚的意思)的帶路下,我們到了某位和尚的家裡。房間的設備極簡單,一盞昏暗的燈,牆壁上貼滿了照片,有草原,有黃河,有雪山,更多的是阿卡們的照片,遠遠看去是紅紅的一片。牆邊的櫃子上敬奉著一些佛像,還有就是一些活佛的照片。房屋中間擺放著北方特有的一種爐子,既用來燒水也用來取暖,燒的是馬糞和牛糞。在眾多的照片中,我們驚奇地發現當中居然有某些港台明星的影子,桌子上還有劉德華、王菲的磁帶。現代與傳統的衝突,但也告訴我們,流行真的是無處不在!還有,劉德華、王菲是真的很紅!

同行的男孩在另一個房間,沒有燈,很黑。我們打開手電才驚覺那裡應該是一個小佛堂,櫃子裡擺滿了金色的佛像,大概有十多座,牆壁四周貼滿了大幅的活佛照片。在手電微弱亮光的照射下,充滿了神秘感。大家都覺得睡在這好像有點對佛祖不敬。

躺在床上,忽然想起臨睡前有人將一大堆的牛屎干倒進爐子裡,在這密不透風的房間,難保不會一氧化碳中毒。可睡下了,誰也不願起來,只在那思前想後的。過了一會有幾個和尚進來,用手電照了照我們,並問“夠暖嗎?要不要被子?”感覺像是在探監。他們走後,我們又想起新的問題來,門沒有鎖,半夜會有人進來嗎?要是有,怎麼辦?還有就是,因為是住在和尚的屋子,睡在應該是和尚睡的床上,總覺得有點……

整個晚上就這麼想來想去,輾轉反側,還要豎起耳朵聽動靜,緊張,累壞了。還好,一晚相安無事。只不過,這又是一個難以成眠的夜晚。

四. 參觀天葬台——心理挑戰

在計劃行程中,得知甘肅這邊的郎木寺有安多地區最大的天葬台,也把它列為必須去的地方。

到了郎木寺的第二天早上,我們去了天葬台。

那天早上的天氣出奇地差,霧氣很重。清晨的小山村被一片白茫茫所籠罩,整條白龍江像一大鍋沸水,不斷冒著白煙。我們走在小路上,50米開外一片模糊,四處靜悄悄,真有種不知身在何處的感覺。

按照前一天和尚的指點,我們沿著山路向上走,可是前路茫茫,往後一看,走過的路早被霧氣所淹沒。山風冷颼颼地毫無忌憚地四處亂鑽,天上偶爾傳來幾聲凄厲的烏鴉叫,劃破寧靜,大家不由自主地靠在了一起。

終於看見前方山坡上飄著的經幡了,那裡用經幡圍起一圈,略顯破舊的經幡在風中飄蕩著,飄蕩著,感覺很凄慘。我們以為經幡圍著的地方就是天葬台,不由得加快了腳步。走著走著,發現路旁多了許多東西,有衣服,有鞋子,有印著經文的紙片,零星的散在四周。再往前走,東西越來越多,一把斧頭赫然出現眼前,接著是一把剪刀,還有膠手套。大家小心翼翼地繼續走,前面出現了一塊平地,有許多石頭堆在上面,其中還有燒焦的痕跡,幾把斧頭在石堆中,我低頭看,腳旁有一雙帶血的膠手套。“啊!”同伴一聲大叫,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是兩副成人的胸骨骨架,大家眼睛四處一搜,原來在石堆附近散落著不少白骨,還有連著肉的指骨——這裡才是天葬台。

我們站在那裡,感覺到了死亡的氣息。四周的霧還沒散去,由於潮濕,一種腐爛的味道彌漫開來,大家不敢久留,懷著敬畏的心情下山了。

五. 酥油味洗澡水——全身香噴噴

藏民們喜歡酥油,但對於我們來講,它的味道未免太濃太重。我們堅持每天洗澡,除了洗去一身的塵土和疲憊外,還有就是那股味道,沒想到那次會壞在洗澡水上。

從唐克坐面的顛簸了近五個小時到了郎木寺,當晚我們准備好好洗個熱水澡,美美睡上一覺。擰開花灑,發現流出的熱水怎麼略帶黃色,以為這是水質問題,當時也沒為意。洗完澡出來,同伴卻皺著眉說:“你們怎麼還這麼大股酥油味呀。”我們不信,相互嗅了嗅,嘩!什麼洗發水、沐浴液、洗面奶,通通掩蓋不了那一股濃濃的酥油味。我們的毛巾更慘,不但有味道,還有顏色,全黃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第二天和店主聊天,提到了這個問題,店主不好意思地告訴我們個中因由。原來,我們用的熱水是把井水加熱後泵到一個大鐵桶後再慢慢流出,而那個蓄水用的大鐵桶曾經裝過酥油,就算經過這麼長的時間,仍然洗不掉那股味道,所以洗澡水變成了酥油水。

從郎木寺離開,我們身上的味道已和藏民無異,只是濃淡的問題,用自己的話來講,我們已經是三朵美麗的酥油花了!


精選遊記: 甘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