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外---留新偶得

作者: 非尋

導讀春節在外 --- 留新偶得一切都很平常,很安靜,除了朋友好心的告訴我多儲備食物,新年的兩天商店是關門大吉的。 因為超市除夕下午就會關門,於是提前一天去置備我可憐的年貨:一打麻油方便面,2公升牛奶,一棵白菜和一塊凍肉成了購物筐內的主導者。 超市裡頗有過年的氣氛,大紅的彩帶,燈籠掛出了一份喜氣洋洋。難得一見的腊肉熏腸蓮子桂圓也在專門的年貨櫃架列 ...

春節在外 --- 留新偶得一切都很平常,很安靜,除了朋友好心的告訴我多儲備食物,新年的兩天商店是關門大吉的。

因為超市除夕下午就會關門,於是提前一天去置備我可憐的年貨:一打麻油方便面,2公升牛奶,一棵白菜和一塊凍肉成了購物筐內的主導者。

超市裡頗有過年的氣氛,大紅的彩帶,燈籠掛出了一份喜氣洋洋。難得一見的腊肉熏腸蓮子桂圓也在專門的年貨櫃架列出。蔬菜冰櫃幾乎已被搬空了,大家都是以搶的速度把推車塞得滿滿的。音箱裡翻來覆去是“財神到”,似乎大家盼望他的尊駕遠盛於春節。

想起在家過年時那種興奮雀躍,這裡卻始終是淡淡的旁觀,仿佛春節並不是我的節日。

華人為主的新加坡恐怕是除中國之外唯一把春節列為公眾假期的地方了。而且放得很徹底,全國上下大小商店一起關門。年前購買年貨的架勢遠遠超過聖誕元旦,無怪有非華人的朋友看的瞠目結舌。

舞獅,燒香,紅包比中國更傳統。甚至電台廣告都有“May I have my ‘Hong Bao’? ”這樣的廣告語,讓人啼笑皆非。

除夕和幾個朋友在家包餃子。雖然大家都是臭皮匠,自己動手倒也其樂融融。電視裡放的是“Mr. Bean”,中文台則是一部糟糕的香港賭片。穿插著中國娃娃賀歲專輯的宣傳,這就是過年的節目了。

居然是除夕啊!想起每家的燈火通明,想起春節晚會的嘈雜喧鬧,想起聲聲不斷的爆竹,自以為不戀家的我開始真正想家了。

撥通電話,那端是一家人的歡天喜地。話筒在每一個人手中傳遞。

外公的骨折好了嗎?外婆的身體還硬朗嗎?小阿姨的股票怎麼樣了?媽媽早上還堅持鍛煉嗎?爸爸CAD學成了嗎?阿三大學裡有沒有談男朋友?悅悅高考復習的如何?。。。。。。沒有想像中的胸潮澎湃,眼淚卻不爭氣的滑了下來。

十二點,周圍很安靜。就在這份安靜中我第一次在異域迎來了新年。手機上不斷有Message傳來。感謝朋友。然而英文的"Happy New Year"怎麼都沒有中文來的熨貼和溫暖。

初一的半夜據說有春節晚會的重播,雖然是凌晨才開始,雖然已經對晚會不屑了四五年了,我卻泡了咖啡端端正正坐在電視機前等候開始。節目是刪節過的。除了馮鞏的相聲和趙本山的賣拐,沒有其他的小品相聲。只有歌舞的晚會更顯得混亂無聊。可我依然堅持到最後,或許通過它去感受過年的氣氛。盡管還是旁觀,漠然。

兩天的休息盡讓我感到無聊,無所事事。終於明白那種根深蒂固的傳統,那種小時候對新衣服的盼望,對餃子佳肴的垂涎,對紅包的夢想所積累起來的對新年的冀盼是只有在那塊土地上才會開花結果。

明年春節我一定回家!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