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3:30,從梅隴乘城郊列車,1個半小時到嘉善,只要8元,而且沒人檢票!出了車站廣場,跟著人流走,發現有輛車到西塘,只要3.5元:)車上碰到一位好心的老伯,在西塘當老師,他熱情地給我們介紹了西塘的情況,當然,我們最關心的是門票啦。他告訴我們:“那麼多人還住在鎮裡,整天要進進出出的,怎麼收門票?那都是嚇唬你們外地人的。”下了車,他順道陪我們走了一段,進鎮時雖然有售票點,果然沒人理會我們。但是西塘其實只有一小部分是古鎮,從售票點進來走了那麼久,還是一副現代鄉鎮的模樣。與老伯分別後,我們走到華聯超市,竟然有岔路口,選擇左手一條路,走了一段沒看到古鎮的影子,不敢再走,只好上了一輛一直在我們旁邊攬生意的人力車。從一條窄窄的小弄進去,現出另一片天地來,這就是古鎮了。從上海到西塘,半天時光我們仿佛跨越了千年。從繁華歸於沉寂,仿佛洗淨塵世的鉛華,心都平靜了。錯過了西塘的黃昏,但西塘給了我們美麗的月夜。那天應是農歷十六吧,月亮特別圓,特別亮。在環秀橋上坐著,看那白牆黑瓦的屋子沐浴著銀色的月光,紅紅的燈籠倒映在水裡,和著月色蕩呀蕩呀……只怕眼睛看不盡美景,光在橋上就拍了很多張照片,只可惜沒帶三腳架,效果不是很好。
沿著煙雨長廊一路走去,幾家飯店生意都很好,聽說有一群學畫的學生在這住一周。果然看到十幾個學生圍坐一桌,一起喝著黃酒。哦,好羨慕他們,這樣的景色,這樣的朋友,在河邊就著初秋的涼意喝上幾杯暖暖的黃酒,是不是友誼也會凝固在這千年的古鎮裡?
買了船票,因我們是散客,要等到8點才開船。沒關系,再順著長廊走去。在環秀橋對面的橋上,對著這番美景,就這麼坐著發呆,什麼也不想……西塘最迷人之處就在於此:它是活生生的,然而又是古老的,讓人逃離了塵世的喧囂,仿佛來到另一個與外面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外桃源,在這裡的時間裡,心情是平靜的、淡泊的,似乎可以就這樣拋卻一切。
坐到烏篷船上,發現我們這條船竟然都是一對一對的情侶。兩個人偎依著,船咿呀咿呀的搖呀搖,月光和古鎮的倒影在水裡蕩呀蕩,心情也晃呀晃,恍然在夢裡,無需話語,就可以這樣攜手到地老天荒。
上了岸,挑了剛才學生吃飯的那家飯店,點了醬爆螺獅、青豆炒菱角、河蚌湯,兩人飽餐一頓。不敢喝黃酒,怕第二天起不來享受古鎮的清晨,現今想起來,甚覺遺憾。如能約上三五好友,在那喝上幾杯黃酒,人生之樂事莫過於此。
第二天6點起來,天氣有點涼,環秀橋上已聚了幾個等日出的“色友”。因雲層厚重,日出還需一段時間,我們決定先去拍長廊。清晨的古鎮,安靜地等待日出的喚醒,我們也不敢高聲喧嘩,只無語地聽著鞋子敲在石板路上啪嗒啪嗒響。每一處景色都覺得不敢遺忘,一路走去,拍了很多照片,只單拍景色,因覺得自己雖然長得不醜,但沒有這樣的古韻,倒破壞了照片的韻味。
古鎮的老伯起得真早,我正在橋上發呆,他提著一個小桶,吆喝著:“豆花來嘍!”在清冷的早晨吃一碗熱乎乎的豆花,嗯,味道很好哦:)正樂著,太陽從雲層中露出臉來,趕緊回頭拍了幾張。這時,鎮裡的人開始陸陸續續地推著自行車出鎮工作。
回來又在橋頭吃了碗餛飩,然後就信步走走。從燒香港一直走到古鎮的邊上,再繞回來。那段路人很少,Arther老想說服清潔河道的阿伯讓他上去搖船,屢次遭拒:(發現古鎮居民都是用木桶做的馬桶,有的馬桶還雕花咧:)
經過畫魂拍攝地?堂,要5塊錢門票,又不能在裡面泡茶,就沒進去,決定回來看《畫魂》:)路過一家茶樓,廳裡放著個大茶壺,號稱“江南第一壺”。因還有些地方沒逛,暫時不泡茶。買了包熏青豆,味道不錯,邊吃邊繼續沿著河道走,一直走到臥龍橋。橋面上的石板雕花已經模糊了,看不出原來雕的是什麼。橋頭有家水果店,一問,桔子1元1斤,雪梨1.5元1斤,好便宜,古鎮人好樸實,對游客也不抬高價格的。買了些水果,往前走,有家船舶展覽館,只要1塊錢門票,裡面有很多種船的模型,都是老板自己做的喲。
有戶人家賣菱角,生菱角才1元1斤。老板說我們吃的菱角炒青豆,那些菱角都是熟的,不好吃,生菱角才好吃。買了一斤,脆生生的,有點清甜。
河邊有家茶館,兼賣餛飩。那是家面向生活在古鎮的人開的茶館,老人家幾乎把所有的桌子都坐滿了,只有一桌,是一對情侶,學著老人的模樣,兩杯茶,下一盤棋。
再回煙雨長廊,日光斜照在路上,明暗之間又是不同的景色。這時,已有幾個旅行團來了。旅游者腳步匆匆,導游的大喇叭完全把西塘的寧靜破壞了。我就坐在河邊的長廊上,曬太陽,剝菱角。看旅行團來來往往,行色匆忙,突然覺得自己很幸福,可以這麼悠閑地任思緒飛揚,讓雙腳在空中晃啊晃,恍然間,已與他們不在同一個空間,竟覺得他們像電影畫面一樣,雖人影晃動,人聲嘈雜,但完全與我無關。
把菱角吃完,太陽也把我曬得暖暖的,竟像只貓一樣,覺得想睡一覺。於是回到住處,再入夢裡水鄉。
一覺醒來,已日頭高照。完全醒來的西塘,是活生生的,賣各種小吃的人們熱情的招呼著顧客。我們繼續閑逛,看了兩家免費展覽館,一家是古鎮舊物,裡面有雕花大床,送飯的盒子,胭脂盒等一些舊時的生活用品,一個小青年在大門邊上拿著放大鏡雕刻;一家是水筆畫展,都是老板自己畫的,內容一律是西塘的春夏秋冬,其中一幅是西塘的雪景,我問老板,什麼時候下雪,答說要到1月份。
在長廊的一家糕餅店買了芡實糕,很好吃。當時覺得挺貴的,要10元一斤,一斤並沒有多少。回來自個去買芡實,竟然17元一斤,而且一斤確實沒有多少,芡實挺重的。又在一家店買了送子龍蹄,很香,就是太大,我倆吃了兩頓才吃完。裡面的肉可能是塞進去的,不然什麼豬的蹄子可以這麼大?!
徜徉在古鎮西塘,雖然景色是相似的,但總覺得看不夠。就這樣繞過去,又繞過來……就是舍不得繞出去。
然而終歸是要走的,雖然有點不舍,我們還是帶著背包從蘇家弄穿行而出,外面的世界真與鎮裡差上好幾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