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難忘的雲南之旅(廣州—昆明—大理—麗江—瀘沽湖—香格裡拉—德欽—虎跳峽—石林—廣州)
我一直有去雲南的欲望,對雲南的欲望主要來自電視和報章對瀘沽湖和香格裡拉的熱賣.。看到把瀘沽湖介紹得如此神秘,把香格裡拉稱贊得像個天堂一樣,搞得我的心癢癢的。本來一直以來都是想跟團去,但旅行團都是只去瀘沽湖,而不去香格裡拉的,兩者不能兼顧,而我想既然去了,就滇西北都去好了,免得以後又心裡想著哪些地方沒去,再傷腦筋去。原本沒打算去梅裡雪山的,但在我後期所做的功課中在別人的游記中發現梅裡雪山實在太美了,而且比玉龍雪山還要美,所以就把梅裡雪山也加入此次的行程中。而且這次的行程中有一條必走之路:那就是徒步虎跳峽28拐了.知道會很辛苦,但還是想挑戰自己.因為各種原因,決定把行程定於7月12號出發,並在出發前幾個月做了我自認為比較充足的功課,(比如上網找資料、對比別人寫的游記,以制定出一條適合自己游玩的路線).
提早買好了7月12日的火車票,廣州站到昆明,上鋪330元。(原本想買廈門到昆明經停廣州東站的車,但由於東站只下不上,所以沒有辦法。而這趟車是更適合充分利用時間,可以先去石林的,這樣的話就不會白白浪費一天了)。
7月12日:火車巧遇彩虹
這趟火車經過廣西,貴州等地,所以一路風光都很不錯。在晚上7點鐘的時候,因為之前下過雨,接著又出了一會太陽,所以在陽春市區間看到了好幾道彩虹,雖然也不是什麼希奇的事情,但對於我們在城市裡生活的人是很少見到彩虹的,所以看到彩虹就非常興奮,真的太美了。
7月13日:昆明爛尾火車站及顛簸的昆楚之路
早上在火車上聽說因為昆明火車站在修,而且昆明到大理的火車票不好買,而火車上又可以買到昆明到大理的汽車票,於是就沒有懷疑的買了兩張,64.5元/張*2=129元。下午15:46分火車准點到達昆明站,一出火車,便看到了修了一年多還沒修好的破爛火車站,真的有點不堪入目。跟著乘務員來到了汽車站,坐上了16:30開往大理的(依維客),昆明到大理的汽車在離火車站不遠的汽車站坐,7:20—18:30每20分鐘發2班車。後來的行程中發現因為雲南是高原地貌,點與點之間都要翻山越嶺的,走的都是山路,所以在以後的行程中所坐的車大多數都是依維客型號的車,大概像一輛中巴一樣,可以坐15人左右。這樣走在山上比較安全點。本來聽說5個小時就可以到了,但後來司機說昆明到楚雄那段路在修,所以要8、9個小時。後來才發覺整個旅途之中,最難走的就是這段路,所以決定回程肯定要坐火車。單單昆明到楚雄這段路就整整顛簸了有2個多小時,走山路又三個小時,所以就這段路就花了有6個小時之多。這段路本來不應該這麼難走的,因為還有一條舊路,但雲南政府都怪怪的,新路還沒修好,就把舊路一起挖掉,兩條路一起修,搞得兩頭不到岸,只有一條破路可走,而且因為下雨,路上又沒見修路工,聽說已經修了一年多,也不知道還有多久才修好,我看沒兩三年都別想修好了。這條路簡直破得慘不忍睹,顛得我們五髒六腹都跳出來了。直到到了楚雄,道路才稍微平穩一些,楚雄是一個建設得不錯的城市,甚至比昆明和大理還漂亮。楚雄到大理是高速公路,大概兩個小時就到了。所以這樣一路顛簸,搞到凌晨12點半才到下關,,然後就和另外三名游客一起合租一輛的士到古城,一輛車30元,平攤下來每人6元*2=12元。大約半小時後達到古城,因為是半夜了,所以不是這麼容易找到住宿,在司機的幫忙下,終於找到了 “榆安園花園旅社”,經過一番砍價後,得到了相對優惠的價錢,60元一晚。經過大半天的折騰,趕緊洗完澡就倒頭大睡了。
7月14日:大理古城半日游及到達麗江
為了能早點到麗江,就早起游覽一下大理古城就算了。一出旅館就看到了買“乳扇”的小攤檔,老板說原價賣2.5元的乳扇賣給我們2元,說是開市價,我們還以為賺了,誰知道後來在大理古城逛的時候看到檔檔都賣2元,才知道騙人。挺新鮮的玩意,吃起來感覺還可以。接著就在大理古城隨便逛逛,本來就聽說大理古城很商業化,所以也沒有寄予厚望,只是抱著既然來了,就看看的心態,找些地道小吃嘗嘗就算“完成任務了”。接著嘗了米線2元、餌絲2元,還嘗了一家門面很破爛,但卻相當香脆的油條4角一條,共吃了三條。邊走邊吃,不知不覺還吃了餌塊(很辣)1元,酸奶1.5元,豌豆涼粉1元、龍須糖1元。感覺大理古城真的非常沒意思,隨便逛逛後便坐2號車5角/人(問一下當地人就知道在哪裡有的坐了)坐到總站下車走一小段路就到了洱海,在古城就有當地導游跟著我們坐公交車到洱海,一直想叫我們坐游船,我們一直沒有管她,直到我們回去古城,她也就無奈地跟著回去了。看來我們這筆生意她是做不成了。洱海也相當令我失望,所以根本提不起興趣坐游船游洱海了。本來還打算徒步蒼山的,因為聽說徒步的那段路在修,只能坐纜車上去接著坐纜車下來,而且聽說蒼山上治安不好,有人搶東西。覺得沒意思,就放棄這個計劃了,然後坐回2號車回古城了,在回古城的路上還遠遠得看到了崇聖三塔,雖然遠,但看得很清楚,我想比買門票(52元)進去會更值。到了古城便在金花大酒店旁的售票處買了兩張到麗江的車票(35元/張),然後在古城裡解決了午飯問題,嘗了醬爆田螺10元,還可以,砂窩魚20元,味道不錯,很鮮美。木瓜雞15元也不錯,我看最糟的就是青蛙皮了(5元,是當地一種菌類,干干的,外表很像青蛙皮,一點都不好吃)在上車前還喝了一瓶酸奶,到了麗江才發覺大理還有唯一一點好處就是酸奶便宜,到了麗江古城,所有物價都上漲,連酸奶都漲到了3元一瓶,而且不是很容易找得到。
在大約三個小時的車程後,我們到達了麗江客運站,出了客運站過馬路坐2號公交車(5角/人)到麗江古城。一進古城便給我一種很舒服,很快樂的感覺,當時還下著毛毛細雨,踩著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上,感覺很浪漫。跟著網上建議找了幾家客棧,基本都是客滿,那些客棧環境都不錯,有小橋流水,但價格都太貴了,我覺得不值得。便四處尋找,找到了在四方街郵局旁邊的天順祥客棧60元。那裡的老板還得知我們明天打算去瀘沽湖,就通知我們在他那裡都可以預定來回瀘沽湖的車票,是一輛面包車,和其他游客一起合租,來回兩天100元/人。覺得老板也不像騙人的樣子,就相信了他。在客棧洗完澡,才慢悠悠地出去古城逛,因為雲南靠西南,所以要到晚上8點多才天黑的。這樣也感覺時間延長了。在古城溜達了幾個小時,感覺還不錯,古樸的小巷,小橋流水,給人很舒服的感覺。只是游客太多了。特別是在酒吧街,都變成了飯店,一點酒吧的感覺都沒有,比陽朔差多了。感覺就像在超市一樣。古城的物價太高了,聽人介紹去了“阿益燦飯店”嘗了“米灌腸“(10元、不好吃)和”雞豆涼粉“(6元、還不錯,和涼皮差不多)。其實後來發覺還是貴了,但沒辦法,又不想跑去新城吃,就只能心甘情願被別人當水魚斬了。至於納西小吃”木瓜水“還是挺特別的,口感也很清爽。一晚的光陰就這樣打發掉了,回去好好睡一覺,准備迎接明天的“瀘沽湖之行”。
7月15日、16日令人陶醉的瀘沽湖
早上8:15就有司機來接我們了,等齊其他三個游客,一行五人便充滿期待地出發了,途中經過“公路18道拐”,因為是包車,所以司機都主動停下來讓我們照相,看著山下的公路拐來拐去,真有意思,其實從瀘沽湖回來的時候也是走原路的,我數了數都沒有18拐啊,所以也不知道是怎麼算的。都不知道當時修路時是有意修的還是無意的,我看就像是無意中制造出奇跡了。雲南山多,城市與城市之間都是要走山路的,拐來拐去是經常的事,只是能夠拐出個雲南一景就不尋常了。途中還經過“金沙江”,沒什麼好看,水黃黃的,也沒有多少氣勢。去瀘沽湖的公路有三分之二都是一些小鵝卵石鋪成的,車子走在上面也顛簸的很厲害,中午飯在寧蒗吃的,下午三點才顛到瀘沽湖,門票52元/人。在開進村的路上,瀘沽湖神秘的面紗慢慢被我們一層層地揭開,我們終於看到神秘瀘沽湖了,平靜的、藍色的湖面上蕩漾著幾條小舟,摩梭族的姑娘和小伙子在豬艚船上談情,青山的倒影浮在湖面上,這一幅幅優美的畫面,讓我們不斷地發出“哇、哇”的叫聲,也不禁感嘆瀘沽湖實在太美了。我們還發現在湖邊有大一片草原,打算策馬奔騰,誰知道司機大哥卻說那不是草原,只是一大片長滿水草的沼澤地,恐怖啊!不知道的話就要永遠留在瀘沽湖裡啦。司機將我們帶到一個小型碼頭,登上了豬艚船游覽夢寐以久的瀘沽湖,兩個摩梭族船夫蕩起雙槳,讓我們以最近的距離親近瀘沽湖,我們透過湖面,可以看到長在清澈的湖底的“海花”,一朵朵白色的小花也隨著微波輕輕地漂浮著,仿佛浸身於花海之中。聽著摩梭族船夫講著摩梭族的習俗,特別是一個又一個“走婚”的故事及走婚的習俗,才發現在中國沒有比瀘沽湖更開放的地方了,他們允許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聽著聽著不知不覺就到了“裡務比島”,小島不大,山坡上有個“裡務比島寺”和一個“土司墓”,在山坡上欣賞瀘沽湖,又是另外一番美景,被湖環繞著,仿佛自己已經融入瀘沽湖中。上船後,船夫說如果環島游要加10元/人(坐船游瀘沽湖25元/人),我們講價到5元/人。當船駛離裡務比島到一定距離時,另外一座形狀像烏龜的“烏龜島”就呈現在我們眼前。上岸後我們都決定要吃碼頭的燒烤,因為游湖之前就嘗過烤土豆,味道棒極了。我們敞開肚皮,盡情地享受美食:烤土豆、烤雲南小瓜、烤牛蛙、烤螺螄和長在湖裡的海花。我從來沒吃過這麼棒的燒烤,簡直就是人間美食。飽餐一頓後,我們決定今晚在裡格村住,因為聽說大落水村人多,開發的比較早,已經受到一定的“污染”,而裡格村只有三十來戶人家,三百多口人,開發得比較晚。之後的旅程也證實了我們的決定是英明的。當我們經過大落水村時,就已經嗅到了很濃厚的商業氣息,而到達裡格村一對比之後,更充分顯現了裡格村濃厚的鄉村氣息,一座座小客棧和小飯店就坐落在湖岸邊,離湖邊僅有一兩米。我們在“瑪達咪(就是“我愛你”的意思)家”住下,她的閣樓上有幾張吊床,我們便時而在吊床上遠眺瀘沽湖,時而在岸邊用雙手親吻瀘沽湖,反正無論你用什麼方式,在裡格村你都能“親身”感受到瀘沽湖的美。我們沿著湖邊走,雖然是下午,但都感覺到瀘沽湖的寧靜.我們還拿了客棧裡的釣魚杆,捉了蚯蚓釣魚,因為在岸邊,太淺了,當然是釣不到”大魚”啦,小魚也不上鉤,只能是玩玩而已啦.在瑪達咪隔壁有間虛掩門的酒吧,裡面沒人,裝修很特別,還有一副相當有趣的對聯 :告示:本店出售摩梭土藥方,此方專治相思。請患者與本店小二聯系。落款:豬槽船店小二乘老板離家特泄此方。原來產權是屬於一個叫“兒車”小伙子家的,後來租了出去,現在老板在附近開了一間,這間就擱置下來了,我後來也參觀了另外一間,但裝修卻沒有這間被荒廢的來得特別。兒車家就在“頹廢”酒吧的後面,是一間全部用木頭起的房子,沒有窗戶,為了保暖。房子中間有一堆火,長年不熄,可以燒飯,也用來取暖。煮飯時的炊煙從屋頂冒出,在外面看好像著火似的,他們家熱情邀請我們吃飯,還一定要我們喝“恍噹酒”,聽說喝下一點就會“恍噹”的倒下,我們都應付喝了一點,,應該是白酒吧,好難喝啊。菜也沒什麼特別的,但我想大多數人肯定吃不慣的。我們吃完後都像征性地放下一點錢,他們不會主動問你要錢,但在我出行時“做功課”的時候就看到還是像征性的給點會好一點。兒車有個80多歲的老祖母,四代同堂,兒車的姐夫是廣州人,來到瀘沽湖旅游,就走婚走上了,還生了兒子。有時候我會想其實走婚應該潮流玩意事,是以後的趨勢,你看現在離婚的這麼多,結婚生孩子又離婚,只會害了小孩,結了婚還有外遇,那結婚還有什麼意義,干脆灑灑脫脫的,來個光明正大的外遇還不好嗎?正所謂“和則來,不和則去”,沒有責任,沒有負擔,孩子又能在娘家健康地成長,可樂而不為呢?兒車答應晚上帶我們去篝火晚會,但後來因為吃飯遲了,去到都散場了,只能參與現場的“對歌PARTY”了,雖然如此,但我還是認為吃了一頓摩梭晚餐值得。“對歌PARTY”熱鬧非凡,是幾個摩梭小伙子和幾個摩梭姑娘,還有我們這些游客對歌,對完歌還要給人拋在空中,真是刺激又好玩啊。但後來聽說那些摩梭人都並不是真正的摩梭族,而是外地人,請回來表演的,因為我後來要求合照的時候,他們都逃開了,因為他們講究經濟效益,合影要收錢的,哎,越來越商業化的瀘沽湖讓人感嘆萬分,現在已如此,真難以想像幾年後甚至將來,瀘沽湖將會變成什麼模樣,聽說明年就要將岸邊的房子往後移,就是為了要開一條路出來讓車走,搞得越來越“人性化”簡直就是准備把瀘沽湖改造為一個現代城市,如此下去,又一個世界文化遺址被毀滅了。現在的瀘沽湖還算污染得不厲害,如月當空,星空燦爛,滿天繁星是在廣州絕對看不到的,仰起頭,感覺星星很低很低,可以當被子蓋了,看得我眼花繚亂,而且居然還給我看到了我這一輩子都不可能看到的“北鬥七星”,以前只是在課本學過,在雜志看過,但都沒有親身感受過,因為在大城市是絕對看不到這麼多星星,更何況是北鬥七星呢?七顆星星連在一起像個巨型勺子一樣,閃閃發光,如此稀有的景像讓我覺得全世界都消失一樣,只剩下我和星星。
第二天一早天剛亮就趕緊起床看日出,但因為我們住的裡格村是背靠著東邊,所以很遺憾看不到美麗的瀘沽湖日出。我們看到不遠處有游客用湖水洗臉刷牙,我想肯定很舒服的了,於是我們也有樣學樣,用清涼的湖水洗漱,湖水並不是很干淨,但還是挺涼快的,雖然我沒親眼看到有村民在洗臉,但我想他們也是這樣洗漱的。也算是過了一把隱。
早餐就在客棧裡解決掉,5元一份,有三文治、稀飯,還算不錯。填飽肚子後就無可奈何地離開了裡格村,向大落水村進發,大落水村是一個開發地比較好的村落了,沿著湖邊有一溜的商鋪,但卻沒讓我有一絲的依戀。隨便逛了一下就依依不舍地離開了美麗又可愛的瀘沽湖。但心裡依然渴望能像某些人一樣,能瀟灑地將自己永遠地留在瀘沽湖。
經過一番折騰,終於回到了麗江古城。經過一番周折我們找到了一家名叫“一山”的客棧。它位於麗江古城七一街興文巷8號。大家肯定很奇怪我為什麼會免費幫這家店做廣告呢?繼續看下去就會慢慢知道的了。這家客棧位於一條叫“七一街”的小巷裡,如果沒人帶路的話,我們是找不到的,因為它一點都不起眼,裡堂也沒什麼特別,但因為當時找不到價格合乎我們要求的店,所以就勉為其難地住了下來(60元/天)。之所以勉為其難也是因為只剩下一間就在客棧入口處的房間了,沒有其他選擇。房間裡比較特別的是:衛生間沒有洗臉盆,只有一個看起來不太舒服的銅盆,但後來聽我老公說銅盆是可以殺菌的,所以也放心使用起來了。因為麗江這幾天都在不停的下雨,回來的途中也被雨打濕了,弄得有點狼狽,所以馬上洗了個熱水澡,簡直是舒服極了。而後在古城裡溜達溜達,找到了一家小店吃了雜醬米線和牛肉米線(4.5元×2=9元)解決了肚子的問題後逛到了萬古樓上。因為太懷念瀘沽湖的燒烤了,就在街邊吃起了烤土豆和烤雞腿菇共2元。今天晚上不知道是不是太累了還是其它原因,我和老公都感覺睡得特別舒服。其實我們當時就彼此知道原因,只是心照不宣而已。後來我們倆聊起來,才發覺我們為什麼睡得如此香的原因是一致的。(答案後面才揭曉哦!)
7月17日:不枉此行之白水台及7月18日:失望的松贊林寺
前一天就已經打聽過從香格裡拉到白水台的路在修,不好走,而從虎跳峽到白水台的路塌方了,走不了。雖然我們都已經去過了九寨溝和黃龍,但還是希望走一趟和黃龍地形相似的白水台。
一早起床就在房東木一山的帶領下,在古城裡東拐西拐的抄了近路到了汽車站,買了最近一班麗江到香格裡拉的車票(29.5×2=59元),就花掉了4元吃早餐。在車上並沒有睡意,因為坐的是客車,不是租車,所以當車到了長江第一灣的時候並沒有停下來,眼睜睜地看著其它租車的游客在那裡浪費膠卷時,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點遺憾啊。路上風景還算不錯,但越靠近香格裡拉時,眼前簡直是豁然開朗,漫山遍野的小油菜花、不知名的小紫花,零零星星幾條犛牛在休閑地吃著草,點綴著大片的草原,似乎進入了童話世界一樣,看得我傻愣了眼。一路風景都如此優美,根本不需要你去刻意尋找。
4個小時後我們到達了香格裡拉汽車站,馬上詢問是否有到白水台的車,後來確認下午2點有趟車到白水台(22元×2=44元),當時傾盆大雨,沒辦法之下只好在汽車站旁邊地小店各要了一碗米線共6元。在忍無可忍之下又跑到了汽車站的公廁解決大問題(兩人共6角)。2點鐘坐上了開外哈巴村的車,一開始還挺高興的,因為一路還算平坦,但高興沒多久就見到了一條紅色的橫幅遠遠地掛著,只見上面寫著“苦戰一百天,(忘了下一句)”。暈了,我想我們的“苦戰”真的要開始了,誰知話沒說完,就進入了極其顛簸的黃泥路中,只見車輪簡直就陷在了濕淋淋的黃泥中,然後又拼命的掙扎求全,使勁得爬出來,這樣一上一下,我們的“八月十五”也很自然地跟著節奏跳了起來。這樣一來,也折騰了我們四個半小時。哎,悲哀啊!在差不多到達目的地的時候,看到一座“黃土高坡”遠遠地聳立著,我們倆還開玩笑說那座“黃土高坡”絕對不可能是白水台,誰知道話沒說完,就聽到車上的老鄉告訴我們白水台到了,那座我們口中的“黃土高坡”就是白水台,我們大吃一驚,當然是失望透了。下車後下著毛毛細雨,雖然已經是晚上6:30了,但天還算挺亮的,我們商量一番後決定馬上挺進“黃土高坡”。以免耽擱第二天的行程。(門票15元×2=30元)。我們沿著木柵小路冒著密密地毛毛雨一口氣登上了坡頂,心裡暗喜著只有我們兩人和一個老外批著雨衣在散步。突然眼前豁然開朗,眼裡的世界已不在是我們剛才所看到的“黃土高坡”,而是一大片一層一層連綿不斷的小水台,米黃色的小水台盛滿天藍色的泉水,一組一組的,熒光閃閃的,令人陶醉不已。我們倆漫步在鈣化的水台邊,綿綿細雨,浪漫極了。當我們不經意地想跨過一條不算太寬的小水溝時,令人意外的景像出現了,原來那條所謂的小水溝也是一個足有兩三米深的大水台,翠綠色的仙水清澈見底,波光粼粼,就像一面橫放著的大鏡子。而且寬度由十幾釐米到幾米寬不等,如果不留意看,還以為那只是以條普普通通的小水坑而已。在下山的路上,我們還看到了一個應該叫“神仙池”的大深溝,圓圓的,有幾個小水草在裡面翩翩起舞,我傻傻的端坐著,眼睛一刻也不肯離開,身體裡有股衝動:有股想馬上跳下去的衝動。
晚上我們就在賣車票開的客棧裡燭光晚餐(因為沒電)並住了一宿,(晚餐26元,住宿10元×2=20元,第二天早餐8元))。因為白水台只是一個中途站,如果從哈巴村起點站開出時就滿客的話,那就肯定坐不上一天只有兩班的車回香格裡拉。所以住在那裡老板娘就肯定能買到票。不住的話就難說啦。因為她會打電話去哈巴總站留位置給我們。(回程票20元×2=40元)當8:20中巴提早到站時,事實也果真如此,我們和三個老外就剛剛好讓車座無虛席了。當我們踏上歸途路時就開始大叫災難即將到來,屁屁二重唱又要上演了。雖說路途遙遠兼要受劇烈顛簸之苦。但我們還是一致認為白水台之行,沒有白來。是值得回味的旅程。
中午時分當我們又看到那條紅色的長橫幅時,就知道終於回到了香格裡拉。為自己的屁屁松了一口氣。(午飯15元,如廁0.4元,打公用電話1元,雪條2元,小吃1元,買李子1.6元)搞定肚子後,就坐3路公交車去松贊林寺,(車費來回共4元)門票為5元×2=10元,一踏進大門只見一條長長的階梯通向高高的寺廟,有許多喇嘛在走來走去,也有幾見小廟房分布在階梯的兩旁,而最高的寺廟還在裝修,破破爛爛,一點都不壯觀。在寺廟廚房門上還寫著“女士免進”四個大字,我們還覺得納悶,後來才知道廚房乃神聖之地,女士是肮髒的,所以不能進,我知道後非常氣憤,簡直就是歧視。所以這個所謂的松贊林寺是讓我們非常失望的,沒有一點可看之處,真懷疑哪裡來這麼多小喇嘛,有可能是請外面的小孩子充當而已哦。
香格裡拉汽車站的兩邊街道有許多大理清真飯店,我們的晚餐就是在其中一家小清真飯店解決的,沒想到一家門面小、沒有一點裝修的飯店也能做出讓我回味無窮的牛干巴,那道牛干巴簡直棒極了。用紅色小干辣椒炒曬干的牛肉,香噴噴,讓我每時每刻都想念著它。
我們的計劃是打算明天去德欽,看梅裡雪山和明永冰川的,考慮到坐班車看到美景又不能停車,而兩個人租車會很貴,怎麼辦好呢?為今之計要想兩全其美的話,就只能找人合租車了。找誰好了?下午曾經去過青年旅館,電話聯系過一個小伙子,但一直到晚上都沒他的音信,飯後我們在汽車站對面的小賣部聯系車主准備放棄時,我看到有三個背著背囊在不遠處的飯店門口聊天,看他們不像本地人,而像出來旅游的,於是我冒險上前試一試,我問他們明天是否打算去德欽,一起包車會便宜點,他們想了一會兒,其中一個女孩子就說,她(四川姑娘)和另外一個男孩子(台灣男孩)答應和我們一道去,但另外那個女孩子也是在路上跟他們認識的,她已經約好別人明天一起進藏了。我聽到後,滿心歡喜,兩個人也好啊,至少又分擔一部分車費了。當我准備會招待所休息的時候,誰知道好運又將降臨在我們身上,有三個背包族在招待所門口准備找地方住,我於是又鬥膽上前詢問他們明天是否打算去德欽,一打聽後,原來乃志同道合者,於是我們一拍即合,約好明天一起上路。原來約好司機是300元一天,可以坐7人的,後來因為他們在一家川菜館吃飯,而這家店的老板剛好又是那司機的朋友,在他的游說下,那趁暑假出來賺外快的小學教師便答應250元一天,天助我也!我們的車費又大大地減少了一大半了,經過兩天的行程一算,每人來回車費才70元左右,比坐班車更便宜,更何況是包車呢?簡直就是隨叫隨停的。那天晚上我們睡得格外香甜,迎接著明天的美妙旅程。
7月19日 、20日神山,我來了!美如仙境的冰川
我們第二天早早就起床了,因為約好早上7:30出發,在一家小食店用過早餐後,我們一行7人便充滿期望的心情上路了。一路上風光無限,途經奔子欄的時候才九點多,我們並沒有停下來休息,而是繼續朝著德欽前進。路上鳥語花香,漫山遍野的小野花、一溜一溜的小瀑布都讓這裡的風景美不勝收,連我這個大美女都顯得黯然失色。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珍惜這大自然的恩賜啊!我們的車子還到達了海拔最高點:4358米。那裡霧氣很厲害,能見度很低,開車也要非常小心,慢慢的開。正當車子在山間慢慢盤旋時,突然聽到車上一位同伴在尖叫起來,我們順著她的尖叫聲望向遠方,只見一座座高聳的山峰披上了純白色的禮服,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映襯得高貴而典雅。一座座連綿不斷的雪峰,高聳入雲中,有的像嬌媚的小姑娘,有的卻像壯碩的小伙子,各種千姿百態都一一展露在我們眼前,這就是著名的神山—梅裡雪山。我們運氣真好,能在7、8月的雨季看到梅裡雪山,真是不枉此行。聽司機說,之前有幾個旅客在德欽呆了一個多星期都不能目睹神山的廬山真面目,運氣似乎差了點。我們的車子不斷得盤旋於山間,而我們的尖叫聲也不斷消失於山谷中。在我們不斷為壯麗的神山而歡呼時,更為壯觀的景像出現在我們眼前,那就是一條巨型冰舌,這條巨型冰舌蜿蜒於雪山之間,就像一條蜿蜒前進的大蟒蛇。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閃亮.我們於中午到達山谷裡的一個小鎮—德欽,在鎮上用過午餐後,又匆匆上路趕去明永冰川了。路上風景依然優美,一個多小時後,我們到達了飛來寺,那是梅裡雪山的最佳觀賞點,而我們的運氣好得出奇,梅裡雪山的全貌都納入我們的眼裡,我們抓緊每分每秒拍照,抓緊一切時間好好地看清楚梅裡雪山,害怕錯過一秒鐘,梅裡雪山就要消失似的,事實也是如此,前一秒還很清楚的雪山,後一秒就被雲層遮擋,所以不抓緊時間,就沒機會啦。
要一輪瘋狂的菲林報廢後,馬上驅車前往明永冰川,買了門票後,司機就指了指江對面的幾支白旗,說那就是上海志願到香格裡拉一個小鄉村教書的志願者馬華遇害的地方,那天雖然風平浪靜,那條路又不陡峭,但誰知道神推鬼擁的,和一個尼姑在這裡翻下江,司機倒沒死,他們兩個就一起去了黃泉。而白旗是這裡的藏民們為了紀念他而插上的。當我們的車經過事發地點時,車上鴉雀無聲,默默地想念著這位偉大的志願者。我們安排好住宿後,就開始前往明永冰川了,有一位女士要騎馬,而其余的人都選擇徒步,雖然剛下完雨,但路還是挺好走的,路上都是原始森林,鳥語花香,隔壁就是“馬”路,所以時不時都聽到馬蹄響聲。路上也沒有其他游客,讓整個路途顯得格外寧靜。路上還見到了不少小型馬泥堆,大概過了大半個小時後,我們看到了不遠處有一個亭子,我們以為到達了山頂,興高采烈地衝上了長長的鐵樓梯到達涼亭一看,不得了啊!原來看到的是一條冰川,距離好近啊,再透過望遠鏡看過去,雪白色晶瑩凸透的冰川在藍天的映襯下,泛著藍光,映入眼裡的景像簡直就像仙境一樣,看得我整個人都呆住了,手上的望遠鏡一刻都不想移動,腳像吸鐵一樣吸在地板上,整個人完完全全被望遠鏡裡的景像吸引住了,一刻也不能動彈,實在太美了。這真是一幅世間絕無僅有的人間仙鏡啊!正當我們陶醉於美妙的冰川世界時,看到有一位團友已經在冰川的旁邊向我們招手了,我們的心激動不已,恨不得馬上就在冰川旁,於是我們順著小道尋找冰川去了。我倆和另外兩位團友爬入了茂密的原始森林,因為沒有向導,迷路了。由於原始森林裡面滿布荊棘,一點方向都沒有,也沒有任何一條出路,我們在裡面掙扎了兩個多小時後,決定原路返回,以免天黑就更加難出來了。在衝出原始森林後,看到天色已暗,也下起了小雨,免得其他團友擔心,也就不再繼續上山,而是回住宿的地方去了。下山後司機看到我們也松了一口氣,問起其他團友才知道只回來了一個,還有兩個仍然在山上,司機將我們載回去旅館後又返回繼續等其他兩位團友。終於到晚飯時分,我們終於“一家”團聚了。細問之下,才知道他們都近距離接近了冰川,也有兩個看到了冰,雖然我們看不到冰是有點遺憾,但我們在原始森林裡經歷了生死之旅也足夠讓我們難以忘懷了。
第二天一早起來一路直奔飛來寺想看日出,誰知道天公不做美,飛來寺雲霧彌漫,能見度很低,更不要說看梅裡雪山和日出了。許多游客和“長槍短炮”在恭候著,也等不到太陽公公的臉蛋露出來,我們雖然有一丁點的可惜,但也幸慶昨天已經大飽眼福了,能對梅裡雪山來個徹徹底底的欣賞,也已經很滿足了。至於看到那些千裡迢迢來到這裡而不能親眼目睹梅裡雪山的廬山真面目,這才叫可惜呢!我們未能看到梅裡的日出,就決定在梅裡的腳下飛來寺對梅裡雪山做最後的“致敬”(吃早餐),在一家店裡用了正宗的酥油奶茶和烤餅,香噴噴,好吃極了。而且還看到他們制作酥油奶茶的專用銅壺和制作過程,還有雖然烤大餅是在炕裡,有點髒,但烤出來的餅才會原汁原味啊。有點焦,香的不得了,太美味了。
用過豐盛的早餐後,我們就返程回香格裡拉了。路上出了點意外,車拋錨了,就只能在馬路上攔過路車,攔到一輛本以為司機老實的車,誰知道在午飯的時候還要我們給掏錢,這個司機真可惡。請大家記住了這個車牌號碼,去到香格裡拉千萬不要租他的車。
雲R06791(黑車)。這段梅裡明永之旅,我們在吃飯方面總共花了69元/人×2=128元。門票33元×2=66元,住宿40元,包產車費71元×2=142元。超值啊!
晚上回到香格裡拉後,又去了之前的那間回民飯店用了晚飯25元,還買了他店裡的鎮店之寶—犛牛頭50元。在街邊吃了美味的炸薯條1元,在汽車站買了第二天到虎跳峽的車票後,還是住回了幼兒園招待所30元。好好地睡上一覺,補充體力,准備第二天的旅程。
7月21日、22日虎跳峽終極之行
一大早7點就乘上了香格裡拉到麗江途經虎跳峽的班車,差不多到虎跳峽之前,車是沿著江邊走的,江水波濤洶湧、來勢洶洶,真難以想像掉下去後會怎麼樣。10點班車准時到達虎跳峽鎮。下車後我們問了路邊小賣部的店主怎麼進入徒步起點,誰知道他特別好心,把手上的一份地圖給了我們,是很詳細的虎跳峽徒步路線圖,這真是雪中送炭,對他感激不盡啊。我們沿著路線圖一直走,來到虎跳峽售票處,只見大門緊閉,真是大快人心啊。之前已經聽說虎跳峽塌方,所有旅游車不能進入,要走只能徒步或其他方法,所以售票處工作人員乘機放大假,我們也省下了60大元。沿著路線圖進入學校,但一路上指示還不是很清楚,要問路人才找到進入徒步的路,而且下著雨,路上濕淋淋的,一開始看到田間的小路坑坑窪窪的,還跳來跳去想躲開,盡量不弄髒鞋子,但後來完全沒想到前面的田間小路已經非常眷顧我的鞋了,後面的路才真是折磨呢。我們沿著小路,留意著路邊徒步者留下的指示朝著28拐起點前進,路上鮮少見徒步者,可以說只有一兩個,而且絕對是老外,所以我們特別自豪。一路上都是經過村莊,風景不算優美,但空氣絕對清新。路上也可以經常踩到寶貝(牛糞、馬糞和驢糞)。中午12點半到達納西雅閣,真是又累有餓的,而且腳上已經滿布泥漿,匆匆填飽了肚子,順便洗刷了一下泥漿鞋,就又馬上上路了,希望能晚上趕到TINA’S。
28拐的路可謂難走,天晴,地干還好一點,但那兩天都在下雨,所以一路上都是走深到小腿的泥漿路,一開始還顧及,不想弄髒鞋子和襪子,但後來覺得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決定豁出去,就來一次瀟瀟灑灑地“浪漫”吧。當然路上有馬夫跟著我們,建議我們騎馬,但我倆一直堅持,不是為了省錢,因為決定這次全程徒步就是想證明一下自己,這麼多人可以做到的事,我們也一樣可以做到,有多麼困難,多麼辛苦都要克服,都要咬緊牙關挺過去。
我們背著背囊,還馱著牛角,一腳深,一腳淺地踩在一團團泥漿裡,那雙早就不像樣的鞋就甭提了。有黑泥漿,有黃泥漿,踩下去都不知道是牛糞、馬糞還是驢糞,我想米田共要比泥漿的幾率高的多。反正襪子和鞋子早就是變樣又變色了。看到自己的雙腳不知道是好笑還是好氣。真是一步一艱難,真的走起來那所謂的“28拐”還不止28拐呢?真不知道那些人是怎麼數的,而且路上都是又窄有短的,最慘的是呈上升趨勢,走起來可辛苦了,最主要的是把深陷泥巴的左腳抬起後,又得很心不甘情不願的再塞進泥團裡,再把沾滿泥漿的右腳抬起,這種動作不段重復,差不多三點多的時候,我們終於憑借我們個人的力量登頂了,那一刻我是多麼的興奮啊!誰知道登頂後卻讓我非常失望,因為看到最佳景點的地方又有個當地人在收費。但後來定神一看,其實也沒什麼令人值得欣賞的景點,什麼一眼看三景,上中下虎跳,一眼看過去,卻沒有令人有點驚喜。休整了一會,繼續上路,力爭晚上趕到TINA’S。中途經過了一個客棧,看到一大幫老外落腳休息,而且還在平台上喝茶聊天呢,多令人羨慕,但因為我們要趕路,也沒有多想,只是在那裡加滿了飲水。一路上說真的沒什麼特別優美的風光,只是經過了一兩個村莊,只見到極少一兩個路人,向他們詢問准確的路線,看到三四群當地人趕的馬和驢,再就是看到兩三條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而且路上都有很明顯前人留下的標記,所以不會太容易迷路的,站在山頂上看對面的上,有幾團白色的雪塊,不知道那是不是就是小小小冰川呢?上坡下坡,馬不停蹄的,18:15才趕到HALFWAY,沒敢休息,就直奔TINA’S了。幸好是夏天,天黑得晚,六點多時天還亮著。我們越走越快,在山頂上已經看到TINA’S了,但就因為“看山跑死馬”這句話,路在不段的繞圈子,我們又不可能像滑草似的,一直滑到底,只有不段繞,那時候天開始黑了,我們的心也越來越急,越急越走錯路,曲曲折折,直到晚上8:10我們終於到達了TINA’S。裡面已經有好幾撥人在吃飯聊天了。我們也爭取時間趕快洗澡,還有最重要是洗鞋,把那兩雙泥漿鞋洗刷一遍,干淨是不可能的了,但總比滿是泥漿要好啊。晚上乘著涼風吃著晚飯,雙腿完全不屬於自己,已經酸痛如麻了。心裡百般滋味難以形容,雖然如此,但我們卻有別人沒有的勇氣,也做到了別人不能做到的事情,也充滿了別人沒有的成就感,就這三點,足以讓我們覺得徒步虎跳峽之行值得。(香格裡拉到虎跳峽車費15元×2=30元,午飯在納西雅閣21元,晚飯在TINA’S21元,住宿TINA’S30元)
前一晚我們已經找TINA’S老板娘商量好,第二天請個導游帶我們去最近距離親近虎跳峽。一個向導30元。人還算可以,但要下去,就得經過張老師家,很不情願的給了每人10元的過路費。因為前一天實在太累了,雙腿也沒有這麼快恢復過來,所以一直下去的時候都得很小心,而且每走一步,膝蓋彎得都很疼。跟著向導一步步前進,剛下過雨,石階又窄又滑。所以每走一步都要萬般小心。好不容易我們終於下到了最底。小心翼翼地跨過幾塊超大尺寸、而且很滑的石頭。向導說到了8月份,漲潮的時候,這幾塊石頭是完全被淹沒的,根本不可能近距離接觸中虎跳。我們算是運氣比較好,跨過了幾塊大石頭後,上到了一塊更高的巨石,那已經算是盡頭了,不可能再往下走,因為下面的石頭早就被淹沒了。站穩在巨石後,看著下面波濤滾滾的、洶湧澎湃的江水,一浪接一浪地撲過來,真的像一只要吃人的凶猛老虎一樣,黃黃的江水一個接一個地爭相競跑,誰也不讓誰,你追我趕,這種氣勢無論從聽覺上還是視覺上無疑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震撼。根本找不到更貼切地形容詞來形容它的氣勢,掉下去是必死無疑的。要真想自殺的人來這裡是最合適了。不會再有任何生還的機會。而背後也正被不遠處的瀑布濺出的水花拍打著,真是一陣涼快。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中虎跳,我們來到了傳聞中高達20米的“天梯”,從下面往上看,只是有幾根粗鐵絲搭成的梯子有點生鏽了,還在滴著鏽水,而且看不到頂,是有那麼一點畏懼的。但回頭一想,徒步虎跳峽這麼艱難的路都走過來了,這點又算得了什麼呢?於是我們義無反顧地登上了天梯,一步一小心地,生怕抓不緊扶梯,而且眼睛只往上看,不往下看,心中是充滿了畏懼,但另一股要戰勝天梯的勇氣又把畏懼感給踢走了。頭上時不時感覺到水珠滴在頭上和身上的涼快,腳步慢慢地登上每一階梯,過了一會兒,我終於爬上了梯頂,站穩後心中的成就感在無限膨脹著,而後我老公也成功登頂。那個向導卻在我們吃驚的眼光中三步兩步地、輕而易舉地爬上了天梯,看得我們簡直是目瞪口呆。
而後我們回到了TINA’S客棧,與之前和老板娘約好的司機相彙合,原來那司機就是TINA’S的員工,而且收費不菲,從TINA’S到老渡口要每人25元(兩人共50元)。而且還不是直接到老渡口,從他停車的地方還要步行將近1個小時的路程才到達老渡口,真是給他坑了,應該是給TINA’S坑了。中途我們看到一個步行者去老渡口的,誰知道我們到達沒多久他就到了,看來我們坐車不比他快很多。我們大概等了10分鐘,對面的渡船才開過來,每人10元不到5分鐘的船程真是賺,但你別看它看似平靜的江面,聽說有個外國人想證明自己的實力,還游泳過江,誰知那平靜的江水永遠把他留下來了。所以有時候看事情是不能看外在的。過了江到了大具,我們還要步行將近40分鐘路程才到坐中巴的地方,等到了一點半才開車,開出大具的時候還看到有人在拍戲呢。中途經過玉龍雪山的雲杉坪和犛牛坪,但因為太大霧了,上山也見不到玉龍的廬山真面目的,而且都見過梅裡雪山了,所以雖然可以省下80元的進山費,但我們還是放棄去玉龍了,也不覺得絲毫遺憾的。
下午回到麗江,我們還是住回了“一山客棧”,因為太喜歡那裡旺中帶靜的環境和它那軟綿綿的被窩了,所以我和老公決定在那再享受幾天,。一山給我們找了間二樓的夫妻房,當我打開那古色古香的雕花窗戶時,看到外面的藍天白雲,還有一層層一望無際的古城,鳥語花香,真是爽死了。(住宿50元,晚餐9元,便宜的紅毛丹6元,小吃9元)。晚上逛逛古城,渡過了愉快的一晚。
7月23日、24日、25日麗江古城享受人生
這三天真是難忘的三天,沒事干,天天就是睡醒了吃,吃飽了就睡,真是舒服。23日那天睡到很晚,起來後就去入鄉隨俗,兩個人去到不遠的一個菜市場閑逛,看到麗江人買菜可真是環保,人人都背一個竹蘿筐裝東西,無論是菜還是小孩,都塞到竹蘿筐裡省事又環保,一舉兩得。而我們買了點菜想問他拿膠袋都沒有,只有很“古老”的魚絲袋裝。中午我們借用了一山的廚房大干一番,吃了一頓離家十幾天的住家飯,非常滿足。下午睡飽後就在麗江古城認真地搜刮了一番。(早餐7、5元、小吃3、5元、午餐3元、晚餐30元、小吃8元,紅毛丹15元、寄了明信片6元和紀念封18元回家給老爸、郵票8元、住宿50元)
24日我們自以為認得路去客運站買到大理的車票,但誰知道麗江古城小巷特別多,繞來繞去的,越繞越遠,還走錯方向,只好坐0.5元一人的麗江公交車去客運站了。麗江到大理34元/人×2=68元。回到古城買了新鮮出爐的面包6.8元,和麗江特產犛牛肉36元。還給我老公換了一條純牛皮表帶,才8元。在古城溜達了一圈,給父母買了手信,什麼有東巴圖案的圍巾、披肩、頭巾、麻料的衣褲和幾個有東巴圖案的杯墊,共花了510大元。就又回一山睡覺了。睡醒後才慢悠悠地去吃晚飯9元,還吃了小吃7.5元,一山住宿50元。一山老板還笑我們可真是舒服,睡醒就吃,逛完街又回來睡覺。真是優哉游哉的。可會享受了。
25日我們退了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一山客棧”,真的非常不舍得,因為住在那裡實在太舒服了,舒服得我們不想離開。但畢竟我們是不屬於這裡,終究要離開的。乘上了到大理的汽車,我們離開了美麗又讓人留戀的麗江。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又回到了大理,趕緊坐車去大理火車站,火車站非常新,我從沒見過火車站是只有廖廖幾人,真是奇怪,進去一看,才知道大理的火車只有通往昆明而已,沒有其它班次了,所以它們的工作人員早已聽說整天不用上班,而售票處也只是一個人上班,我在想這應該也算得上是雲南十八怪中之一怪了吧。原以為可以碰碰運氣買到火車票的,誰知道好運還沒輪到我們,近三天的火車票都沒了,別無他法,只好又急急忙忙地坐公交車(共5元)去汽車客運站買票,坐汽車到昆明了。到了車站,買上了大理到昆明的車票68元×2=136元,一看才知道還有5分鐘就開車了,還好不用等太久。利用那5分鐘買了點午餐6元,就踏上了回昆明的旅程了。回程是走回顛簸的舊路,晚上11點才回到昆明,又急衝衝地跑去火車站買第二天回廣州的火車票,因為我們要坐的那班車沒有硬臥,只好買了硬座180元/人×2=360元,也順便買上了明天一早到石林的火車票7元/人×2=14元。順利地辦完了兩件事,此時此刻最重要的就是找旅館休息了,找到了客運站旁邊的旅館,好好地洗了個熱水澡,就進入夢鄉了。
7月26日 石林一日游及踏上廣州歸途之路
早上起來後在火車站附近吃了雲南米線當早餐8元,買了6元的面包作午餐,就坐上了開往石林的火車,一個多小時後到達石林,坐上那裡的馬車踢踏踢踏地把我們送到了石林,乖乖地買了兩張票55元×2=110元。
石林真是名副其實,到處是石頭,其實不僅在景區裡,就在外圍也到出是零零星星的石塊,只是圍在裡面的比較大塊點,比較出名點就是了,反正石頭這東西,你說它像啥就像啥的,都是人自己想出來的。所以也沒覺得有多大意思,只是沒來過,來看一下,就算來過了,看過了。中午出來後又坐馬車(共6元)去汽車站坐車回昆明15元/人×2=30元。下午沒事干,就在火車站附近閑逛,吃了火車站旁邊一家面包店裡比較有特色的冰(共8元)。買了紅毛丹10元、方便面8.5元、瓜子1.5元在車上吃的,晚飯就在蒙自橋米線店搞定。
到點上車了,對昆明沒有絲毫依戀的,只是還是非常懷念“一山”舒服極的被窩啊。
歷時16天的旅程終於完美結束,雖然體力上很辛苦,但精神上卻很輕松。這次旅途非常開心,也很盡興,對自己能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能連續10個小時成功徒步虎跳峽而感到很有成就感、滿足感和自豪感。而且還很懷念“一山”暖烘烘、軟棉棉的被窩和在麗江那特休閑、特自在、特舒服的生活。所以下次有機會肯定會再去的。這次雲南之旅兩人總花費包括手信在內一共4372.4大元。真算是“物有所值”啊!
備注:歷時四個多月的游記終於大功告成了,心中是無比的喜悅,這篇游記可謂夾合著天時地利人合,要很有心緒才能一氣呵成的。對雲南總的印像還是非常不錯的,而且旅游業挺發達,交通也方便,旅館酒店都多,要去雲南的朋友都可以考慮自己去,因為自由又不會太操心。
這篇游記是我的一點感受和心得,如果各位朋友有打算自助去雲南想了解那裡的信息有疑問的話,我非常樂意解答與幫助,請發郵件到cl38@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