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曉潤澤了長長的蘇堤,當鶯啼撩撥了綿綿的柳浪,杭州人不必尋找湖水中撲翅的鴨子,卻已收獲了春的奏鳴。當風荷婉轉,綠傘亭亭時,斯人的夢裡又多了幾聲蟬的繚繞。濃濃的水氣,溫和的陽光,為今冬的西子湖披上了一層裊裊的白紗,游人們也有福地一下子擁有了輕霧、薄水和暗香。這個溫暖的冬季注定是屬於杭州的,牽手杭州的嘉幸福地落進了天上人間……天
杭州是一個三面環山的水城,西子湖水滋養了杭州人溫和的性情,諸天神靈掌管著風調雨順、百姓利樂。嘉來到杭州剛巧趕上猴年的十一月初一,她虔誠地走進黃龍洞和靈隱寺,時而抿唇一笑,時而合眼深思……
黃龍洞就像上海的文廟一樣是企求保佑的地方,不同之處是,人們不僅可以將紅綢帶掛上樹寄托保佑,還能求簽蔔卦,杭州人都說這裡的解卦頗靈,而洞中仙人正是清淨無為的老聃先生。黃龍洞月老祠堂裡依次排開的十只木盒中分別裝著情緣、姻緣、子緣、文緣、仕緣、財緣、福緣和壽緣幾百根簽條。
嘉環顧了一下,先把手伸進了“文緣”,摸出一根簽,又從“仕緣”裡拽出一根。一解卦方知,“文緣”中了上簽而“仕緣”只得了中簽。“文緣”蔔的是學業,得了上簽自然是好征兆,而關乎工作的“仕緣”怎就那麼不爭氣呢。 嘉解嘲說:“時機未到,時機未到,我本不想求‘仕緣’的,等畢業前再來一定有上上簽!”
抽到中簽未必糟糕,反倒讓躁動的情緒平復了。大學時光,靜靜地讀書,避一避浮躁的城市呼吸,養心養人有何不佳呢?杭州人大概就是這樣平心靜氣地守著一份清淡大度,這份大城市裡難得的閑靜借著智者的箴言傳遞給了上海女孩。嘉此行不僅能帶回杭州的織錦,還會帶走些水城的從容。
下午,惦念著“文緣”的嘉不忘記在靈隱寺裡為自己請了一尊“文殊菩薩”。有一片受著大智菩薩保佑的金片在手,嘉心頭不知添了幾分“篤定”。但願冷泉亭裡的東坡太守大人見到今日學子們的虔誠,能動惻隱之心,為其夢中指點迷津吧。
[旅人觀察]
黃龍洞早晨7:30開門,票價15元
靈隱寺第一道門票票價25元
周遍景點:吳山廣場、吳山大觀、城隍閣
上
上大慈山麓 覓虎跑泉水
茶諺雲:“水為茶之母,壺為茶之父”。古人也有“精茗蘊香,借水而發”之說,因而人們把虎跑泉水泡龍井茶譽為“西湖雙絕”。虎跑泉位於大慈山麓定慧寺內。據說清乾隆用特制的銀鬥,以泉水的輕重來評定各地的名泉,結果北京的玉泉為第一,鎮江金山寺的冷泉為第二,杭州虎跑泉和無錫惠泉為第三,因此虎跑有“天下第三泉”之稱。
沿著山道向上,一路清泉相伴,不過十來分鐘便見到了虎跑池。可任憑怎麼俯瞰,卻道不出這一汪清清的池水究竟妙在哪裡。嘉聽說山上的小飯館裡給客人衝的開水是正宗的虎跑水,於是她她繼續上山,找到了那家小店,取出龍井茶葉,請老板娘加水。不一會,潔白的瓷杯裡茶湯澄碧、香氣濃郁,沁人脾胃。杯中嫩葉,緩緩舒展,一旗一槍,亭亭玉立。細細品嘗,茶水清淡、甘味爽口、余味雋永。舉杯用八十五度的熱氣熏熏眸子,有一種神清目朗的舒適。
夜上白堤
夜深了,一層薄薄的寒氣爬上荷面,幾縷悠悠的輕霧編織在遠處的湖水上。白堤北岸起伏幾公裡的寶石山腰的長明燈照亮了婀娜的保俶塔,也照亮了旅人的眼睛。嘉半開著雙眼,自東向西數起“星點”,眼神裡閃爍著微光。莫非她已辯不清天上的北鬥、山道的街燈、流動的頂燈和水面的倒影?那光點是掉落在半山的星星,是寶石山中剔透的水晶,還是一汪眼眸裡映出的西湖水的波光斑斕?
[旅人觀察]
用畢晚餐,不妨到南山路的茶吧一條街感受撲面來的茶香,再沿著南山路逛逛“曲苑風荷”公園,隨後繞著孤山公園的河邊一路欣賞月下的白堤、斷橋。三個多小時的夜色漫步在嘉的心裡留下了一串難忘的腳印。大家不妨也走出商店,走到荷香底裡一起深呼吸。
西湖邊的公園24小時免費開放
公交Y5路:杭州火車東站——虎跑 ——六和塔
公交K808路:杭州汽車南站——虎跑——六和塔
公交315、K504、假日9線:蘇堤——虎跑
人
杭州人愛品茶。老年人愛品茶,品出健康——清晨沏上醇厚的龍井可以悠哉哉一整天;年輕人愛喝茶,喝出精神——春日周末,三五成群湧向梅家塢,在茶鄉擁抱寧靜的午後暖陽。西湖龍井茶以獅峰、龍井、棲雲、虎跑出產的茶葉為上品。一斤成品的西湖龍井需要耗費4萬片芽頭,再經電炒鍋中7到8個小時的人工翻炒才能制成。上等的茶葉不僅要及時摘取,更要有嫻熟的炒茶人精心呵護。嘉在茶園裡,見到了早年親自為毛主席采茶的王老先生。老人家的手輕輕柔柔,略向上翹,比得姑娘的手還軟滑。天時地利加上辛勤耕耘注定了茶農們的富裕,據說一戶茶農的收入抵得上四戶普通百姓的收入。
杭州的織錦和茶葉齊名。輕盈的絲巾裝扮了女子的曼妙,溫軟的蠶絲被驅趕了瑟瑟的寒夜。嘉這次來杭州,特意選了條蠶絲被。一斤重的被子需要工人制作8千個蠶絲帽,再用力把它們拉扯開後疊起八千層。正因如此,蠶絲被的保暖效果是普通棉被的兩倍,而且天然原料制作不會引起過敏不用翻曬,這對又怕冷又怕麻煩的她果然是個不錯的選擇,難怪她笑著捧起蠶絲被看了半晌。
間
當春曉潤澤了長長的蘇堤,當鶯啼撩撥了綿綿的柳浪,杭州人不必尋找湖水中撲翅的鴨子,卻已收獲了春的奏鳴。當風荷婉轉,綠傘亭亭時,斯人的夢裡又多了幾聲蟬的繚繞。濃濃的水氣,溫和的陽光,為今冬的西子湖披上了一層裊裊的白紗,游人們也有福地一下子擁有了輕霧、薄水和暗香。
霧間、水間
上游船時,嘉挑了船頭的座位,享受著親近湖水的愜意。半露臉兒的太陽照在淡妝盈盈的湖面上,裹著一陣溫熱的暖意,把她白淨淨的雙頰熏成了粉色。渡船乘著彌散的輕霧緩泛著來到了有蓬萊仙境“小瀛洲”之稱的“三潭映月”。遠處朦朦朧朧的雷峰塔已非歷史的記憶也不復故事裡的新鮮,只有眼前的三只兩米高的小潭真實而忠實地映出了水中月心中念。忽忽來的思念像是飄然而過的霧,浮在心上。凝望了一陣,嘉說:“下次來‘我心相映亭’,要好好數數這三十三個的天上水裡的月亮。”(“我心相映”取自禪語,即“不必言說,彼此意會”)
花間
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來到西湖邊觀魚,題下了“花港觀魚”四字。冬季是觀賞紅鯉魚和鯽魚最佳的時候,無論是漫步於三潭映月的“魚沼秋蓉”間,還是徜徉在“花港觀魚”的賞魚台邊,優游嬉水,靈動鮮活的魚兒都給人帶去無比的生氣。小花園包容著的是須彌界中春的前奏——這方是細石游魚、孔雀起舞,那方是潺潺流水、青草紅花;近旁是紫薇樹的秀美,移步十幾米是松柏的俊逸;耳邊是杭州人剛柔相濟清脆悅耳的浙調—— 一切使得西湖的冬日芬芳多姿溫馨甜蜜。
[旅人觀察]
游程路線:白堤——中山公園——中山碼頭——三潭映月——花港碼頭——“花港觀魚”公園
游程支出:45元(兩次擺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