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緯18.09度——徒步在三亞(2005年元旦)三亞也能徒步?
印像中,三亞是一個擁有悠長的海岸線,和比海岸線更加悠長的閑適時光的城市,坐在海景酒店的露台上曬太陽似乎是游覽三亞的不二之選。
然而就在這中國大陸架的最南端,在距離陽光、海岸、沙灘不遠的地方,隱藏著一條絕少有人涉足的徒步線路,它連綴起一串曼妙多姿的熱帶美景,令背包客也不難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天堂。
今年元旦的假期,我們徒步在三亞。
分界洲
出發前,我和毛毛在萬寧的分界洲和三亞的蜈支洲之間比較再三,最終選擇了分界洲作為本次海南之行的第一站,原因是分界洲比蜈支洲更“野”一些,或許更符合我們對無人海島的想像。
元旦這天的風好大,海面上的風應在六級左右,聽當地人講,海南很少出現這麼糟糕的天氣。
上島的摩托艇很小,從岸邊出發時迎面遇到幾個兩三米高的大浪,每個浪頭都能將我們的船生吞活剝了,我的手緊緊地抓住了救生衣。
好在一陣劇烈的搖擺後,船逐漸離岸遠去,不到5分鐘的時間,我們就登上了分界洲島。
分界洲與我的想像有相當的差距,事實上這裡的旅游設施已經開發得相當完善了,元旦假期的第一天更是游人如織。
分界洲由兩座小山構成,島的南部有一片突出的沙灘。我們順著海岸線走完沙灘,又登上山頂,只40多分鐘就盡覽全島風光了。說實話分界洲實在是乏善可陳,比較起後面的旅途來,只能算是小小的熱身。
我們在沙灘旁找避風的地方搭起了帳篷,旁邊一批四川的游客則借住島上提供的帳篷,今晚就我們兩批游人住在島上。
天氣實在太冷了,站在海邊竟止不住地瑟瑟發抖,晚飯後,我們早早地鑽了帳篷。
四川的游客很有雅興,睡前拿出煙花來放,我們也樂得撩開帳門,看完了眼前的花花綠綠才重又倒頭睡下。
北緯18.09度
我曾經在中國地圖上尋找過中國的“四極”,其中的極南之地我原以為是在海南的“天涯海角”,沒想到對照地圖,“天涯海角”大大的名不副實,三亞和亞龍灣都在其南。
在三亞和亞龍灣之間,我看到地圖上有一片土地直直向南中國海延伸出去,那裡名叫“錦母角”,北緯18.09度,原來這裡才是我在中國可以到達的最南端。
我完全不知道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將觸摸中國之南作為海南之行的重頭戲。
我們在安游鎮打聽錦母角時,沒想到當地人完全不知道有這麼個地方,直到我說起錦母角的標志——燈塔,他們才算是明白了我們的目的地。
在我們用餐的湘菜館裡,一位小妹幫我們約了一輛三輪摩托車,送我們前往“燈塔”。
耀眼的陽光終結了大風天氣,這是個典型的溫暖的海南冬日。三輪摩托疾馳在遼闊的海岸線上,溫潤的海風仿佛披在身上的一件紗衣,吹得人皮膚癢癢的。
經過了一片茂密的椰林和一座潔白的燈塔後,摩托車開始爬坡,不久,車停在了一個大坡前,再也上不去了。從這裡開始,我們要開始今天的徒步了。
這座山嶺是有駐軍的,部分區域屬於軍管區,山頂的白色部隊營房從遠處就可以看到,好在通往錦母角的路還是暢通無阻。
越接近錦母角,眼前的景色就越發奇妙,左右的海岸逐漸收緊,海則越來越顯寬廣。
錦母角的標志是個紅頂燈塔,它豎立在一大片伸向海中的礁石上,這便是中國大陸架的最南端了。
錦母角三面環海,站在燈塔下環顧,整個視野中只有深湛的茫茫大海與天空,四周再無他人,只有腳下的海中有幾只漁船繞塔游蕩。那無邊無垠的醉人的深藍色海洋,自我第一眼見到,便再難忘懷。
想完成觸摸中國之南的願望,還要從燈塔背後的礁石攀下才行。
我讓毛毛在燈塔等候,自己則一直攀到最南端的礁石。
北緯18.09度,在這裡,我幾乎可以觸摸到南中國海的海水了。
迷路
從錦母角原路返回,我們的下一個目標是虎頭灣。
回到上山時看到白色燈塔的附近,發現這裡有條山路通向東側的山梁,路的正對面有一個小庭院,裡面停了幾輛車。
我吃不准這條路是否通向虎頭灣,就在附近找了一家農戶打聽,女主人言之鑿鑿地說那條路可以翻越虎頭嶺。
由於那是一條寬度足可通車的路,我也就再沒有任何懷疑,我們兩人於是背上行囊,開始登山。
當我們上升到埡口位置時,忽然不知從哪裡冒出了眾多的岔路,我們一邊記錄著岔路的方位一邊探路。我探過四條岔路,發現這些看上去平坦寬闊的路最終都消失在茂密的熱帶叢林中。
勿庸置疑,我們迷路了。
這是已是下午四點多了,太陽已向西斜,我的情緒越來越急躁,要是不能盡快翻過山嶺,天黑前就無法到達虎頭灣營地,難道我們要在椰農家裡度過今夜嗎?
在往第五條岔路上前進途中,我們迎面遇到一幫伐木工人。我心中一喜,既然有人迎面走來那麼路應該是通的。沒想到伐木工人聽說我們要前往虎頭灣,連連擺手說我們走錯了。
原來我們選擇開始登山的山口就是錯的,恐怕那農戶的女主人也並不知道怎麼翻越虎頭嶺。
伐木工人說這裡的路只開了一半,眼前的每條路都是死路。他們帶我們原路返回山腳,其中一人又帶我們前往正確的山口。
遇到這些好心的伐木工人真的是我們的幸運,否則恐怕虎頭灣就與我們無緣了。
虎頭灣
虎頭灣是錦母角附近規模較大的一個海灘,目前被一個網名叫做大鳥的人承租,他將這裡開發成了一個戶外拓展運動基地。虎頭灣由於隱藏在兩道山嶺之間,無法通車,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也很少有人到訪。
翻越虎頭嶺的正確的登山之路實際上很窄,多數路段只容一人通過。這條路上基本沒有岔道,沿路上行到山脊後再下降,很快就可以聽到虎頭灣的陣陣濤聲了。
虎頭灣營地的海岸線大約有一公裡長,比較分界洲而言視野是開闊多了。這裡的浪很大,雖然今天基本無風,仍然可以看到驚濤拍岸的景像。
到達營地時,整個沙灘上只有我們兩名游人。
老板大鳥不在,有三名工作人員長期住在營地。當我們扎好了營,正准備找工作人員買些面條吃的時候,又有一批“海南足跡戶外俱樂部”的人馬到達了虎頭灣,營地一下子熱鬧起來了。
我們受這些熱情的“足跡”人的邀請,美美的飽餐了一頓海鮮燒烤。
虎頭灣的海灘面向東方,是看海上日出的好地方。
一覺醒來,鑽出帳篷,正看到遠方的雲霞燒的通紅,太陽已呼之欲出。
我拿起相機拍了一通日出,然後就和毛毛一起坐在沙灘上享受陽光了。
“足跡”的朋友們又出發了,他們要延海岸線攀礁石前往錦母角,這條路比我們昨天走的路線困難多了,不過相信風景會更好。
亞龍灣
按照原計劃,我們應該從虎頭灣再翻過一道山嶺到達太陽灣,從那裡一直走海岸就可以到達亞龍灣了。
虎頭灣的工作人員對前往太陽灣的山路也不熟悉,經過了前一天的迷路事件,我們對路線的選擇變得謹慎多了,於是我們決定改變原計劃,還是從虎頭嶺返回,轉道大路上乘車前往亞龍灣。
綿延5公裡有余的亞龍灣實在不愧是國內的無敵海灘,海水清澈,沙灘潔白,規模龐大。當我們滿身征塵地出現在如此寬廣如此多情的海灘上時,說實話我簡直是有點看傻了。以亞龍灣作為旅途的終點是明智的選擇,那種無比閑適自得的氛圍極具感染力,我一步也不想再走,只想呆坐在沙灘上,看海,看海,看海。
其實當我們出現在亞龍灣海灘上的時候,周圍的游客也都看傻了。我們以全身武裝著戶外徒步裝備,身背大號登山包的形像出現在沙灘上,簡直像兩只怪物,太不合時宜了。
扔下背包,換上短褲,我才覺得自己和周圍的環境基本上比較協調了。
躺在陽光、海風、亞龍灣的懷抱裡,一身的疲勞瞬間煙消雲散。
我們最終還是以最為悠閑的方式結束了在中國最南端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的徒步之旅。
行程功略
2005年1月1日
11:45 從海口——萬寧的長途汽車發車。
從海口到萬寧大約需要2個小時的時間。
14:00 在萬寧汽車東站轉萬寧——陵水的汽車,在牛嶺隧道口下車,下車後在高速路的對面,就可以看到分界洲島了。
上島需要購買門票,團體價格100元/人,散客價格120元/人。我們因為身背大號登山包,明顯是攜帶著露營裝備,所以購票的時候被人家盤問是不是在島上過夜,自備帳篷在島上過夜也要在票價上加收20元/人。我們當時回答說要看情況,風大的話就不在島上住了,於是省了這40元錢。實際在島上宿營的時候也沒有人再向我們收費了。
提醒一下,分界洲島上的老鼠又肥又多,到處流竄,簡直不把人放在眼裡,隨身帶的食品一定要保管好。
1月2日
9:47 牛嶺隧道口——安游路口
牛嶺隧道口可以截車,很多前往三亞的中巴會在高速公路上停車載客,我們在隧道口等了20分鐘左右就等到了一輛。
所謂安游路口,是三亞與亞龍灣之間的大路,和前往安游鎮的安游路交彙的路口。
10:55 安游路口
從安游路口到安游鎮,可在路邊等順路的中巴前往,半小時一趟。我們因為急著進錦母角,所以花20了塊錢搭車。
11:05 搭車前往安游鎮
12:05 乘三輪摩托前往錦母角
安游鎮主要街道的盡頭,有很多三輪摩托車聚集,很方便可以找到車。搭我們進錦母角的師傅姓羅,人很實在,後文中附有羅師傅的電話供參考。
安游鎮的青椰和黃椰都是1.5元/個,我們在這裡還買到了比較罕見的紅椰,也不過2元/個。當地人將紅椰說的神乎其神,好像能包治百病的樣子,真嘗嘗的話——不過如此,味道還不如青椰。
12:29 停在登山的大上坡處,沿著公路開始登山。
三輪摩托的動力不足,無法上山,如果乘安游鎮的出租車,倒是可以一直送到山頂附近,不過不知汽車司機路熟不熟。
我們開始登山後10分鐘左右,右手就出現了一條岔路,不知通向何處,不用理會它,繼續前進,拐往錦母角的岔路在山頂的附近呢。
13:05 到達前往錦母角的岔路,右轉
當我們可以清楚地到山頂兵營的時候,右手通往錦母角的岔路出現了。這條路相當寬,看上去好像能走車的樣子。從離開公路轉到這條岔路開始,到錦母角就全是下降路段了。
13:19 觀景台(所謂“觀景台”前進方向右手的一片比較開闊的平台,地面上打著一個石樁)
我麼到達這個觀景台的時候精神為之一振,這是全程中第一次看到錦母角燈塔以及海天一色的壯觀場面,我們在此拍照休息,耽擱了些時間。
13:33 從觀景台出發
13:50 到達錦母角
錦母角燈塔鎖了,無法登上,燈塔南面的礁石比較高,不過攀下去難度並不算高。
錦母角的景色確實美不勝收,絕對值得多多停留。
14:35 從錦母角出發,原路返回
15:35 到達山腳下的小停車場
所謂“停車場”是個小院子,在下山方向的左手,緊鄰公路,院子的正對面一條看似上山的路,便是害得我們在山上到處碰壁的罪魁禍首了。
正確的路還要順著公路下行10分鐘左右,經過了白色燈塔和一片椰林才會看到。
15:56 沿錯誤路線登山
登山途中遇到伐木工人,才辨明了方向,及時回頭。
17:05 隨伐木工人返回水泥公路,並繼續下行
17:10 經過一個標有“三亞房地產管理處生產基地”的小門
17:19 到達山腳下的椰林,也就是正確的山路入口,重新開始翻越虎頭嶺。
這裡有一堵左邊短牆外,牆外可以看到不遠處的海,右邊是這個山坳中的最後一片椰林,就在椰林中,有明顯的小路上山。
17:40 爬山途中遇到一塊大石頭,有人在石頭的上下綁了條麻繩,以便攀登。
17:55 連續經過兩道木門,應該是虎頭灣營地的人設的。經過木門的時候我在想,萬一這兩道門鎖了......
18:12 虎頭灣沙灘
虎頭灣營地有帳篷、食物、淡水供應,不過如果有大團隊進山,要先和營地打招呼,他們才會准備足夠的補給。
1月3日
10:15 從虎頭灣營地出發,原路返回。
這裡還有另外一種選擇,向東繼續前進,翻越山嶺,經太陽灣,最終到達徒步的終點亞龍灣。
10:50 到達椰林岔路口,約羅師傅的三輪摩托車返回安游路口,並從安游路口搭車前往亞龍灣。
進亞龍灣海灘完全沒必要買票,售票處周圍的花園和那些大小酒店,處處都可以暢通無阻的來到海邊。
離開亞龍灣時推薦乘坐那種雙層巴士,坐在上層吹吹風看看風景很舒服。
必要費用摘錄:
海口機場——海口東站:機場專線巴士15元/人
海口——萬寧長途車:29元/人
萬寧——陵水(牛嶺隧道)巴士:10元/人
分界洲上島門票:120元/人
牛嶺隧道口——安游路口巴士:15元/人
安游路口——安游鎮巴士:2元/人
從安游鎮——往錦母角燈塔途中的上坡處:三輪摩托參考價格15元
虎頭灣宿營:自備帳篷30元/人,用營地的帳篷50元/人
椰林(虎頭灣路口)——安游路口:三輪摩托參考價格25元
安游路口——亞龍灣巴士:2元/人
三亞市區打車前往機場:30元
推薦:安游鎮羅師傅的電話——13098976715
木吉他 2005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