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鎮

作者: cnct

導讀江南古鎮,夢裡水鄉。所以在特地挑了人少的十二月出游。D1:上海—蘇州。火車只要45分鐘就可以了。到南京的特快都經蘇州,只是要提早買票,不然一路站過去時間也不長。蘇州第一印像一般,因為火車站在修整,有點亂糟糟的感覺。 先是去了拙政園,聽聞是最大的園林。請了導游。和別人湊在一起的,大約10元/人。人文景觀,有導游介紹是比較盡興。逛了大約一個小時 ...

江南古鎮,夢裡水鄉。所以在特地挑了人少的十二月出游。D1:上海—蘇州。火車只要45分鐘就可以了。到南京的特快都經蘇州,只是要提早買票,不然一路站過去時間也不長。蘇州第一印像一般,因為火車站在修整,有點亂糟糟的感覺。

先是去了拙政園,聽聞是最大的園林。請了導游。和別人湊在一起的,大約10元/人。人文景觀,有導游介紹是比較盡興。逛了大約一個小時,感覺還可以。也許是因為入冬,所以景致有些灰敗,但蘇州園林的特色倒是看了個全,特別是一個“借”景,運用的挺巧。

從後門出了拙政園,是游船碼頭,120元包了條船到觀前街(貴!)經水路感受中國威尼斯吧。觀前街是步行街,熱鬧。草草吃了午飯,回旅舍歇了會前往留園

留園,較拙政園小,但更為精致。而且配有解說機,還有定時導游講解。這點做得比拙政園好。聽說周末有昆曲表演,顯然我沒機會碰上的。雖說蘇州園林大同小異,在我看來,留園更值得一去。是真正的“人在廊中走,如在畫中游”,還有知晴雨大理石、太湖石。只是天冷,無法久呆,不然在太陽下,也可在亭中坐享美景。

從留園出來去了蘇州開發區的日本街吃日本菜,相當不錯。

D2:起早,包車去同裡。蘇州到同裡100大元。同裡熱鬧,逛了幾家民宿,感覺不錯,但當晚趕去無錫,所以沒住。退思園是同裡的精品,亭台樓閣廊橋舫榭廳堂房軒十二種中國古典建築都齊了。只是一大群工作人員掃落葉的感覺很奇怪。出了退思園,游船,然後挑了一間古色古香的店吃太白三鮮,喝黃酒,感覺一下古人的那種肆意。

四點多離開返蘇州前往無錫。

在同裡最搞笑一段是:在某家站看絲綿被時,老板娘相當神秘地告訴我們:“溫家寶下午三點要來同裡”;游船時,船家很自豪地告訴我們:“下午溫總理要來”;吃飯時,服務員挺驕傲地說:“下午三點有溫領導來我們店呢”。相當了解政事的同行者不禁低聲同我們說:“溫總理不是外訪嗎?趕得回來嗎?”唉,真不知是同裡全民被騙還是夾定口供來騙我們。

D3:無錫,一般。晚回上海。

D4:下午3點多從上海乘車到嘉善。看了攻略,所以很輕易找到車站去西塘。嘉善汽車站不錯,干淨整齊。還有附帶買飛機票的,順帶就了杭州回廣州的機票,520元。呵呵,便宜。

20分鐘後,到了西塘,已入夜了。門票自然是不用買的。其實即時是白天西塘逃票是很容易的,因為根本沒人查票。隨便找了間民宿住下就開始逛了。

入夜的西塘相當寧靜,沿河的民居都掛紅燈籠,很有味道。在送子來鳳橋邊就是坐船的碼頭。10元/人,如果包船是80元,能坐10人。但因為不是周末,所以就我一人,十元包了一條船。呵呵。河面很靜,倒映著紅燈籠與點點燈光,坐在烏篷船裡的我有很不真實的感覺。船家慢慢搖著槳櫓,慢慢講著西塘的故事。拉拉雜雜的,說這條河可以通往上海,坐這小船可以一路搖去上海;說西塘裡大多都是老人家,怎麼都不願意離開西塘的老房子;說岸邊打著燈,放著音樂一路走過的是提醒居民小心防火。

下了船,逛西塘最有名的弄。坦白說,是一個很可怕的經驗。因為西塘的小弄特別多,入夜以後,只有幾個有名的,如計家弄、蘇家弄、葉家弄等才一路亮燈。其余的,站在弄口看過去都是一團漆黑。看一個老伯打了手電拉了小車往石皮弄走。看著弄裡深處亮了兩盞燈便跟了過去。石皮弄裡,亮燈的是兩座豪宅,一是文官居,一是武將住。因夜都沒開放。過了兩宅遠遠跟著老伯繼續往深處走。突然老伯滅了手電。眼前一片黑,而夾在弄裡,手都伸不開,只聽見小車咕轆咕轆地轉,還有細細的風聲,回頭那兩盞燈在遠處閃爍。心裡毛毛的,萬一突然跑個人出來,我可是躲都沒地方躲。可又不甘心,沿著石壁摸索著往前走。突然手電又亮了,原來弄盡頭是老伯的家,他到了,在卸車呢。松口氣,往回走,越走越快,出了弄口才緩過來。回頭看,文武雙燈還在招搖。很慶幸西塘的治安還是好。

從計家弄離開古鎮,過了對面找了家網吧,查了烏鎮的資料然後回旅舍了。

夜裡很靜,靜得我不得不打開電視機制造一點聲音。城市裡的人習慣了煩囂。

D5:在陽光中,告別了一晚的雕花大床,開始真正游西塘。昨天的船票有西塘的地圖,逛到雙橋那吃了碗餛飩。鮮!特別是淺黃的湯色,白色的餛飩,飄了細細翠翠的蔥花。看著就漂亮。然後是錢記豆花。鹹豆花漂亮,紫菜、蝦米、蔥花、豆花,再灑些醬油,只是吃起來有些酸。甜豆花是真的棒,入口即化,滑溜得很。錢老太太很自豪地說:“這裡的水好!”游人開始多了,還碰上拍戲的。不想太趕時間,只逛了下水陽樓,雅致,更羨慕畫一手好畫的女兒。

看時間還早,上聖堂茶樓挑了個臨水坐。服務員上了茶、茶食、開水,開了古樂便離開了。剩我獨自坐擁三百年前的家俱,耳邊是絲竹船櫓,眼中是垂柳灰檐,一卷在手,忽然明白為何肯散盡萬貫只為一時的享樂了。蓋杯是藍花的白瓷,飄著青青翠翠的芽兒。注一股熱水,茶芽兒翻騰,漾出靚麗的湯色。窗外是經年流淌的河水,岸邊的洗衣淘瓜子,依舊是千年水上人家的生活習慣。似乎時光從未流逝,現代的影子都不見。冬日正午的陽光,慵懶而散漫,一如我的心情。換了個座,只為了遠處那座千年不變的石橋。

一恍,竟不覺到下午一點多了。我整個跳起來,還趕著去烏鎮呢。要結帳卻發現沒人,找好一會才把店主找回來。嘿嘿,收錢的比付錢還漫不經心。15元,讓我迷醉了一上午,真劃算!趕時間匆匆買了幾顆一口粽子,還在農工商買了兩個蛋。兩者味道都不錯,只可惜其中一個蛋不小心掉了,讓我痛心不已。離開的時候才發現那間著名的臭豆腐,可是老太太很有原則,下午二點才開門,現在沒有。我只好咽了口水放棄了。

坐車去嘉興,下車的是北站,必須到嘉興西站才有車到烏鎮。其實北站有公交車到西站的,但嫌煩而且又下雨,打車。結果繞路,被虧2塊錢吧。想想天下烏鴉一般黑,就算了。

從嘉興到烏鎮要1個小時,感覺挺遠的。下了車,聽說烏鎮古鎮內不允許民宿,所以就在隨便找了家住下了。空調、大床,二十四小時熱水,干淨,而且店主挺熱情的,還許諾帶我逃票。:)

烏鎮的三輪車討厭,說古鎮一兩個小時就逛完了,還不如去老街。結果拉過去,是一路的木式結構的老房子,只是開了不它商鋪,拼命叫人進去看,大都是印染的桌布、披肩之類,沒興趣。而且這逛下來不到十分鐘,居然要收我十元。吵了起來,最終只給五元。

烏鎮其實不好逃票,所有路口都有人把守。店主帶我從廣業大酒店(汽車站旁邊吧)的一條小路拐過去,進古鎮也是有人看的。但打了傘,低了頭,一下子就混過去了。呵呵,省了60大元。那條小路不好走,一般游人不知道。

如果不是這一場的冬雨,我想我是不會愛上烏鎮。黛瓦粉垣,炊煙細雨,讓古鎮顯示得古老而非陳舊。因為這場雨,我在逢源雙橋坐了一個多小時,在五度的天氣裡。入夜的烏鎮更是沉寂,一過5點,別說游人,連商人都不見。整個古鎮,除了雨聲還是雨聲。沒有燈的街道,合攏了木門,連屋裡的光線也透不出來。

出了古鎮,發現了間茶樓—訪廬閣,連上菜都特別古式,用藤籃子盛了上來。一晚就窩在那的藤椅上看小說。

入夜的烏鎮越發寒冷,連腳都覺得刺痛。不到九點睡著了,結果凌晨1點多便夢醒,一恍忽竟不知身在何處。在寂靜與寒冷的夜裡實在無事可做,便又翻頭睡去,直到10點才醒。神清氣爽,不懼寒風冷雨!

D6:雨停了,烏鎮多了很多長槍短炮,討厭;央視的春晚在烏鎮取景,一臉的濃妝,一個勁的做作,討厭;還是昨晚的茶樓,來一群蝗蟲,討厭。

中午時分坐車前往杭州,2個多小時。再倒去機場的車,飛機,順利回到廣州。

總的來說西塘比烏鎮好。

1.烏鎮本地人不喜歡烏鎮,老在咋呼:“那個古鎮,一兩個小時就逛完了,沒什麼好的。”而西塘人總是強調西塘很好。

2.烏鎮古鎮內不允許民宿,但逛古鎮的時候總不斷有人偷偷因為問:“要不要住”,弄得住個宿像搞地下工作似的。

3.在古鎮內吃份臭豆腐,老太太開價5元/份,每份有8塊臭豆腐。哼,訪廬閣才3元一份,還有10塊呢。太黑了,宰得特厲害。

4.烏鎮的商業化比西塘厲害。但相對而言紀念品也多些。烏鎮有手繪地圖,漂亮的名信片,特色的雨傘,這些都是西塘還未能比擬的。最遺憾的西塘找不到出色的名信片,目前市面的都太粗糙。


精選遊記: 西塘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