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冷吳江

作者: 浮雲道人

導讀我總是在秋天去吳江。吳江的秋在古人的意念裡是冷色調的,它出現在字裡行間,總能讓人聯想起“商略黃昏雨”的凄清圖畫。也許是被歷代文人詠頌太多的緣故吧,那股楓落江冷的肅殺秋意,早已凝固進了婉約的詩詞與美麗的小城一起流傳了千年。 我不喜歡北方的秋天,它來的太濃烈。寒風乍起,漫山遍野的紅葉層層鋪染,搖曳著眩目的色彩,那份艷麗會讓人產生疏離感。 ...

我總是在秋天去吳江。吳江的秋在古人的意念裡是冷色調的,它出現在字裡行間,總能讓人聯想起“商略黃昏雨”的凄清圖畫。也許是被歷代文人詠頌太多的緣故吧,那股楓落江冷的肅殺秋意,早已凝固進了婉約的詩詞與美麗的小城一起流傳了千年。

我不喜歡北方的秋天,它來的太濃烈。寒風乍起,漫山遍野的紅葉層層鋪染,搖曳著眩目的色彩,那份艷麗會讓人產生疏離感。吳江的秋是悄悄而來的,如同溫柔樸實的江南少女。一場細雨洗盡了濃妝艷抹的鉛華,幾片落葉飄走了蟬聲滿天的夏幕。蕭蕭涼風中,天地間又開始孕育起高曠峻潔的秋意,等候著詩人們來此傷情感懷。

我第一次去吳江是五年前的一個深秋,那正是最容易傷情的年齡。

沿著古運河一直向南,我就感受到了吳江的柔美。委婉的吳音飄蕩在輕柔的風中,水湄邊,多情的少女正在寂寞的歌唱,彎彎的河道旁一葉離舟即將孤蓬遠征,船頭佳人當壚煮著醉人的美酒,這豈不正是天涯游人夢裡的江南?

漫步古老的垂虹橋頭,脈脈斜陽地灑在淡素色的江面上,描繪著一幅古典水墨畫,美的令人驚悸。那時秋色也正濃,颯颯的風聲,高湛的藍天,飄零的紅葉……大自然仿佛正在吟誦一篇精美的散文。

我們就邂逅在這樣的氛圍裡,你踏著芳菲的落英向我走來,那笑容就像遠天的夕陽一樣燦爛。 一片楓葉飛落身旁,你輕輕地將它放在手心,迎著夕陽低聲吟唱。你說飄零的紅葉是寫滿思慕的詩箋,你要用歌聲來喚回流傳了千年的動人愛情。我凝視著江上款款而行的小舟,不知道這裡面是否也有同樣的愛情故事,但我相信如果有的話,它是一定能流傳很久的。

七百多年前的一天,也許正是這樣的黃昏。一艘駛往姑蘇的小船在靜靜航行,落霞似錦,江聲滿天,曼妙的女子在船頭柔聲低唱,多愁善感的詩人徒然回首煙波,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章。

暮色在你的歌聲中翩翩而至,岸邊已是萬家燈火。

時光啊,快要湮沒在吳女的歌喉裡了。

我再去吳江時,已是三年後的秋天了。

站在棕黃的岸堤上我回首夕陽,蜿蜒的河道裡已淡去往日的小舟,世事變遷,當年伴我賞秋的人亦已是去如黃鶴了。唯有我自己像候鳥一般准時的來到這裡,在暮色與秋色的雙重渲染下,譜寫一曲凄涼。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茵茵芳草之所以引人思念,因為它恰似心中女子的羅裙。雖然仍有未凋的芳草在秋風中回首往事,然而物是人非,我眼前已不再有燦爛的笑容。這個秋天,尋覓了許久的傷情終於如期而至,我不由低徊感慨。

又是一片楓葉飄落在眼前,我低頭拾起它,默默的審視。現在它已從蟄伏了一個夏季的枝上飄落,離去時不帶走一絲惆悵。我的確羨慕它的灑脫,人為什麼總要對遠去的事物戀戀不舍呢?是不能忘卻,還是不甘忘卻?記憶雖然可以將逝去的歲月一頁頁的翻回來,但歡樂的片斷總是匆匆而過,余下的悲愴卻讓人刻骨銘心。

離開吳江的時候,與一場秋雨不期而遇。躲在溫暖的車廂裡,我依然被這沉重的秋意感動得心潮不止。窗外一對年輕的戀人在雨中娉婷而過,他們仿佛已看慣了這卷煙雨寒江,只是陶醉在竊竊私語中,絲毫未感受到身邊肅殺的秋意。我突然明白了,原來吳江的秋之所以會令人黯然神傷,原因在於讀秋的人本身就有太多的憂傷,吳江 不過是以其獨特的氛圍為他們提供一個渲泄的場所罷了。

車輪滾滾,帶著如煙的往事漸漸遠去。長河已在雨中望斷,唯有凄冷的秋風裡依舊回蕩著悠揚的吳歌……


精選遊記: 蘇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