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24小時前言
幾位好友時常問我,怎麼只有上篇沒有下篇。在攜程網第一次發帖,就是一個半拉子,自己也覺得好笑。寒假又近,想起應當補充完整,到電腦找找,竟然不知放在哪台機子上了,只得重寫。幸好不是新聞稿,不那麼講究時效。因為不是游後的急就章,後知後覺得東西會更多些,敬請各位原諒。
杭州是一個好地方,是那種每次來每次都有心體會新玩法的地方。原本在海寧觀汐,到杭州只是為了坐車,安排了大約半日的行程。提前來了杭州,就有多了這個難忘的24小時。忽然改的行程,偶然出游的我顯得不知所措,幸好有石頭這位老碼頭。
杭州的夜
茶枕著我的肩,我倚著茶的頭,不知不覺睡了。醒來時,已進了杭州汽車站。天色已暗,等的士的人排長隊,北風呼呼的吹。正巧遇上了熱心人,幫我們包了一部金杯,RMB100,直奔紅泥。紅泥是田行長2003年來過,印像極佳,強烈推薦給我們。
18:55,紅泥很擁擠,大廳裡也沒有能做十人的桌,只好找了鄰近的兩桌,將就將就。桌子很大,椅子也很寬,感覺很奢華。菜燒得更好吃,價格卻不貴。現在我還記得這幾樣菜,手撕雞、竹筍燉老鴨,牛肉串。
飯後之余,緩步來到西湖,享受著別無他店的西湖桂花香熏。西湖的夜已被燈光裝扮,遠處的保俶塔、重修的雷峰塔、文瀾閣被燈光勾勒更顯得玲瓏,近處的音樂噴泉隨著《梁祝》翩翩起舞,夢幻多變。
旅館是大聖通過互聯網預定的,到了杭州後在用電話敲定的。他們先過去,看了條件還不錯,又多要兩間。聞訊,我們舍下西湖的美景打的直奔駐地。
安頓好後,石頭、茶和我去武陵廣場溜溜。
21:46,到了武陵廣場。廣場不大,加上諸多的綠化,如同一個公園。周圍簇擁的高樓,與西湖的開闊不同。如不是浙江省展覽館的昏黃、杭州劇場的暗藍,早被街頭熙熙攘攘的人群、如潮的車流所迷惑忘記這是深夜。不知不覺到了麥當勞,一會大聖兩口不約而至,真是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麥當勞。
田行長兩口、戴戴、池子跑到了咖啡屋腐敗了。
杭州的日
石頭起了個大早,去訪友。
我們幾個還是睡了一個懶覺,自助游就是這點好,安逸。
下樓胡亂找點東西吃了,味道還不好,品種太少,這又讓我惦記回天津老家了。吃的當中,石頭正好回來和我們會合了,出來玩就是要有這種默契。
田行長兩口和戴戴三人去武陵廣場shopping。前些日,戴戴還穿著在杭州買的大衣在茶面前炫。杭州是天堂啊。
石頭帶著我們七人去玩羅。池子第一次來杭州,對於她怎麼玩都是新奇。而我一路上捉摸著要與上回不太一樣。前晚,石頭說了兩個方案,一個是水路,一個是旱路。我坐過了游船,把鞋子搞濕了,所以大力支持旱路。
10:21,我們上了寶石山,見到本地的居民在練太極拳,感覺能生活在西湖畔真是太幸福了。站在保俶塔前,俯視西湖全景,才覺得西湖有點小,好像裝不下那麼多的游人。遠眺杭州城,或許近年來各處的高樓看多了,並不覺得杭州變高了。過高的樓價,真的讓人覺得這是在天堂。
下了山,很快我們發現了新玩法,騎自行車逛西湖。RMB10元/小時,押金RMB100元。自行車很小可以折疊,騎起來很輕便。湖濱路是步行街,我們只得再稍外的路騎行,依然可以感受西湖的存在。林蔭大道,香樟水杉蔽日,桂花伴香。北山街的葛嶺起步,經斷橋殘雪、湖濱公園、美術學院,到了柳浪聞鶯。存車下來走走。西湖的湖面的風力達到七級,小木船停止出租。可惜了,若能和茶一起舉起雙槳蕩舟西湖,那是多麼暢快啊。
畫舫也比前幾年多了,上船的碼頭也有好幾處,就算黃金周也是能夠應對。
再騎車到了雷峰塔,有一個自行樓梯直上塔下,第一次看到好新奇。
然後就騎上了蘇堤。江湖傳說,魯地某人為了求得風水竟然在水庫上建了一座橋。我想此人一定沒有來過西湖,先築堤再建橋,哈哈哈。在漁港觀魚的東大門前,如實、茶和我自願留下來看車,石頭五人去找蘇小妹。我嘴饞,茶一會買一個東西給我吃,最好吃的就是西湖藕粉。西湖藕粉裡面還有桂花,吃起來特別的香,強烈推薦啊。
騎過了蘇堤六個橋,本想再上白堤,人實在多不好意思去擠了。
聽說,西湖的很多地方都不要門票,岳墳好像也不門票。
交了車,四個多小時花了RMB40元。
在哪裡解決肚子問題,大家討論好久,最後決定去知味觀。裡面最好吃的那個甜糯米藕。接著隨處走走,王星記的扇子、張小泉的剪子都見著了。
再到駐地,大家東倒西歪,回味著一天的收獲。
在樓下吃了晚飯,打的去的火車站。我們在火車上,現想辦法也弄到了臥鋪,太累了。
大聖倆還去烏鎮,後來知道他們通過互聯網訂了返程的臥鋪,真是羨慕。
後記。
從2004年10月到2005年1月,四個月了。匆匆忙忙的觀潮,還是留有余味。
出行之前應當多收集資料,通過互聯網是一個好辦法,個人覺得攜程網裡面各位網友的文章幫助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