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日游黃果樹瀑布,十七日游織金洞——兩個聞名於世的旅游景點。黃果樹門票旺季90元,淡季70元。雖然游人寥寥,我們也無法講價,國際知名的品牌,店大欺客。
進大門,走不太長的石階,便到了瀑布下邊。現在是枯水期,但也可看出大概風貌,寬80米,高74米,很壯觀。據說最早由五百多年前的徐霞客把它介紹了出去,現在的招牌上說:已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壯觀的大瀑布。
來回沒用上一個小時,在大多數人照相的地方照了兩張相,僅此而已。
如果不來,便覺遺憾,來了就來了,看一遍就可以了。下一次即使不收門票,我也不來了。也許是沒有更多的歷史文化內涵?也許是枯水期?我不知道。
黃果樹在安順縣境內。安順縣城道路上空高掛橫幅“以黃果樹為龍頭,大力發展安順旅游業。”確實如此,往黃果樹景區的路上,旁邊一門,寫著“XX瀑布”“XX橋景區”字樣。左邊路標指著“通往XX洞”等等。全部依仗黃果樹這一天賜的大瀑布,“大力發展”起來的,當然是為收錢。“旁門左道”這一成語我估計就是由此產生的。
黃果樹的郵局值得一提。想蓋個郵戳,經過幾個當地人好一通指點,轉了好幾圈,也不得要領。看到一輛停著的郵車,我們才發現郵局是在一個二樓上,外面是一個窄窄的水泥樓梯。兩個郵局的工作人員正在氣喘吁吁地往樓上背郵包。
經過夜郎湖(不知是否是哪個自大的夜郎?)到交通堵塞嚴重、混亂肮髒無比的織金縣城住下。
織金洞距織金縣城不過二十公裡左右,周圍還有一些收門票的地方,號稱世界第幾的東西,我們一概視而不見,直奔主題。
游客接待廳就氣勢不凡,國內那麼多旅游景點,可能我們孤陋寡聞,沒見過這麼開闊、敞亮、氣派的,有點像民航機場大廳。
門票每人100元(旺季120元)。講不下價來。
同前頭的六個貴州游客一起,由一個導游小姐率領進洞參觀。
讓人大吃一驚,絕不是誇張。
高、寬都是百來米的溶洞,彎彎曲曲地,上上下下地,導游領著我們走了兩個小時,告訴我們:共有兩點五公裡,三千多級台階。
沒有想到,地下還有這樣的世界,這麼巨大。這裡的溶洞共有四層,我們好像只看了開發出來的兩層的一部分。個別欄杆旁邊是懸崖,下面有燈光,至少有一百米深,令人心驚膽戰。
溶洞內的鐘乳石造型奇特,色彩繽紛,晶瑩剔透,宏偉壯觀,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據導游講,這裡的岩洞穴形態有一百二十余種,是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最宏偉、最奇特的溶洞。
我們看到好多奇特的岩柱,導游並沒有給我們細講,兩個小時太短了,這個溶洞太大了。奇特的珍品太多了,她也只能領著我們走馬觀花,粗粗瀏覽。
但有幾個特別的地方,她還是給我們指了出來。
開放的八個大廳之一,水晶宮,裡面有著至今令科學家們疑惑不解的溶岩。形態:卷曲石。易折易碎,美麗透明,但似乎不受地心引力的影響,能自動躲避障礙物,自由自在地向上生長。
大概是在金塔宮吧?我們行走方向的右側,二百多米長,一百多米高的範圍,倒掛的,向上生長的,塔、筍、柱、密布,美不勝收,儼然氣勢浩大的群雕,這裡號稱“大壁畫”,一般的鏡頭根本不可能照下它的全貌。
鎮洞之寶,“銀雨樹”,在最後的那個大廳裡。一株罕見的開花狀的透明石柱,下面是托盤,一層一層地像蓮花一樣的葉子,高十七米,亭亭玉立,它前面倒下了一棵,已經風化了,據說比它還要高出幾米。導游說,這石柱長到一定高度,支撐不住,倒了下去,而後在原地又繼續生長。現在這棵銀雨樹已長了十幾萬年。
繞是石頭,也遵循這新陳代謝的自然清規。
大門外原國務院副總理級的評價“此景聞說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游?”作家馮牧的題詞也刻在洞口“黃山歸來不看岳,織金洞外無洞天。”
絕對中肯,一點也沒誇張。
可惜的只是這個地方交通不便,有自駕車條件的朋友有機會一定來此一游。
如果以後還有空,哪怕門票再漲,我也要來游覽,細嚼慢咽,慢慢品嘗。
這次的時間太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