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湘西之旅(2):鳳凰印像

作者: 綠野萍蹤

導讀經過火車和汽車的輾轉,在這樣一個清晨,這個曾經如此向往的地方,赫然就在眼前了。在沱江邊的客棧住下,卸落一路風塵,繞古城轉了一圈,看天陰陰的,想,這樣的天氣,該是最適合去拜會沈從文的吧? 通往沈從文墓的路上,人並不多,初冬的日子,感覺有點冷清的石板路旁,已然沒有了春夏絢爛的顏色,剩下的,便只有肅穆的青山和靜靜的沱江。路邊偶然看到一些人 ...

經過火車和汽車的輾轉,在這樣一個清晨,這個曾經如此向往的地方,赫然就在眼前了。在沱江邊的客棧住下,卸落一路風塵,繞古城轉了一圈,看天陰陰的,想,這樣的天氣,該是最適合去拜會沈從文的吧?

通往沈從文墓的路上,人並不多,初冬的日子,感覺有點冷清的石板路旁,已然沒有了春夏絢爛的顏色,剩下的,便只有肅穆的青山和靜靜的沱江。路邊偶然看到一些人力車,可以拉去沈從文墓的,不過想,去拜會沈從文這樣的一代文人,總該徒步過去的吧?這樣的腳力,似乎是不該省的。

沈從文墓並不遠,就在沱江邊的聽濤山上,看得出,來這裡的人並不多,十分安靜,以至於有點冷清,不過,這或許正是沈從文想要的吧?沿山路上去,倘若不是五彩石旁堆放的黃菊花,沈從文的墓碑恐怕一下子就錯過了。面對如此簡樸、隱逸的墓碑,不由得想,我的到來,是否已經把老先生驚擾了呢?

從沈從文墓下來,繼續在古城裡閑逛,才開始細細品味這裡的人、這裡的事。老街上,商鋪林立,以售賣旅游紀念品的商鋪和飯館居多,也有一些售賣日用品的商鋪,鳳凰,似乎確實已經很商業化了,不過,當真正去接觸這裡的人的時候,就會發現,情況其實並不如一些旅游歸來的人所痛心疾首、大聲疾呼的那樣不堪,正如一位萍水相逢的朋友所說,這裡的街固然已不是以前的街了,只是這裡的人,卻依舊是以前那樣的人。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逛街逛累了之後,隨便找個地方坐下來,一邊烤火一邊跟當地人拉家常,便成了最愛干的事情,也成了充分享受一個人旅行樂趣的一種方式。

當暮色慢慢把小城包圍起來的時候,找個臨江的飯館,占一張江邊的桌子,點兩樣地方的小菜,犒勞一下等待了一天的胃腸。在等菜的閑暇,聽旁邊酒吧傳來樂曲低低的呢喃,看江水在腳下緩緩流去,不期然地,那個曾經深愛的人便占據了思想的全部,雖然已經分開多年,卻始終不得不承認,依然還是想念,於是,便平添了一絲淡淡的哀傷……

菜足飯飽,繼續在古城內游蕩,一來看看古城的夜色,二來順便把剛才的小菜消化消化、回味回味。虹橋邊的燒烤檔已經陸續支起,偶爾從這一檔或那一檔飄來誘人的香味,即便還打著飽嗝,也仍然想一嘗風味……

轉到沱江邊,見幽幽的水面上正行進著點點燭光,那便是許願的荷花燈了!忽然間,心中便生出一些好奇,這些荷花燈到底會走到哪裡去呢?於是,跟荷花燈一路走來,到水車邊,正好有一個小灘,但見緩緩飄蕩的荷花燈到了此處,忽然就跑了起來,然後在流水的轟鳴聲中,撲通一下,跳落下去,跳躍的火光瞬間就消失在漆黑的水面……想來,許願放燈總該在南岸才好,密密的吊腳樓排在岸邊,也就不能一路跟著荷花燈走去,也就不會看著它湮滅了……當然,想看荷花燈跳水就另當別論了 ^o^

看完荷花燈,就近到酒吧裡去坐坐,烤烤火,與同在酒吧的驢子們聊聊天,一個晚上很快也就過去了。回到客棧,主人家還圍著爐火等著,於是就又烤了會兒火,聊了會兒天,直到整個人都暖烘烘了,才去睡覺。

第二天一早,天色微明,就聽到打撈水草的小船在窗下劃過的水聲,繼而是河對岸洗衣婦掄著木棒洗衣的篤篤聲。懶洋洋地把眼睛睜開,虹橋就映在床前的窗戶上了,住在水邊的感覺真好……

天下了毛毛細雨,石板路濕漉漉的,又回復了暗紅的本色。街上人很少,繁忙的商業街在這個時候回復了寧靜。去春風滿面理發店剪了個發,順便感受一下王師傅爺孫倆古法推拿的手法,然後坐一坐沈從文、黃永玉坐過的理發凳,欣賞一下理發店內雅致的裝飾,跟王老師傅拉一拉家常……

天氣轉晴的時候,租一條小船沿沱江順流而下,坐在船頭吹著無比清涼的江風,享受著一個人獨霸小船的快樂……往來船只上的游人投來了艷羨的目光,還有另一條船的船家在拉歌……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