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長旅程(28)---和平美麗的克什米爾

作者: *悠游*

導讀提到克什米爾(Kashmir),恐怕大多數人的想像中都會與戰爭聯系在一起。是的,幾年以前的新聞裡,總是出現有關克什米爾衝突的報告,讓人感覺是那一個充滿戰爭與危險的地方。其實克什米爾是一個美麗的天然旅游聖地,曾享有“東方的瑞士”之美譽。克什米爾的高山之巔多是常年積雪,從而為克什米爾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形成了眾多的河湖,河流多從山谷穿過,湖泊常傍 ...

提到克什米爾(Kashmir),恐怕大多數人的想像中都會與戰爭聯系在一起。是的,幾年以前的新聞裡,總是出現有關克什米爾衝突的報告,讓人感覺是那一個充滿戰爭與危險的地方。其實克什米爾是一個美麗的天然旅游聖地,曾享有“東方的瑞士”之美譽。克什米爾的高山之巔多是常年積雪,從而為克什米爾提供了豐富的水源,形成了眾多的河湖,河流多從山谷穿過,湖泊常傍依於高山-----夏季涼爽,空氣清新,景色迷人,是有名的避暑勝地。

克什米爾原屬英屬印度的一個土邦,擁有相對的獨立性,位於南亞次大陸的最北端,處於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中國之間,當地居民中穆斯林占77%,印度教徒占20%。

1947年8月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土邦王哈裡·辛格大公信仰的是印度教,所以在歸屬問題上,他傾向於印度,但是克什米爾絕大多數居民是穆斯林,都想歸屬巴基斯坦,於是為了爭奪這塊“風水寶地”,一場卷入印巴兩國的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直到幾年前,克什米爾地區仍是衝突不斷,不過現在克什米爾地區被印巴分別控制,已基本實現了和平,巴基斯坦控制的克什米爾部分首府為穆扎法拉巴德;印控克什米爾正式稱為查謨和克什米爾(Jammu & Kashmir),首府為斯利那加(Srinagar)。

*** *** *** *** *** ***

從列城(Leh)到斯利那加(Srinagar),共有434公裡的山間公路,長途汽車要行駛2天的時間。

早上6:00,我們的旅行巴士准時從列城的汽車站出發了,第一天路過的幾乎都是不毛之地,湛藍湛藍的天空中沒有一絲雲彩,深邃得有些可怕,陽光毫無遮攔地投向大地,更增添了一份炎熱荒涼的感覺。

一路上光禿禿的山巒有著不同的形態、不同的顏色,在陽光的照耀下各具風格,呈現出一種悲壯、蒼涼的美麗,偶爾山谷間露出的綠洲,又讓人感覺到許多生機。

路上還能看見一些小村莊和寺廟,我想在這樣嚴酷的環境下,唯有人與人之間的互助才能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物質的缺乏卻有種心靈的平和。在這裡,我幾乎無法想像上海、香港那樣的大都市的繁榮景像和人與人之間的明爭暗鬥。

因為是旅行巴士,一路走走停停,給乘客們足夠的休息時間,很快大家都熟識了,同車的大多是以色列人,還有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那位“英國紳士”總愛大聲說笑,引得滿車笑聲。

大約下午五點過,車停到了一個不知名的小鎮旅館門口,司機助手招呼我們在這裡過夜,明天一早3:30出發。雖然大家都認為這家旅館比較貴,可是出去找了一圈,還是又都回來了,因為相比之下,還是這裡干淨一些。我與Tree要了一個雙人間(Rs300/間),其他所有旅行者都一起住進了大房間通鋪(Domitory --- Rs70/床),不是我想浪費,只是想睡得舒服點兒,畢竟自己的身體狀況還沒有完全恢復。

晚上,Tree突然病倒了,開始我還以為他在開玩笑,後來意識到問題嚴重了,總不能兩個人都“倒下”吧,也顧不上自己是否身體不適了,打起精神忙上忙下,把Tree安頓好以後,自己也覺得筋疲力盡了,倒到床上,很快就睡了過去……

第二天凌晨3:40,我們的巴士披星戴月地繼續前行,不久便來到了一處檢查站,排隊等候檢查的車輛很多,畢竟這裡是戰爭警戒區的克什米爾啊。

天漸漸亮了,車窗外的景色也逐漸明朗起來,與昨天的景色比起來,今天路過的山坡上都多了一層綠意,天空的雲也多起來,整個環境比昨天感覺柔和了許多。

過了檢查站不久,車到了一處山崖轉角,我望著山下的懸崖,心想這路怎麼這麼險?突然一抬眼,發現車拐過去以後,眼前的景色豁然開朗,我不禁小聲驚呼起來----- 放眼望去,遠處出現了幾座大山,青灰的山石與斜斜的綠意相互條狀間雜,呈現著夢幻一般的色彩,薄霧環繞在山頂,在朝陽的映襯下美輪美奐,宛如仙境!

絕佳的美景卻伴著絕對的危險!看著前方的道路,我又想再次驚呼了,山路很窄很窄,勉強供一輛車行使,直直的懸崖邊沒有任何欄杆保護,我伸出頭,往下看不到路邊,只看到車輪和萬丈深淵,嚇得我趕緊縮回頭,只好相信司機,聽天由命!在這樣的山路上,有時還要與對面的車輛錯車,看得我真是心驚膽戰!

幸好,這段路不太長,下了這座山,就到了比較平坦的地面,一路風景如畫,有點兒像西藏的林芝地區的景色,其實想想也應該差不多,都是緊挨高原,受高原雪山孕育的郁郁蔥蔥的地方。Tree一直說不舒服,我倒是看到這樣的美景一下子來了精神。我打趣對Tree說:“現在明白為什麼印巴為了這塊地方會打那麼多年的仗了吧?”

上午10點左右,車到了斯利那加車站,許多人上來拉客。見Tree一副昏沉沉的樣子,我也不想耽擱時間去找旅店,於是跟一個年輕人一塊兒去了他家的水上船家。

水上船家(House Boat) 是只有這裡才有的獨特風味的旅店,當年英國人想到此地避暑,修建別墅,被當地酋長拒絕,便靈機一動,在船上設置豪華旅館,船上生活用品、臥室、衛生間……樣樣齊全。從此水上船屋便在斯利那加一帶流傳開來。

我們去的水上船家,是在一條小河上(說實話,河水並不干淨),河岸邊前後排著幾條小船,每條船都有不同的名字,走進一個叫Gulshan Boat的船艙內,各個房間裝飾還不錯,很溫馨的感覺,船頭就像一個小陽台,別有風味。Tree到了這裡,就倒在沙發上不動了,我只好定下來這一間房間(Rs350/晚,含早餐)。

船主是一位穆斯林老爹,一把絡腮胡子,很沉穩的樣子,剛才帶我們來這裡的是他的兒子,他很關切地問了Tree的病情,然後熱情地給我們介紹了船上的設施和這條船屋的悠久歷史,還給我看了許多游客的照片,他的船屋在國外雜志上介紹的剪報。

他說他經營這間水上船家已經二十多年了,最開始大多是日本游客,後來韓國游客也多起來,不過克什米爾地區衝突頻發以後,到處都有爆炸,很長一段時間再也沒有游客過來,船屋生意蕭條了許多,最近一兩年才又開始好轉。不過他叫我放心,現在的克什米爾是百分百的安全了。

我趁自己還清醒,去了趟車站附近的旅游中心。一路上很多持槍軍人,營造著一種緊張的氣氛,旅游中心的門口還壘起了堡壘,剛進去的那幾步還真有些小心翼翼的。

旅游中心的工作人員很熱情,給了我地圖,還告訴我許多詳細旅游信息。在這裡碰到同住一家船屋的兩個韓國女孩,相互問好,當得知我是中國人,其中一個韓國女孩還用發音標准的中國話跟我聊了幾句,原來她在大連學過一年中文。不愧是韓國女孩,連到這裡來旅游,臉上的妝也化得那麼精致、一絲不苟。相比之下,自己則“返璞歸真”了許多,用的最多的化妝品就是防曬霜。

下午,Tree一直睡覺,我便在房間裡翻看以前游客留下來的舊書,大多是日文書,甚至還找到了86-87年版的《地球的步方》,裡面有很詳細的斯利那加旅游的介紹。我們的2002-03年版《地》裡面,沒有這裡的旅行資料,想必是再版時考慮到危險性給刪掉了。這裡的書一般都可以帶走,但通常要留下自己的書來交換。雖然幾乎沒見過面,但背包客之間似乎都有種默契的誠信。

船主一家住在岸上,我們在他家吃了套餐晚飯。

船主的小女兒很漂亮,今年19歲了,但我覺得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成熟一些。

她很喜歡聊天,問起我的年齡,並問我有沒有結婚,我說沒有。

“男朋友呢?”

我指指Tree,她似乎很吃驚,可能她碰到的結伴同游的男女大多不是戀人或夫妻。

“你們在一起多長時間了?”

“八年”聽了這個回答,她又一次睜大了眼睛。

“什麼時候結婚?”她打算窮追不舍了,

我笑笑,想掩飾過去,

“When? ”“When?”……她卻不依不饒,瞪著那雙本來就大的眼睛,一直不停的追問了八、九遍,面對這雙美麗無邪的眼睛,我實在不知怎麼回答,只好又指指Tree。

Tree嗯嗯了好久,最後說道:我不知道------ 聽了這話,我很想過去揣他一腳!

禮尚往來嘛,我也問起了她的戀情,她說她現在沒有男朋友,Tree問她是不是會與父親選擇的對像結婚,她無可奈何地癟癟嘴、點點頭,說她不能自由選擇結婚的對像。

Tree後來告訴我,其實伊斯蘭女子是不能隨便與陌生男子說話的,船主的女兒可能是在這樣經常接觸旅行者的環境裡,所以會大方很多,但即便這樣,剛才船主似乎還不太高興看到Tree與她女兒聊天,我倒沒有留意這麼多。

第二天一早,我們都覺得身體恢復了很多,便一起找公交車去了Shalimar Bagh。 Shalimar Bagh是一座小庭園,是Mughals帝國第5代皇帝沙·賈汗(Shah Jehan)於1616年所建,他與皇後慕塔芝·馬哈(Mumtaz Mahal)經常到此渡過浪漫的夏日。(關於他倆的愛情傳說,在我的悠長旅程(25)裡有詳細介紹)

不巧的是Shalimar Bagh 每周二休息,我們去的那天剛好是周二,只好在門外的鐵欄杆拍了幾張“到此一游”的照片。

回程途中,我們在達爾湖(Dal Lake)湖邊下了車。達爾湖是斯利那加城市中心的一個大湖泊,感覺很像杭州的西湖,湖泊似乎是整個城市的靈魂和心髒。岸邊一個小碼頭停了好多游船(見照片)。小游船都裝飾得很有特色,人坐上去是斜躺著的,可以很悠閑舒服地在湖中漫游,欣賞四周景色。

坐小游船到對岸的小島--- Nehru Park,來回Rs40/船,這是一個湖心小島,像個小花園,很快便可以逛完。回程時,船夫一直推薦我們坐船游湖一圈(Rs200/船),因為天氣不好,整個天空陰沉沉的,讓人沒有太多游湖的心情,我們還是決定早點去博物館。

找博物館頗費了些周折,不過也趁機感受一下這座城市的市容和風情,穿梭在大集市駐足於每一家有特色的小店,真的也是一種閑散的享受,當我們問路時,許多人都會熱情地給我們指路,明顯感覺到他們比其他印度旅游城市的人更真誠可信。後來一個包著大頭巾的警察替我們攔下一輛三輪車,講好價,在大家的微笑揮手中,我們向博物館駛去。

博物館很冷清(Rs5/人),沒什麼游客,但這裡的展品非常豐富,精美的紡織品、服飾、生活用品,還有一幅工匠們花了幾十年時間編織的斯利那加地圖的掛毯……不禁讓人對那遙遠繁榮的中亞中世紀時代浮想聯翩,其中一個展廳裡有許多關於《一千零一夜》的彩色圖畫,裡面的人物和生活場景在我的想像中鮮活起來,第一次覺得這個耳熟能詳的美麗故事離自己這麼近……

意猶未盡地離開博物館,攔了一輛三輪車回船上旅館休息。傍晚去逛了達爾湖附近的集市,想買幾條羊絨圍巾回去送人,不過挑來挑去都不太滿意,還是覺得在尼泊爾加德滿都的小店裡買的斯利那加圍巾花色、品質都更好一些,而且價格也差不了多少。也許真正好貨都外銷了吧,所以在本地市場反而買不到高品質的了。最後還是買了三條不同的圍巾(共Rs750),代價就是扔了自己的兩件衣服,因為我那26L的背包裡面實在容不下這許多東西。

盡管這裡青山綠水,氣候宜人,我們很想多留幾天,休整一下身體,而且斯利那加周邊也有許多有名的美景,值得細細觀賞,但是我的印度簽證快到期了,我也要盡快趕回上海,只好遺憾地告別克什米爾,第三天一早,我們便又背起了行囊,下一站--- Dharamsala ……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