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25 至2005-1-3共十天,小資麗江,蕭瑟中甸,惆悵白馬雪山,陶醉瀘沽湖,艱辛虎跳峽,結識了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人,有一面之緣,有相伴同游,這十天飛逝而過,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個世界,我一定要用眼睛更多地更多地看看,這個世界上的人們,我一定要更多地知道他們是怎麼生活的。如果人生不過是一場游戲,且看我們的雲南十日行通關攻略:
一、訂制行程,購買機票和必要的裝備:
通關攻略:搜索各大旅游自助論壇,深入學習各種驢們的心得體會,路線,花費,裝備,結合自身特點,訂制出十日行可性行行程,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乘車路線,費用,當地風俗人情,當然必不可少的是目的地的地圖,特別是驢們的自制地圖,一定要打印出來收藏。還有自助行的相關書籍,揀好的一兩本讀讀。
推薦:雲南自助游咨詢論壇(www.km4x4.com/bbs),攜程網上的自助游游記和有問必答,目的地指南等,攜程網上訂機票,不好的時間段可以揀到便宜的機票。
友情提示:請記住“麗江阿蘇”這個名字,在雲南自助游咨詢論壇上可以找到他的聯系方式,此人在中國驢中也算大名鼎鼎,並且在昆明開設了一個驢窩,號稱注冊會員免費。所有欲去雲南自助者不應放棄這個可以利用的資源,住宿,訂票,路線咨詢,要找同伴的等等都可以去他的驢窩。
通關要點: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找到你要了解的東西。
教訓:事先沒有定下當日赴麗江機票和1月3日返程機票,導致到了昆明機場為機票的事操心,結果麗江往返機票均沒有折扣。
經驗:臨出發前應該與阿蘇聯系一次,最起碼的機票的事可以交由他來搞定。裝備准備的不錯,花的銀子是值得的。以後我會細談。
二、第一天行程,昆明--麗江關:
通關攻略:只要時間安排得當,票務提前搞定,基本沒有難點。
11:00am,從北京乘機抵達昆明,機場購買當日下午16點的飛機去麗江。同時開始購買1月3日麗江返昆明和昆明返北京的機票。打了本地訂購電話,麗江的機票沒有折扣,訂了。昆明到北京的有4折,但是手寫,非機打,說是包機機票,猶豫再三,決定不定。想起了臨走時上的一個論壇,雲南自助游咨詢論壇(www.km4x4.com/bbs)上的麗江阿蘇,我是臨走才注冊的,並且一個帖子沒發,走時記下了他的手機號和家裡的電話以備不時之需,這下真的算派上用場了。(實際上已經犯下自助出行的一大錯誤,沒有盡最大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我應該在北京時就同阿蘇聯系,這樣我估計麗江的機票就不定還可以拿到折扣。)
於是打電話給阿蘇,是一個自稱洪姐接的,很熱情讓我們過去。於是打車趕到錦苑花園,說好了訂機票的事,然後按洪姐的信息,趕去金馬坊吃雲南有名的過橋米線去。吃完過橋米線,也沒時間逛,就直接赴機場。
推薦:路線基本有兩種:一是直接轉機去麗江,花錢但是快;二是立即轉坐到麗江的省高快客車,大約花費10小時,省錢但是慢,同時要求時間緊湊,才能在當晚入住麗江。
友情提示:到昆明若還有時間,一是去阿蘇的驢窩打個招呼,一是去金馬坊吃雲南著名的過橋米線。
通關要點:提前安排好一切,則一切不用操心。
教訓:吃過橋米線應該先放肉,再放米線,否則湯的溫度會降低,可能導致燙不熟肉,並被本地人笑。
三、第一天行程,到達麗江關:
通關攻略:到達麗江,下了飛機,坐民航班車到新城(15元/人),遇見一香港人(老彭),一同坐車到了古城(可以坐出租到古城(六元)),住進茂源客棧(50元/間),然後吃飯,逛街,訂好第二天的包車(400元/天)。我們三人再次出游,到達四方街,只看見密密的人圍著幾個圈子在跳舞,旁邊是著名的酒吧一條街,走了一圈,找了一個最熱鬧的酒吧也就是著名的SAKURA吧(櫻花吧),坐在外面,喝酒、咖啡,聊天。裡面是人潮洶湧,小小的一個蹦的的地方人擠著擠人,今天是聖誕節呀!
在一片燈紅酒綠之間,真難以想像這是在一個古老的小鎮裡,有著三個世界遺產的地方。形形色色的人在不斷地來來往往,納西女子高吭的歌聲縈繞其間,層層疊疊的木樓在燈光下分外妖嬈,將這個古鎮變成一個古代與現代結合得如此怪異又熱鬧的地方。坐在岸邊,下面是清水潺潺,還有一條條放生的魚游曳其中。旁邊是一個個掛著紅燈籠的酒吧,在一個個木制古樸的小樓裡,來自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混雜其中,唱的唱,跳的跳,瘋狂絲毫不亞於城市中任何一間的吧。
推薦:先買一份牛皮紙一樣手繪的麗江地圖,吃一吃著名的麗江耙耙,甜的比較好吃,不過太點膩,嘗嘗即可。其它一些著名的小吃,嘗嘗即可,依我的意見,通通不好吃,大失我望呀!在古城吃,只有那個“媽媽付”的菜覺得還可以。去萬古樓看看,從上面可以俯瞰全古城。晚上去四方街跳跳舞或者在酒吧坐坐,聽聽納西女子高吭的歌聲,充分滿足一下小資情調。
友情提示:到了古城只要不是旺季,住宿都不是問題。可以隨便自己喜愛去選客棧,一般都是民居改造,一個門進去,像四合院一樣,上下兩層小樓,現在大部分都有標間,50元/間,條件還可以。如果需要同伴,途中可能會遇到同游者,借機結識也不錯,或去阿蘇家了解赴麗江驢們的情況,他會推薦你去老謝家入住,估計那裡的驢們都是從阿蘇這轉過去的。老謝以前也是老驢一個,後來開客棧,網上可以搜到他的信息。再有就是入住麗江的青年旅館,上面會有各種征同游人的信息。
第一次到麗江,很容易迷路,出門前一定要記住拿客棧的名片,迷路了可以打電話叫人來接。記住電視塔的方位,無論何時它都是最顯著的標記。記住四方街的位置,記住你是怎麼樣走到四方街的,以便找到回去的路。
通關要點:一定要記住你所住客棧的名字,方位,拿上名片,否則可能有家歸不得呀!
找同伴的要抓緊時間到處看,在有些客棧前會有掛出來的告示牌,征幾號幾人到何地的出游信息,如果沒有,去青年旅館看看。再沒有,自己舉著告示牌在酒吧裡一桌桌問,如果這樣你都找不到,只能說明你太衰了,請自己打包出游吧。
教訓:夜晚的古城轉來轉去都差不多,不記住自己來時的方向,結果徹底迷了路,所幸臨走老板娘遞了張名片,於是打了電話讓客棧的人來接才找到回去的路。
從麗江就開始包車,後來看是完全不必要的,應該直接乘客車到中甸再包車去德欽,據說會省錢。
在酒吧不要喝咖啡,太難喝,熱巧克力好喝,不過太甜。因為只有三人,想再要一兩人,因為時間關系已經來不及去客棧查詢,但是沒有舉著牌子在酒吧裡一桌桌問,後來才深刻認識到這是一大失誤!
四、第二天行程:麗江—中甸關
通關攻略:第二天一早我們三人吃了早飯就出發,坐車出行。包的是七人坐的越野車,三個人坐,很舒適。一路雖然冬天一片蕭瑟,但是高山峻嶺,山下小溪潺潺,天空碧空萬裡,心境也開朗起來了。10:45am到達虎跳峽,買票(30元/人)進入棧道,走了大約一小時到達著名的虎跳石,拍照返回。15:55pm到達中甸,先去松贊林寺(10元/人),參觀完後到旺塘麗緣客棧住宿(標間80元/間)。晚上吃野山藥土雞火鍋,很好吃。
友情提示:中甸這邊主要是牧場和森林什麼的,所以冬天看會比較蕭條,但是四五月份正是綠草紅花的時節,一路風景會非常漂亮。從麗江到中甸,氣溫會降低很多,保暖方面要多注意,而且一路都是山路,路很陡,急轉彎很多,如果要暈車的一定要自備暈車藥,而且中甸海撥高,可能會出現高原反應,耳鳴頭暈等,可以吃紅景天。
通關要點:因為包車,無什麼可說的。如果不是包車,則從麗江需到客運站買到中甸的票,然後坐豪華大巴,五六個小時大概可到中甸。到了中甸再找到德欽的包車,可以去藏地國際青年旅社住,估計能遇上不少驢們。在長途汽車站對面有很多車出租的。
教訓:因為預定是六天的行程,所以虎跳峽就放棄徒步打算,從棧道進去,結果是閑庭漫步似的走了一小時,看了一塊石頭又返回,無趣的很。去虎跳峽只走棧道的話,等於白去,要去就徒步走高路(high way),否則這30元門票真是不值呀。
五、第三天行程:中甸—德欽關
通關攻略:一大早就又坐車出發直奔德欽,預訂住在梅裡雪山對面的飛來寺。中午到達奔子欄,吃了午飯,車會經過月亮灣,停車照相。過了奔子欄後會翻越一座雪山,不知道名字,所以我稱其為“demo雪山”。到達雪山頂,司機停車上防滑鏈,雪已經開始下得比較大了。一路很冷,翻過demo雪山後又會下到金沙江邊,然後再向上翻越白馬雪山。山上山下簡直是兩個世界,山上冰雪連天,山下陽光燦爛。在剛得到一絲溫暖後,白馬雪山開始發威了。雪開始大片大片地飄落,路面的雪已經被輾成冰,我們的車在爬坡時打滑,司機不得不停下再上了一次防滑鏈,此時遇上從麗江與我們一起出發的車從山上下來,一詢問原來上面已經積雪很深,雪又下這麼大,今天是可以翻過雪山到達德欽,怕就是連下兩天,就大雪封山回不來了。司機問我們意見,我們是心有不甘呀,於是繼續前進。一路昏沉沉的睡了一覺,再睜開眼,世界已經變成一片白色,寂靜無聲。司機再次讓我們決定是走還是撤,如果再向上走到山頂,過不了再撤退,只怕回去的時就要趕夜路,在這樣的惡劣天氣,這樣惡劣的道路上開夜車,想起來就危險。怎麼辦?咬咬牙,撤吧!於是調轉車頭,停車,照相。雪已經很厚了,一踩一個坑,在一片茫茫中,我心有惆悵,尚未到達梅裡雪山的山腳,就已經被白馬雪山給了個下馬威。被迫撤退的路上,心情很糟,一心一意想去的地方可望而不可及,於是強烈要求司機連夜趕回中甸,以便第二天能早點回到麗江,准備第三天的瀘沽湖之行。中甸—德欽這關以失敗告終。
友情提示:中甸—德欽一路很險,去德欽主要是明永冰川和梅裡雪山,體力好的可以繼續去西當雨崩,那裡有神瀑和冰湖,據說景色很好,不過越往裡走,環境越惡劣,車不能進去,只能徒步背包。最好的月份就是四、五月,鮮花盛開,還有十一月剛過雨季,雲霧散去,比較容易看到梅裡雪山。其余6-10月都是雨季,公路塌方非常危險,12月下半月以後像我們這樣,很可能大雪封山,無法翻過雪山被迫撤回。
通關要點:提前了解當地氣候,作好思想准備。
教訓:路上遇見一自駕車的,車牌為閩D,閩D一個人,據說找了幾天同游的都沒找到,在麗江發了幾天呆後,決定一個人前來,結果一問,居然臨走前與我們同在一個酒吧喝酒,我們留的征同游信息他看見以為是開玩笑,氣死!否則搭他的順風車,省三天的車錢呢。
六.第四天行程:中甸—麗江關
通關攻略:昨晚趕回中甸後,今天一早就回麗江,經過中甸到德欽的惡劣天氣,這一路上簡直是陽光普照,平坦舒適呀。中午大約1 點到達拉市海,騎馬觀鳥,很好玩,烤魚很好吃,就是貴。下午五點到麗江,去客運站買第二天早九點到寧蒗的車票(26元/人),與司機結帳。住翠華客棧。
友情提示:拉市海風景不錯,騎馬也很好玩,如果要去瀘沽湖的話,特地去觀鳥就不必了。
教訓:騎馬第二天會腰酸背痛。
七.第五天行程:麗江—瀘沽湖關
通關攻略:將大包存在客棧,一早趕去坐車。上車後發現除了我們三人,其余全是本地人的樣子,咦,莫非現在的驢們都腐敗到這種程度,全是包車出行了不成?車是小中巴,人坐滿了,過道上是大堆的行李。這一路上,才知道路有多險,幾乎180度的急轉彎,碎石子路,幸好我們都沒人暈車,否則才叫慘呀。在車上我瞅見前排好像是一個驢,而且是單身,因為他在看地圖,哈哈,於是向老公示意,老公拍拍他的肩,“你是去滬沽湖嗎?”哈,果然,不過被老彭聽出他的口音,然後兩個人越過我們的頭頂,用廣東話很是鳥語了一番,這樣我們的三人行終於變成了四人行。後來才知道那個驢真不是普通的驢,其是從印度,尼泊爾一路飄泊過來的馬來西亞華人,叫錦輝,走路認路找方位跟玩兒似的,我們以後都是心服口服地跟著他翻山越林,走街串巷,除了他的普通話叫一個爛,開口前必低頭沉思半天,張嘴還是俺們誰也聽不懂,急了只好用英語。同老彭一樣,老彭最多是發音不准,還能猜出他的意思,錦輝就比較困難了,好在兩人用廣東鳥語交流沒有問題,最多老彭再幫他翻譯。報著一定要鍛煉他們說好普通話的目的,我們是不在必要情況下,堅決不用英語。唉,我見過老彭開口前背拼音字母表,錦輝的低頭沉思已經成了開口前的必然。
很幸運地在車上,不但認識了錦輝,而且還認識到了最重要的人:兩位摩梭姐妹!下車後我們直接轉車去滬沽湖,她們有事後走,臨走很熱情地叫我們去她們家--阿客家,在阿客家我們度過兩個幸福滿足的夜晚,哈哈~~。
從寧蒗轉車到瀘沽湖,出站就有很多本地人的長安之星,20元/人。我們的司機叫文文,是阿客家的朋友。一路上車開得很快,路又很險,我心都懸著的,天啊,我還是貴州出來的呢,這樣的山路好久未見,自己也嚇得夠嗆,現在真是聽天由命了。途中會經過收費站(45元/人),觀景台,從那裡看瀘沽湖真美呀!下午近17點到了大落水村,因為要去阿客家嘛。阿客家的客棧是出租給別人做的,10元/人,條件不是很好,將就了。
四個人四處逛逛,回去就看見阿客姐妹已經到家了,自然是打招呼,熱情邀我們進家,終於見識到真正摩梭人家的祖母房了!對於祖母房的介紹以後再說吧,反正自從我們進屋後,端茶倒水,吃零食(生瓜子、糖),吃晚飯,喝自釀米酒,喝自制酸奶。總之一個晚上,我們是不停地吃,不停地問,在見慣了城鎮生活狀態的我們,終於見識到一種全然不同的生活狀態,自然,寧靜,嚴肅,活潑,繼承了祖輩的教條並延續下去,受著外界的影響並改變著,這就是現在的摩梭人家吧。
友情提示:去瀘沽湖有三種方式:一是包車(建議不采取),二是有種旅游車票(來回100元/人,建議不采取),三是自助買車票到寧蒗,然後轉車去滬沽湖(自助者必選)。
因為第一種花錢而且不值,車只用在來回路上,徒步轉湖呆一兩天什麼的,不是白白搭上幾天的車錢麼?第二種雖然方便,但是想想頭天下午四五點鐘才到瀘沽湖,第二天一早就回去,能看到多少瀘沽湖的美?能了解多少摩梭人家的生活?恐怕只能算是到此一游,拍照了事。第三種只要時間允許,可以盡情地看,可以認識當地的摩梭人,了解當地的生活文化,何樂而不為?
經驗:這次終於沒有遺憾的地方了(笑!)。選擇自助行,結識到新的同伴,好客的摩梭姐妹,在摩梭人家度過難忘的夜晚,很開心!唯一的經驗就是開口結識路上你所有想要了解的人,怕什麼呢?也許帶來的就是驚喜。
八.第六天行程:滬沽湖轉湖關
通關攻略:一早,吃了早飯,包都存在阿客家了,四人輕裝上路了。先沿著湖邊走,沒路了再向上爬到公路,然後再下到湖邊,就這樣玩玩走走,拍照,喂海鷗,居然一個多小時我們都還沒走出大落水村。錦輝驚奇地發現俺老公不愛被拍,於是通常是我們三人輪流將相機給俺老公,一人上去擺個pose,俺老公負責照。於是錦輝高興地冒出最佳搭檔這個詞,我們只管選景,俺老公只管一個個地輪流拍,哈!
總之有了錦輝手裡的地圖,還有我打印出來的地圖,迷路是不可能的。所以四人一會翻山,一會越林,路雖然不好走,可是卻有趣呀,而且能時時從不同角度看瀘沽湖,抄近路也使我們縮短了不少行程。
在中午12點半,我們終於到了裡格村,這個村很小,據說只有五六戶人家,不過依湖修了許多的客棧(酒吧)。想來是許多背包客常來的地方,每個酒吧都能看來四面八方來的人的留言。我們沒去著名的札西家,去了七斤家,七斤是個女孩,看照片也去過不少地方。在她的酒吧吃了午飯,俺老公居然睡了一覺,我們就靠在窗邊曬著暖暖的太陽,窗外湖水輕拍著岸邊,真是愜意呀!直到下午兩點半我們才決定再次出發,七斤警告我們再去大嘴村要四個小時,路不好走,時間已經晚了。我們還是決定出發,真不知這個決定是對是錯呀。
下一村應該是裡色村,很小,在我們費力地翻過裡格半島後(也是抄近路,直接翻山不走公路),我記不清那一片田地的是不是裡色村了。沒有停留,我們繼續前進,這段路都在不斷地翻山,主要是抄近路,然後到了小落水。時間已經快下午四點了,已經能明顯地看見湖水的浪變大,風也變大了,此時應該要回大落水了才對。找了一個船家,說回大落水一人60元,嫌貴,於是決定繼續到大嘴村,如果能找到船回大落水就坐,找不到就住在大嘴村。繼續前進,會發現這邊的湖水波浪起伏,我們只能沿著公路走,因為崖壁太過陡峭,直上直下,實在沒法下去。這邊的瀘沽湖明顯地要險峻的多,遠不如在大落水那邊看起來的平靜和溫柔。在五點左右,我們終於到了大嘴村,實現了老彭從雲南走到四川(大嘴村在四川境內)的願望。立即找回大落水的船,主要是老彭急,他要趕後天的飛機,怕第二天回不了麗江。經過一番討價還價,300元四個人,他們用四個人送我們回去(結果只有三人,有一個人居然暈船!)。在一片風浪中,我們朝著大落水劃去。太陽漸漸落下,湖水的顏色也漸漸變深,浪也是一波接一波,風開始穿透人的寒,船艙底的水開始慢慢漫上來。湖面上看對面已經是一層薄霧,我們真成了汪洋中的一葉扁舟了。天黑前不能到達對岸,我們就麻煩了!這裡可是誰也沒有帶指南針和手電筒的呀。眼看到達湖心,對面的村落已經清晰可見時,船家對我們喊,風浪太大,他們不敢過去,要轉道到裡格村。唉,沒辦法,只能眼睜睜地向右轉向了裡格村。到了裡格村,直奔七斤家,讓她找輛車送我們去大落水。與司機談好價格60元四人,在一小時後,我們終於到達了大落水,不容易呀!去超市買了給阿客家的禮物,然後我們又一次進了阿客家,又一次開始了同前晚一樣的吃喝問三部曲。
這次徒步轉湖,徒步大約八小時,坐船兩小時,坐車半小時,一身的汗和土,發誓回到麗江一定要痛快地洗個澡。
友情提示:轉瀘沽湖只需要一張地圖即可,翻山穿林可以省不少時間。裡格村感覺比大落水村好,商業氣息小而小資情調多,驢們聚集的比較多。到大嘴村的路比較難走,公路也是土路,塵土飛揚很難受。這邊景色稍稍險峻一點,如果時間來不及,建議到裡格村就停下,充分地休閑一下。如果沒有認識的摩梭人家,那直接到瀘沽湖住裡格好了,第二天再反過來轉到大落水。晚上會有篝火晚會,據說熱鬧得同聯歡晚會一樣,我們沒去,想來反正都是商業的,不能當真,有興趣的自己去參加吧。
摩梭人的走婚想來大家都是最感興趣的,現今這種體制依然存在,阿客家的大姐就是通過走婚生下孩子的。不過摩梭人至今沒有婚姻制度倒讓我吃驚了,因為他們受外界的影響已經相當大了,本以為古老的習俗會被漸漸抹殺掉。在摩梭人家,生女為貴,因為沒有婚姻制度,孩子誕生下來歸女方所有,男方在孩子出生前,不能明目張膽地到女方家來,所以只能走婚,夜晚偷偷到女方花樓,凌晨離去。孩子出生後,男方方能正式登門女方家,但也不能留宿,這就是所謂的走婚習俗,當然不存在一夫一妻制了。不過大部分摩梭人的伴侶還是固定的甚至是終生的,並不像某些外界想的那樣的隨便。因此摩梭人是現在僅存的母系社會縮影,依然保存著母系文化。生下的孩子為女方共同撫養,女兒長大後會為她單獨建一個花樓,目前好像規定是20歲左右才允許走婚。兒子當然長大後當然是夜晚出去走婚,白天在家裡干活以撫養姐妹的孩子。現在也有一些摩梭人與外地人走婚的情況,也有就留在這裡不走的了,比如在阿客家附近就有一個台灣人與摩梭姑娘開的客棧,畢竟一見鐘情的情況在哪都可能發生的。說是篝火晚會上如果有姑娘摳你的手心,那就是對你有意,倘若郎有情,妹有意,兩人就可以約好晚上去姑娘的花樓走婚。但書上說,現在的篝火晚會都是商業的,所以若真有姑娘摳你的手心,也不能當真。唉,這下真不知道了,但我相信對真正的摩梭人來說,這個風俗還是有效的,就不知道對游客來說,是做戲還是真唱了。
這裡的摩梭女子勤勞善良,家中以老祖母為貴,所以祖母房是摩梭人家裡最好和最集中的地方,無論吃飯,聚集都在這個大房裡。祖母房一進去,從左到右的繞屋一圈的順序為:祖母睡覺的床,神聖的火塘,客人上座,生死房,客人留下休息的火坑,放雜物的櫃子,上面懸著腊肉香腸等熏肉和玉米。
一般家人都是圍著火塘活動,女人們坐在左邊,男人們坐在右邊,尊貴的人坐在上首,一般就是老祖母或者阿媽了,尊貴的客人也會被邀請坐在上首,建議一定要推辭以示尊重。火塘在摩梭人是神聖的,因此不能將東西亂扔在裡面,請事先取得主人的同意。腳也不要伸向火塘,這會被認為非常不禮貌。有些話在火塘前是不能說的,比較男女私情等,這會被認為大逆不道會玷污火塘。老彭居然在火塘前問阿客家二妹摩梭人有無同性戀的問題,我看二妹臉都變了,低聲狠狠地訓了老彭幾句,我趕忙叫老彭住嘴,尊重對方的民族習俗是最緊要的一件事,切記切記。
生死房不會讓人參觀的,是摩梭人生孩子和死去時進去的房子,顧名思義了,生與死都在這房子裡進行。生與死舉行的儀式也一樣,都要將人全身包裹,塗上酥油。現在條件好了,生孩子也會在醫院裡,故我看以後生死房生的機會怕是會少了。
我們去的阿客家後來發現應該算是比較富裕的摩梭人家了,共有一位老祖母,三位阿媽,五位女兒,兩個兒子。老祖母怕游客太鬧,去親戚家了,沒見著。三位阿媽都很親切,不懂漢語,就衝著我們笑。五位女兒,大姐二姐是我們在車上遇見的,大姐在深圳呆過又回來了,二姐在昆明打排球,不想打了就在麗江做導游,趁淡季也回家了。其余姐妹都在家裡幫忙。大兒子做喇嘛去了印度,二兒子在家裡,我們也只見過一面。摩梭人以家裡有多少豬膘肉為富,說起這豬膘肉,唉,又是一大特色。豬殺過後,內髒和排骨去掉,瘦肉去掉,只剩下豬膘,抹上鹽,不知道會不會加香料什麼的,然後將豬縫合,陰涼處放置,可以放上個十年八年的不會壞,而且豬膘會漸漸減少,成為扁扁的一只豬。我們沒有吃上這豬膘肉,不知道味道,據說還是不錯的。不過看著真恐怖的一只豬呀。
最後說一下摩梭人,而不是摩梭族,因為他們實際上屬於納西族,只因為風俗習慣而被稱為摩梭人,僅生活於瀘沽湖和永寧鄉這片區域。摩梭人信奉藏傳佛教,語言傾向於納西語,沒有文字。由於歷史淵源,摩梭人與彝族索有夙怨,兩民族間不會結為好友,不會結親,請小心。其獨特的風俗就在於其母系文化,相信大家搜搜能得到不少介紹。我親眼所見覺得盡管現代氣息已經不可避免地影響著年輕的摩梭人,越來越多的摩梭人已經走出了瀘沽湖進入現代社會,可是只要回到祖母房,依然遵循著古老的教誨的話,那麼傳統的延續還是有希望的。正如阿客家二妹拉蘇所說:以前大家是圍著火塘聽阿媽的訓話,知道該怎麼做人,現在有了電視,大家都愛看電視,阿媽的訓話聽得少了,可是阿媽雖然聽不懂漢語,卻看得懂情節,也會經常教訓我們,該怎麼怎麼做人。有了阿媽的訓話,年輕的一代知道了怎麼樣做人,再將這訓話交給下一代,希望教育一代又一代繼承了傳統祖輩教誨的摩梭人。我不知道這樣的傳承能繼續多久,但是我希望樸實的摩梭人不要讓他們的心靈受到任何的污染。盡管語言,服裝可以變,可以現代化,但是那美麗的山水和人們的文化傳承希望永遠不要改變呀,否則這真是現代文明的一大悲劇了。正如老公所說,摩梭人現在看人已經分為兩種:自己人和外人,自己人包括自己的族人,自己的朋友,不分民族出身來歷,一概熱情對待,坦城有禮,讓你感動地一塌糊塗;外人,包括改變了這個寧靜山村的數不勝數的游人,奇奇怪怪,不知來歷的過路客,那麼商業化的摩梭人宰你同宰一頭豬一樣,是沒商量的。這也許是一種悲哀,但這種悲哀不也是由於我們這些來來往往的人造成的嗎?我們帶來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臨走時,已經是12月30號了,可以看見一輛一輛的大客車載著各地的游客而來,形形色色的游客走在這片寧靜的村莊時,又做著什麼呢?那些穿著高跟鞋,噴著香水的時髦都市人又帶給這些樸實的人們什麼呢?放著美麗的山水於不顧,在商店裡為幾張皮毛討價還價,又有幾個人想著真實地看看這湖水,看看摩梭人家的生活呢?一切都是商業化的,包括那篝火晚會和家訪,全都是做著樣子,讓沒有見過的都市人開開眼,一切都是為錢而演出的,真實在哪裡呢?既然沒有人是誠心來拜訪的,那麼已經開放了的摩梭人為什麼還要把他真誠的一面交給都市人呢?
記得一本書上說,對別人最好的拜訪就是不打擾別人,瀘沽湖這個美麗的高原湖泊,已經不可避免地被一群群的舉著小旗的團隊侵擾了,我不知道再過五年、十年、二十年後,它會是什麼樣,所以要去的請抓緊時間,背上自己的包,去認識一下真正的摩梭人,我怕以後到瀘沽湖,就只有這水還能看看了,當然前提是游客都有愛護環境的意識,而真正坦誠樸實勤勞的摩梭人,已經不知道還能不能見識到了。
經驗:一定要認識一戶真正的摩梭人家,帶上禮物去拜訪,感受一下久違的熱誠。
九.第七天行程:瀘沽湖—麗江關
通關攻略:一早吃了早飯,告別了阿客家,坐上了回麗江的車(50元/人)。一路同來時沒什麼區別,只是想起在阿客家坐下就開吃,還是想笑,居然這麼能吃,再呆下去,別說旅游減肥了,不知道會胖成什麼樣呢。難怪納西族是以胖為美,以黑為美了。下午4點到達麗江,然後在錦輝的帶領下,走街串巷,坐了面的去束河古鎮,原以為是同麗江一樣的古城,居然要30元的門票,望著修的新嶄嶄的廣場,我們卻步了,這算什麼茶馬古鎮?!太失望了。在車上我不禁嘆息,再這樣弄下去,麗江算完了。然後回到客棧,主人依言留了兩間樓上的房間給我們。錦輝在七點過後找到我們,三人又跟著他走街串巷去找老彭想吃的黑山羊。吃完後,心滿意足的四人又去了Sakura吧,喝酒聊天,酒吧依然多得是人,不過看出來很多是跟團的,唉,少了點背包者的氣氛。叫了酒吧裡的納西女子來唱歌,聲音高吭地讓人嘆為觀止,一打聽,居然同阿客家是親戚,咦摩梭人是不是親友遍天下呀。很晚了,明天是元旦,大家都等著新年的倒計時,終於在一片燈紅酒綠中,同一片四面八方來的人一起倒數進入了2005年。隔壁的一桌意大利人,男男女女在喝酒,唱歌,分面包,互相擁抱,熱鬧得很,然後一大男人拿著面包分到我們這桌,才想起意大利人有過新年分餅的習俗。老彭當然不客氣了,同他擁抱,互相道賀,結果一會就見這大男人拿了一瓶酒過來,哈哈,這回老彭的酒量要受到考驗了。有人在喊:where are you from?意大利人答:Italy。結果旁邊響起了一陣歡呼,居然剛好過來一隊人馬也是意大利人,於是就看著這兩隊意大利人在酒吧前的路上一起唱歌喝酒,配上納西女子的歌聲,大家居然都會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有趣的很。同他們熱鬧了一會,老彭與老公兩人同他們喝了一陣酒後,於是在凌晨一點我們撤回了客棧。
友情提示:去麗江就像四方街是必去的一樣,酒吧也是必坐的,不為什麼,就是看看來自不同地方的人而已。而且不是旺季的話,多半都是驢們,溝通交流都比較方便。在古樸的小鎮裡感受現代的瘋狂,酒吧是最適合的。而且招待多半是納西族女子,時不時地引吭高歌,可以滿足耳福。請她唱歌是不要錢的,當然你願意給也是可以的。白天的酒吧人少,正適合懶洋洋地發呆烤太陽。總之,去麗江,在酒吧,一定可以滿足你的小資情調。
吃黑山羊肉,去長水河,買張麗江地圖就知道了,是那種正規的地圖,不是古城的地圖,呵呵~~。或者看見那種掛著3-8牌子的面的,讓他到長水河路吃黑山羊的地方准知道。面的是一元一位。
到了麗江,不要只呆在古城,也去新城轉轉吧。
十、第八天行程:麗江—虎跳峽關
通關攻略:這天睡到了自然醒,天已大亮。九點鐘起床,收拾了行李,大包仍然存在客棧,老彭同我們吃了早飯送我們打車去車站就告辭了,他下午的飛機到昆明,我給了他阿蘇的電話也不知他最後去了沒。錦輝有兩個朋友在這裡做義工教書,他與朋友在一起便不再參與我們的虎跳峽徒步之旅,這下真正只剩我與老公兩人自助行了。坐了10:40的到中甸的班車,大約12:45到了橋頭下(車票:13元/人)。下了車,被當地人擋著,帶我們走到high way的路口,給了他30元,逃了門票,又最後還是請他做了導游,導游費50元/天,並講好價,從納西雅閣出來到28道拐頂上,如果要騎馬,馬費是60元,同我網上看來的差不多。
我簡直不想回想剛開始走的這段路,火辣辣的太陽頂在頭上,早上怕冷穿在身上的毛褲這時緊蹦在身上,爬不了多久,我已經覺得體力不支了,找塊石頭坐在上面開始大口地喘氣。想想前面還有那麼長的路,2小時到達納西雅閣,2小時到達茶馬客棧,再過2小時到達half way客棧,我們開始爬時已經1點了,必須在天黑前趕到half way,天啊,這是一分鐘也不能擔耽呀。真的在那一刻想放棄算了,一年沒運動了,況且才走了一整天的轉湖,體力還沒恢復呢。老公不言語,那就是說一定要走。算了,咬咬牙,不走不行呀。邁一步都困難的要死。可恨的是後面還跟著導游、馬夫和兩匹馬,看著他們悠閑地坐著馬上,心裡恨得要死,有什麼辦法?要坐,就得加錢,而且一開始徒步就騎馬,我不知道會不會讓人給笑死,而且包是老公在背,我可是在空手徒步呢。在我幾次地癱在石頭上喘氣的功夫,馬夫都在說,姑娘騎馬吧,你騎馬算了。咬咬牙,堅決不受誘惑,私下還是問老公:騎馬走完虎跳峽不會被笑死吧?老公不說話,只好當做是默認了,恨恨地咬著牙繼續一步一步地向上挪。在導游的不斷催促下,終於在2點半,我邁進了救命的納西雅閣(Naxi’s family)。這是個很詳和的小院,喝著茶水,緩過氣來,覺得天地又美好起來,金燦燦的玉米掛了一面的牆,用多種文字寫的店名在牆上分外有意思。包括導游和我們手中拿的虎跳峽的手繪徒步路線圖,上面都明明白白寫著:納西雅閣出品。
這條high way的徒步路線,最初是由老外走熱的,每年拿著自助旅游手冊前來徒步的洋驢們層出不窮,這些客棧也就應運而生,當然所有店名,菜單,包括一路的路標都是中英文提示,也是這些客棧自己找人刷的。算是這條徒步路線的最大特點了。
吃過午飯,我決定騎馬上28道拐,我還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能成功走到納西雅閣對我就算勝利了。於是騎在馬上,可以悠閑地看著崇山峻嶺,山下的金沙江蜿蜒流過,果然是另外一番景色,同走棧道看虎跳峽簡直兩個意境呀。28道拐果然比較難走,很陡且窄,馬都是一走一歇,出了一身的汗。老公仍然堅持自己走完全程,不禁讓我刮目相看。途中遇見了三對洋驢,看樣子也是累得不行,不過人家始終堅持自己走路,讓我很是汗顏啊。
終於到達28道拐頂,無限風光在險峰說的就是這個理吧。下了馬,付了錢,前面的路就得靠自己了。於是告別馬夫,同導游三人開始下一階段的路程。一路上我也不想細說了,風景當然是好的,路也是很險的,特別是下坡路,如果蓋著細土的話,我就不行了,老打滑,不知道是不是鞋的緣故還是心理害怕。總之按照時間表,我們算是勝利趕到了茶馬客棧(Tea Trade’s G.H.),買了兩瓶水,又直接趕路了。這下子導游對我們的體力進行了表揚,特別是老公,表揚他的體力已經可以爬哈巴雪山了,這直接導致老公從此對雪山念念不忘,一心要登一次雪山。總之在下午6點,我們勝利地到達了著名的half way。進了客棧,小小的院子,也沒覺得稀奇,可能網上文章看得太多了,對它的介紹也太多了。總之這算是最早的一家客棧了,主人是越戰退伍兵,會英語,在什麼著名的洋自助游手冊裡被詳細介紹過,現在人人都知道了虎跳峽的half way,因此留宿的驢們也數也不勝數。
晚上呆在廚房吃完飯,又烤了一會兒火,同主人告別,我們去休息了,出了屋,一抬頭,滿天的繁星,驚呆了,記憶中已經有十多年沒有見過這樣密集的星星了。這樣閃亮,密密麻麻地掛在天上,隨著風吹,好像掛在樹梢一樣飄動,太美了。夜晚睡覺,一夜都聽見山風由遠呼嘯而來,然後一陣鬼哭狼嚎的巨響,仿佛這小樓也要被風卷走了一樣,然後安靜,然後又是一陣巨風,一輪接一輪,攪得我一夜都處在半夢半醒間,仿佛自己身處在什麼深山老林中。
教訓:要徒步就要早起,這樣爬山的時間會充裕一點,像我們這樣拼命趕,累得要死不說,萬一體力不行,天黑前不能趕到客棧,深山巨風,天黑路險,足以要人命的。切記,虎跳峽以前就有人出游而不歸的,到現在大家都還記得這個慘劇。
第九天行程:虎跳峽—麗江關
通關攻略:經過昨天的疲累,我們一大早就起來,抓緊時間走路呀。天蒙蒙亮,起來洗漱,風似乎沒有晚上嚇人了,氣溫也沒有想像中的冷。吃過早飯離開客棧,昨晚看見的驢們一個都不見,不知道是不是還沒有起床還是已經走了。9:50到達張老師家,這一路就是從山上下到山下,下坡路走多了腿也軟,大腳指不斷碰到鞋,開始隱隱做痛了。風景當然還是好的,特別是日出時,照在山頂上,金燦燦的,非常壯觀。還有站在路邊,看著大山時,會覺得群山不斷地從地下湧出,一陣眩暈,人之渺小與自然之雄偉,已經不言自明了。10:45我們下達到了中虎跳江邊,浪花洶湧,江流奔騰,很是壯觀。之後向上到了sandy’s聽濤築,小小的一間木屋,上面全是驢們的塗鴉,可惜當時竟然沒拍下來。女主人拿出一個小本子,一翻全是驢們的簽名冊,已經快滿了,當仁不讓的簽了名,蓋了章,呵呵~~,以後誰去可以去翻翻我們的留言,我可是留了兩條哦。休息片刻,開始爬天梯了。這段路很險,險在於就是根本沒有路,所謂天梯,就是兩條鋼筋嵌在石壁上,人就攀附著這兩條鋼筋向上爬,只要不手軟腳軟,爬是能爬上去的,關鍵是一條命全系在這鋼筋和你的手腳上,危不危險?當然,而且後果自負的。我是一邊安慰自己一邊爬,總不信這麼多人都爬過,到我這鋼筋就斷了不成?也不知道這天梯具體有多長,也許能查出來,感覺大概有三層樓高吧,反正摔下來肯定是玩完的。過了這天梯,走的路都是崖壁旁的小路,頭上是岩石,腳旁是懸崖,好歹是手腳並用地爬過去了。
在爬完大概三段天梯後,走完這懸崖小路,我們就已經上到了公路上,到達了此次徒步虎跳峽的終點站,天梯農家(Sandy’s G.H)。此時已經是正午12點半吧,導游打電話叫了車來接我們,等車時我們開始吃午飯了。回橋頭我們是坐車了(60元),當然也可以繼續再走個3、4小時的公路到達橋頭,可是想來頂著大太陽走路對於我們兩人來說都沒有勇氣了。在坐上車後,我就看見昨天遇見的一對中年洋驢也已經爬了上來,因為此時路邊沒有出租車,那麼他們是要走回橋頭了?這個我不得而知,畢竟也不是不可能。對於洋驢們的體力和毅力,我是不能不佩服的。到了橋頭,在路邊等著回麗江的客車。搭了一輛後,終於在下午五點左右回到了麗江。
友情提示:虎跳峽徒步有一定的危險性,但也不大,小心即可。辛苦雖然是的,但是收獲也是頗豐的,看個人體會了。這條線路如今非常成熟,任何人都可以背著包開走,關於徒步虎跳的帖子也很多,我都不想細說了。不過我的心得就是導游說得是對的,兩天徒步的話,第一天從high way走比較好,也就是從橋頭走high way到達中虎跳,第二天再下到中虎跳然後回公路,坐車回橋頭。如果倒過來走的話,坐車到中虎跳,然後走到橋頭的話,本來大部分的下坡路就會變成上坡路,路也很陡,會相當吃力,倒不如第一天走28道拐雖然是累點,好歹也只有一個爬坡。
還有雨季最好就不要徒步了,因為路太陡,再加上下雨路滑,唉,真恐怖呀。而且公路會塌方,我們走前公路也剛塌過方,我們坐車時,可以看出是剛剛才將石頭移開,一路可見路被石頭砸斷的痕跡。
經驗:到了虎跳峽不徒步,等於白來。相信堅持就是勝利。
第十天行程:麗江—昆明—北京
通關攻略:早上告別麗江,打車到民航大巴點,原來在我們已經逛過無數遍的香格裡拉大道的麗客隆超市對面,唉。一看時間還早,又出去逛,去了七星街,沒有買到想吃的烤土豆,老公也沒有吃到想吃的冰粉,怪了,從早上開始我們想吃什麼什麼就沒有。郁悶。買了一斤松子(五元)安慰自己。到了昆明,自然先奔阿蘇家,又是妮子在家,拿了機票,丟下行李,妮子先開車送我們去滇池看海鷗,唉,在瀘沽湖看過後,這黑黑的滇池實在不感興趣。不過這條路上的櫻花開得真是眩爛呀,拍了幾張照,吃了點小吃,坐車又到了金馬坊,對付我一直擾人的隱性眼鏡。發現原先的隱性眼鏡邊已經磨破了,難怪一直眼睛痛,重新配了眼鏡。沒興趣逛,坐車回到阿蘇家,先在飯店吃了火鍋,回去,一個人不在,只有個小姑娘,拿了行李,道聲再見,我們正式返回北京了。
友情提示:阿蘇是誰?我到現在也不知道,也許是頭次在阿蘇家見到的那位黑黑的中年人?妮子我一直以為是女孩,結果是個大男人,唉,千萬不要再上當了。阿蘇家的兩條狗很可愛,看它們曬太陽會讓人嫉妒,怎麼能這麼舒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