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自由人完美之旅精華版(3晚4天自由人)

作者: zy0586

導讀第1天:飛機19:30准時到達三亞鳳凰機場,接機的是100T的羅師傅,一出機場就看到我的名字於是一切順利到達酒店,然後羅師傅陪我們辦理了入住手續並送了三亞地圖。我們四人在酒店一品紅吃海鮮火鍋花了188元銀子,味道尚可。 第2天: 早上8點在酒店的旅人蕉享用自助早餐,早餐的品種還是很豐盛的。10點開始沙灘漫步,在海邊盡享美麗的海景,曬曬太陽,玩玩沙子,悠閑 ...

第1天:飛機19:30准時到達三亞鳳凰機場,接機的是100T的羅師傅,一出機場就看到我的名字於是一切順利到達酒店,然後羅師傅陪我們辦理了入住手續並送了三亞地圖。我們四人在酒店一品紅吃海鮮火鍋花了188元銀子,味道尚可。

第2天:

早上8點在酒店的旅人蕉享用自助早餐,早餐的品種還是很豐盛的。10點開始沙灘漫步,在海邊盡享美麗的海景,曬曬太陽,玩玩沙子,悠閑假期開始啟航。我們四人沿著沙灘走到喜來登酒店,眼前豁然開朗,果然是名不虛傳。喜來登酒店前的園林建築造詣獨特,游泳池的設計錯落起伏,動感飄然,仿佛置身於仙境一般,大堂豪氣大度,在亞龍灣是真正五星級的典範,如果下次再來三亞我一定要在喜來登住上兩天。11點我們從喜來登往回走,每個酒店幾乎都走進去參觀了一下,天域、凱萊、紅樹林、順便說一下紅樹林1月27日開始試營業的,酒店倒是不錯,比較有特色;金棕櫚可能是四星中最好的酒店,留下深刻印像的是酒店的游泳池,還有美麗的湖景;天鴻是一個具有濃列日式味道的酒店,不過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在我們住的環球城旁邊是假日酒店,假日的優勢是離大海最近的,從大堂看出去就是海,感覺不錯,但是離海底世界這個景點太近,周邊環境不太好很是吵雜。

再來說說我們住的環球城吧,由於是泰國人投資建造的因此無處不顯出泰國風情,酒店有唯一的劇院,入住客人免費價值280元的門票,可看人妖表演,我們都看了比較健康。酒店的屋頂就像一個球體在亞龍灣的建築造型中是最獨特的,一眼便能識別。酒店的服務生也不錯比較熱情、友好。我們入住的是8樓的豪華山海景,真是物有所值,海景、山景、湖景都看得十分清楚,還有大大的陽台,感覺很好。

建議可以在喜亞登、紅樹林、環球城、金棕櫚這四個酒店中選擇入住,因為比較有特色。

由於看了一遍所有的酒店,中午用餐就草草了事,隨便吃了點就下海游泳了。5點我們四人打車去了市區25元,到網上介紹的明記大排擋去吃海鮮。車在躍進路48號停了下來,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二層樓的小房子,大排擋的形式,看上去不太干淨,海鮮點了瀨尿蝦、大芒果螺、石斑魚、叮當螺、血蚶、扇貝、四角豆、還有和樂蟹燒粥吃,結帳看了好像比較貴要要260元錢財!後幾天我們吃的才100出頭,看來這家店挺黑的建議大家不要去了!!!

吃完飯我們走到了第一市場,這裡的水果真得好多,我們隨便買了點晚上到酒店去吃。然後打車回亞龍灣30元。

第3天:

早上9:30我們去了蜈支州島共有6人,還有兩位是我在網上找的朋友,他們住在金棕櫚。我們6人是在上海就與車主談好的價格90元/人含門票與船票的,船潛給了我最低的300元,當然車主也要掙錢,他不可以做雷鋒的。蜈支州島的水比亞龍灣要干淨得多,清澈的海水,細白的軟沙,島上是另一片天地。玩了幾乎一整天,5點從島上返回了市區,在明潤海鮮大排擋吃的晚飯,明潤的生意最好,人聲鼎沸。他們收的是4元/年的加工費,因為我們都不喜歡吃打邊爐,所以沒去對面的春園。結帳一算海鮮共98元,加要費才24元,真是便宜!!!老板人不錯也不貪心,量足價實。打車回了亞龍灣30元,然後在酒店的劇院看了人妖表演,比較健康,有許多小孩子也在看呢。

第4天:

早上起了大早在酒店的沙灘邊散步,吹吹海風,因為今天我們就要告別三亞了,心中很是依戀。三晚四天的旅程實在太短了,下回我還要帶上兒子一起來,讓他幼小的心靈也感受一下大海的寬廣與博愛。

用完早餐已近10點,我與先生一起到酒店游泳池游泳,享受一下三亞最後一天的快樂。然後整理東西在13:00退了房。四人開始在酒店的大堂稍做休息,2點打車20元去了市區的第一市場與萬福隆超市買了些特產與水果。晚上是吃在網上說的勝利路上“光明老鴨店”的,小小的店面沒坐幾個人,可能是我們吃的比較早。我們點了白切老鴨、文昌雞、炒魚干、苦瓜炒蛋、菠蘿炒鴨雜、啤酒、可樂,吃了102元,比較便宜但是好像沒有網上說的那樣好吃,特別是雞一點不好肥肥的。打車去機楊用了20元,是三亞本地人的車,司機說一年中3、4月份最熱,不適宜旅行,各位准備去的朋友要考慮一下啦!

進了機場後一個小姐更要我們將其中一個包去托運,好麻煩,而且態度一點不好,三亞的形像都讓她給毀了。飛機誤點了大約有40分鐘,提醒各位如果去三亞最好別訂東航飛機,誤點率是最高的!

我的心好像還在三亞,在那片祖國最南的城市,那美麗的椰林、熱浪的沙灘、鹹腥的海水,我要說:美麗三亞我還要再來!


精選遊記: 三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