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第6天] 上午7時乘車前往梵蒂岡城國,參觀聖彼得廣場和聖彼得大教堂。中飯後直接去機場,乘13時的航班回京。
今天我們要去的,是位於羅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一想到“小國”這詞兒,總會無緣無故就想到我們家的小區。。。汗。。。]
一大早我們吃完早餐就從羅馬出發,乘車前往這個對我來說充滿了神秘和藝術氣息的政教合一國家--梵蒂岡。只是知道它有3/5個故宮那麼大,可是還是很難想像它到底有多大,這麼小的一個底盤,居然還能有條不紊的建立起自己的政權,並且國家的各套機制還那麼健全,每年還能接待那麼多游客。每次想到這裡,都覺得這個花園小國對我來說,有幾分“桃花源”的味道。
總的來說,梵蒂岡的藝術傑作,主要集中在聖彼得廣場、聖彼得教堂、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小教堂。
我們先乘車來到聖彼得廣場。廣場在聖彼得大教堂前,是羅馬最著名的廣場。這個集中各個時代的精華的廣場,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鋪砌成,兩側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造型和諧,氣勢恢宏。柱廊共有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條走廊。朝向廣場的每根石柱頂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的大理石雕像,他們都是羅馬天主教會歷史上的殉道者,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廣中央矗立著一座高插雲霄的方尖石碑。碑尖上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造型。
據說此碑公元40年從埃及運來。據說聖人聖彼得在這裡被掛在倒十字架上。左右兩邊的噴泉,右邊是瑪德爾諾17世紀時修的,左側的是貝爾尼尼設計後來修的復制品。在廣場兩側各有一個銀花飛濺的美麗噴泉。令人好奇的是,站在麗個噴泉之間的圓形白色大理石處,觀望兩側的柱廊,四排石柱只能看到前面一排,這是貝爾尼尼匠心設計的透視效果。面向聖彼得教堂的右手側的建築物裡有教皇的書房。教皇每個星期天的正午,出現在最頂層右邊第二個窗口向廣場上聚集的人們祝福。
參觀完廣場,我們直接來到位於廣場的西南面的聖彼得大教堂。聖彼得大教堂外觀呈長方形,整棟建築呈現出一個十字架的結構,造型是非常傳統而神聖的,這同時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
剛剛進入梵蒂岡的時候,只知道它的長駐人口只有500多人,[更像我們家小區了。。。真不知道他們國家的人怎麼看中國十幾億的人口。。。]根本想不到這麼小的國家會有這麼廣大的一片地方來建造教堂。不愧是8億天主教徒的精神中心!
教堂最早是建於公元324年,原始的構想只是一座小會堂,建於聖彼得墓穴的正上方,在十五世紀時開始改建,其中歷經不少位頂尖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參與修改,終於在1626年完成了現在的模樣。聖彼得教堂不僅是一座富麗堂皇值得參觀的建築聖殿,它所擁有多達百件的藝術瑰寶,更被視為無價的資產。
參觀這座教堂一定要把握幾個重要特色,因為它占地廣闊,所以沒有重點的話,進入之後會不知從何看起。
教堂下面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間是耶穌基督。兩側各有一座鐘,右邊是格林威治標准時間,左邊是羅馬時間。大殿下面有5扇門,平常一般游客都入中門。如果遇上機會,教徒們就可從右邊的聖門進入大殿,[不過這需25年才有一次,嘿嘿]。按規定,每時25年的聖誕之夜,聖門打開後由教皇領頭走入聖堂,意為走入天堂。其它三門分別是"聖事門"、"善惡門"和"死門"。 通過中門進入能容納5萬人的聖彼得教堂內部,呈現在眼前的簡直是一座藝術寶庫。屋頂和四壁都飾有以《聖經》為題材的繪畫,不少是名家作品。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藝術傑作主要有三件:
1。米開朗琪羅24 歲時雕塑作品。聖母懷抱死去的兒子的悲痛感和對上帝意旨的順從感在作品中刻畫得淋漓盡轉手。這裡所表現的聖母痛苦狀與開朗琪羅以後的作品迥然不同。
2。貝爾尼尼的雕制的青銅華蓋。它由4根螺旋形銅柱支持撐,足有5層樓房高那麼高。華蓋前面的半圓形欄杆上永遠點燃著99盞長明燈,而下方則是宗座祭壇和聖彼得的墳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這座祭壇上,面對東升的旭日,當著朝聖者舉行彌撒。
3。聖彼得寶座,也是貝爾尼尼設計的一件鍍金的青銅寶座。寶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榮耀龕及像牙飾物的木椅,椅背上有兩個小天使,手持開啟天國的鑰匙和教皇三重冠。傳說這把木椅是聖彼得的真正御座,後經考證為加洛林國王泰查二世所贈送。
除此三件藝術傑作外,站在米開朗琪羅設計的穹窿頂下抬頭上望,你會感到大堂內的一切都顯得如此渺小。穹頂周長71米,為羅馬全城的最高點。當您進入聖彼得大教堂內部的時候,第一眼看上去實在無法領略其宏偉的規模。若用人直觀視覺去體測它的規模的話,很容易因教堂各個部分巧妙對稱的布局形成錯覺,需要借助一些實際數據才能說明它的實質:教堂的長度,包括門廊,為230米,拱頂的高度是38米。正殿盡頭的彩色玻璃大窗上有一只聖靈信鴿,翼展達1. 5米之長。這座教堂可容納6萬人。如果有時間,游客可乘電梯拾級而上,登頂俯瞰羅馬全城。
從教堂內出來,在教堂左側有一個由衛兵隊的成員。這也是一個看點,不要錯過了。他們身穿的別致制服500年不變,據說是米開朗琪羅設計的,手中的長戈也是15世紀的產品。我們過去和他們合了影作為留念。[一般來說,如果游人想和他們合影的話他們不會拒絕,但要想從這裡進入教皇宮,是絕對不可能的]
很遺憾的是梵蒂岡博物館和西斯廷小教堂我們沒有時間游覽了,總的來說這個小城國給我的感覺是它雖然超級小,但是好像吸取了“天地之精華”,腳下每走一步,眼中就會呈現不同景像,永遠來不及看,吸收不完,也許這就叫“養眼”吧!走了這一趟,雖然很仔細,拼命的看,但是畢竟走馬觀花一樣,沒有融入他們的生活,還是不能完全了解國家的文化,每一天都很豐富,覺得自己每個感官都處於“超飽和”的狀態了。等回國了還要慢慢消化。。。
快到中午的時候,我們逛了逛街邊小店,就踏上了返京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