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回山裡人

作者: 雪妃

導讀山溝溝,聽起來挺土的一個名字,好奇不過,便利用這次假期去做了一回山裡人。車子從滬杭高速杭州北出口以後往湖州方向走104國道很快到了鸕鳥鎮,也就到了“山溝溝”,這才明白原來所謂的山溝溝景區其實是由“湯坑”和“茅塘”兩大景區組成的。乍一走進茅塘景區,頓生喜悅。那連綿不絕的茂密竹林,那時隱時宏的狗吠雞嗚,以及活潑潑的溪泉嘩嘩流淌,整個景區, ...

山溝溝,聽起來挺土的一個名字,好奇不過,便利用這次假期去做了一回山裡人。車子從滬杭高速杭州北出口以後往湖州方向走104國道很快到了鸕鳥鎮,也就到了“山溝溝”,這才明白原來所謂的山溝溝景區其實是由“湯坑”和“茅塘”兩大景區組成的。乍一走進茅塘景區,頓生喜悅。那連綿不絕的茂密竹林,那時隱時宏的狗吠雞嗚,以及活潑潑的溪泉嘩嘩流淌,整個景區,確切地說,是一座深藏於層巒疊翠中的憩靜小村落,“世外桃源”般的超然,似隱者歸居山野的,沒有紛爭和焦躁,有的只是山裡人家對生活的單純理解。

我們首先進了茅塘村,它是一個坐落在山中的村落。走入一間灰暗的古宅,拉開木門的一瞬,“嘎吱”一聲響在我心頭,據說這是當年新四軍的被服廠。房子裡還原封不動陳列著鏽跡斑斑的油燈、落滿灰塵的馬燈和縫紉機,劃刻過的石灰牆面上還掛著草鞋。踩著吱吱作響的木地板上了樓,看到屋子裡有典型的徽式風格,鏤花的窗,精致的床。此刻,思緒不禁回到那戰火紛飛的年代……

告別村落,進入茅塘,往山上眺望,蔥蔥蘢蘢的竹子漫山遍野,一根根玉竹臨風。寂靜的竹林中,石塊林立。“耳泉”始終輕聲述說著小龍女的孝意;雙聲洞,一泓清泉,潺潺而下,發出清脆響聲,匠心獨運;三生石、千羊石、拳王石等等神采各異,千姿百態。就說三生石吧,3塊傳說是億萬年前的巨石並排坐在一起,分別代表前生、今生和來生,“三石相聚,三生有幸”,令我頓生許多遐想……而黑古龍冬巨大的拳王石,居然也天然造化得十分逼真。那千羊石景點的石頭,長得很巧妙,有的像伏牛,有的像伏虎,有的像放大了的拳頭,有的像偌大無比的鵝蛋,有的懸空平面如台,有的著陸下大上小如山峰……奇石,怪石,巧石鱗次櫛比。

和茅塘相比,湯坑景區出彩的東西更多。上山途中同樣路過村莊,鴨子在河裡捉魚嬉戲,黃狗躲在草垛裡慵懶地躺著,映山紅和紫藤蘿不時探出腦袋,開得天真爛漫,村口還有好幾棵1000多年的紅豆杉。

一進湯坑山溝,果然名不虛傳。這裡不是一般的山溝,而是一片被大斧劈開的竹海。我步行攀登在浪底山道,呼吸看竹香,觀賞看綠波,眼目一新,精神一爽,做好體力和思想准備,真正要開始爬山了。一路上,曲折的山路在幽篁裡延伸,偶爾有喜鵲在竹梢上打鬧一下,平添了很多生氣。還有一泄泄大小不等的瀑布,這裡的瀑布有長有短,有急有緩,有如白馬奔騰不息,有如寂寞嫦娥舒廣袖,有如天女散花,於是以狀取名曰:雙龍吐珠、五女拜壽、翠屏迎賓、梅花三弄、再續前緣、孔雀開屏等等。

此時已經略有倦意,正巧看見道旁有一竹亭,既雅致又幽靜。入亭小坐,倚林而憩,忽然空中飄來啾啾唧唧、嘰嘰喳喳的空山鳥語,還夾雜著一兩聲小鳥的鳴聲。舉目上瞄,只見我叫不出名兒的山鳥正在枝頭邊舞邊啼,或許這是對我這山外來客在唱歡迎曲,也或許只是它在忘形對唱情歌……鳥兒的歌聲又把我帶入深山竹林合奏的美妙境地。而這時從草木叢中又斷斷續續地飄來聲聲蟲鳴,伴隨著悉悉索索的枝葉搖動聲。雖然聲音輕,但在靜謐的山谷中,都顯得那麼清晰。這無疑是山溝裡的小動物也加入了迎賓大合唱。

憩息片刻,當我攀到一處相對平緩的坡地上,居然發現有幾個高高的秋千架在竹林裡,迫不及待地坐了上去。在悠哉晃蕩的秋千上,撿回一顆無邪的童心是件意外又驚喜的事情。往上蕩,看天,雲白如絮;落下來,看山,翠綠無涯。好一幅綠似翡翠,圓似珍珠,閃光如鑽石,流水發琴韻的綠野仙蹤般的山溝溝的風景。

傍晚我們離開時,已有裊裊娜娜為炊煙從竹林中升起,多麼寧靜的一幅晚霞余輝圖。我突發奇想,如果讓我在這裡有這麼一兩間小屋,屋旁邊還有一小方土地,種點蔬菜,養幾只母雞,天天面對群山,享受綠海,那是多麼美好的人間仙境。

做了一回山裡人,也有幾點遺憾:

1. 農家的土菜滋味尚可,只是結帳時候千萬核對價格,景點的民風已經不那麼淳樸了,呵呵。

2. 當地農民旅館雖然價格低廉,每個床位大約二三十元,但每層才一個洗手間,夏天就有些尷尬。不如駕車去鄰近的小縣城(德清),那裡的賓館才算得上物美價廉呢。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