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最新湘西游記《四》

作者: dean813

導讀怎麼說呢,熊西齡故居很小,就像一般的四和院。一走進去就可以看見一個壩子,右邊展出先生的作品,幾本書,放在玻璃櫃下。牆壁上掛了先生的介紹。再往前可以看見一個廚房,有一個磨。隨著看見先生的住房,還有他母親的房間,先生就是在這間房間出生的,條件很惡劣。每張床下面都擺了一雙鞋,黑色的尖頭布鞋,有點恐怖。房間裡面掛了先生的照片,還有他的各位 ...

怎麼說呢,熊西齡故居很小,就像一般的四和院。一走進去就可以看見一個壩子,右邊展出先生的作品,幾本書,放在玻璃櫃下。牆壁上掛了先生的介紹。再往前可以看見一個廚房,有一個磨。隨著看見先生的住房,還有他母親的房間,先生就是在這間房間出生的,條件很惡劣。每張床下面都擺了一雙鞋,黑色的尖頭布鞋,有點恐怖。房間裡面掛了先生的照片,還有他的各位重要人士對先生的品價,例如雷潔瓊的。當然先生的妻子的照片也在裡面的臥室裡。先生一共娶過三個妻子。如果你對這些沒有多大興趣,其實可以不用進去,10塊錢不是很值得。出來之後,我們繼續往前面走,突然發現:劉大炮!來之前早就聽說了蠟染裡面的巨匠。最開始以為劉大炮的鋪子是一個商店,不過走進去才曉得他的作品全部是在二樓裡面,我們順著梯子走到二樓,劉大爺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馬上拿出他的作品給我們看,其實對於我們不太明白蠟染的人來說,只是覺得做工比較精美,細致!感覺很好,每張畫的意義很吉利,一般是龍鳳,喜鵲這些吉祥物。原本以為便宜的我們,還想弄一塊作個紀念,誰知道劉大爺說,看你們是學生,賣你們200元!啊,其實說實話他的作品值得這麼多價格,還可以更高,但畢竟我等凡夫俗子不懂得藝術瑰寶,覺得沒有必要買。但是劉大爺還是很細心的介紹,原來他的畫的模型全部是黃永玉畫的,他完全不懂這些,以前只是為了糊口,在很小時侯學的蠟染。現在已經70歲了,手藝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看了他的蠟染之後,出去看其他的,感覺就是不一樣!建議買與不買都可以看看,劉大爺這個人比較直爽。

拜別了劉大爺,我們繼續前行可以看見朝陽宮。朝陽宮的大門為紫紅色磚牆門樓,高8米。大門兩旁鐫有對聯一副:“瑞鳥起蓬蒿翼搏雲天高萬裡;嘉賓蒞邊隅眼看樓台總多情”。左右對稱地堆塑山水花鳥浮雕12幅,門樓飛檐翹角,別具特色。朝陽宮是典型的四合院結構,裡面有一個大戲台。我們只是再外面看看之後繼續前行,來到了從文廣場,在這裡我們遇見了吳姨!這個人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說句實話,我們遇見吳姨的第一印像不是很好。我們走在城牆上面,她走過來問,小妹,你們要去苗寨嗎?我們最不喜歡拉客的!她繼續說,只要40元一個人。我馬上沒有好氣的說:“不用不用,我們已經坐過船,游玩了苗寨了”這一招對於很多拉客的都有用。她們一般聽了之後都會自己走開,沒想到吳姨繼續給我們說:“那我當你們導游,不收你們錢。”我們沒有說話,以這種方式表示我們拒絕。我們下了城樓,順著民俗一條街走進古城,沿途看見竿張千,我和小白便湊了上去,品嘗姜糖,吳姨就在一邊給我們介紹。我們還是沉默。繼續走,吳姨說,那我幫你們提包吧!我們說不用了,她說,你放心我不會要你們的。看著她一副淳樸的樣子我們也難以拒絕。慢慢地,和她靠近了。於是下午我們決定走她給我們推薦的古寨去玩。

一會,我們來到了天後宮,在天後宮對面有一家銀鋪,東西做的比較新穎,至少說在鳳凰這個地方賣銀子的算是比較時尚的了!喜歡買銀子的朋友不要錯過喲!我們告訴吳姨想吃點小吃,她領我們到了一 個小學門口。哇,那裡小吃好多喲,不一會兒,小學生放學了,他們一窩蜂的開始出來覓食。極力推薦那裡的小吃,既好吃又便宜!哄小學生的東西同樣可以哄到我們!

吃完了之後,吳姨叫我們到他們家吃飯,我們盛情難卻。吳姨家的條件不算太好,但是一家人很熱情馬上拿出水果,香腸給我們吃,在吳姨家有兩件東西讓我至今回想起來都感覺舒服。一是她自己做的酸鹹菜,非常下飯。二呢,就是在他家烤火,很熱,很舒服。在這裡烤火了之後,在和沱江人家的火做比較,才知道那個火不是火。呵呵~所以來了鳳凰,一定要認識她,她在鳳凰的口碑極好!!

下午我們便和吳姨走到車站,在新華書店大轉盤處,可以不用坐車。大概十分鐘就到了有很多的中巴、面的之類。建議坐中巴到阿拉。由於是要過年了,車費漲價了一塊錢,但是對於外地游客,還要多收一塊錢。吳姨說,看著她買。她一共給了12塊錢,我們三個。我們始終都沒有說話,免得人家以為我們不是本地人。大概30分鐘,到達了阿拉,正好是趕集的一天,(農歷逢二、七)這天是阿拉趕集,周圍人山人海,道路兩旁全部是商販擺的小攤。賣東西很多,什麼瓜子花生,蛋糕,糖果,拖鞋,塑料制品,衣服,磁帶,小的家用電器~~物質豐富的不得了,有點像西南農村趕場一樣。其實我們需要的東西很少。只是看看這種感覺即可,呵呵!其實在當地人的眼中,他們就覺得已經是不得了的物質交流了!

下了車,我們繼續去找三輪摩托,開始和一個人談4塊錢,他不走;後來找到一個人同意後,我們繼續坐車,10分鐘左右,便來到了吳姨給我們介紹的苗寨—岩砬窠苗寨。這個苗寨距離著名的黃絲橋古城只有200多米。門票50元/人,我們只要40元一人,由於吳姨是那裡嫁出來的女兒,她帶游客來,是促進他們苗齋的開發,他就不要錢。

一個健談的身著苗族服裝小伙子領我們進門,吳姨到演出場烤火去了,我想他也受不了了,確實這裡好冷哦,比鳳凰還要冷,周圍還有沒有融化的積雪,看見積雪的我們,興奮的不得了,呵呵!我只有在1991年看見過雪。所以那種心情大家可以體會。苗寨的路不是很好,有的地方有點滑,但是就是因為這樣的路,感覺更加真實,更加淳樸,沒有那種人工開發痕跡很重的景色。一切都是那麼天然,站在那裡,滿目青翠的山峰和散發著泥土香氣的田地,屋舍儼然,小橋流水,一派詳和安逸的樣子。其實在這裡最出名的便是一座大石橋—情人橋。由於我們去的時候人很少,幾乎沒有其他的游客,橋上沒有人,這坐橋在這個時候完完全全的屬於我們。可惜情人橋上無情人。這個小伙子一會用普通話,一會用漢話,感覺漢話其實和四川話差不多,他給我們介紹了這座橋:當地人稱之為“情人橋”是據說,現在這裡的文化娛樂活動還很少,苗族青年男女常常在這裡約會而得名。很隱蔽,不容易發現。實際上,它是一個水利渡槽,而且也是溝通岩砬窠苗寨和另一個苗寨的重要途徑。 修建的很好,但是要說隱蔽我倒是沒有看出來!我們從橋的一頭走到另一頭,然後在上去一層,從橋的最上面走了回來,最上面的不是很寬,中間有很多大槽,據說是用來流水的。走在上面,感覺眩暈,尤其是那呼呼的風,好像要把我們吹下去,不過還是蠻好玩的。下了橋,我們來到了一家苗宅,裡面可以射箭,但是要錢,我們沒有玩,還有可以踩竹竿,呵呵,我完全沒有平衡感,一不小心就站不穩,小伙子給我們做了示範,他們已經玩的相當熟悉。我們從沒有上鎖的木門走了進去參觀,廚房,不,應該是灶房。裡面有一口很大的鍋,下面點材火,周圍還有紡線用的工具,磨子。

這時遠處傳來一陣悠揚的歌聲。


精選遊記: 湘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