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鄉二日游

作者: Cathy.J.S

導讀11月的上海只是開始有些涼,我和同伴們相約到拍《臥虎藏龍》的地方看看。出發的那天,我們六點便在約定的地方集合,大家穿的還算暖和。上了大巴,開始聊天吃東西,一個多小時後,窗外的風景還是這個樣,同行的人開始陸續睡覺,我們則是像剛出籠的小鳥,精神奕奕,直到車上的人連同導游全都放倒後,當然除了司機,我們才收斂了一些,影響別人休息就不好了。剛到 ...

11月的上海只是開始有些涼,我和同伴們相約到拍《臥虎藏龍》的地方看看。出發的那天,我們六點便在約定的地方集合,大家穿的還算暖和。上了大巴,開始聊天吃東西,一個多小時後,窗外的風景還是這個樣,同行的人開始陸續睡覺,我們則是像剛出籠的小鳥,精神奕奕,直到車上的人連同導游全都放倒後,當然除了司機,我們才收斂了一些,影響別人休息就不好了。剛到大竹海,一下車,寒風颼颼,還沒有開始欣賞風景,到是先體會了山裡的溫度,大伙忙著逃上了車把帶來的衣服都穿上身。既然是竹海,竹子當然很多,《臥虎藏龍》竹海的鏡頭就是在這拍攝的,我們在一塊刻著“臥虎藏龍”字樣的大石前面拍了好些照片,贊嘆著李安導演能把這竹林拍的如此維美。在茫茫竹海中有一棵很粗很高的竹子,號稱是竹王,然後也有稍微細一些的,我們抱著竹子拍了一會照。快到頂的時候,導游建議我們不走尋常路,從走石階梯改成爬斜坡,大家都認為是最後一段路了,興致勃勃,結果可想而知,我們爬山的技術和體力遠不及導游(注:導游還穿著及膝牛仔裙),何況斜坡上只有淺淺的凹洞,又下著細雨,泥地很滑,大家小心翼翼看著腳底下,手腳並用,等爬到頂已經喘大氣了。

吃過午飯,往藏龍百瀑去,果然有許多小瀑布,我只記得其中一個叫做神龜聽瀑,因為左邊有一塊石頭像橢圓形,斜著向上成60度角,旁邊一塊形狀則像是龜背,圓圓的,放在一起正好像抬頭聽瀑布聲的烏龜。不知是否因為我已經走累了,總覺得藏龍百瀑的台階比其他景點來的要高,再加上下雨,石頭做的台階很滑,很容易摔到,走起來也更費力。

晚上去餐館吃飯,原本在車上生龍活虎的我們,這回都累的打起了瞌睡。吃完飯回到旅館,梳洗完畢,同伴們都聚到我的房間打牌,真佩服他們,到什麼地方都不忘帶撲克。

第二天早晨起來,我們又精力充沛。吃完早飯,乘上大巴,直奔第一個景點——錦繡風水洞,錦繡風水洞是我國特大型“水陸兼備”的溶洞之一,其高達116米的“九天飛龍”石壁被專家稱之謂“天下第九龍壁”。漆黑的洞裡,裝著許多彩燈,雖不是特別明亮,到也看的見。我們跟著導游走上有護欄的鐵階梯,彎彎曲曲,上上下下,卻也曲折有致。邊走邊看到許多冰柱,這些都是長年來洞頂上掉下的水滴彙集而成的,有的冰柱並排在一起,形成門簾、龍的形狀,還有各種石珍珠、石絨球遍布溶洞。由於洞裡光線暗,無法拍照,裡面便設置了為人拍照留念的小店,暫且稱為“店”吧,價格是貴了些,可他們的大燈的確把洞裡照的很亮,拍出的照片足以看的清身後的瀑布及湖水。返回的時候,我們坐上了水上電氣列車,通過地下河道返回洞口,由於河道有的地方比較低,還需要彎下身,小心腦袋撞上石頭。

接著便到了茶莊,慣例導游帶游客們品茶,然後就有人買了,當然也可以不買,不過推銷的小姐說的頭頭是道,好像不買還真是可惜了。品完茶,休息一下,繼續上路。

到了雲棲竹徑,紅紅的楓葉散落在木頭鋪成的道上,還有晃晃悠悠的鐵索橋,簡直就是散步休閑的好地方。據說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五雲山上的五彩祥雲,常聚集在此經久不散,故稱“雲棲”。溪流彎彎曲曲,與翠綠影印的竹徑,若即若離,別有情趣,因此命名“雲棲竹徑”。的確景如其名。

吃完午飯,啟程回上海。既然來到竹鄉,怎好不帶點特色回去,看看大家已是大包小包,大多買的是各式各樣的竹筍。經過楓涇的時候,又買了丁蹄。事後證明,丁蹄很好吃,濃濃的汁很入味。

回到上海,還在下著毛毛細雨。很多時候都認為雨天只會給旅行徒增不便,沒想到也有不同的意境,清涼、寂靜、幽雅,更不會影響游玩的好心情。


精選遊記: 臨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