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美國西部,八千公裡征程(一)

作者: lining_ctrip

導讀美國西部壯闊的自然風光每年都吸引著全球的游人。到西部尋夢,自駕車穿行在異域的萬裡雲天之下,讓心靈和身體沉浸在大自然的奇跡之中,是我一直以來渴望的夢想。2004年的7、8月間,終於使夢想成為現實。我和老婆用了20天的時間,駕車穿行了西部的7個州,參觀了美國8個著名的國家公園,包括4個“世界自然遺產”,途經4個大城市,總裡程8000公裡。在西部的版圖上畫出 ...

美國西部壯闊的自然風光每年都吸引著全球的游人。到西部尋夢,自駕車穿行在異域的萬裡雲天之下,讓心靈和身體沉浸在大自然的奇跡之中,是我一直以來渴望的夢想。2004年的7、8月間,終於使夢想成為現實。我和老婆用了20天的時間,駕車穿行了西部的7個州,參觀了美國8個著名的國家公園,包括4個“世界自然遺產”,途經4個大城市,總裡程8000公裡。在西部的版圖上畫出了一道自舊金山出發向南,最後又從北邊經金門大橋返回三藩市的巨大圓形軌跡。在下面的敘述中,我將描述整個行程的概況和對各國家公園的感想,權且當作美國西部的“路書”,供感興趣的驢友參考和瞻仰。:-)先說兩句關於簽證的話題。獲取美國的簽證的困難程度臭名昭著,尤其對我們中國公民來說。我們在04年2月的時候抱著賭一把的心態來到了美國簽證處的面談窗口,賭金是共1600元的簽證費。目的:旅游,無邀請函,只有工作單位開具的證明信。經過與簽證官的一番對話,我倆有驚無險地得到了B1/B2簽證,甚至連帶在身上的房產證和存折都沒有出示。

7月24日,我們乘CA985從北京直飛舊金山,在機場的租車櫃台找到大名鼎鼎的Hertz。事先在網上定了”Compact”類型的轎車,大概類似豐田的Echo(國內的威樂)。但經不住櫃台裡的黑人大媽的勸說:“每天多付1 dollar,就能租上一級的 Medium的車”。最終在她的建議下選了白色的Mazda6,排量3.0。那時我在北京開的是夏利,正好借此機會“改善一下伙食”。到了提車的停車場卻看不到工作人員,我納悶兒車鑰匙應該從哪裡領。終於找到一位黑人大叔,在他的指點下才發現車鑰匙都在車裡插著,找到自己的車,點火起步,到了出車場大門的時候,才有人過來檢查一下你的租車手續和文件。想來這也是很合理的處理方式。

在網上訂好的hotel叫Good Nite Inn,從機場開車不到10分鐘。我想住在機場附近的好處在於:剛下飛機,時差顛倒,昏頭脹腦,不宜長途駕車;另外,城裡找路麻煩,住宿價格又貴。

雖然正值盛夏,但當地的氣溫之低大大出乎我們的想像。整個城市潮氣很大,雲山霧罩。即使把帶來的抓絨衣都套上,一下車還是能覺得海風帶來的陣陣寒意。在我們停留的2天時間裡,金門大橋的橋塔始終籠罩在濃濃的霧氣之中,不得見廬山真面目。偶爾塔尖露出團團濃霧,在夜間燈光閃爍,遠遠看去有點兒“白雲生處有人家”的意味。

舊金山市內的道路非常不適合旅游者的自駕車:其一,單行線巨多,很容易誤入歧途;其二,城市依山而建,大陡坡隨處可見,有時在大上坡上停車等紅燈,心想幸虧是自動檔的車,否則別說新手,就是老司機起步時也難免不溜車和熄火;其三,市內旅游區的車位很有限,很難在路邊找到空著的車位。走路應該是最方便的交通方式。

駕車的第一天,就被美國的警察叔叔嚇了一跳。我們下午看過了Fisherman’s Wharf和金門大橋,准備返回。此時天色已黑,而我對路況不熟,一時找不到往機場方向去的101主路的入口。雖然開著GPS,帶用起來很不方便,沒太大用處。來到一個路口,赫然立著美國隨處可見的“STOP”紅色牌子。此時四周漆黑一片,路口也沒別的車,我心裡又正琢麼著找路,所以下意識地踩了一腳剎車,車子減速,從路口慢速溜了過去。剛過去,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車內的反光鏡裡忽然閃爍起了一排紅藍相間的警燈 – 一輛警車不知從哪裡鬼影一般地冒了出來,跟在我的後面。跟在車後閃警燈,這個信號我懂,是讓我”Pull over” – 靠邊停車。如果你不停它就要鳴警笛了。於是乖乖地停在黑暗的路邊,雙手放在方向盤上等著警察叔叔過來。不要主動下車,這個我也懂。但讓我不懂得情景還是發生了---警車停在後面,把車頂的大探照燈對准了我們的車子,有足足1分鐘左右的時間,沒有警察下車。在四周的黑暗中,我們靜靜地坐在強光的直接照射下,反光鏡裡一片炫目,那感覺仿佛脫光了衣服站在台上,還不知道正盯著你看的是誰。老婆早已有點心虛,嘴裡念叨著“會不會是假警察”之類的昏話。我開始還故作鎮定,但隨著局面的延續,也開始緊張起來,手心不由得沁出了汗水。1分鐘 --- 感覺像10分鐘的1分鐘。終於,警車開門,走過一個全副武裝的白人警察帥哥。我早想好了一堆詞兒解釋,等他走到車邊,剛要開口解釋,他肩上的對講機裡忽然傳來幾句模糊的話語,好像是通報什麼事情。警察帥哥嚴肅地聽完這段話,顯然思緒已不再我這裡,簡單地說了幾句”You need to fully stop”之類的話,就匆匆離去了,臨走還沒忘了祝我們 ”Have a nice day” 。一場虛驚就這樣化解了,我定定神兒,長出一口氣。後來我才知道,那1分鐘裡他很可能是在警車的數據庫裡查詢我們的車的來歷,是美國警察叔叔的常見行為。

最近從新聞裡發現北京的警車裡也裝上了專門的攝像機,能自動識別車牌並調出相關數據,可見我們離警察叔叔在大街上對違章司機大喊一聲“王小毛,為什麼今年還不驗車!? 昨天你過生日也不能在薊門橋超速啊!”的狀態已然不遠了。

在舊金山逗留了2天後,我們驅車前往計劃中的第一個國家公園Yosemite – 一個以巨幅花崗岩和顯著的冰川遺跡聞名遐邇的世界自然遺產。有個好聽中文名字叫“優山美地”,現在順義有個別墅項目就是拿它做名字的。

至於本次旅行的所有駕車路線,都是事先在著名的Yahoo Map (http://maps.yahoo.com/dd)上查詢,輸入起點終點,生成Driving Direction和地圖,再打印出來的帶上的。在後來8000公裡的裡程中,只有一次實際路線跟Yahoo Map的數據不一致,估計是新修了路而數據還沒更新的原因。需要特別提醒各位的是,Yahoo的direction寫得過於詳細,有些1公裡甚至幾百米的路段名稱也標得清清楚楚,這反而會增加旅行者的困惑,因為往往這些路段眨眼就開過了,根本沒有印像。所以,只要對照地圖,記住大方向和要走長途的幾條主要高速和道路的編號就行了,美國路標非常清楚,搞清楚大方向到時看路牌完全可以了。

Yosemite位於舊金山東部,大約4小時的車程,主要的道路是I-580和CA-120。580沒的說,一水兒的洲際高速。CA-120則類似我國的“國道”,穿梭於小城鎮之間,有平面交叉的路口。速度雖然慢些,但沿途能欣賞到加州的農村的田園風光。只是中途碰上修路,被堵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夏季是美國修路的高峰季節,在走非高速的國道時要特別注意。

快到Yosemite的時候有一段盤山路,大概要走將近1小時的時間。但並不險峻,一般的駕駛經驗完全可以應付。記得在山路上曾看到一條提示板:“Turn off your air conditioner”。開始時我和老婆都沒明白為何要我們關掉空調,但也照做了。走了一段豁然開朗:是怕你在盤山路上開著空調消耗發動機功率,導致爬坡不利。不禁在心底贊嘆老美在公共服務方面的周到和人性化。

公園門票的問題是這樣:一般國家公園的門票都是$20/車,不限人數,7天內有效。因為我們要去8個公園,所以就選擇買了“通票”—National Park Pass,在一年之內,可以不限次數地進入任何美國的國家公園,票價$50,非常劃算。我們是之前在網上購買並郵寄到國內,但實際上大可不必,每個公園入口處都可以現場購買。順便介紹一下National Park的官方網站: http://www.nps.gov,是了解美國國家公園的最好途徑。

回過頭來看,我認為Yosemite公園的景色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秀麗。這個公園像其他的國家公園一樣,是一大片原始的自然保護區,幾乎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因為面積太大,游人一般都只去它的中心景觀:Yosemite Valley。這是一條狹長的峽谷,兩側聳立著巍峨的花崗岩峭壁,峽谷中遍布溪流,草地和森林。遠遠地就能看到Yosemite標志性的景觀:Half Dome,中文有翻譯成“酋長石”,一塊半球形的巨大花崗岩被遠古的冰山運動削去了一半,准確地說應該叫”Half Half dome”才對。

進入公園,沿著峽谷前行,中途走走停停,下車拍照,大概40分鐘就開到了峽谷的盡頭。此處已經到了Half Dome 的腳下,但因為離的太近,反而不是最佳的觀測地點,只覺得高山仰止,謂為壯觀。

美國的國家公園裡大都有住宿的設施,檔次從低到高不一而足。Yosemite也不例外。為了體驗一把住在世界自然遺產中的感覺,我在動身之前已經在網上訂了Yosemite裡的Hotel – 其實根本談不上hotel,甚至連motel也不是,只是一個非常簡陋的白色帳篷,篷內有兩張木板床,一盞吊燈而已。但就是這樣的條件,一晚上的 room charge居然要$70! 想想這可真接近”room charge”的本意啊 –--- charge的就是帳子下面的這塊room! 這個價錢在國內都能住五星級的商務酒店了。

搞定入住手續,才下午3、4點鐘,時間尚早,夏天又黑天晚。我不甘寂寞,打開公園的地圖,查找附近的景點(插一句話,所有的國家公園入口處都會發地圖,所以沒必要事先從網上下載打印)。早就注意到,Half Dome有名的照片幾乎都是從某個平行的視角拍攝過去的,而我們到現在還沒發現這個所在。經過查圖,我把目標鎖定在了“Glacier Point”,位於Half Dome正對面高山的山頂平台,與酋長石隔著峽谷遙遙相望。而且,通往這個平台的路在冬季的5個月內是封的,也就是只有夏季才能把車開到那裡。

於是發動馬兒,沿著地圖前進。在途中看到了樹林中的鹿群,並不怕人,在路中央悠閑地吃草,一派怡然自得的神態。這是我第一次在自然環境中見到野生的鹿,我不禁感慨這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

沒想到這段路相當遠,將近一小時的時間。途中經過一條落差很大的瀑布,水量不大,從高山口飄忽而下,隨著風勢在空中婆娑起舞,仿佛一條白色的紗巾在山間蕩漾,在陽光的映射下泛起一道七彩的虹。果然,這就是Yosemite著名的“新娘面紗瀑布”---- Bridalveil fall。

當我們終於來到”Glacier Point”時,已經是夕陽即將西下的時刻。站在這個山頂的平台上,Half Dome及其周圍的峽谷一覽無余。很難想像,雄偉的酋長石在遠古時代被冰川運動生生削去一半的壯闊景像。冰川的痕跡在這個角度向世人盡現,無怪乎此處被稱為“冰川點”。趁著夕陽的余暉還沒有完全褪盡,我們依著火紅的酋長石作背景拍照留念。片刻之間,夕陽退去,遼闊的峽谷頃刻間籠罩在肅穆的黯淡之中。

返途中,天已經黑透。山路上鮮有車輛,只有兩旁黑區區的松樹密林。於是正好,打開遠光燈,黃色的燈光投射出一個柔和的光圈,映射著不知多少年的古樹林,影影綽綽,心中湧起一種超然的神秘感,仿佛穿梭在千年古樹的異域王國中,並用心靈和它們做著無聲的溝通。此時最合適的音樂莫過於Enya了,換上CD,在縹緲的音樂中行進在黑暗的幻境,有種進入了童話世界的興奮和緊張。(待續)

**** 注:在攜程的游記搜索裡按標題查詢“狂野美國西部”,可以找到後續的9段文章。

MSN: ln_lining@hotmail.com



(駕車路線)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