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游奉國寺

作者: 天地經統

導讀A41晨游奉國寺2004年8月27日,早晨7點15分,跨上1034次,立刻奔列車辦公席補臥鋪。說只有一張上鋪要不要?當然要。這樣整個票價是168+138=306元,外加3元預售費。 我趟在鋪位上,暗自慶幸。這次東北之行第一天運氣不錯。盤算5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需要多少天。然後,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等我醒來,已經11點半過了。爬下鋪位,解完手後,准備吃飯。在車箱上來回走動時發 ...

A41晨游奉國寺2004年8月27日,早晨7點15分,跨上1034次,立刻奔列車辦公席補臥鋪。說只有一張上鋪要不要?當然要。這樣整個票價是168+138=306元,外加3元預售費。

我趟在鋪位上,暗自慶幸。這次東北之行第一天運氣不錯。盤算5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需要多少天。然後,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等我醒來,已經11點半過了。爬下鋪位,解完手後,准備吃飯。在車箱上來回走動時發現,還有不少鋪位空著。看來給我補票的列車長也是一位喜歡送人快樂的人。

第二天半夜2:57,列車准點停靠在錦州站台。換乘1229次到阜新方向的車,3:50開,4元5角。4:45到達義縣。

我向站台服務人員打聽,奉國寺怎麼走。她們回答不遠,大約1千米左右。

車站外一片漆黑,廣場四周有幾盞路燈,在淅淅瀝瀝的雨聲中,顯得無精打采。在昏暗的燈光下,廣場的路面上積滿了雨水。一輛三輪車劃水而來。“3元”。送我去奉國寺。OK!要不是下雨,我就會步行去的。

奉國寺,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A86)。我到的時候,天還是黑乎乎的,門還沒有開。

我沿街找了一家小吃店,先休息一下,吃個早點。店主正在門外生爐子,約莫40開外的壯年北方漢子。店內有一個婦女,大約30多歲,正在忙呼炊具。我問有什麼吃的?“酥餅。豆腐腦”。“好,各來一份。”

北方的豆腐腦做的很厚,像豆腐,口味不如南方的細嫩爽口,但是很實惠。一如北方人的性格。到餐館吃飯,所有的菜湯上來都是大盤大碗,即使明明知道只有一位食客,還是按照一桌客人的用量下鍋。所以,開始的時候,往往造成浪費。過後,我就要的少了。

這個店的酥餅雖然是昨天冷的,模樣也很一般,但是一口咬下去,依然十分酥松,香甜可口。完全不是我想像中的又硬又澀那麼難吃。要是剛剛出爐,一定更加美味好吃。

離開小吃店,回到奉國寺,時間尚早,大門還沒有開。門口已經有五六位老年人在晨練。她們一看我就知道是外地來的游客,其中一位跟我講,同時指了指離大門遠處的一個邊門,說:“你到那個旁門,跟看門人商量,或許會放你進去。”

我依照她的指點,來到旁門。只見一閃包鐵大門禁閉著。我從門縫裡朝內張望,不見一個人影。畢竟時間尚早,心想不能為了自己的參觀,影響別人的休息。於是把舉起想敲門的右手又放了下來。

此時,天已經蒙蒙亮了,雨還是下個不停。心中琢磨,不能就這樣走了。於是繞到後門,只見門已經半開著。於是大大方方地往裡走,走不多遠,遇見一位和尚,他朝我看看,說:“時間還沒有到呢。”我說:“師父早。我還要趕火車,沒有時間了,只看一下大雄寶殿,就走。”於是,他不再答話。我直奔大雄寶殿。因我有備而來,知道奉國寺最珍貴的就是這座大雄寶殿。後面的路程還很遠,在義縣停留時間有限,別的我只能割舍不看了。

我匆匆往大雄寶殿走去,也不用問路,來到寶殿前面,正是十分了得。

奉國寺,創建於遼開泰九年(1020年)。初名鹹熙寺,金代改名為奉國寺,因大雄寶殿內塑有七尊大佛,故又名七佛寺或大佛寺。位於義縣東街路北。前人曾有“寶殿崔嵬,法堂宏敞,飛樓高撐,危閣對峙”的描繪,可見當時規模之大。後經歷代戰火的破壞,今僅存大雄寶殿、無量殿、碑亭、牌坊等建築,但仍不失為現存的最大的遼代寺院。奉國寺總體布局與天津獨樂寺和大同善化寺基本相同。

大雄寶殿極為壯麗,是當今僅存的遼代木結構單檐廡殿頂。大雄寶殿建在磚砌高台上,高21米,面闊55.6米,九開間,進深32.8米,五開間,投影面積約2000平方米,柱中面積1211.4平方米。前開三門,後辟一門。游客們尤其需要關注的就是這座寶殿的屋頂結構。大木構架為廡殿式,全部用重梁。是已知唐宋木構建築中的孤例,異常雄偉。寶殿內梁枋、鬥拱及梁架底面上,至今保留著遼代的飛天、荷花、牡丹等彩繪數十幅。這些彩繪,不僅筆法細膩,而且形像生動;寶殿內柱礎為石造,其四周雕以牡丹、蓮花等圖案。這些圖案,不僅刀法遒勁,而且線條分明,均為世所罕見的遼代藝術。

大雄寶殿內遼代所塑六尊大佛像,高6.75米,仰蓮須彌座高2.06米。東西排列,正中為毗婆屍佛,合座高9.5米。其東依次為屍棄佛、拘留孫佛、迦葉佛。其西依次為毗舍婆佛、拘那含佛、釋迦牟尼佛。毗婆屍佛兩側大佛,高呈遞減之勢。七尊大佛皆法相莊嚴,儀態慈樣,令人肅然起敬,七尊大佛前各有脅侍塑像一對,高2.5米,有的斜視,有的平視,有的仰視,有的俯視,神態各異。七尊大佛前的東西兩端,還各有彩塑天王一尊,高3,5米,威武雄壯,剛強勇猛,令人望而生畏。寶殿後門內,有倒坐觀音像一尊,為明代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重塑;慈眉善目,端莊安詳。

大雄寶殿的內牆上全是壁畫。東、西牆上各繪有五尊3.5米高的佛像,北牆上繪有八菩薩像,南牆上繪有十八羅漢像,東南、西南牆角上各繪有千眼千手佛像。這些壁畫,不僅色彩絢麗,而且技法精湛,令人贊嘆不已。

大雄寶殿內的兩側、豎有金、元、明、清四代石碑計11塊,鐫刻著奉國寺的興衰演變和重修概況,塊塊都是珍貴文物。

奉國寺是研究遼代文化的寶庫,也是游人觀光的勝地,經過1981年的大修,煥然一新,海內外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成為遼東最負盛名的古剎。

我游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時候,特別關注的就是保護的重點文物。這就是游覽文物保護單位時的價值所在,精華所在。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