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訪問我的個人主頁:jimical.51.net 附功略獨游四川(上)-到成都(9月)
下火車時,飄著小雨,可惜缺少一把傘和一個人,否則可以以此為題作:雨中曲。問了很多出租車,都不知道寬巷子在哪裡,總算有輛車說過去大概15元,結果到那裡21元,後來我才知道那些司機都裝傻,嫌去那裡賺的少。而答應載你去的,肯定會兜圈子,勸各位多留神!
我到成都上早上6點,本想馬上找到龍堂國際青年旅社,然後出去買備用食品。但坐在出租車看街上幾乎沒人,這讓我有點迷惑不解,因為在上海這個時候街上買菜的晨練的一大堆啊,早聽說成都是休閑城市,但這點還是讓我出乎意料。到了龍堂,啊!要到9點營業,差點昏倒,沒聽說旅館也有固定上下班時間。找了那麼多資料,盡然沒想到這點,無奈,只有一個字:等!
時針指向九點,門口停了一兩輛越野車,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陸上巡洋艦?(恕我無知)幾個旅友正在搬登山包,一問是去稻城亞丁的,我統計了下,那個時候去稻城亞丁的帖子幾乎占到去四川的一半以上。據說那裡是最後的香格裡拉,我真擔心照這樣下去,那裡的草原早晚要變禿!
買好備用物品後在茶店子車站買了第二天去日隆鎮的車票,6:30的。早早的睡去。
起了個大早,趕到車站,感覺人很多,心想不會都去日隆的吧?兜了半天也沒看到剪票口,這時我問旁邊一個女孩她是幾點的車,她說,今天去不成了,那些司機罷工了。我糊塗了,罷工這個詞在歷史書上看到過,想不到在這裡讓我趕上了?事實證明的確是,原來那些車主說票價應該上浮,因為汽油漲了不少,而車站又不答應,於是僵持著。“好戲”也就開演了,車站的人越聚越多,除了去臥龍的其他車都不開,過了兩個小時,電視台記者來了,拍了幾個鏡頭又走了,又過了兩個小時,人聚到車站廣場,期間一位車站工作人員試圖和乘客說明情況,但是除了挨罵,就是挨罵,憑心而論,這裡乘客很有耐心,起哄的人只是少數,所以當一位男的工作人員出言不遜的時候,打他的也只是少數幾個人。前方傳來好消息:車站免費提供午飯,讓我哭笑不得。繼續堅持,因為我沒地方去,同時我也想不通,這當官的到哪裡去了?終於,終於在下午兩點,在我們苦苦等了8個小時後車子可以出發了,這時候,我們終於看到了穿著襯衫領帶的領導同志,他和司機就說了一句話:開快點,路上小心點!我倒!
司機是藏族人,健碩的身體,典型高原紅的臉,還帶了兩個耳環,雖說在山間開車是件很危險的事,尤其是晚上,但他一點也不含糊,反而一路上又說又笑。晚上又起了霧,只能看清幾米,不由得讓我很擔心,因為路邊就是懸崖。
不過無論是信不信,我竟然和坐在我旁邊的和尚聊了半天,我從來都沒任何信仰,只相信自己,但我卻很尊敬佛教,他51歲才出的家,如今已是十幾年過去,讓我感到意外的是,他的妻子子女都不反對他這麼做,而他一心想洗清前世的罪過,現在他帶很多徒弟,送他們到佛學院學習,最讓我感到驚奇的是他以前帶的一個徒弟讀到博士出國去了,總之我把以前對佛教的疑問都向他問了個遍,感覺有點道理,還邀請我去那裡玩,說不定什麼時候我還真的去他那裡拜訪。
進入山區開始明顯冷了,立刻穿上衝鋒衣,哦,大概晚上9點到巴朗山口,早聽說那裡海拔高,可能會出現高原反應,不過我感覺還行,除了耳膜有點漲。半個小時後到日隆,這裡是個小鎮,到處都是賓館,我匆忙找個旅館睡去。有意思的是可以聽到隆隆的水流聲,感覺想住在野外。(待續)
獨游四川(中)-徒步長坪溝
是去長坪溝穿越還是登大姑娘山?很難決定,因為原本下午到日隆的話應該能找到同伴,但現在我不能再等,只有獨行了,當然穿越是不可能了,因為除了登山包其他就沒有叫做裝備的東西了。
第二天,8點出發到長坪溝,從溝口到喇嘛寺大概有5公裡,我走了一個多小時,還好沒什麼高原反應,奇怪的是路上走路的就我一個,忽而開過去輛車,有個司機向我翹起了大拇指,說的話我沒聽懂,但給了我不少勇氣,我沒有選擇乘車進溝,倒不是為了省錢,是想試試我的體力,事實上,這樣才是最開心的。
到了喇嘛寺那裡,看到好幾匹馬,幾個人馬上過來兜生意,早就在網上聽說過價格,何況我也不坐。不過有一個東西倒是必須的,就是長筒膠鞋,就租了一雙。但是我覺得他們看我的眼神很怪,旁邊有個人叫上了:不租馬是不行的!一個人小心被狼吃掉。很多人都笑了,我也笑了,對他們大聲說:放心,我一定活著回來!
後來聽說有幾個穿越的很早就出發了,我沒遇上,除此之外,徒步進溝的很少,更沒有單獨一個人的。我沒覺得多累,只是這背包太重了,帶的東西過多,甚至連拖鞋也揣進去了,勒的我的肩膀酸痛。路上遇到好幾個漂亮MM,聽說是外語學院工作的,可惜他們太慢了,我不得不趕路。進去就是森林,路上除了馬道,別無它路,泥濘不堪,滿是馬糞,也甭管是臭的還是香的,只管趕路,路上有什麼風景嗎?除了樹就是河流,到處是綠的,天很藍。
路上碰到很多游客都是騎馬的,倒是碰到一位也是徒步的女孩,什麼也沒帶,感覺納悶,原來裝備都在他丈夫那裡,走散了。但還一個勁趕路,很讓我佩服。
終於在經歷無數馬糞路後,於下午2點到了木騾子,也許我這裡說的很輕松,實際上,我累的差點沒趴下,哦,不,趴下好幾回,差點不想站起來了,可以想像背著一個幾十斤的包在海拔4000的地方徒步的確是很累的事,路上我休息了不到四十分鐘。在離木騾子只有100米的地方我竟然走一步坐一會用了足足半個小時!一到那裡的大草原,我馬上扔掉包,一屁股坐了下去再也不想動了。等到聽不到自己的喘息聲時,站了起來,忽然感覺好多了,想再往裡走,但是走了幾步,不行,腿很酸。
又遇到那個女孩,想不到她比我走的還快!她還是沒遇到丈夫,然後她說了一句讓我每每想起就想笑的話:真是沒用的男人,回去就把他給休---了! 哈哈,這世道真是變了。
我決定晚上睡在木騾子,這裡只有一個牛棚,除此之外方圓十裡沒有人煙。我沒有帳篷,後來和牛棚老板商量了一下,決定和他睡在牛棚裡。這一夜我真的好難忘!除了老板和我,另外兩個剛送外穿越的也住這裡,其他游客都回去了。在這個地方對吃和住決不能奢求,菜很簡單:水煮土豆和腊肉,飯用高壓鍋燒。吃的很香。山裡天氣很冷,吃完後,圍在篝火旁聊天,三個都是很不錯的藏民,讓我奇怪的是他們普通話說的很好,他們解釋說,他們一開始也是聽不懂,後來游客多了,慢慢也學會了,期間鬧了很多笑話,我覺得很有意思。屋裡很暖和,那裡沒電沒自來水,一切都是自然的,那份質樸那份原色是我們住在城市裡的人所難以想像的。
漸漸的,話題轉移到不愉快的方面,也讓我聽了以後感慨萬千。原來自從這裡開發以來,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的確物質生活上比以前要寬裕點,經濟條件也大有改善,但同時外來的不良思想和行為也影響著藏民。大多藏民是很淳樸的,而且現在大部分還是,但在漢人的走後門、逃票、淫亂等等的不良行為的影響下,他們很多思想都在改變,尤其是新生代,所以網上時常人說有些馬夫是騙子等等。實際上這些並非他們的天性。
牛棚裡睡的床也是原木的,奇怪的是晚上我非但沒感覺到冷,反而感覺到熱,摸了下面的墊子,原來是犛牛毛編的毯子,上面又是好幾層羊毛被子,怪不得那麼暖和。我在海拔4000米的一個牛棚裡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第二天起晚了,睡的很香的緣故。我決定在往山裡走,然後傍晚之前趕回溝口。也就是說這天我必須行走7個小時以上。
越往裡走,路越難辨,而且還有一些沼澤,更不提有沒有人了,我可以隨意狂喊,隨意游走,這只有我一個人,除了泉水聲和偶爾的鳥叫聲,就是我腳步聲。我很興奮,大草原,原始森林盡收眼中,遠處的四姑娘山和駱駝雪峰遙相呼應。那種感覺,有史以來第一次感覺到貼近了真正的自己。
路上遇到一隊犛牛,排著隊向我走來,我故意不讓開,想不到它們看到我也不走了,呆呆的看著我,我們僵持著,很有意思,其中有頭牛擺出了一個很搞笑的樣子,居然來個神龍擺尾,舔起了屁股。我只管自己走過去,那些牛紛紛讓到路邊,讓我感受到了一回大爺的滋味。回來後我有點後怕,因為我忘了穿的是深紅的衣服,一旦激怒了他們,我估計是五牛分屍了。
繼續往裡走了2個小時,不得不回頭,時間不允許了。另外我還有一個任務,就是幫牛棚老板把他的馬趕下山,一白一黑,回來的路上看到它們倆在河邊嬉鬧,我扔了塊石頭把他們轟下山,它們還挺乖,順著路一邊打鬧一邊走,我也哼著小曲輕松前行,感覺自己像回到了原始時代,而我像個馬夫。到了一片草地後,兩匹馬就在我前面,但是我卻找不到路了,因為在我前面的是一條寬寬的溪流,我環視了一下,沒有其他路,只有過溪流,但是我來的時候沒有啊,我估計是水位上升才使這裡有了溪流,或者我走錯了路,但為了趕上馬,我不得不過去,測了水深,超過膠鞋高度到大腿,看來只有赤腳了,我的腳剛遇到水,馬上跳了起來,冷的一塌糊塗,我忘了這裡的水都是山上的雪水融化而成的,沒辦法,咬牙也要過,在中央差點摔絞,現在想來都後怕。到了對岸,反而不冷了,因為都麻了,呵呵。趕上了馬,它們倒自在,吃吃玩玩走走。中午前到了木騾子的牛棚,圓滿的完成了趕馬任務,我還負責牽馬,給它們找塊陰涼地,我感覺如果我生在這裡,我寧願做一名馬夫,馬真的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溫和而又吃苦耐勞。這時正好看到四姑娘山峰露出了難得一見的面容。
必須天黑前回去,路上的人我都趕了過去,我這樣匆匆的走著,一邊喘著氣,心裡想著心事,仿佛這裡都是我的世界。遇到很多藏民,奇怪的是他們好像都認識我,很多都和我打招呼,可我並不認識他們啊,後來我才一下子明白,這兩天在山裡徒步的很少,而住在山裡就我一個,所以在喇嘛寺的時候,很多馬夫都看到過我。也知道我前天肯定睡在山裡。
路上我不停的趕路,跟在馬夫的後面,甚至超過了他們。我不為什麼,只是不想停下來,雖然喘的很,但真的不想停下來。我至今也不明白我是怎麼走回來的,也不知道超過了多少人,走到了喇嘛寺,一看表,比進山用的時間縮短了一半,這時我才感覺到有點累,衣服都濕透了。
路上遇到一位登山向導,想問我登不登大姑娘山,說實在的,走了這麼多路的確有點累,同時又只有我一個人,婉言謝絕了他。回來的路上我在想接下來該去哪裡?就此回去有點不甘心,登山沒有同伴。看來只有徒步游海子溝了。(待續)
獨游四川(下) -登大姑娘山
想不到在住的賓館裡,遇到了一位也想登大峰的人,可巧,又激起了我的鬥志,馬上決定同往,又找了另外一個人,請了一個向導決定第二天就出發。可憐我的衣服都濕了,幸好空調可以當暖風機,於是這一夜都沒睡好,不停的翻轉搭在空調上的衣服!
起來後發現衣服基本都干了,准備好一切,出門後才發現,下雨了!而且不小,怎麼辦呢?還是一個字:等! 直到9點,雨才開始小,立刻行動!向導牽過一匹馬來馱我們的行李,我一看,哎呀,這馬歲數看來小不了,少說也算是伯伯級人物了,馬鼻子上皺紋不少啊。好在我們都輕裝上陣,東西不多,我也吸取了教訓,只拿必須用的物品。去過那裡的人都知道,長坪溝與海子溝很不同,前者主要是走平路,而後者可就要費力的多,主要是往山上爬的路,平均海拔也要高。剛一開始就明顯感覺有點喘,於是調整了一下速度。這裡豁然開朗,遠處山上的植物蒸騰形成的迷霧在慢慢擴散移動,還看到了山羊,很陡的坡一下子就竄上去了,讓我這土包子總算開了眼。也許是我前兩天讓我適應了這裡,所以我走的比較快,遠遠的跟在後面,而向導悠閑的抽著煙,他和他的馬一會就能趕上我們。或許是下雨,游客很少,碰到幾個,要麼是登大峰失敗,要麼是穿越迷路了,總之沒值得激勵我們的消息。我心裡嘀咕,登這個大姑娘山很難嗎?
又遇到一隊犛牛過來,這回我不敢貿然挺進了,還是讓咱牛哥先過。向導采了不少野菇,說是晚上讓我們吃點好吃的。哈,看來今天要吃點也味了。由於我們速度不一,到了大海子已是下午3點多。這時沒有一個游客,這裡也有個牛棚。但主人不在,向導讓我們等等,於是我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花海子,發現沒什麼好看的,於是又折返,不過牛棚主人還沒來,天又快黑了,我們竟然鼓動向導干脆把門撬了,還好向導和牛棚老板是親戚,並無多大關系。
晚上的菜很特別,除了腊肉,野菇,還有一道菜,味道太好了,向導說:算我們走運,這道菜不容易吃到,所以這道菜名字不能說,只能吃。不像牛肉不想豬肉,味道特別鮮嫩。後來我才知道這的確是很難得的一道菜,當然還是不能說名字,也許各位有機會去那裡去吃到。
也許是那道菜功力太強勁了,晚上渾身發燙,甚至想赤膊,總之睡的不那麼安穩。
早上我們8點才出發,花了一個多小時,爬到了一處山腳,抬頭一看,有個高高的山峰,我以為這就是大姑娘山頂了,不過向導一句話差點沒讓我暈到,這個山峰只是大姑娘山的山腳,只爬過黃山的我哪見過這場面,另外兩位也是紛紛做暈倒狀。
在山裡就是這樣,明明埡口就在眼前,可就是走不到,在接近埡口的地方終於看到了人的跡像,遠處有一隊人看來也是登山的,我們只能隱約看見。也許是我過於急噪,我在他們登山埡口之前趕上了他們,而另外兩個和向導卻遠遠的在後面。那個隊伍的向導好像不怎麼友好,居然不給我指路,我不得不等在原地。
終於和我的同伴們上了埡口,不知道為什麼,心裡總有點賭氣,決定無論如何要超過前面的隊伍,說實在的,登山,裝備是很重要的,還好這山的難度不高,我只有一根樹枝,一件廉價的衝鋒衣,不防水的旅游鞋,不過這些都阻擋不了我的決心,雖然他們的裝備很好,登山仗、防水鞋等等,但我想他們的體力並不行。過了埡口就要衝頂了,大概還有幾百米距離,但到處是白雪茫茫,雲霧遮天,看不到山頂。更沒有路的痕跡。我有點求勝心切,在開始衝頂後不久我超過了他們,我的鞋子早就被融化的雪浸濕了,棉的手套同樣濕透,我根本看不到路,向導不得不幫助另外兩個同伴引路,前面只有我一個,我幾乎是趴著爬向山頂,一路上都是碎石片和雪,我快看不到後面的人,我這時往下看,天,一片霧茫茫,要是滾下去....不敢多想,只有往上爬!終於我看到山頂上有些旗幟,我想不遠了,也顧不得什麼了,拼命用手扒著石片往上爬,滑倒了很多次,好幾次真的有點放棄了,但最終,我站在了海5300多米的山頂,奇怪的是沒有那種想蹦想跳的欲望,興奮也顯的不那麼強烈,狂暴的風聲淹沒了我的呼喊。很多人對登山一生鐘愛,才我想理解了部分的原因,那種只有在親身體會後會理解的感覺。登山不僅僅只是挑戰自然,挑戰極限,更重要的是挑戰自己,經過無數次想放棄的念頭後的一種堅決。我並沒有特別的興奮,因為我並沒有經過多大的困難,所以我還決定下次要登二姑娘山、三姑娘山。也許你對這些會不屑一顧,可以舉出一大堆高難度的峰如珠峰、K2等等,但請你相信,人只有不斷的去嘗試才會知道自己可以登什麼山,而不只是遙遠的幻想。
在山頂待了幾分鐘後決定下撤,這裡除了一些旗幟標志和強勁的風以外,看不到聽不到任何東西。正好遇到他們一起上來了,和其中的一位聊了一會,他覺得我應該再去登二峰,原來他們來這裡只是其中一站,他們一共要用4個多月的時間走完西部大部分地方,好像是跟旅行團,來自湖南。真羨慕他們又有時間又有錢啊。
回來的路上又發生了一段趣事,因為我喜歡馬,所以那匹老馬就由來負責,當然根本不用牽,跟著它就行,它比我還熟悉地形,所謂老馬識途。不過有時它要吃草,就要催催它,出了溝口後發現不對,馬去了另外一個方向,而不是我要去的向導的店裡,我試圖讓把改變方向,可它死活不跟我走,我又是扯又是拉,還是不動,就是要往另外一個方向跑,看來倔馬也不好對付,我們誰也不讓誰,僵持著,我又想了不少方法,哄它讓它吃草,但還是拉不動,打它又舍不得,正好這時候向導趕來,原來這馬要去的是向導的家,而且它只聽他的話,根本不理睬我這號野蠻人,哎,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啊!
我不由得敬佩起這匹老馬了,等咱有了錢,要買兩匹馬,一匹公的一匹母的!
晚上又下起了小雨,短短的四天,讓我難忘的四天,向導幫我算了一下,我四天連同爬山共走了約132公裡,不算長,也不算短,但願這段路程是我人生一個新的開始!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