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女孩西安行之帶我去茂陵

作者: 北京小熊

導讀到西安的第三天本來打算去法門寺,知道路途遙遠所以特意早起,7:00就到了解放飯店門口的小廣場,卻被告之游2(法門寺)、游3(乾陵)要到3月份以後才開。情急之下順手招了一輛taxi,忿忿地說帶我去茂陵。茂陵要比法門寺近很多,所以才敢如此氣粗。司機是個20多歲的小伙子,問我講價還是打表,講價的話包一上午車要200塊錢。我嫌貴,說還是打表吧,而且你把我拉到 ...

到西安的第三天本來打算去法門寺,知道路途遙遠所以特意早起,7:00就到了解放飯店門口的小廣場,卻被告之游2(法門寺)、游3(乾陵)要到3月份以後才開。情急之下順手招了一輛taxi,忿忿地說帶我去茂陵。茂陵要比法門寺近很多,所以才敢如此氣粗。司機是個20多歲的小伙子,問我講價還是打表,講價的話包一上午車要200塊錢。我嫌貴,說還是打表吧,而且你把我拉到茂陵就不用載我回來了。當時心想還能沒車回西安真是笑話。他說我不拉你回來那裡可沒有車,於是和他軟磨硬泡終於講到190。一路上,小伙子和我聊了許多,從我一個人到西安玩講到他中學時的初戀,話語實在又親切,我不禁為開始時的防人之心不好意思起來。仔細看他,長得很像品冠,戴副眼鏡,斯斯文文的,眉目清秀,性格樸實。許是我在大學裡呆得太久看慣了不足1。70米的坐地炮,此時端詳起眼前的年輕人竟有些情不自禁。

車開進鹹陽市,又走了一會兒,來到了一條修得很好的公路上。遠遠望見左手邊一座隱隱矗立在霧靄中的陵墓,威嚴高聳,沉默不語。啊,那裡就是漢武帝茂陵了,我終於看到了前陣電視上熱播的《漢武大帝》中那位偉大君主的安息之處。小孔答應在茂陵博物館門口等著我,此時我才發現真如他所說,半個車影也沒有,不僅如此,我是這博物館的第一位游客(後來才發現也是上午的唯一一位)。於是我就滿懷興奮與期待的心情跨進了大門。

茂陵博物館是在霍去病墓的基礎上修建而成,霍去病是西漢武帝時期傑出的青年將領,十八歲領兵作戰,二十四歲病逝,6次率兵平定西部邊陲,可惜英年早逝。武帝為紀念他生前的河西大捷,特意為他修建了眼前這座像征祁連山的墓塚,兩邊的巨型石刻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我與“驃騎將軍大司馬冠軍侯霍公去病墓”的碑刻合影過後,就往墓塚的最高處攀登,來到“覽勝亭”,眼前的這座園林錯落有致,整齊細膩,亭台水榭交相輝映,真是覽萬勝於眼底。我又順著後面的山道向下走,半路無意中一抬頭,看見左邊一座規模更大的陵寢,漢武帝茂陵還在遠處,那麼眼前這座陵是誰的呢?走下霍墓,來到博物館最後方,這裡的牆正好開了很大的一個口子,鑽出去,發現周圍堆滿了垃圾和石材,不知在哪施工的老鄉開著小型拖拉機從牆後的土路上經過揚起陣陣飛煙。那座稍大的陵墓就在眼前,我順著霍墓外圍牆和那座陵墓封土底部中間一條小小的夾道繞到了它的正面。陵墓上栽種著稀稀拉拉的松樹,因常年被遺忘原本的青色也變得枯黃,踩出的一條彎曲的小路通往墓的頂端,那上面並無建築,光禿禿的一片顯得荒蕪廢棄。不遠處有兩座石碑,我緊走幾步過去充滿好奇地辨認那上面的字跡。前面一塊好像是當地政府立的文物古跡的標志碑,已經被什麼人劃得亂七八糟,粉筆寫出“XXX愛XXX”讓我想起北京地下通道牆壁上的塗鴉,我湊近費死勁才看清那三個字,讓我心頭一涼,差點流淚(我這個人不愛激動,但這次確實震動非常):衛青墓。後面是乾隆年間的立碑:“漢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公青墓”。破破爛爛的像一塊衰敗的廟門。四下無人,寂靜無聲。眼前的陵寢更顯得蒼涼落寞。生前為大將軍顯赫一時,身後竟這般。。。。。。特別是看看旁邊霍去病墓的用心修繕,多美的一座園子。在世同為司馬大將軍,權貴耀世,現在跨過一道圍牆竟是天壤之別,不禁慨嘆人生的風雲變幻也不過如過眼雲煙。很久沒有感動過了,竟在距離北京如此遙遠的鹹陽尋回了這種感覺。我為卿哀!

繞回霍墓,又發現右邊一座小而精致的陵寢,打聽之下才知道那裡埋葬著匈奴太子金日磾,一個俘虜的陵墓竟與兩位司馬大將軍並列一起作為陪葬墓,可見武帝對其信賴與喜愛之深。這些人物都是我在電視上看到的,而今可以瞻仰到他們安息之所在,又是另外一番感覺。

從博物館出來,小孔又開車帶我去不遠處的茂陵,那在早晨的淡淡霧靄中巍然屹立的陵寢此時變得鮮活明朗起來,讓我憶起了這位偉大君主生前做過的大事----對於邊陲,對於匈奴,對於他治理的這個龐大的國家。車子圍著陵繞了一周才找到那塊石碑---“漢武帝之茂陵”。於是拍照留念記下我的行蹤。

後來又去了興平的楊貴妃墓,回西安的路上就一直在想,或許真因為是淡季,到哪裡都是我一個人在游覽,這種空曠的感覺卻給了我更多思考的空間,可以細細體味獨行的快樂和發現的感動。

一上午的時間讓我和小孔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在自己的行程中有帥哥相伴的一段,真是幸福:)和他聊了許多關於未來、關於人生的想法與憧憬,收獲頗多。我們互留了聯系方式,在後來幾天的西安行程中也不斷享受著他的指點與鼓勵。我一直以為一個人的旅行分為三個層次:觀風景,品特產,買紀念品,此為最淺層(也是眾多游客停留的階段);再深入為體驗民風民情,走當地人才走的近路,坐當地人才坐的公車,做到此階段者是為真正的背包族;而旅行最高的境界卻是在行程中交到1、2個能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朋友。所幸,我在這次西安之行中都做到了。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