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11日連城培田行連城培田古民居已經在我腦海裡縈繞了兩年,今天終於成行。培田古村落主要是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村中房屋連片,沿著古街蜿蜒而行,可以參觀到保存完好的典型古代民居。我們中午到達培田後,一路上遇到的當地人都很熱情,一位老伯請我們在他們家吃便飯,喝家釀的米酒。下午我們就在村裡閑逛,十分愜意。到了傍晚,我們本欲投宿於南山客棧(網絡上介紹的),後來才知道這個客棧已不接待游客,倒是客棧下方的一戶人家經營著旅店。於是我們就決定在他們家借宿,一人一鋪16元。晚飯是在一家“客家飯店”解決的,老板娘很熱情,價錢也比較公道(在我們看來,和外面的相比便宜)。大飽朵頤後,外面天已黑,村莊很安靜,也沒有什麼燈火,我們在夜色中,沿著村中土路,借著偶爾經過的摩托車射出的燈光,一路說說笑笑順利返回了旅店。
白天與村裡人接觸,就已經感受了他們的熱情好客。晚上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當地的民風純樸。那天晚上由於我妹身體不適,需要臨時出去買藥,借暖水袋。旅店老板很熱心,急忙帶著我出門。一時匆忙,我忘了帶手機,老板也忘了帶手電筒。我就跟著老板一前一後地走在石子路上,老板走得很順當,我卻一腳高一腳低,心裡還有點發毛,畢竟四周靜悄悄,漆黑一片。老板一路教我怎麼摸黑走村中的石子路,說是要頭抬高,眼往前看,腳抬高直走。果然,我依照此法走得很有感覺。老板帶我去找村裡的醫生買藥,又去他母親家借暖水袋,大家都很熱心幫忙。在這一路上,老板還順便對我解說了一些古民居的特色,天雖然有點凍,可是我心裡卻暖洋洋的。
為了趕早班車,我們第二天清晨就出發了,順便向昨天招待我們吃午飯的老人家告別,沒想到他們還追出來,又送給我們兩包他們自己做的涼茶(甜葉菊)。坐上返城的早班車,經過立著“恩榮”牌坊的村口,我們就離開了這個寧靜的村莊。回頭望望還籠罩在薄霧中的培田村,我心裡暗暗地為村民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行程:
龍岩長途汽車站――朋口――文坊路口――宣和鎮培田村――朋口――龍岩
培田門票:20元
備注:
其實可以逃票(如果是包車去的,請司機慢慢開,進培田村口後,在遠處能看到培田古民居售票點的地方就下車,以免引起售票點人的注意。然後請個當地老鄉,一起閑逛進去,或者從村旁的小路進去)
我們那天也找了一個老伯帶我們進去,但是由於我們是打的直接衝到售票口,所以早被人盯上了,因此他們不肯買老鄉人情,後來就是優惠一點,五人買四張門票。為了感謝老伯,我們給了他孫子10元作為過年壓歲錢。
交通工具和票價:
龍岩――朋口:包的士,車程約1.5小時(由於是正月初三,我們沒有提前買票,往長
汀方向的車次又少,無法在半路欄到,只好打的),我們五人坐富康車,直接到目的地,車費280元。(五人打的,一般司機不敢載,由於正月初三,交警還沒上班,所以司機就載了,但是龍岩到朋口的車費就是260元。如果是四人坐車到朋口,一般是50元/人,再開往培田(朋口到培田15公裡),再加20元。如果龍岩本地人能多和司機套套近乎,說不定能再砍砍價,多砍個5元、10元也好。我這個龍岩本地人,有點慚愧,最終也沒把20元往下砍砍。
備注:去培田,只能搭乘龍岩――長汀的客車,在文坊路口下,再搭摩的。龍岩――連城的車不經過文坊路口。車程約2小時。從培田返回時,就在村中的一橋頭(從我們住的家庭旅館走出來5分鐘)等車(早班車7:20,很准點),坐到朋口三角坪下車(每人4元),在路上攔去龍岩的車,車次很多,我們坐上的是長汀――龍岩的車,每人25元。如果去連城冠豸山,就和司機說坐到石門湖車站(每人9元)。路況很好,都是平坦的水泥路,自駕車去也不錯,車可以直接開到我們住宿的家庭旅店。
食宿:
午飯在村中人家吃的,本來他們不肯收錢,說是便飯,我們不好意思,就給了他們的兩個孫子一人10元做壓歲錢。
午飯:米飯、炒米凍(類似於米漿磨成的米馃)、筍干炒烤肉(烤肉有煙熏的味道,很鹹很香)、家釀的白米酒
晚飯在“客家飯店”,收費50元
菜單:米飯、炒油菜花(老板娘家地裡種的)、米酒泡土雞(清蒸,雞塊很入味,雞汁也很美味)、炒芋板(芋頭做的)、油餅炒豬頭肉、香菇豆腐湯
第二天早餐:家樂旅館
白粥、炒小白菜、炒花生米、蔥花炒蛋(一人4元,似乎有點貴)
備注:米飯比較不好吃,因為當地人喜歡吃撈飯,把有營養的米湯都拿去喂豬了
住宿:
家樂旅館(在培田小學或南山客棧腳下,培田小學上方還有南山書院遺址),二樓共有三間房,其中兩小間都是兩張床,一大間是四張床。
老板吳明煦,電話:0597-8387049 8489756 手機:13159314827
住宿費:16元/人,我們住的那一大一小兩間雖然有熱水器,但是沒有熱水,電視是壞的,因此我們就裝成學生樣和老板娘砍價,原本是20元;二樓最角落的一小間有液化器熱水器,床上鋪著白床單,感覺更干淨,還有一台湊合能看的電視。
參觀的主要古民居:
官廳(進士第,有九廳十八井)――濟美堂――久公祠――雙灼堂――容膝居(女子學校,可談風月)――都閫府(門口有兩根雕龍的桅杆,廳內地上有石子鋪的松鶴延年,可惜整座屋子被94年的一場大火焚毀了)
培田古民居、閩清宏琳厝、江南水鄉、徽州古民居粗淺比較:
這四處多是明清時期的建築
培田古民居座落在培田村中,屋外大都有石子鋪成的銅錢路(這倒是在我到過的古民居中比較少見的);屋內建築風格和徽派民居類似,都有天井,都有四水歸明堂的意思,屋內格局也和徽派建築類似;屋內的壁畫、雕刻有許多都在文革時被破壞了。
村中家家戶戶門前也有小水道,水比較清澈,但是村外的大水道和池塘卻很髒,大多都覆蓋著紅色的浮萍,下面都是垃圾。衛生不是很好。
徽州古民居(主要分布在黃山腳下的黟縣和歙縣):徽派民居屋內的窗雕、門雕、木雕更為精細、復雜、主題更多,保存相對完好;黟縣宏村村口的池塘、村內的月沼(被稱為“牛胃”)都比較干淨,每家每戶門前也有小水道,水很清澈,被稱為“牛腸”。與其他古民居不同的是:灰牆青瓦、高馬頭牆特別突出,牌坊眾多(尤以樘樾牌坊出名)。徽派建築風格對周圍省份的民居風格影響很大。
江南水鄉(交通最方便):我以西塘為代表,認為它基本是徽州大型古民居的小型翻版,正如小家碧玉。
閩清宏琳厝:其實是當地一戶黃姓大戶人家的古宅院,占地面積很大,屋內房間眾多,但是裝飾較徽州民居樸素、簡單;大門口有寬闊的馬道,門前是池塘和遠山,氣勢磅礡,房屋座落的方位和主要的培田古民居類似。
本次培田行人均費用:
的費:56元
門票費:18元
餐費:18元
住宿費:16元
車費:4元(培田-朋口)、25元(朋口-龍岩)
總計:13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