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煙台到青島,坐快車只要3個多小時,這列火車最有趣的是:到了中途的藍村車站。火車要換車頭,這樣一來原來的順座變成了反座,弄得人失去的方位感。看著大海逐漸出現在眼前,便知道青島就要到了,果然不多時,隨著列車的制動聲,青島站出現在眼前了。走出車站,馬上就聞到了青島的現代化的氣息。
車站一座拔地而起的高樓上面懸掛著青島最負盛名的HAIER牌子,下面是勾起我胃口的KFC。繞過樓群,則是一望無垠的大海,左邊是深入海中的棧橋,橋的盡頭則是青島的標志——青啤上的回瀾閣,右邊則是海上皇宮,半圓的屋頂好像貝殼一樣靜靜的臥在海裡,背面映襯著同樣輝煌的樓群,讓人以為到了悉尼。我不得不說,我對於青島的第一眼印像是在我所去過的城市中最好的!走上了棧橋,看見好些人在網魚,我對於這些沒有什麼情趣的,覺得這些人好像很無聊,只有從那些網到的小魚中才能對比出他們相對的‘偉大’!
棧橋下來,沿著海邊的一條路上很有特色的,特別是看見路邊的一段圍牆上面畫滿了小朋友們的畫,一方面找回了自己的童年的美好,一方面也不得不贊嘆於青島政府美化城市技巧之高!
在青島,大部分時間我好像都在是步行,沿著海邊走到了艦艇博物館,又轉了回來。經過了基督教堂,下了山,回到火車站前,找住處了。就在我回去的路上,我被一座建築吸引了,也許正是它的存在,讓我日後對教堂充滿了興致——聖彌愛爾大教堂。與我去過的,或者說見過的教堂都不同,一:它的表面沒有那麼多的廊柱雕塑裝飾,二、它的金黃色讓我對以前的,或者說現在去過的教堂產生那種莊嚴肅穆的敬畏心理中又增添了一分親近與安詳。而教堂紅色的塔樓尖頂直插入藍天。在美學的角度,我以為藍黃這對互補色同時出現是最美的。而在周圍的矮小的樓的襯托下,它又顯得異常的高大。只是我那時沒有進入,不知道內部是什麼樣子,想來應該是不錯的。
到了車站,由於是旅游旺季,我不得不節約銀兩,住進了我生平住進的最屈辱的地方:在房屋的樓梯下面店主用木板隔起了一件屋子,我住在屋子上面又被隔起的一座小“木箱”裡,好像連香港的“籠屋”也不如。我沒有在這種房間裡呆太久,於是就出去了。
青島最吸引我的地方,依舊還是它的大海,走在海軍博物館到海洋館的路上,海水在下午的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的藍,藍的可以洗去一身的疲憊與暑氣。海邊的發紅的岩石與藍色的海將各自的色彩反映得更加濃厚。青島的海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海裡的船非常多,從海軍博物館的停泊軍艦到五四廣場附近的海裡行駛的各色大型船舶,讓人覺得這個城市除了市政建設繁華以外在大海中竟然也可以略見繁榮的一斑走在青島最著名的,也是環境最好的,最幽靜的八大觀,讓人心情馬上沉靜下來,郁郁蔥蔥的松樹在海風之中搖曳,各色歐式房屋的紅色的屋頂掩映於其中,這其中不乏精品,海邊的花石樓,已經被用做民居的康有為故居,還有那數不清的歐洲殖民者給青島留下的建築,這,也是殘酷中的財富吧。
過了八大觀,則是彙泉廣場了,廣場上的玻璃方間碑是仿造著華盛頓的建造的,晴天下太陽映照著很有氣勢,廣場四周各個商家的宣傳氣球將廣場裝點的更是異彩紛呈。據說這是一個音樂廣場,每到晚上會有音樂和噴泉交相輝映,可惜我的時間有限,無緣於這些,只有匆匆的趕往我的下一個目的地了。青島的五四廣場,我上中學的時候是經常在正大綜藝上露臉的,在我買的地圖上也有標明,可惜地圖上的車站無論哪裡也沒有這一站,無奈之下我只有詢問當地人,一位老大爺和我說了半天“市政醫”,我到是半天也沒有弄懂,後來看了附近的站牌才弄清,401醫院!記得有一次我在煙台打電話詢問一個商場免費派發的獎品,對方說的“鑰匙環”,也就是鑰匙鏈被我聽成了“游戲畫”,我越是強調對方就是越否定,弄得我到底沒有去。
五四廣場的標志就是那個火紅的旋風雕塑“五月的風”了,下了車就可以看到,過了氣勢雄偉的市委廣場——一群墨綠色玻璃建起的建築物,就來到了海邊。紅色的旋風看上去很有動感,在藍色的海邊將我的心卷起,然後拋到了東海的海面上,海上帆船點點,輪船穿梭,偶爾有海鷗銜起我的心,飛向了對面的小青島,而後又飛向天邊。五四廣場給我的感覺是大,但是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大,而不只園囿於形式,再加上旋風的感覺給人一種向上的氣勢,又讓我覺得想飛了。
然而,思緒終歸是要回到現實的,放松是必要的,暫時的,工作是必須的,經常的。我的一個同學在26中,乘車去了那裡,正巧學校放假,於是只有在學校對面吃了碗面,回到了我的籠屋。給同學寫了信,到站前的郵筒發了出去,開始尋找我的晚餐了。
一個人的我,當然不可能吃什麼海鮮大餐,思考著以後不得不去吃KFC,今天晚上就講究一下了,尋找到了有一家小小的鍋貼店,走進去要了一份魷魚鍋貼,所謂鍋貼,就是類似於把大餃子按扁了放到鍋裡去烙,味道還不錯,然後到附近的PARKSON裡逛了一下,買了點衣服就回了籠子,洗澡舒服睡覺了。當天早上預定了第二天去嶗山的大巴。早上起來,離出游時間還早,悠閑的到海邊散步,之後吃了豆漿油條,看著車也到了,於是上了車,前面的好位置都被人擠占了,我只好坐在了後排最靠窗的位置。車很快的離開市區,車上的導游在向我們宣傳臨街的風景,海濱路的100%的戀愛幾率,青島二中的80%的升學率,估計他們家是有孩子在那裡,不然一個80%的升學率也敢拿來吹?我們的沈陽二中可是100%呢!
很快車就停了下來,那時的我還小,不知道旅游購物這回事,也傻傻的走進了一個珍珠博物館,還買了一個20元的珍珠戒指給媽媽,媽媽沒有帶,戒指就一直放著,慢慢的上面的鍍銀已經退色,只有珍珠依然如故,看樣子到是個真的。
接下來的路就全部開往嶗山了,我們的導游還算仁慈,沒有再帶我們去什麼購物商店,到嶗山的路是很美麗的,完全是傍山公路,右邊就是茫茫的大海,海好比在和我玩捉迷藏,一會隱藏在樹後,一會露出尊容,不過最讓我欣賞的海是在山石後面開一段時間後完全曝露在眼前的海,大得出奇,仿佛把我吞噬掉一樣,給人的美是震撼的。遠處的徐福島讓導游有了話題,說當初秦始皇讓徐福求仙就是從這裡出發的,可是他一去不復返,並且成為某些網友所說的當今大和民族的祖先,這就是後話了。
到了嶗山,首先照例先去參觀廟宇,嶗山的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山腳下的道觀太清宮也自然香火旺盛,宮內煙霧繚繞,導游簡單介紹了廟的起源來歷,帶我們摸了一下癢癢樹——據說是摸了樹干枝葉就會顫動,可惜由於人摸的太多樹已經麻木了,還有一處殘損的牆面,說是嶗山道士當初學道撞牆的地方,在參觀完所有的殿間,給所有的神仙留影以後,臨出門的時候牆角的一塊石碑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像,上面寫著“光緒**年先師**之墓”,石碑已經短裂,斜躺在地下,不知它招惹了誰而被損傷得如此,虛無的神仙人們依然膜拜,現實的元老我們已經忘記,或許真的像導游所說的“麻木”“殘損”了,我想:我眼前的太清宮恐怕是海市吧……
嶗山的著名景點就是它的瀑布,人稱南九水,北九水,我們去的時候是枯水季節,不得見,按著導游指給我們的路線,攀爬起了主峰巨峰了。剛才在太清宮看到的蟠桃峰,轉眼就被我們踩在腳下,隨後又是一個又一個的山頭,傍海的嶗山不是很高,一路上也是隨處可以看到大海,這樣的山在中國不多見的,我以為。我們也不多時來到了頂峰,沒有風,靜靜的,遠處的海,紅房頂,成片綠樹煞是好看。可惜跟隨旅行團的不便又體現出來了,必須按時行動,沒有回過味的我們只有趕快回到車上,一路開下了山,經過了剛才的勞累,現在再看回程的海,心裡生出的是恬靜。
回程的時候導游帶我們去了一個寶石商店,我看著一個碩大的紫晶洞出奇,連連按快門,卻被導游制止了,卻不知為何,這次我是什麼也沒有買了,石頭這東西我生來就看不慣,除了鑽石以外,紅藍綠紫寶石在我看來無非是些彩色玻璃了。車覽了國際啤酒節場地,回到了火車站,慢慢的走在青島海洋大學的林蔭路上,覺得放松了好多,其實,每個地區的大學都是一個旅游勞累之後不錯的休閑場所。隨後找了一個朋友卻不見,於是整個晚上都在車站旁邊的一個書店看恐怖小說,直到快到火車開點的時候出發,在細雨/雪中前往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