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桂林
D1,2月5日。前一天還在上班,撥好了鬧鐘起的床,訂好了出租車在下面催著出的門,終於我和老禇搭上了早上7:55去桂林的航班。越是臨近假日,機票越貴,去時可有五折,回來就只有七折了。路費花掉近全部費用的65%,嗚嗚嗚……去時上海是陰雨天,兩個多小時到達桂林,地上也是剛下過雨的痕跡,一樣的陰冷,街上的MM也穿被子一樣的羽絨服。坐機場bus20元/人,半小時可達市區,在倒數第二站的火車站下。早聽說桂林人賺游客生意的意識很強,機場bus上售票小姐來收錢時,雖然票價統一都20,她還是不厭其煩地一個個問您去哪,碰到游客模樣的還向你推薦酒店及旅行社。但小姐態度很好,我們溫和地答她已經有了安排。她就不再說什麼。以後也遇上好多當地人啊,出租車司機啊,向你兜售,但你只要溫和但肯定地回絕,他們並不糾纏,沒有遇上哪個真正壞心的人。本來就是,人家有做生意的自由,你也有選擇的自由。事前看過網上的游記攻略,桂林市內沒什麼好玩的,只打算最後一天上飛機前走馬觀花一下,所以直接去汽車總站轉車去看梯田。 從火車站前行700米就是汽車總站。由於臨近過年,山裡出來打工的都要回去,車票很緊張,本來每隔半小時就有一班直達龍勝的快車,20分鐘一班站站停的慢車,但那天我們只買到下午1:30的加班車。還有2個多小時要打發,出得站來先買了一份地圖,問了賣地圖的最近的景點就是像鼻山,朝前走再右轉,2,3分鐘就是。我們一手執地圖,肩上又背著背包的樣子,很快又招來了一個要給我們介紹酒店的。被回絕後還一直不死心,跟出來老遠。右轉離開大馬路後就有風景,河岸邊做成公園的樣子,我們下到下面,很快就有人來兜售坐竹筏進像鼻山公園。來得正好,等得就是他。15元/人,可以砍到10元/人(就咬定以前有朋友來過就是這個價)。這樣可以省掉25元/人的公園門票,像鼻山作為桂林的一個標志性的城徽,總該到此一游,但其實像鼻山公園裡面並沒有別的其他景致值得一觀,他們給公園四周種上樹就是不讓你在外面拍到像鼻山。但要想拍到手拍著大像鼻子的照片,即使進了公園還是要坐竹筏上才行。所以強力推薦從水路進公園。跟著筏工沿著河邊走,在文昌橋附近看到一個婦女居然走在河中央,原來那是段堤壩,在枯水期只要穿著半統的雨鞋就能過河。要不是時間來不及,真想試試腳上被吹噓得超級防水的Gore-tex鞋,順便拍下照片回去證明給大家看我已練就神功水上漂。走了有十分鐘的樣子,到了一個河埠頭,已經有閥子等著我們了,筏上扎著竹的躺椅。下到筏子上,當竹閥在靜靜的江面上劃動的時候,終於有了渡假的放松心情。老褚還是一副正襟威坐的樣子,被我拉了一把摁倒在躺椅上。吔,真好舒服。問了筏工,這樣游共需多少時間,我們還得趕1:30的車呢。筏工說我們想要多久他都可以幫我們劃。說得我為剛剛的砍價羞愧不已。拍了照後選擇從公園上岸。
因為要趕車子,決定就在汽車總站邊上的八桂飯店解決午餐。到桂林總要吃著名的桂林米粉,我們點了一個鹵米粉,一個牛肉粉,總共才5元。但太難吃了,還沒有我們單位旁邊福州路的正龍桂林米粉好吃。我又折騰地換了魚片粥,稍微好一點,但明顯放了味精,真叫心急吃不得熱粥,還沒吃完我的粥,已經過了1:23,快快趕進站,有點傻眼。桂林汽車總站根本沒有明確的檢票通道,自己直接在停車場上車。我們在人群,行李堆中穿行,嘴裡不停地喊“讓一讓,讓一讓”。在看到1:35桂林—龍勝的車後,我們已經以為自己誤車了。誰知在服務台被告知1:30的加班車晚點,要我們耐心等候。沒有廣播或提示,在我們等得有點不耐煩起來時,看到一個穿著黃色羽絨服的姑娘,手裡拿一張紙寫著“1:30 龍勝加班”,立即緊跟著她鑽過人群到了停車場的遠端,車上已經坐了好多人了,我們走到底,才找到2個人的座,沒誤了車已經很慶幸了,也就不是很在乎車況太差,行李放得都快把走道堵上了等等。又坐了十來分鐘,上過兩個旅客,卻沒有絲毫要開車的樣子,車上都是要回家的憨厚的農民兄弟,也沒人去交涉。我可等不及了,要兩個小時才能到龍勝,再在龍勝轉去金坑大寨的車繼續走兩個小時。我們定的全景樓還在山上最高處,要爬個1,2小時。我先是在後面大喊了兩聲“怎麼還不開車”,司機嘟噥了兩句,離得遠根本聽不清。我騰得站起來越過大包的行李上去質問司機為何還不開車,司機說他沒拿到發車的條子是出不了站的,我說他們不給你,你就該主動去找他們要,司機說他是不知道找誰的,只有那穿黃衣服的小姑娘知道,正說著黃衣小姑娘跳上來問還有誰沒檢票,又開始幫她收集齊了未檢的票子,姑娘答應得好好的馬上開車,可是去而復返後,又宣布還有四個位沒賣出,不能開車。這會大家都火了,開始七嘴八舌地發牢騷,在我威脅要打投訴電話之後,黃衣小姑娘氣哼哼地去找來了領導。老禇在後面一個勁地勸“什麼出門在外隨遇而安,……”,一面又為萬一鬧大了如何保護得我們兩個全身而退而高度緊張。在眾人強烈要求,發狠話,抱怨聲中,領導打了個電話,在好像是答應給這家出車的公司補償了他們四張票的樣子之後,兩點我們的車終於開出了車站。
老褚問我“你不是說桂林旅游開發得很好,自助背包游完全沒問題嗎?”話沒說完被我發出的兩道殺人的眼神截住了下半句。在領導農民兄弟們革命成功後,得勝的心情總使人歡暢,但汽車駛上山嶺地帶後,隨著霧氣不斷地加重,又兀自擔心起來。如果一直是這樣能見度僅為十數米的天氣,我們即便是登上山也看不到什麼。 以前是有攝影師待在山上數日,而大霧總也不散,最後空手而返的情形。在盤旋地駛過幾座山後,霧漸漸消散。在駛過和平之後,整個天空放晴,溫度也提高了好幾度。暖暖的冬日的陽光照在翠綠的山廓,悠遠古老的山寨上時,覺得整個人也明淨起來。本來可以在和平下,等在路口,搭龍勝進大寨的車,這樣可以省下一來一回至少一個小時的重復路,但現在臨近過年,全景樓的老板勸我們還是在龍勝換車,這樣才能坐到位子,兩個小時的山路呢。後來發現還好聽取了陽老板的話,龍勝到金坑的車就是那種既當公交車又可搭貨的中巴。起點站就坐滿了人,還有一筐桔子,一筐瓷碗,裝滿年貨的背簍,我們坐在最後一排,已經擠滿了五個大人及一個小孩,還要再從車窗口遞進來一把燒水的大壺,天哪,還會有什麼。車子一路開開停停,做在前排的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小男孩,不停地對我嘟嘴,微笑,招手。快快獻上一塊巧克力。旁邊座位的小女孩看到了,黑黝黝的大眼睛也看了過來,連忙再送出一塊。小朋友都是最不可以被虧待的。車到和平照例要停一段時間上下客。就聽到車頂咣咣的響,司機爬到頂上去扎行李。一只灰白的小土狗,(也可能是白色的,由於老在地上打滾,變成灰白色)和一只比他大一倍以上的黃狗在鬧著玩地打架。小土狗總是發起挑釁,向黃狗衝去,黃狗看得出是跟它鬧著玩,並不真咬它,往往利用身體的優勢把小土狗推開。兩只狗打得很忘情,我看得也很忘情。車又一路向前行去,沿途還看到殺豬。豬聲嘶力竭地叫著,真是“陽光下的罪惡”,但一點也不嚇人,倒是充滿大過年的喜慶氣兒。沿途會經過平安寨梯田,一般旅行社安排去的就是那裡,因為上去只要40分鐘。車過平安以後,人漸漸少了下來,景色也好起來,公路的邊上就有溪流,窄的地方有時會有像盆景裡面的石橋,寬的地方有時會有藤編的鋪有木板的橋。車上允許帶活的雞,這裡的人把它們用一塊塊深靛青的布包著拎上拎下,雞都不大,感覺像是帶著寵物雞,別有風味。後來上來一個長發過腰的小姑娘,有著我一輩子也不可能有的細柔長發,配上紅僕僕的鵝蛋型的臉蛋,比起電視裡做洗發水廣告的過於精致而顯得世俗美的MM,勝在了自然和純樸。當地有個壯寨就叫長發村。我對老禇說,這邊的景像符合我對農村的一切想像,山清水秀,景物安祥,人民淳樸。
到大寨停車場時,全景樓的陽老板已經在等著了。進大寨的門票50元一張,在老禇買門票的當口,圍上來好多壯族和紅瑤族的婦女,紛紛要賣東西給我們,或是幫我們背包。2個包20元,和其中一個較年長的婦女談好老禇的包她背,10元。我的包由老禇背。後來證明這個錢是不能省的。走上20分鐘就可以聽到自己喘氣的聲音。而且山上溫度出呼意外的高,能有近20度。開始不停地脫衣服,從防風衣,到抓絨服,本來以為第一天在山上是最冷的,沒想到刮南風天,成了這次旅游中最暖的。到後來我的背包到了陽老板的身上,脫下的衣服,一開始還綁在腰上,後來為了趕路,(天已經暗了下來,怕夜路不好走就拼命趕路)又到了大媽的背簍上。這裡真的很窮,我們看到有一塊碑是為幾個德國人共捐給希望小學才1萬多塊錢的人民幣而修的。到半山時整個頂上已經暗了下來,山也變成黑色,只留中間相接處一線的白光,構勒出山廓起伏的線條。你強烈地意識到天地間,以及山的廣闊。再後來回望時只能看到山下寨子的星星點點的燈火。地上顯出白色的就是石頭路,還能看得見,(只有白色的是安全的,其他的不是踏空,就是踩到了牛糞)我們只管低頭趕路,我已經決定等會兒給大媽加錢。到了全景樓時已混身汗濕。已經有另外6個客人先我們到了,4個是深圳過去的女孩子,她們上山用2個多小時,另2個是上海的一對夫妻,他們用了三個多小時。我們一共用了1小時零6分,陽老板誇我們體力很好,我們謙虛地說他們一定是邊走邊看,又拍了照片的緣故,答曰並沒有,是那個女的身體弱,已經休息下了。我和老禇得意地交換了一個眼色。
本來是訂的帶衛生間的房間,60元/晚,在一樓,但由於是南風天,一樓地下鋪的是大理石地磚,起潮,陽老板問我們要不要改到樓上的房間,用公共衛生的。兩處的房間都去看了,果然,而且他們的公共衛生間很干淨,我們立刻換了房間,才40元/晚。還有一個好處是要看日出,拉開窗簾,坐在床上就能看到了。全景樓的老板就是這樣的,話並不多,也不透著市儈的殷勤,有生意就做,非常的實在。還看到的是老板的妹妹和妹夫。都很實在的人。陽妹妹長得非常可親,從我們進店就不曾停過,一會兒泡茶,一會兒給我們送被芯,換上干淨的被套。我給他們發過短信,要求有新洗過的干淨被褥。(沒敢在訂房時一並提出,怕才付人60元,卻要求多多)沒想到他們比要求的做得還好。可能是渴了,也可能龍脊梯田的茶葉真的很好喝,後來下山時我們向老板買了半斤,因為還有好幾天的行程,沒敢多帶。還要提一提他們的房間,整個二樓全是用松木造就,睡房就像在桑拿房裡擺了兩張床。松木透著好聞的香氣,床單,被子,枕套也是全白的,透著陽光的味道。淋浴間分隔成獨立的,水很大很熱。我們是做過吃苦的打算的,沒想到一切都好於預期。吃飯時又有驚喜等著我們,先上來的雞湯裡有鮮美的菌菇,還有說不上名字的帶甜味的藥材,比俏江南的男人湯,女人湯不知好喝多少。竹桶雞夠鮮夠香,最大的驚喜是竹桶飯,裡面有好吃的腊肉及菌菇,由於用新鮮砍下的竹子烤的,吃得出竹子的香味。再有一個炒小白菜,只有剛從地裡摘的才會那麼好吃。廳裡有唯一的電視,居然收得到鳳凰衛視,在放一個關於五大連池的片子。(又是個一生該去的地方)。吃飯時就來了兩個紅瑤族的婦女,是看到我們上山,跟來向我們推銷刺繡等物品的。意志非常堅定好說歹說非要我們買下她們的東西。實在是沒有任何實用性,老禇說你就隨便買點意思一下算了。最後共十塊錢各向她們買了一個手機套,一個是靛蘭的底布上繡一圈五彩的大像,一個是半節鑲瑤族的織布,半節繡有紅蘭兩朵牡丹加一只抽像的鳳凰。看著還有點喜歡。後來被我想出來一個用法,裡面可以放上干花或樟腦丸,掛在家裡的衣櫥裡防蟲防霉,這下真有夠小資了。晚上可惜沒看到著名的星空,不是沒有遺憾的。陽妹妹說他們支火盆子可以幫我們把濕衣服烤干,老禇玩性大發,自告奮勇去把衣服烤干。回來後還告訴我山裡人很有智慧,在盆上再照個竹筐,又可以烘許多襪子等小東西,而且竹筐的高度算的正好,不會把東西烤焦了。我看這小子是樂暈了,哪用得著算,竹筐本來就有大中小各等尺寸,只需挑個合適的就是了。當晚蓋著8斤重的被子,安心地睡了。
D2,2月6日。老禇比我早醒,已經站在窗前看風景。雖然由於天氣不太好,早上還下過雨,沒看到日出,(全景樓所在的就是一號點,以日出的壯觀著稱)但終於看見那壯麗的梯田,雲霧漸漸在向後退去,美得不像話。昨日的大媽已經如約等在了門口,她七點就出門了。原來她還沒吃早飯,我們就叫陽老板准備了三份早飯,是白粥加下樓時已經聞到香味的自己炒的榨菜,還有攤得很薄的雞蛋蔥油餅,美味。結帳時,房錢+晚餐+三份早餐+半斤茶葉總共才134元。強力推薦全景樓,老板陽明波,電話:0773-7585688,mp:13077646291如此可愛的地方以後來要多住兩天。陽老板告訴我們以後如果去六個人,可以聯系他安排包一部小面的直接在桂林兩江機場接人,直送大寨,可以省力氣,費用攤下來也和自己來差不多。
告別了全景樓,我們由大媽陪著出發經2號點下山。3號點在另一方向,我們6點要趕到陽朔,所以在2號和3號點間只能選一個。3號以觀日落聞名,而2號叫千層天梯,七星伴月就在那裡,梯田的線條更美。我們就選了2號點下。大媽經常給上山拍照片的攝影師背東西當向導,所以哪裡的風景最好,站在哪個位子拍出的景致最好,她都清楚。可惜我們的數嗎像機雖然也是變焦的,但遠遠及不上專業的,當時覺得很震撼的景色,就是拍不出來。再者,冬天如果不是下雪,就是一年最荒涼的時候。而每年的4,5月間當梯田開始放水時,整個山上看下去,就是無數面亮晶晶的曲線動人的鏡子。或是8月15,火把節,田梗上插上火把,像是鑲上一圈圈的金邊。其實2月3日才下過一場大雪,深得可以把小腿淹沒,真是菲疑所思,這兩天居然可以熱到20度。這次大媽背上了2個包和衣物,但還是比我們走得快而穩,由於早上下過雨,粘上泥濘的鞋子踩在很光溜的黑色大石上有時會打滑,按說我的越野鞋抓地力很強,但也有可能昨天趕得太狠,今天又走了兩個多小時的路,腳開始發軟。有好幾次虧得大媽在邊上扶了一把,否則很可能就摔跤了。感謝老禇想得周到,買來Coolmax的襪子把我們武裝到腳,非常保暖舒適又吸汗,建議要走長路一定備幾雙,長樂路上的“野火”價格最便宜,2雙一組才45元。一路行來,口渴了,但忘了在全景樓裝水,大媽把我們領到了途經的寨子裡的一家叫紅瑤館的家庭旅館,裝上了水,居然還是好喝的桂花茶,而且還一定要給我一個桔子,我要給錢,又說他們這邊的規矩,進任何一戶人家喝茶都是不收錢的。欠下了好像很難還上的人情債,很不好意思。終於到達了2號點,美麗至極。從元朝開設修的梯田,歷經700多年,所有的山梁上都被修出了一級級優美的梯田,間或綴著古老木樓的寨子。沒有荒亂醜怪的山頭,沒有那種毫無個性的水泥樓,整個千層天梯就是自然與人文最和諧的景致。私心裡是希望他們能一直保存下去這樣的狀態,但又覺得讓人們犧牲現代生活的便利是不公平的。到了山腳下的停產場,已是12點多了。給了大媽50元辛苦費,再買多一本龍脊梯田明信片。按昨天的路返回,只是在和平就下車了,因為出山的人很少,完全坐得到從龍勝到桂林的班車位子。幾個山頭之後,霧又加重,像是從世外桃園返回,又回到陰雨的桂林。桂林到陽朔20分鐘一班直達快車,13元,車況很好。站站停的小吧更是隨到隨走。我們搭上3:50的直達快車,一個多一點小時就到了陽朔。也是陰天,氣溫和桂林差不多,不到10度的樣子。住進了西街口的麗景假日。觀景房298元/晚。但從2月9日全國修假日開始要漲到598元/晚(我們正好9日離店),所以心情愉快。和其他城市的酒店相比,性價比還是高的。房間足有套房那麼大。熱水也足,透過窗戶就能看到那種獨特的像饅頭一樣的山。雖然陽朔多的是80元/晚的小客棧,但西街的太吵,街外的走來走去又不方便。我們沒再費心換旅館。還有早上坐在看得見風景的大窗旁吃豐富的早點,也是我的最愛。第一天的早點有荔蒲芋頭,塗上桂林乳腐,我叫它Chinese Cheese Cake。最後一天水果裡有金桔,真不愧是金桔之鄉,好甜。
Check in後,放下東西就直奔西街去祭五髒廟。一路走來都是功略上看到過的名字,沒有飯店,未來恩飯店,地球村飯店,……最後我們走進紅星特快,要了1意式蔬菜湯2香菇雞湯3凱撒沙拉4金槍魚Pizza 5鮮榨橙汁,結果1,3很正點,4,5馬馬虎虎,Pizza的料還行,底就軟噠噠的不好吃了。2最差。不要在西餐館點中式的菜,雖然在陽朔的每家西餐廳都有中餐菜式。一共是54元,貴是不貴,也談不上特別好吃。紅星特快出來後繼續逛這條地球人都知道的西街。走到了Sam大叔旅行社,網上說可以跟Sam聊聊。Sam正給個洋婆子安排第二天的行程,聽上去英文很過得去。Sam還挺多才多藝,有天晚上我們又路過時看到他在練薩克斯管,看來Sam年輕時是個文藝青年,或者由英文老師改做的旅游。我們在他店裡搞掂了後天游漓江時從楊堤到九馬畫山的私船,120元包船單程。我們是打算從九馬畫山開始徒步的,不然,可以參加興坪—楊堤來回的那種,人多雙程也就40元/人。憑後來的感覺,自己去楊堤也能包到船,但畢竟第一次來,一切都安排妥放心些。又繼續晃西街,到了旅行者(Drifter),要求吃他們的招牌甜點蘋果碎餅干。要等足25分鐘以上。又點了姜茶,原來就是我們淋了雨喝的紅糖姜湯,考慮到明天要去漂遇龍河,今天可以提前開始御寒工作。旅行者對面就是一家戶外用品商店,來了一對老外父子,先是老頭要買東西,忙祿的從紅色的Northface衝鋒衣開始換起, 好像瞞喜歡的樣子,肚子太大,拉上拉鏈後都緊繃在身上了,還左照,右照的。大概也看出不合適,又去試了Timberland深蘭的抓絨衣,好像還是喜歡紅色的Northface衝鋒衣,又換回去。最後什麼都沒買成,他兒子也沒見他試過什麼衣服,出店時手上已經拿好包裝袋了。看來人越老總是越疙瘩,不過他的大肚子也是他不能達成交易的最大障礙。就這樣坐著看眾生像也是別有風味的,在上海就決不會有這種心境。10點多了我們才吃到我們的甜品,但一點也不介意,西街的夜正未央,而且蘋果碎餅干果然還不錯,上面的餅干碎很脆,下面有蘋果泥,稍稍有點甜,可以考慮要小份的。
D3,2月7日。本來是聯系從網上找到的遇龍橋的筏工朱名遠,他要做油豆腐,平時價格就4,5塊一斤,過年時可以賣到7,8元,但他介紹了他哥哥和同村的另一筏工來。兩人都很好,會在路上給你介紹景點,還拿了自家的柿干,沙田柚送我們。他們說本來是小年夜,不想再撐筏子了,但現在網絡很厲害,如果有人不滿意他們,回去一寫就要斷了他們的財路了。所以他們今天,明天,初一都要出來載客。聯系好早上八點來酒店接我們,坐去桂林方向的車到白沙鎮再坐小摩的4公裡到達富麗橋。明代的古橋,很是秀麗,橋邊有兩株老樹,也是古意盎然的樣子。我們照了兩張像,筏子就由拖拉機運達了。也是扎著兩張躺椅。下水開始歷時5個多小時的漂流。富麗橋橋段極其寧靜,最奇的是水源來自地下河,冬天比地表水溫度高,所以地下水出水處冒著白汽,摸一摸河水果然溫溫的一點都不冷。但今天溫度很低,就5,6度的樣子,在河面吹著風極冷。遇龍河水極其清澈,水流極緩,而且一直到最後的農工橋都是這樣清澈平靜。我們途經金龍橋,遇龍橋,兩個筏工就是遇龍村人。遇龍橋的造型就像趙州橋,單跨,據說全是用青石壘起來的,石和石之間沒有用任何粘和劑。過了遇龍橋段,山型變得多樣起來,他們會給你介紹,這個像什麼,那個又像什麼。還有一個最大的樂趣是遇龍河上由29個堤壩,每次過堤壩前,他們都會把筏子拖上堤壩,擺好位子後衝下去,像激流勇進一樣,每次都很開心。到舊縣時已經漂了三個小時。真是飢寒交迫。閥工說老根飯店是這一帶最干淨的飯店,由於天下過雨,去的路上可能很泥濘,菜也稍稍貴些,問我們還要不要去。想到可以有比較干淨的衛生,我們一致同意去。後來證明正確。遠遠就看到青磚黑瓦的老房子,很有氣勢。待近前來,才知道原來除了前面的照壁牆完好外,裡面好破哦。老根可算是這個地方的一個傳奇人物,他是地主的後代,讀過初中,後來很吃了一點苦。隔壁祠堂裡的黎將軍是他太太那邊的親戚,他的一個哥哥是個水利專家,掛在牆上的手繪遇龍河水文圖就出自他之筆。他的一個弟弟以廣西第一名的成績考取水產大學,現在青島當教授。他的第三個兒子一直讀書,後來娶了廣西師大的澳大利亞外籍教師,開了西街的紅星特快,小女兒現在加拿大。老根不同於一般無知的農民,很有點文化和見識,年輕時又吃過苦,很要強又知道惜福。圍著火盆聽他說那些故事,竟有點像在看中國現代史的味道。他家真地弄得好干淨,尤其菜做得好。一共點了腊肉炒慈菇(腊肉太油,慈菇卻非常好吃),酸辣魚(一級棒,裡面的酸味來自切成丁的酸羅蔔),藩茄炒蛋(沒有吃過飼料的雞下的蛋,蠟蠟黃),黃燜水豆腐(豆腐味道很濃郁最先被消滅掉),炒小白菜(沒全景樓的好吃)。共計89元。這樣五個菜裡有3個半是美味的。而且菜的量很足,四個人根本吃不完。老根還拿出米酒來請我們喝,免費管夠。初時以為就是我們這邊的糯米酒,倒了一大玻璃杯,誰知竟是篜溜過的,有點度數,不過正好可以驅寒。老根家養了只小貓,酸辣魚上來時,它就繞著你的腿妙妙叫,扔給它些魚尾巴等邊角料,它吃得干干淨淨的。小貓細足零丁的,初時以為是只未成年的貓,筏工告訴我,它可精著呢,已經是只12歲的老貓。原來當地的貓的種氣就是這樣,剛出生時更小,就巴掌心那麼大。難怪西街有家酒吧叫迷你貓。我突發奇想,如果可以把這種迷你基因再加強一下,並用在所有貓貓狗狗身上,那不是爆可愛嗎?想想看,一只才巴掌大的沙皮牛頭狗……小時候科幻讀物看得太多,以致於好發科學狂人夢。
補充完能量繼續上路時從容得多,酒足飯飽,又有美景當前,真正夫復何求?遇龍河上空氣之清新就不用說了,肯定N多陰離子。《戰神》裡面,仔仔對大S說,當你痛苦的時候就深呼吸,可以減輕的。當時只覺得可笑,太文藝腔了。但此時,深深地呼吸,真的覺得再重的心事也是可以放得下的。行過下塘就走掉一半路程了,下塘到朝陽一段景色開始平庸起來。朝陽開始竹筏多了起來,大多當地導游帶你去的是從朝陽碼頭開始漂,時間是短了。朝陽碼頭的竹筏是一個閥工撐的,感覺有點不是太安全。接近終點時景色竟又好起來,而且河道多曲折,拐個彎景致竟又變了。可以看到月亮山,沒看見前,不知為何取這個名字,原來挺高的一座山上居然出現個空心圓,就像掛著輪明月。再過去就是劉三姐歌圩等人工景點,高音喇叭放著山歌,許多旅行團的客人做著換民族服裝照像,和大白馬合影,十幾個人乘一只大竹閥在一個堤壩的範圍裡漂,不能衝壩,就看看鸕鶿捉魚等等燒錢活動。我們從農工橋上岸時已經近五點了,交給筏工事先講好的140元,每個先都值得。閥工聯系電話:朱名遠:13077632079。在公路上等回陽朔的汽車時就能看到劉三姐的外景地之一大榕樹,這樣打遠看看就可以了,沒必要買18元/張的門票進去。
繞著西街走第二遍的時候,選中聚福樓(在漓江源飯店的樓上),門口有煨湯的大瓦罐,寫著各種瓦罐湯6-10元。我們點了一個白果老鴨湯8元(便宜是它唯一的優點),漓江蝦25元(量不多,個頭有點小,味道還可以),麻婆豆腐10元(裡面好像不是花椒的那種麻,而是像四川豆瓣那樣怪怪的辣味),炸芋頭片7元,米飯4元(裝在一個有蓋的木桶裡,怪有趣的)。一共54元。隔壁一桌是對高大的北歐夫妻,兩個人系著圍裙在吃三個菜,兩小籠蒸餃。服務員告訴我們是他們自己親自下廚房做菜出來自己吃。瞄了瞄那三個菜,很多東西一塊炒,放了很多油的樣子,看不出有什麼特別的。很快把好吃的,能吃得下的解決掉了,還沒吃飽,這時我們第一次開始想念老根家的菜。還剩炸芋頭片,荔浦芋頭是好吃的,炸得也不錯,就是太淡。快快叫來服務員埋單,將炸芋頭片打包,街對面就是賓館。進了房間泡一杯龍脊茶,就著千裡迢迢從上海背來的“川國演義”的贈品辣醬,又消滅了大半的芋頭。再出來西街時已滿是泡吧的人。在“小馬的天”(一間酒吧)的那條支路上,有一家叫”Chinaclimb”的攀岩俱樂部兼酒吧。在這裡我們交到了新朋友就是這家店的老板之一Mike。開始是因為透過大玻璃窗看到裡面有個老外Spideman在練習攀岩,姿態專業,旁邊還圍著很多老外,氣氛很熱鬧。再看到裡面坐著一對中國夫婦,很舒服的一邊觀看,一邊喝咖啡,我們也就推門進去了。 很快就有一只新弄好的碳盆被放到我們的桌子底下,我特別喜歡陽朔冬日的這種“暖空調”,桂林就沒有。看過酒單,漓啤只要7塊,我們要了Corona 和Black Guinness 才15元+20元,而且Corona照樣配檸檬。 坐在旁邊的那個中國男的正和Mike聊天,Mike長得很像一個和我瞞要好的以前的同事Matt Sweeny。聽上去他就是這邊的老板,我就插上去誇他兩邊的牆做得很漂亮。Mike開始興致勃勃地告訴我們他是怎麼樣在醜陋斑剝的水泥下發現這兩堵已經有150年了的青磚牆,這三年他們的裝修又是怎麼變的。他還有兩個主要出資人在澳洲做著枯燥的商務咨詢工作,只要這邊不虧錢就可以了,做這個俱樂部並不以贏利為唯一出發點。他們聘有很專業的外籍教練,和頂尖的中國攀岩高手。也幫助組織公司的Team Building活動。夏天去的話還可以找Mike聯系劃皮艇去福利鎮,他說很安全的。Mike在陽朔已經待了3年,他親眼目睹了陽朔這幾年的變化。對如何更好地開發陽朔,他也頗有一番見解。正好我們的照像機都是Sony Syber-shot DSC-W1,話題又轉到電子產品,聯想,IBM……老禇也正熱烈地討論IT的話題。當然還有旅游這最大的話題,聊天就開始像長河落日那樣傾瀉下去。Mike店裡有個長得很漂亮的中國女孩子,特別熱情,其間教了我們幾個最基本的攀岩動作,我也上去試了一把。但做攀岩運動,最好是手臂力量大,體重輕。我手臂力量不行,體重正在增肥中。但大家都很友好,沒有人笑我。一定要把這介紹給我們的一個酷愛戶外運動的朋友“胖頭魚”。他們的網址是:www.chinaclimb.com, Mike的聯系方式: mike@chinaclimb.com因為第二天還要去徒步,深夜我們從Mike店裡出來時,還意猶未盡。
D4,2月8日。今天是年三十,跟船家說好早早開始,讓他可以早早結束回去准備年夜飯。陽朔到楊堤有直達的中巴車,20分鐘一班。我們8點出發,9點就到了楊堤,船老板已等著了。停車場下來一百來米就是碼頭。當我們的機帆船突突地開在江面上時,漓江上就我們一條船。可以搬兩張小凳子做在船頭,真正人在畫中游。如果昨天的遇龍河是小家碧玉,那漓江就是大家閨秀。空氣冷得清冽,可是我舍不得進船艙,能獨自一覽無余地享受眼前的美景,機會不是很多的。一個多小時就這樣很快溜走了,我們已經到了九馬畫山。據說看得出九匹馬來的,就可以做狀元,周總理就看出了9匹。我也看出了9匹,描述給老禇聽時,他說我牽強附會。跟他不依不饒起來,就忘了問他看出幾匹,天哪,我下半輩子的榮華富貴啊,不知道是不是托付對了人。船家幫我們停靠的這岸,只要沿著岸邊走就行了,不需要再擺渡,風景又都在對岸。開始徒步時,我們就發覺又來對了,雖然坐船很省力,很happy,但徒步游漓江完全是不同的味道。第一是節奏完全由自己掌握,對特別美的地段可以細細品味。有時低頭專心地走一陣子,一抬頭,就又看見漫妙的風景,或者,一回頭又從另一視角看到了相同風景的不同面。越近興坪風光越美,真不愧是漓江山水的精華中的精髓。迎面也遇見越來越多從興坪出發的徒步者。等看得到20元人民幣背景的時候(其實那是由兩組照片剪輯在一起組成的),河岸邊就沒路了,要繞上去走。離開河面很有些高度了,依然可以從參天的鳳尾竹的空隙間看到漓江,就又是不同的視線角度了。此時江上從桂林方向過來的正規的游船絡繹不絕。我們留心看了一下船上,真的像他們說的人們坐在船艙裡,桌上都有個盒飯。(從早上8,9點桂林開出的旅游船,船上滿是旅游團的人,票價188-240/人,共行駛4個小時左右,包個盒飯。船到興坪已有些審美疲勞,殊不知在他們埋頭對付盒飯的時候,錯過了最精華的景色)。到興坪鎮上一共走了有3個多小時,一點也不枯燥,體力也吃得消。望江樓菜色奇貴,漓江魚要60元一斤。因為擔心今天的中巴車運營早結束,我們不打算游老君山和漁村,所以決定回陽朔吃飯。隨時都有往來陽朔興坪的中巴,半小時都用不了就可以到陽朔。中巴車上後面位子坐著跟著旅游團出來的一對東北來的中年姐妹,和俄羅斯人妹夫,導游就坐在前面。真是什麼旅行團呀,接送的車子都沒有,還盡往人工景點帶:桂林去的是“海底世界”,上午去過“世外桃園”,下午要帶他們去“銀子岩”。如果你已經去過宜興的“善卷洞”或浙西的“垂雲通天河”,就差不多了。岩洞就是那麼會事。門票夠貴的60元/人。
一到陽朔就直接去吃飯,剛走進沒有飯店就又碰上了同住全景樓的四個來自深圳的女孩子。把桌子拼在了一起,興高采烈地說起這兩天的見聞。後來又有一男一女兩個今天剛到的他們的深圳朋友加入進來。沒有飯店的特色三層咖啡很好喝,像意大利Latin,後來我又要了一杯,結帳時才知道要20元/杯。嗚嗚嗚……炒飯量很大,很一般。後悔要了兩個,都只吃了一小半。她們要去買焰火,約好晚上一起去漓江邊放焰火。我們先回賓館修整,沒想到出來時,街邊的小商小販都已經收攤回去吃年夜飯了,我們兩個沒買到焰火。依著她們給我們的介紹,找去那家叫胖妹啤酒魚的館子吃飯。啤酒魚是陽朔的名菜。每家都自稱是最正宗的,得過獎的。什麼謝大姐,何大姐的,每戶都在門口掛著一張拎著條大魚的照片,胖妹啤酒魚就是其中之一。點了2斤半的啤酒魚,豆腐釀,炒時疏,涼菜是個酸羅蔔什麼的,還要了漓江生啤。漓江生啤味道很好,啤酒魚其實就像干鍋魚,一般般。我們再次想念老根家的飯菜。飯後又去了玫瑰木,網上介紹說他們的特色酒心朱古力蛋糕好吃,還有意大利的冰激凌。各要了一份,如果哈根達斯是十分,那麼他們頂多打四分。趕到一品居去跟六位深圳朋友碰頭。他們已經臨近尾聲,還是一起又喝了小兩口酒,吃了兩個餃子。又去瘋吧看別人包餃子。一位西安來的姑娘會包“年年有魚”,“繡花枕頭”等形狀的餃子。人很多,我們還被別人認出來,說早上在船上看到我們徒步。將近12點的時候大隊人馬來到漓江邊上。已經是硝煙彌漫,下到最下面的河堤上,他們開始放焰火,太黑了,用手機的光亮照著開始點火。可能就在水邊,火藥炸開的聲響特別大,我膽子小,縮在很後面。邊上正好是個有落差的堤壩形成的水瀑,聽到水花花地流。就這樣迎來了新的一年。路邊居然還有出租自行車,有人瘋狂地提議踩雙人自行車去。最後還是改到丁丁吧蹦的。丁丁吧(不知道為什麼英文名叫The blue lotus)門口掛著幾盞四方手繪的燈籠。都是丁丁的人物造型,丁丁很像“沒頭腦和不高興”裡的“不高興”,還都是著唐裝的造型。直到2點有人提議大家才盡興而歸。
D5:2月9日。今天終於不用早起。用餐時人特多,可能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假期才開始,而我們已經要離開了。從賓館Check out後,又走了一趟西街,一直來到漓江邊。下著霏霏的細雨,江上霧氣彌漫,碼頭邊的那座山峰遺世而獨立地站著,有進出的船只拉響汽笛,滿是離愁別緒的味道。再見了,陽朔。
桂林出名的有兩江四湖,兩江就是漓江和桃花江,四湖都在市內,我們決定去看一看。車到中心廣場往前走走就是杉湖,有亞洲最大的日,月兩座銅塔。緊連著杉湖的是榕湖,有黃庭堅系舟處等景觀,就是那個寫“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的黃庭堅。杉湖,榕湖極小,經過幾座造型別致的橋就是桂湖。桂湖大很多,極其狹長,由於下小雨,游人極少,更顯得幽靜清麗。如果一座城裡有山有水,就會顯得靈氣很多,像杭州。但杭州早就不准在西湖邊蓋住宅樓了。在桂湖邊居然有新蓋的樓盤,當然都不高,但房間都有面湖的大窗。要是我有揮霍不完的錢就去買下一套,一年就是去住上幾天也好。一會兒就看見桂湖飯店,下次來可以考慮住這邊,環境太美了。再過去不遠就是木龍湖,那頭應該有宋城,我們不是很感興趣,就此打住。叫了車子徑直去了微笑堂。微笑堂是桂林最大的商業中心。頂樓有好大媽美食城,小米粥,綠豆沙才2塊,這邊的酸豆角米粉終於為桂林米粉挽回了一點面子。蒸的,煮的,湯湯水水點了一桌子才四十來元。可惜午市三點多就要結束了。微笑堂的地下超市是買土特產的好地方。羅汗果,菠蘿蜜干果,桂花茶都有賣,應該不用為價格不實,東西好壞操心。由於演員都回家過年,這次很遺憾沒有看到“印像劉三姐”,想去買盤帶子回家看,被告知只有歌曲的,沒有影像的。都是2碟的那種,一盤劉三姐的歌,一盤由天生會唱歌的齊豫,齊秦,還有好多其他歌手演唱的改編山歌。不用在新華書店買那種精裝的,(最便宜的也要58元),可以在背後一條路的文化宮邊上的音像店裡買簡裝的,才12元,又買了一盒葫蘆絲吹的曲子也是12元2碟裝的。去趕飛機時間還早,又不想再走東走西了,找了一個叫“旺角桂林米粉大王”的吃東西的地方。各種吃的都有,焗生蠔才3塊錢一個,點2個也行,考慮到7:50的上航肯定不會有好吃的。再接再厲點了好多想嘗嘗的。很奇怪,大年初一,那麼多的當地人既不走親也不訪友,居然都在外邊吃東西。剛剛在好大媽也是。這樣吃吃喝喝一直待到6點過後,直接叫車去了機場。平時可以討價還價到70塊,今天過年司機一定要80。回程旅客極少。我們簽到12排的位子,後面就沒人了。哎,終於還是要回家的。到上海時,上海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