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柬、越三國紀行之老撾篇

作者: wenbo50

導讀當確定可以進行老、柬、越三國之行時,我的心裡有一種無名的激動。細究起來,原因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歷史的原因,記得在我們這一代人的青年時代,“支持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人民的抗美救國鬥爭”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口號,當時我還在軍工廠做車工,以此名義帶著青年突擊隊加班的事情也沒少干。還記得當時有個軍代表,文化水平不高,在大會上作動員把柬埔 ...

當確定可以進行老、柬、越三國之行時,我的心裡有一種無名的激動。細究起來,原因可能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歷史的原因,記得在我們這一代人的青年時代,“支持越南、老撾、柬埔寨三國人民的抗美救國鬥爭”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口號,當時我還在軍工廠做車工,以此名義帶著青年突擊隊加班的事情也沒少干。還記得當時有個軍代表,文化水平不高,在大會上作動員把柬埔寨念成了“東浦寨”,從此“東浦寨”便成為他傳播的更廣,讓大家記憶更深的第二個名字。有這番緣由,總想實地看看我們流血流汗支持了多少年的越、老、柬三國到底是啥模樣。二是現實的原因,這些年斷斷續續也跑了近二十個國家了,但基本上都是發達國家,當年的窮兄弟們現在過得是何等光景,所謂“欠發達國家”同我國西部相比差距多大,也想眼見為實。我有個出門時帶幾張報紙上飛機看的習慣。這次帶的《21世紀經濟報道》正好有一篇關於東盟國家GDP的統計,從數字來看,越南全國GDP近400億美元,大約與我國廣州市的GDP相當。人均為481美元,近乎中國的一半。柬埔寨全國GDP為42億美元,大約和大連開發區的GDP相當,人均為310美元。老撾全國GDP則只有20億美元多點,人均為362美元。這些數字可作為此行的背景材料,權記於此。老撾印像

從中國出發到老撾的首都萬像只有華山一條路-----經昆明轉機。於是前後計算也就是一天的工夫我們來了個三級跳,從北風凜冽的大連到四季如春的昆明,再到赤日炎炎的萬像。一跨出飛機,熱辣辣的陽光便瀟瀟灑灑地迎了上來。比陽光更熱的是湄公酒店的朋友們,還沒出安檢,便看到酒店孫磊副總那比陽光更燦爛的笑臉。而機場門口酒店張總一干人等手中的束束鮮花更令我們有一種暖融融的家的感覺。湄公酒店同我們是一個東家,是由遼化投資和老撾政府合辦的,今年剛剛搞完開業十周年的慶典。老撾方的代表蓬賽先生也出現在歡迎者的行列中。同當年陳毅元帥接受上海一樣,他當年是代表勝利者接受萬像的,因而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革命了。如今他雖然已經七十多歲,依然神采奕奕,談笑風生。

從機場到位於市中心的酒店不過十分鐘的車程。許是過了老撾獨立節不久,又恰逢東盟首腦會議上周剛剛結束,天空中似乎還在飄蕩著一絲絲喜氣。幾乎每座建築物都懸掛著紅藍相間,中間是白色的圓的老撾國旗和鐮刀斧頭圖案的老撾人民革命黨黨旗。湄公酒店位於老撾13號公路旁,與對面由新加坡投資的叫“Parkview”的酒店同為老撾最好的賓館之一,因而也常常是高官如雲,高朋滿座。酒店的後面是一座金色的寺院,再後面就是穿越老撾全境的湄公河了。河的對面是泰國,雖不能說雞犬之聲相聞,樹木村莊都是清晰可見的。

午飯後略事休息,便由孫總親自駕車陪我們游覽萬像市容。萬像從十六世紀起取代古都琅勃拉邦成為老撾的首都,現有六十多萬人口,雖總面積有近四千平方公裡,但真正的市區非常有限。我們先出市沿湄公河南行,路邊是典型的農家景色,其民居風格與國內西雙版納十分相近,但植被則要遜色一些。半個多小時後我們到達名為香昆廟的一個小公園參觀。園內綠樹盈盈,芳草萋萋,不同姿態的佛像散落其間,倒也引來了不少各種膚色的游客至此。但嚴格來說,也不過只見其悠閑的一面,卻難見其精致的一面。游畢在河邊的涼棚下落座,品品老撾唯一的虎頭牌啤酒,嘗嘗新鮮的椰肉和用生木瓜現伴的當地小菜,倒還感受到幾分久違的休閑快意。轉頭回到市內,先到當地有名的塔鑾寺參觀。塔鑾寺就在市中心,旁邊就是號稱萬像的天安門廣場的議會廣場和議會大樓。當然這些建築和場地都是遠遠無法與國內相比的。只有塔鑾寺那金碧輝煌的塔頂在高高大大的椰子樹的襯托下顯得分外醒目,與藍天白雲一起構成了一幅十足吸引眼球的圖畫。市區的另一亮點是凱旋門廣場。老撾式凱旋門下半部分取法國巴黎凱旋門的形狀,上面再加上幾層老撾民族風格建築,成為觀賞萬像市全景的最佳去處。凱旋門周圍是由中國政府援建並剛剛完成的街心廣場。綠樹紅花再加上鋪設整齊的廣場磚和音樂噴泉,使得這裡成為萬像市最具現代色彩的點睛之處。也只有到這裡才算找到一點首都和現代城市的感覺。廣場的旁邊一座白色的三層建築便是老撾的總理府。廣場的另一邊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築,一問還是法國殖民時期留下來的,現在是高等法院。在這一帶星星點點地散落於綠樹之間的很多別墅也還是建得很有幾分韻味的。據稱在老撾要自己買地建起一座像樣的別墅要五到十萬美元。而在像這樣的中心城區自然還要貴得多。

第二天的行程安排是去距萬像有一百多公裡的南額湖游覽。說是湖,其實是個水庫,不過這個水庫可不一般,其水面足足有三百平方公裡。一眼望去,碧波連天,不像是湖,倒有幾分像海。我們到達目的地後,先在湖邊的小飯莊用了一頓典型的老撾風味的午餐----風味獨特的烤魚、需用手來捏的軟一些的糯米飯、蘸著蝦醬吃的各種蔬菜,野菜抑或野草。飯後泛舟湖上,那青青的湖水不含半點雜質,看得讓人心醉。非常難得的是老撾人民極其注意環境的保護,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絕少有在我們國家司空見慣的亂拋垃圾的現像。像南額湖邊這樣的旅游勝地,大大小小的飯莊一個挨一個,但湖面上湖水邊絕對看不到一點雜物,為了證明這一點,我特意在用午餐時用隨身的數碼相機拉近距離拍下了飯莊下面湖邊的岩石,確實是令人不可思議地潔淨。同樣印像深刻的另一點是,老撾各地都沒有我國農村仍然普遍使用的旱廁,而是用一種蹲式的座便,使用後用備在旁邊的水舀舀水一衝即可。這當然要比我們的習慣做法科學得多,也衛生得多。不過同樣讓我不可理解的是,雖然在公共場合老撾人做得那麼出色,但在他們的家庭範圍內便遜色了好多。在早晚散步是我們有意地考察了酒店附近老撾當地人的住所。每家大都是一戶一個大院子,卻極少有能把院子收拾得干干淨淨、利利索索的。按說這麼好的自然條件,往地上插根樹枝都能長出大樹來,種點花種點草把自己的院子收拾得漂漂亮亮該多好。但大部分的庭院,包括一些看起來屬於富裕人家的庭院,卻幾乎都是廢物亂扔,狼藉滿地。何以至此,到我們離開時仍然不甚了了。

第二天的告別晚宴是在據稱萬像最好的一家名叫“誇老”的老撾餐廳舉行的。餐廳的內部環境及其優雅,而外部環境也毫不遜色。轉動的水車加潺潺流水,再加上各種叫不上名來,卻毫無另外地長得郁郁蔥蔥的熱帶植物環繞四周,顯得韻味十足。食品少了中午鄉村老撾餐的那種豪放和粗曠,卻道道精美無比,再輔以如歌如訴的老撾音樂,阿娜多姿的老撾舞蹈,讓人身臨其境便難免怦然心動,食欲大增。當然飯菜價格也是頗為不菲的。聽說這裡本來就是一家很有名的餐館,革命成功後被收為國有,經營卻日見慘淡,後來又落實有關政策歸還原主,才又漸漸興旺起來。

在老撾短短的兩天行程中,一直是酒店的孫磊副總陪同我們游覽。孫總是我的校友,畢業後回東北家鄉,之後由遼化派到這裡工作,至今已十個年頭了,因此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撾通了。老撾屬典型的熱帶氣候,現在可以說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了,尚且如此,夏天的酷熱是可想而知的,據稱只要稍一活動,便會大汗淋淋。作為老撾首都的萬像,其城市發展水平充其量也就相當於大連的莊河、普蘭店水准。在此一呆就是十年,絕不是一件可以輕松評價的事情。據他的介紹和我們的耳聞目睹,老撾確實應該說還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還是比較低的。而從其發展前景來看,其潛力在於農業資源、林業資源、水力資源和旅游資源比較豐富,人口壓力不大。就農業而言,潛在的耕地面積800萬公頃,實際耕地面積僅80萬公頃,加之自然及氣候條件良好,可謂潛力驚人。目前中國重慶、雲南均有在老撾建立農業綜合園區的打算並開始實施。就林業而言,老撾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面積達1120萬公頃,占全國面積的48%,木材蓄積量12億立方米,其中不乏許多名貴木材如檜木、柚木、花梨木、紫檀、紅木等,也是不可小覷的一大筆財富。而縱貫老撾的湄公河老撾段長1877公裡,蘊藏著豐富的水電資源。潛在的裝機容量可達1800萬千瓦,現在實際開發的不到十分之一。老撾自然旅游資源豐富且保護良好,空氣清新無污染,發展旅游的潛力也頗為深厚。就問題的另一面而言。經濟發展的可能阻力則一是政府的政策思路與執行效率,二是當地人民的生活習慣和工作效率。我的感覺老撾領導層的戰略思路還是流於短淺的。這從政府的稅負政策上就可以明顯地看出來,是不利於吸引投資者的。而老撾行政機構工作節奏慢,辦事效率低也是人所共知的。老撾人大都信奉小乘佛教,純樸善良,為人寬厚,但也許是長期生活於農業社會的慣性,工作效率低,紀律觀念和自我約束能力差。發工資便走人和發薪當天消費掉當月工資是常有的事。這一切又是和現代化生產和現代社會的生活節奏格格不入的。套用一句常說的話,也可以說是機遇與挑戰同在了。老撾究竟會向哪個方向發展,發展能有多快,我們就不能妄加評論,而只能致以良好祝願並拭目以待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